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節:春風得意

管彥聞言,一臉諂笑地對着蔡邕連連感謝。

皇甫嵩拍板道:“那這事就這麼定了,改日選個好日子,老夫攜禮到你蔡老頭門上提親!”

“好好好,那就如此說定,來來來,乾了這杯!”蔡邕心情大好,舉杯與皇甫嵩對飲一杯。管彥在一旁也喜笑顏開,慢爲二人斟滿,盡心服侍二老。

蔡邕乃當世大儒,對待禮儀也是十分看重。婚禮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以及正婚時的親迎,合成爲“六禮”。

納彩乃求親的第一步。七月十五,皇甫嵩、盧植雙雙作媒,皇甫嵩手捧一隻活雁作爲贄見禮物,爲何以活雁爲贄禮呢?因爲大雁爲候鳥,秋南飛而春北歸,來去有時,從無失信來作爲男女雙方信守不渝的象徵;又取雁飛成行,止成列,以明嫁娶必須長幼有序,不能逾越的意思。

蔡邕大開儀門,出府迎接。皇甫嵩形式上表達了下行納采禮的意思,蔡邕笑呵呵收下活雁,站在門口捋着鬍鬚鬍鬚開始高談闊論起來。

本來主任收下活雁後謙虛幾句也就好了,但是蔡邕今天心情奇佳,滿腹經綸的蔡邕一開口便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一說便說了近半個時辰。

皇甫嵩強顏笑臉,咬牙切齒的輕聲說道:“蔡老頭,差不多就行了,你想讓我們兩個站多久?”

蔡邕打了個哈哈,這才正式應允。皇甫嵩抹了把額頭的汗,開始進行下一個禮儀:問名。

納采結束後,使者立即詢問女方父母的名字,女子本身的名字、排行和出生年月日,回男方占卜吉凶,便是問名。

占卜吉凶這一說,懸的很,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合不合,還不是占卜者的一句話?一般來說,男女雙方的身份若是比較尊貴的話,二人八字就算不合,占卜者也會說成合!

爲管彥占卜的,是一個念過花甲的乾瘦老頭,老頭姓陳,名字已經沒有人記得了,所有人都稱呼其爲“陳一算”!

那是因爲這老頭一天只算一掛,即出萬金,也絕不算第二卦。也許陳一算的資格很老,也許陳一算每天一掛很獨特,這洛陽城中的權貴若有占卜之事,皆以請到陳一算爲榮。因此這陳一算在洛陽城中甚爲搶手。

管彥官至冀州牧,也是一方大員,把陳一算請來自然不在話下。

陳一算翻着白眼,右手飛快掐算着,口中唸唸有詞。

管彥雙手撐着桌子,直勾勾地盯着陳一算。

大約過了一刻鐘,陳一算的白眼裡終於看見了黑色的眼珠:“哎呀,將軍於蔡小姐八字相輔,乃天作之合啊!”

管彥聽完,哈哈大笑,不管是真的是假的,這總歸是好事。管彥賞了陳一算一個大紅包,直讓陳一算笑的合不攏嘴,顎下話鬍鬚亂顫。

問名算是過了,下面便是納吉,皇甫嵩帶着卜算結果,再次來到蔡邕府中,告知二人婚姻吉凶,此事一定,二人的婚姻基本也就定了。

納吉結束,就是納徵。用現代話說,納徵就是送彩禮。

男方無論窮富,這納徵是必不可少的。何況管彥可以說相當富裕了,即刻準備了六箱珠寶,請皇甫嵩前往蔡府納徵。

在這一禮節中,男女雙方都需用紅綠描金書帖,寫以吉利語,相互拜上。

管彥思考了半天,在書帖上寫道:“素仰壺範,久欽四德,千金一諾,光生蓬壁。”

蔡琰盡得蔡邕真傳,這文采自然不在管彥之下,於是回帖道:“一枝幸附,三生契合,七襄愧極,九如慶祝。”

這樣一來,納徵之禮便是結束了。

下面的“問期”比較簡單,就是商議二人成婚的日子。

蔡邕也精通天曆之法,當下與皇甫嵩商議於十月初二爲成婚之時。

六禮最後一個環節就是“親迎”,這也是最重要也最熱鬧的場面。所以這個環節沿用至今。

“親迎”爲六禮最後一道程序,即新郎親自去女家迎娶新娘。親迎意義有二:一則表現由從妻居制向從夫居制轉變以後,母系風俗的傳承。男子親自去女家迎接新娘,表現出對女子的尊重。但同時,它也含有從夫居這一婚制的到來是不可扭轉的事實,表現出男子要求從夫居的強烈願望。先秦時代,人們對親迎十分重視,自天子以至庶人多行此禮“。文定厥祥,親迎於渭。”是爲周文王卜得吉兆,納徵定婚後,親迎太姒於渭水之濱。“韓侯迎止,於蹶之裡,百輛彭彭,八鸞鏘鏘”。是爲諸侯親迎的隆重場面。反之,若不通過親迎之禮而成婚,則被認爲不合禮制,會受到世人譏諷。

在古代,並不是像電視裡那樣,行過拜堂禮纔算是夫妻。

古代夫妻間關係的確定,是從“親迎”完成後而定下的。

親迎被看成是夫妻關係是否完全確立的基本依據。凡未親迎而夫死,女可以改嫁。然而一旦舉行了親迎之禮後而夫死,按禮俗規定,新婦就只能認命,“從一而終”了。

蔡邕出於禮節,當然要完成這一禮。而管彥受後世的影響,自然也樂於“親迎”

親迎之禮並不像現在要起大早,接新娘回家,而是新娘就於黃昏時分到女方家迎親。據說,黃昏娶妻,就是婚姻之爲“婚”的本義。

十月初二黃昏之時,隨着夕陽的西下,大地漸漸陷入了混成。但是這個時候正是管彥意氣風發之時!

管彥神清氣爽地換上喜慶的黑底繡紅團雲長袍,跨上火紅的赤兔馬。那叫一個英姿颯爽。

混亂了一年多的洛陽城,好久沒有如此喜慶的時刻了。雖是日落之時,但是朱雀大家上卻擁擠了不少百姓,新人的婚禮總是最能得到路人的祝福。何況管彥乃現在洛陽城上數的人物,而蔡琰才女之名更是久傳於洛陽。

管彥看了看身後迎親的隊伍,揮手喊道:“出發!”

禮樂想起,管彥輕踢馬腹,感受到了四周喜氣的氛圍,管彥不禁長舒一口氣,大聲念道:“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洛陽花!”

第二百六十五節:袁隗之計第一百七十八節:春風得意第一百八十五節:惡來隨行第二百九十三節:飛將軍呂布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二百七十六節:河北高覽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一百七十二節:偷天換日第二百七十九節:三問趙雲第一百三十六節:州牧重置第一百五十二節:將計就計第二百八十六節:誕生禮第八十一節:擒北宮第一百八十六節:洛陽有變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二百零七節:大膽狂徒第三百一十七節:見龍卸甲第一百一十五節:蔡府佳句第二百九十六節:風暴前夕第二百一十九節:棋盤論勢第二百八十二節:烏頭之毒第二百零八節:約法兩章第一百六十七節:兩宮之爭第一百七十八節:春風得意第一百七十一節:冤家路窄第六十六節:二雄相爭第一百七十一節:冤家路窄第三十二節:主公休慌(求收藏、花花)第八十九節:營外遇事第九十八節:馬騰投韓遂第二百零四節:妻當擇妾第二百零八節:約法兩章第二百二十二節:冀州烽煙第二百五十八節:明爭暗鬥第一百五十四節:恭候大駕第一百三十九節:西園之辱第六十一節:戲志才之論第一百六十二節:王芬之死第二百三十一節:忠義相佐第二百九十二節:陰毒詭計第八十八節:耿鄙之謀第六十節:出山第一計第二百五十二節:再合溫候第九十六節:狡詐韓遂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一百五十三節:引蛇出洞第二十八節:管忠賜字第二百三十節:步軍之主第九十七節:帳中議事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二百零一節:司徒相邀第二十九節:出征第一百七十一節:冤家路窄第一百節:爲今之計第四十六節:回行青州(求收藏,求一切)第九十八節:馬騰投韓遂第二百三十四節:府中質問第一百四十八節:以六敵一第一百五十三節:引蛇出洞第九十四節:請君入甕第二百四十七節:三策退曹第一百九十三節:心生嫌隙第三十一節:火燒銅錢穀第三百節:常山趙子龍第一百五十八節:風雲突變第八十四節:破金城第一百一十節:怒罵馬騰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六十節:出山第一計第六節:泰山賊第二百五十一節:助謀徐州第二百零四節:妻當擇妾第一百五十七節:反目成仇第一百一十七節:靈帝相召第一百八十五節:惡來隨行第三百零六節:國士待之第二百二十七節:長沙太守第三百一十一節:欲將西行第三百一十八節:九卿少府第一百八十三節:陳留祭祖第二百六十四節:出京求賢第二百六十六節:黑色風雲第一百零五節:末將管彥候命第二十節:對飲紀靈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五十節:魂印天書第三百零五節:急回洛陽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一百三十七節:西園校場第三百零八節:漢帝相召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一百九十七節:董卓之死第二百八十八節:周禮無爲第一百一十九節:虎賁三千第三百零七節:一斬一收第一百四十二節:支走管彥
第二百六十五節:袁隗之計第一百七十八節:春風得意第一百八十五節:惡來隨行第二百九十三節:飛將軍呂布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二百七十六節:河北高覽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一百七十二節:偷天換日第二百七十九節:三問趙雲第一百三十六節:州牧重置第一百五十二節:將計就計第二百八十六節:誕生禮第八十一節:擒北宮第一百八十六節:洛陽有變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二百零七節:大膽狂徒第三百一十七節:見龍卸甲第一百一十五節:蔡府佳句第二百九十六節:風暴前夕第二百一十九節:棋盤論勢第二百八十二節:烏頭之毒第二百零八節:約法兩章第一百六十七節:兩宮之爭第一百七十八節:春風得意第一百七十一節:冤家路窄第六十六節:二雄相爭第一百七十一節:冤家路窄第三十二節:主公休慌(求收藏、花花)第八十九節:營外遇事第九十八節:馬騰投韓遂第二百零四節:妻當擇妾第二百零八節:約法兩章第二百二十二節:冀州烽煙第二百五十八節:明爭暗鬥第一百五十四節:恭候大駕第一百三十九節:西園之辱第六十一節:戲志才之論第一百六十二節:王芬之死第二百三十一節:忠義相佐第二百九十二節:陰毒詭計第八十八節:耿鄙之謀第六十節:出山第一計第二百五十二節:再合溫候第九十六節:狡詐韓遂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一百五十三節:引蛇出洞第二十八節:管忠賜字第二百三十節:步軍之主第九十七節:帳中議事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二百零一節:司徒相邀第二十九節:出征第一百七十一節:冤家路窄第一百節:爲今之計第四十六節:回行青州(求收藏,求一切)第九十八節:馬騰投韓遂第二百三十四節:府中質問第一百四十八節:以六敵一第一百五十三節:引蛇出洞第九十四節:請君入甕第二百四十七節:三策退曹第一百九十三節:心生嫌隙第三十一節:火燒銅錢穀第三百節:常山趙子龍第一百五十八節:風雲突變第八十四節:破金城第一百一十節:怒罵馬騰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六十節:出山第一計第六節:泰山賊第二百五十一節:助謀徐州第二百零四節:妻當擇妾第一百五十七節:反目成仇第一百一十七節:靈帝相召第一百八十五節:惡來隨行第三百零六節:國士待之第二百二十七節:長沙太守第三百一十一節:欲將西行第三百一十八節:九卿少府第一百八十三節:陳留祭祖第二百六十四節:出京求賢第二百六十六節:黑色風雲第一百零五節:末將管彥候命第二十節:對飲紀靈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五十節:魂印天書第三百零五節:急回洛陽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一百三十七節:西園校場第三百零八節:漢帝相召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一百九十七節:董卓之死第二百八十八節:周禮無爲第一百一十九節:虎賁三千第三百零七節:一斬一收第一百四十二節:支走管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