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青州黃巾

大帳之中,平時有所接觸的杜遠、周倉、裴元紹都已按序就坐於管亥右手一側,而管亥左手邊,一書生似的人正端坐一旁,

一見管彥進帳,管亥也沒等管彥主動行禮,便走到管彥面前領着管彥來到那書生面前:“吾兒快來拜見你卜叔父。”管亥用了“拜”字,管彥知道此人身份定不一般,順勢便要跪拜。就在雙膝即將着地時,一股大力自雙臂傳來,管彥擡頭一看,原是那書生滿臉笑意的用雙手穩穩托住自己的雙臂,使管彥身體再不得下降一分:“侄兒何須行如此大禮,快快請起。”

說罷竟硬生生的將管彥托起,管彥心中暗歎:好大的力氣。

一旁的管亥將此皆看於眼中,招牌式的大笑再次響起:“賢弟功夫又有長進啊!”管亥坐上帥位對管彥說:“此乃爲父結拜兄弟,我青州東郡黃巾軍大統領卜已。因我黃巾軍長年各地傳道,我兄弟難得相見,故我兒見面不識。汝叔父文武全才,彥兒當勤而求教啊!”管彥退到管亥一旁低頭道:“孩兒省的。”

管彥偷瞄了卜已一眼,見此人白麪寬額,三縷長髯,清秀的面貌配上威武的身姿,心中暗贊:好一員儒將!

這時候帥位上的管亥開口了:“諸位,自我太平道起事以來,大賢良師施符佈道,聚衆數十萬。如今我大賢良師親帥鉅鹿黃巾軍在冀州斬將殺敵,波才波渠帥率領的潁川黃巾軍轉戰豫州大敗官軍,張曼成神上使率領南陽黃巾軍攻殺了太守褚貢,還有彭脫彭渠帥在汝南大敗太守趙謙,七州二十八郡黃巾軍處處捷報,旬月之間,天下震驚!”

管彥在旁心道:聽老爹這麼介紹。估計現在大概是公元184年,中平元年,正是黃巾起義剛爆發第一年的黃金時刻,當然處處捷報,東漢朝廷的大軍倒不記得是什麼時候派出的,否則也好提醒下老爹,不過確定的是張角年底要翹辮子了,而且剛剛老爹報的那些人物被抓的抓,被殺的殺。貌似旁邊這個卜已也是年底被俘的,哎,這幾個月時間我能爲老爹做點什麼呢?

現在,管彥漸漸已經接受了自己穿越的事實,接受了自己是黃巾軍一員的事實,接受了是管亥兒子的事實,所以他不僅要爲自己着想,還要爲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親人着想。

這時候管亥右手使勁搓了搓下巴,長嘆一口氣,猛然提口氣大聲道:“然我等青州黃巾卻豪無建樹!未攻下一州一郡,未殺朝廷一兵一卒。三月前還被官軍伏於黃河岸邊,折去我太平道三千道友。本將指揮失當固然是原因之一,然亦有爾等出戰不利之緣由。”說着管亥看着左手邊的杜遠、裴元紹和周倉。

管彥心中一驚:老爹看似粗枝大葉,原來粗中帶細啊,今天明顯是先禮後兵,笑裡藏刀,一爲懲治一下三個月前戰時不力的將領,二爲自己頭領的地位立威。老大嘛,有錯當然不能是老大一個人的錯,要不然哪有威信統領一軍。

此時,管彥站立在管亥身旁,座下四人的表情各色各異:杜遠眼睛斜瞟了一下帥坐上的管亥,然後左右依然輕輕搓着下顎,眼睛微閉,好像思考着什麼事情;裴元紹的滿臉橫肉被抽搐成了菊花狀;而周倉雙眉間也明顯擰成一個倒八字,雙手使勁的握着;再看管亥的結拜兄弟卜已,面不改色,不動如山,唯有眼中精光隱現。

面對這尷尬的場面,管彥倒是先開口了:“父帥且息怒,此次大敗,兒心想諸位將軍定有隱情。”管彥這句話表面是爲諸將開脫,實際上倒是暗裡幫着自己的老子,幫管亥開脫了戰鬥失利的責任,坐實了諸位將軍出戰不力之罪名。

最憨實的周倉最先把持不住了,他猛然站起朝管亥一抱拳:“三月前黃河岸邊一戰非我等不出力,實乃官軍戰力遠勝我軍。我兵士皆爲村夫田農,雖有大賢良師庇護,我等也死戰,亦不敵官軍也!”

“嗯~~~~周將軍所言倒也在理。”管亥只是爲了加強自己的統帥威信,倒不是真的想懲治他們幾個,所以便就坡下驢:“既已明己之過,日後裴將軍與周將軍需加強兵士訓練,不可懈怠。”裴元紹也站起與周倉一同向管亥單膝跪地道:“遵命!”

這時一旁的卜已開口了:“大哥勿須煩惱,勝敗乃兵家常事,前日戰事是我不知,日後若戰有所需,我東郡黃巾軍願助大哥一臂之力!”管彥心中暗道:這卜已果然文武雙全,這說話也有水平啊,這句話明顯是提醒老爹,你打仗打輸了管我屁事,我是跟你平起平坐的東郡黃巾軍首領,不過爲了兄弟面子,有需要的時候我就幫你一把。

管亥明顯沒有體會到這句話的意思,哈哈一笑說道:“那就勞煩兄弟了。”就剩下管亥口中的“智囊”杜遠還未開口,彷彿感覺到了帥帳裡的人都在瞄着他了,杜遠輕呼一口氣站起向管亥抱拳道:“啓稟管將軍,前幾日末將已查明瞭三月前大戰中官軍的將領名號。”

“哦?”管亥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杜遠,他知道這是杜遠在轉移話題,上次的戰鬥失利的原因之一就是杜遠出了個餿主意——背水一戰,結果被實力遠高於黃巾軍的官軍趕鴨子似的趕到河裡,殺的大敗,今日本想教訓下他,不過查出那天的官軍將領名號也算將功抵過吧,管亥想通了此節,也就示意杜遠接着說。杜遠看到管亥的表情,明白了前兩個月的努力探查總算沒白費,於是鬆了一口氣接着說:“此人乃陳留人士,姓曹名 操,字孟德。”

-------------------各位大大,新人新書,諸位請多多支持,呆子雪地裸跪拜謝

第三十八節:劉備出走第一百零四節:定計破狄道第二百五十節:糜竺之託第六十五節:計逼管彥第二百一十三節:布逃允擒第五十七節:小試身手第一百六十四節:利器馬鐙第二百一十二節:呂布敗走第六節:泰山賊第二百零二節:施連環計第二百五十四節:黨人離心第二百四十八節:計留周瑜第一百零七章:董卓當槍第二節:青州黃巾第五十一節:拜見族長!第一百三十六節:州牧重置第二十九節:出征第一百四十五節:王芬之謀第二十節:對飲紀靈第一百二十四節:馬鐙第一節:初來三國第二百零一節:司徒相邀第二百一十九節:曹操告辭第一百零七章:董卓當槍第七十八節:追殺第八節:噩夢第三十二節:主公休慌(求收藏、花花)第二百七十七節:袁紹突圍第十八節:管彥爲官第二十七節:管彥掛帥第一百八十節:夫妻對拜第八十三節:妙計連生第一百零五節:末將管彥候命第八節:噩夢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五十八節:病賢第三百節:常山趙子龍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三百零一節:呂布北出第二百一十七節:颶風過崗第三十五節:兵發冀州第二百五十一節:助謀徐州第一百一十九節:虎賁三千第一節:初來三國第九十一節:內訌第七十三節:西北烽煙第四十四節:師徒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一百一十八節:視爲親信第一百三十八節:蹇碩之謀第一百三十三節:如意之人第二百六十九節:傳國玉璽第二百五十九節:劉協參政第一百七十二節:偷天換日第一百零五節:末將管彥候命第一百二十七節:袁公路第十五節:營中突變第七十九節:窮途末路第一百三十七節:西園校場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三十七節:鞭打督郵第二百八十八節:周禮無爲第七十九節:窮途末路第二百二十二節:冀州烽煙第七十四節:陰差陽錯第一百三十三節:如意之人第一百二十五節:匠作坊第二十九節:出征第四十九節:再見黃寧第九十九節:朝堂論事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三百一十六節:遣子爲質第五十四節:拐賣第一百零一節:夜襲狄道第二百八十四節:管彥得子第七十七節:戰北宮第八節:噩夢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五十九節:拜賢第七十六節:雙雄之約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一百九十二節:沮授獻計第三十八節:劉備出走第一百五十四節:恭候大駕第三百零九節:東安西亂第三百零六節:國士待之第二百七十六節:河北高覽第一百四十七節:兵發常山第三十一節:火燒銅錢穀第四十一節:劉備求官第二百零九節:謀除管彥第七十節:馬屁之王第二百五十九節:劉協參政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一百六十二節:王芬之死第七十節:馬屁之王第一百六十七節:兩宮之爭第一百一十八節:視爲親信
第三十八節:劉備出走第一百零四節:定計破狄道第二百五十節:糜竺之託第六十五節:計逼管彥第二百一十三節:布逃允擒第五十七節:小試身手第一百六十四節:利器馬鐙第二百一十二節:呂布敗走第六節:泰山賊第二百零二節:施連環計第二百五十四節:黨人離心第二百四十八節:計留周瑜第一百零七章:董卓當槍第二節:青州黃巾第五十一節:拜見族長!第一百三十六節:州牧重置第二十九節:出征第一百四十五節:王芬之謀第二十節:對飲紀靈第一百二十四節:馬鐙第一節:初來三國第二百零一節:司徒相邀第二百一十九節:曹操告辭第一百零七章:董卓當槍第七十八節:追殺第八節:噩夢第三十二節:主公休慌(求收藏、花花)第二百七十七節:袁紹突圍第十八節:管彥爲官第二十七節:管彥掛帥第一百八十節:夫妻對拜第八十三節:妙計連生第一百零五節:末將管彥候命第八節:噩夢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五十八節:病賢第三百節:常山趙子龍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三百零一節:呂布北出第二百一十七節:颶風過崗第三十五節:兵發冀州第二百五十一節:助謀徐州第一百一十九節:虎賁三千第一節:初來三國第九十一節:內訌第七十三節:西北烽煙第四十四節:師徒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一百一十八節:視爲親信第一百三十八節:蹇碩之謀第一百三十三節:如意之人第二百六十九節:傳國玉璽第二百五十九節:劉協參政第一百七十二節:偷天換日第一百零五節:末將管彥候命第一百二十七節:袁公路第十五節:營中突變第七十九節:窮途末路第一百三十七節:西園校場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三十七節:鞭打督郵第二百八十八節:周禮無爲第七十九節:窮途末路第二百二十二節:冀州烽煙第七十四節:陰差陽錯第一百三十三節:如意之人第一百二十五節:匠作坊第二十九節:出征第四十九節:再見黃寧第九十九節:朝堂論事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三百一十六節:遣子爲質第五十四節:拐賣第一百零一節:夜襲狄道第二百八十四節:管彥得子第七十七節:戰北宮第八節:噩夢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五十九節:拜賢第七十六節:雙雄之約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一百九十二節:沮授獻計第三十八節:劉備出走第一百五十四節:恭候大駕第三百零九節:東安西亂第三百零六節:國士待之第二百七十六節:河北高覽第一百四十七節:兵發常山第三十一節:火燒銅錢穀第四十一節:劉備求官第二百零九節:謀除管彥第七十節:馬屁之王第二百五十九節:劉協參政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一百六十二節:王芬之死第七十節:馬屁之王第一百六十七節:兩宮之爭第一百一十八節:視爲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