第二百三十節:步軍之主

這些匠人,一直秉承着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煉造技法。縱有些智慧,也大都用在小範圍的改革上面,而且每一項改革都是經過數倍人慢慢摸索而成。

若是有大改革,也是自己的理論認可的改革。比如上次管彥提出的馬鐙,草圖一出,這些匠人再思考下,便可以領會出這馬鐙的作用。

而馬尿淬火則不同了,這一改革乃是基於馬尿的與溶鐵的化學反映。馬尿尿中含有鹽分,淬火時比水冷卻快,淬火後的鋼質堅硬,因此兵刃的強度得以增強,戰力也得以提升。但是這些匠人哪明白這個道理?化學的概念是在十八世紀纔有了系統的形成,在這個年代,人們的思考根本不會扯上科學理論;再說了,馬尿這種污穢之物,卻用來淬火軍用戰刀,這似乎有些褻瀆的味道。

因此,在匠人們看見管彥將紅通通的刀身侵入馬尿中時,心中不僅有着浪費刀身的惋惜,更有一種對管彥做法的不滿。

看着身後衆匠人的表情,管彥微微一笑,這也是意料中的事情,觀念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要改變也不是那麼榮威,唯一的方法就是現在用實踐來證明,唯有如此,這些匠人們纔有可能信服。

管彥取出刀身,刀未開鋒,還不能證明刀的鋒利度,唯一能證明地只有刀身的強度了。

“小七,刀拿來!”管彥一伸手,向身後的親衛隊長小七要來了腰間佩刀。

管彥自己腰間也掛着太阿劍,但是太阿劍乃是上古神器,鋒利度豈是一般鋼鐵能承受的?若是一劍劈爲兩段,除了證明太阿的鋒利外,似乎也無法起到驗證的作用。

小七的佩刀,也是匠人們的百鍛所造鋼刀,雖不及太阿此等神器,也算作兵刃中的利器了。

管彥將淬過馬尿的刀身橫放在鐵砧上,刀身黑黝黝的,看起來跟一塊燒焦的木頭,很不養眼。

傳說古人打造神器,神器將成時,必有異象。

現在按了管彥的方法,別說異象了,刀身反而變了這麼難看,這讓匠人們更加不相信管彥的所爲了。

管彥也不贅言,雙手高舉大刀對着黝黑的刀身狠狠砍下。

只見火星四起,發出一聲刺耳的金屬碰撞聲。

管彥緩緩收刀,衆人不禁低頭看去,只見黝黑的刀身上,只留下了一條亮銀色的刀痕。

管彥什麼也沒說,走到一旁,捲起一塊破布,從炭火中又取出一把燒的通紅的半成品長刀。這次管彥是將長刀插進了水缸之中,一團白霧隨着“呲呲”騰起,沒有了剛纔的那刺鼻的氣味。

翻騰的水面平靜後,管彥照樣把長刀橫放在鐵砧上,手中大刀高舉,狠狠劈下。

火星過後,衆人迫不及待投目看去,只見管彥手中的長刀依舊落在刀身之上,未曾拿開。並不是管彥故意不拿,而是刀刃已經被卡在了刀身之中。

管彥擡起腳,踩着刀身,雙手猛然一發力,這纔將長刀抽回。黝黑的刀身上,也有着一條亮銀色的白印。唯一的區別就是,這條白印,深入刀身半寸有餘,微微咧裂。

這一對比下,前者的刀身強度的優勢便凸顯出來了。

“諸位看清否?以馬尿淬火,刀身堅而硬,與兩軍劈殺之中可佔優也!“管彥將手中長刀扔給了小七平靜說着。

衆匠人圍着涼快淬火刀身交頭議論起來。良久後,爲首一匠方說道:”主公此法果有奇效,老夫煉刀三十年,今日方知這‘馬尿淬火’之法,受教,受教!“

管彥哈哈一笑:“好了好了,以後淬火,皆以馬尿!”管彥忽然面色一正:“此法只得用於我軍,若有外泄者,斬!”

“喏!”

管彥在匠作坊又轉悠了半天,回到自己房間時,已是月兒高掛了。

洛陽,冀州,這是管彥目前能控制的地方,曹操,劉備,孫堅,劉焉等等那些耳熟能詳的三國豪傑,也都一一地在九州各地走上了歷史的舞臺,縱然管彥有着後世的經驗,也對這些人心有餘悸。

越想越煩心,管彥甩了甩頭嘗試將這些身影甩出腦外,如何發展好自己,纔是當務之急。

古代戰爭是最考究陣法、士氣、兵器等一系列因素的。而白刃戰作爲古代戰爭的唯一表現形式,兵器優劣的重要性更是左右戰爭勝敗的重要因素。

管彥的一系列改革,看起來似乎只是小打小鬧,但是對於一支隊伍的戰力而言,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戰場上只要多一層優勢,那就多了一分勝算!

現在管彥手下的龍虎.騎,在馬超和龐德的訓練下,整個隊伍的風格都染上了西北的彪悍之氣。再配上管彥的馬鐙,馬尿淬火的兵刃,這戰鬥力起碼上升了三成。

但是騎兵的戰鬥力的提升,卻讓管彥引發了另一翻擔憂。那就是騎兵只可爲鋒、爲奇、爲援,卻不是征戰中真正的主力。不論是攻城拔寨或者堅守城池,一支精銳的步兵纔是戰爭的靈魂所在。

管彥細算手中諸將,馬騰、馬超、龐德、紀靈可爲馬上將,可能訓練騎兵尚有功效,可是訓練步軍恐怕心有餘而力不足。

至於周倉、典韋訓練百人以做護衛,尚可勉強,但若練以軍陣,戰於兩軍,恐怕就無能爲力了。

陳登、戲志才、沮授等人,排兵佈陣,出謀劃策,可是一等一的好手,但是真來從基礎開始訓練,也不是其長項。

數來數去還真找不到一個能夠訓練一軍步卒的人,堂堂大漢驃騎將軍竟然沒有個合適的人選來黨人步軍主將!管彥不禁苦笑着搖了搖頭,看來手中的人才還是太少了!

唉,這該如何是好?

正當管彥苦愁時,一小卒在門外不遠嚷了起來:“你去把將軍的馬牽去刷一刷!”

“哦~”一聲悶哼,回答了小卒。

嗓音沉悶,頗具特點,讓管彥腦子裡忽然冒出一身影來。

管彥皺眉思索片刻後,忙起身奪門而出,藉着月色,只見一魁梧身影正牽着管彥的絕影緩緩向外走去。

“高順將軍!”

第二百八十六節:誕生禮第三百零九節:東安西亂第一百二十五節:匠作坊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二百二十九節:馬尿淬火第二百五十九節:劉協參政第二百九十九節:趙雲追擊第八十九節:營外遇事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一百六十七節:兩宮之爭第七十四節:陰差陽錯第五十節:魂印天書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二百九十一節:共伐呂布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第八十四節:破金城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二百四十一節:論地方發展第十八節:管彥爲官第一百五十一節:沉悶高順第二百五十一節:助謀徐州第二百二十八節:錯打錯着第二百九十三節:飛將軍呂布第一百四十五節:王芬之謀第五十五節:敘舊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二百五十二節:再合溫候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二百六十六節:黑色風雲第二百二十四節:圍魏救趙第二十二節:立威第四十節:皇甫嵩第九十一節:內訌第一百七十六節:天降大任第一百六十二節:王芬之死第二百一十五節:急火攻心第一百三十四節:八校之主第一百二十六節:猖狂賊子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五十八節:病賢第二百二十四節:圍魏救趙第一百七十九節:迎親進門第二百二十九節:馬尿淬火第一百零六章:遭遇羌胡第六十一節:戲志才之論第一百零五節:末將管彥候命第二百一十九節:棋盤論勢第二百七十四節:再起烽煙第三百零五節:急回洛陽第六節:泰山賊第二百八十四節:管彥得子第一百七十九節:迎親進門第二百四十七節:三策退曹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一百一十節:怒罵馬騰第二百二十七節:長沙太守第一百八十三節:陳留祭祖第二十八節:管忠賜字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一百七十六節:天降大任第六十五節:計逼管彥第四十五節:十常侍郭勝第一百七十八節:春風得意第五節:路遇官差第五十一節:拜見族長!第一百零一節:夜襲狄道第二百九十九節:趙雲追擊第三百零三節:大佬會談第九十九節:朝堂論事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二百四十五節:鬼才郭嘉第二百二十節:陳留起兵第二十九節:出征第一百一十三節:女子何人?第二百七十節:滌盪洛陽第一百一十八節:視爲親信第九十三節:投韓遂第一百八十九節:復坐帝位第三百一十四節:再收徐晃第七十三節:西北烽煙第二百一十四節:彥之錯也第四節:購糧之計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二百八十八節:周禮無爲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二百零一節:司徒相邀第一百一十五節:蔡府佳句第一百六十八節:天下將亂第一百三十八節:蹇碩之謀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二百二十八節:錯打錯着第二十三節:危機第二百零五節:納妾寵妻第二十六節:回敬秦揚
第二百八十六節:誕生禮第三百零九節:東安西亂第一百二十五節:匠作坊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二百二十九節:馬尿淬火第二百五十九節:劉協參政第二百九十九節:趙雲追擊第八十九節:營外遇事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一百六十七節:兩宮之爭第七十四節:陰差陽錯第五十節:魂印天書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二百九十一節:共伐呂布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第八十四節:破金城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二百四十一節:論地方發展第十八節:管彥爲官第一百五十一節:沉悶高順第二百五十一節:助謀徐州第二百二十八節:錯打錯着第二百九十三節:飛將軍呂布第一百四十五節:王芬之謀第五十五節:敘舊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二百五十二節:再合溫候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二百六十六節:黑色風雲第二百二十四節:圍魏救趙第二十二節:立威第四十節:皇甫嵩第九十一節:內訌第一百七十六節:天降大任第一百六十二節:王芬之死第二百一十五節:急火攻心第一百三十四節:八校之主第一百二十六節:猖狂賊子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五十八節:病賢第二百二十四節:圍魏救趙第一百七十九節:迎親進門第二百二十九節:馬尿淬火第一百零六章:遭遇羌胡第六十一節:戲志才之論第一百零五節:末將管彥候命第二百一十九節:棋盤論勢第二百七十四節:再起烽煙第三百零五節:急回洛陽第六節:泰山賊第二百八十四節:管彥得子第一百七十九節:迎親進門第二百四十七節:三策退曹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一百一十節:怒罵馬騰第二百二十七節:長沙太守第一百八十三節:陳留祭祖第二十八節:管忠賜字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一百七十六節:天降大任第六十五節:計逼管彥第四十五節:十常侍郭勝第一百七十八節:春風得意第五節:路遇官差第五十一節:拜見族長!第一百零一節:夜襲狄道第二百九十九節:趙雲追擊第三百零三節:大佬會談第九十九節:朝堂論事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二百四十五節:鬼才郭嘉第二百二十節:陳留起兵第二十九節:出征第一百一十三節:女子何人?第二百七十節:滌盪洛陽第一百一十八節:視爲親信第九十三節:投韓遂第一百八十九節:復坐帝位第三百一十四節:再收徐晃第七十三節:西北烽煙第二百一十四節:彥之錯也第四節:購糧之計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二百八十八節:周禮無爲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二百零一節:司徒相邀第一百一十五節:蔡府佳句第一百六十八節:天下將亂第一百三十八節:蹇碩之謀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二百二十八節:錯打錯着第二十三節:危機第二百零五節:納妾寵妻第二十六節:回敬秦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