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節:圖謀冀州

洛陽城東面一千多裡外的渤海城內,袁紹正在太守府書房中端看着一封書信。

“主公,太傅在信中所說何事?”

問話的乃是當初何進的心腹,黃門侍郎許攸。當初許攸的身份和袁紹一樣都屬於何進的幕僚。但是許攸只是個寒門士子,而袁紹乃是士族子弟,袁家四世三公,門生遍天下。何進倒了,袁紹不會有事,但是許攸就沒有依傍了。

當袁紹被董卓逐出,任命爲渤海太守時,許攸第一時間跟隨袁紹來到了渤海。這種雪中送碳的行爲讓袁紹大爲讚賞。許攸不僅是袁紹第一個謀士,而且許攸的能力的確很是出衆,所以在這渤海城中,許攸是當仁不讓的二號人物。

袁紹把信件遞給了許攸,悠悠說道:“叔父令我舉兵拿下冀州?”

“拿下冀州!?”許攸一聽,忙展開信件細心讀了起來。

讀完後,許攸緩緩把信紙折了起來,放回袁紹的桌上。

袁紹站起身,雙手負於身後說道:“渤海小城,吾來此任太守不過數月,全郡守卒不過兩千。冀州之地, 管彥雖然率衆離開,卻遣其麾下大將臧霸鎮守。管彥走時,在冀州留下三千人馬,這數月以來,臧霸招兵買馬,如今兵力已近一萬。以兩千之兵攻萬人之衆,實屬不智也!”

聽完許攸的話,袁紹的眉頭皺了起來:“子遠,依汝之見,當如何是好?”

許攸走到牆壁懸掛的地圖旁邊,指向地圖說道:“主公請看,若破冀州,必調四方援兵,圍而攻之!”

“管彥如今官至左將軍,手掌朝廷重權,恐怕無人敢與其相敵也!”袁紹聽懂了許攸的意思,就是要拉幫手,但是袁紹對此卻不抱太大的希望。

許攸微微一笑;“主公,相懼之人自不敢得罪管彥,然與管彥不和之人自當相助我等!”

不和之人?袁紹搓着下巴:“汝試言之!”

許攸抱拳回道:“冀州之西,乃幷州之地,幷州刺史丁原在董賊執政之時與董卓有所衝突,後呂布反丁原而投董卓,丁原甚爲惡之!如今呂布又反董卓而交管彥,想必丁原心中也必然對管彥有所不滿。主公可修書一封,曉以大義,說以厲害,令其自西向東,併發冀州!”

許攸又指了指冀州東部:“我渤海郡之下乃平原郡,平原縣令姓劉名備,字玄德,黃巾之亂時頗有功勳,只是一直被管文德所打壓,故而一直懷恨在心,主公可約此人,合併一處,同伐鄴城!”

“好!子遠此計甚妙,我即刻便修書於二人!”

半月後,洛陽城內左將軍府中,大清早的,一人匆匆跑進管彥書房,拜道:“主公,幷州急件!”

管彥擡眼看去,原來是張遼,對於這個白撿到的寶貝,管彥見一次便開心一次!管彥忙說道:“是文遠啊!幷州急件?何人所發?”

張遼一抱拳:“乃丁原丁刺史所發?”

丁原?管彥的面色漸漸凝重起來:“丁原?快拿給我看看!”

管彥接過書信,展開紙張認真研讀起來。

讀完後,管彥緩緩放下信件,嘴角揚起一絲冷笑:“袁本初的胃口可真大啊!可惜他不知道,丁建陽與我的關係,嘿嘿~~”

管彥手指有節奏地敲打的桌面,嘴角的陰笑讓張遼打了個哆嗦:“主公,當如何回覆?”

管彥站起身,來回踱步了幾圈:“文遠,你即刻啓程前去幷州,讓建陽公先穩住袁紹,順其出兵冀州,到時再做商議!”

“喏!”張遼一抱拳便準備出去。

管彥忙喊道:“慢!”

“主公還有何吩咐?”

管彥轉過身,心中有點擔心,袁紹既然去請丁原出兵,那就說明也有可能請其他勢力相助!以袁紹的的身份、家世,還真不好說!冀州,臧霸一個人恐怕頂不住!

想到這裡,管彥繼續說道:“文遠,你幷州的事情妥當後,立刻轉道前往冀州,先在臧將軍手下做事!”

“喏!主公可還有事?”

“沒了,你速速準備下,早些啓程!”

“屬下告退!”

看着張遼離開的身影,管彥理了理衣衫,該上早朝了!

騎着原來的絕影,管彥帶着典韋、周倉和數十親衛匆匆向皇宮奔去。

皇宮還是皇宮,德陽殿還是德陽殿,四周的擺設,都沒有啥變化,只有龍椅上坐着的人和殿中站着的人跟以前有所變化。

漢少帝劉辯還是有點緊張地掃視着殿中衆臣。董卓已經沒有了,但是那種陰影卻還一直留在劉辯的腦海裡!

衆人分成兩列,齊呼萬歲,劉辯機械地舉手,口道“平身”

這是一人湊到:“啓稟皇上,董卓餘孽李傕、郭汜、張濟、樊稠上表求赦!”

劉辯還是機械地說道:“衆愛卿可有良策?”

話音剛落,司徒王允跨步而出:“啓稟皇上,老臣以爲萬萬不可!”

“王司徒爲何?”

“董卓之跋扈,皆因此四人助之!今雖大赦天下,獨不可赦此四人!”王允回答的很堅決。一些大臣也出列附議。

劉辯正欲下旨,渾身忽然感到一股涼意,擡眼視之,列於臣首的呂布雙眼正死死的盯着自己。

劉辯身上立刻起了一層雞皮疙瘩:“嗯……呂將軍,汝之見爲何?”

呂布這才臉色稍微好了點,回身說道:“李傕等人雖然曾助紂爲虐,然今董卓已死,傕等亦知己罪,爾等何必還再與追究?”

袁隗抱拳回道:“溫候此言差矣!李、郭、張、樊四人皆出蠻夷之地,不知何爲禮、義、廉、恥。若陛下赦免此等人,那今後造反之人必更肆無忌憚,到時我大漢江山危矣!

袁隗說的是義憤填膺,花白鬍須一抖一抖的。

劉辯見狀,甚爲感染,又欲下旨。

但呂布哪咽的下這口氣,這幫老不死地總想跟自己做對,今天讓他得逞,我呂布今後威嚴何在?

這是呂布瞥見了一直低着頭的管彥,忽然對着劉辯開口道:“陛下何不相詢下左將軍之意?”

第五十一節:拜見族長!第一百五十八節:風雲突變第一百三十三節:如意之人第一百八十一節:董卓來賀第六十六節:二雄相爭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九十八節:馬騰投韓遂第二百二十四節:圍魏救趙第二百五十九節:劉協參政第八十九節:營外遇事第二百八十八節:周禮無爲第五十六節:諸葛亮?!第一百二十五節:匠作坊第十節:糜家小姐第六十七節:管彥之謀第一百一十四節:再回洛陽第一百一十二節:垣水聞歌第一百七十五節:呂布反之第一百二十七節:袁公路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一百零二節:龐德戰馬超第二百九十一節:共伐呂布第九十七節:帳中議事第一百零五節:末將管彥候命第一百五十七節:反目成仇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一百零二節:龐德戰馬超第二百三十一節:忠義相佐第三百一十一節:欲將西行第八十一節:擒北宮第十九節:秦楊刁難第一百三十二節:人畜之別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一百一十二節:垣水聞歌第二百五十四節:黨人離心第二百二十八節:錯打錯着第六十一節:戲志才之論第一百五十五節:張燕歸降第二百零五節:納妾寵妻第三百一十二節:弘農郡第五十八節:病賢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一百八十五節:惡來隨行第二百二十二節:冀州烽煙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三十五節:兵發冀州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一百九十節:計定殺賊第二百一十九節:棋盤論勢第二百八十四節:管彥得子第一百七十八節:春風得意第一百三十八節:蹇碩之謀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二百九十九節:趙雲追擊第二百四十四節:兵助陶謙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一百八十節:夫妻對拜第三十三節:趙雲第一百零四節:定計破狄道第一百二十五節:匠作坊第二百七十八節:典韋當先第一百一十四節:再回洛陽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第二百八十四節:管彥得子第七十三節:西北烽煙第一百七十六節:天降大任第三節:慌忙出計第十八節:管彥爲官第七十一節:大佬之爭第二百四十五節:鬼才郭嘉第一百六十六節:新帝繼位第二百二十四節:圍魏救趙第六十節:出山第一計第二百三十節:步軍之主第一百六十三節:冀州之主第四十二節:太平要術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二百三十六節:心念之將第六十五節:計逼管彥第二百八十三節:子龍相歸第十二節: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二十六節:猖狂賊子第二百八十九節:強留劉曄第四十五節:十常侍郭勝第一百六十五節:龍虎騎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三百零八節:漢帝相召第一百零六章:遭遇羌胡第二百四十六節:問計周瑜第五十三節:糜貞第五十六節:諸葛亮?!第一百零七章:董卓當槍第三百一十節:管彥做媒第二百五十四節:黨人離心第二百零二節:施連環計第七十六節:雙雄之約
第五十一節:拜見族長!第一百五十八節:風雲突變第一百三十三節:如意之人第一百八十一節:董卓來賀第六十六節:二雄相爭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九十八節:馬騰投韓遂第二百二十四節:圍魏救趙第二百五十九節:劉協參政第八十九節:營外遇事第二百八十八節:周禮無爲第五十六節:諸葛亮?!第一百二十五節:匠作坊第十節:糜家小姐第六十七節:管彥之謀第一百一十四節:再回洛陽第一百一十二節:垣水聞歌第一百七十五節:呂布反之第一百二十七節:袁公路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一百零二節:龐德戰馬超第二百九十一節:共伐呂布第九十七節:帳中議事第一百零五節:末將管彥候命第一百五十七節:反目成仇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一百零二節:龐德戰馬超第二百三十一節:忠義相佐第三百一十一節:欲將西行第八十一節:擒北宮第十九節:秦楊刁難第一百三十二節:人畜之別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一百一十二節:垣水聞歌第二百五十四節:黨人離心第二百二十八節:錯打錯着第六十一節:戲志才之論第一百五十五節:張燕歸降第二百零五節:納妾寵妻第三百一十二節:弘農郡第五十八節:病賢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一百八十五節:惡來隨行第二百二十二節:冀州烽煙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三十五節:兵發冀州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一百九十節:計定殺賊第二百一十九節:棋盤論勢第二百八十四節:管彥得子第一百七十八節:春風得意第一百三十八節:蹇碩之謀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二百九十九節:趙雲追擊第二百四十四節:兵助陶謙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一百八十節:夫妻對拜第三十三節:趙雲第一百零四節:定計破狄道第一百二十五節:匠作坊第二百七十八節:典韋當先第一百一十四節:再回洛陽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第二百八十四節:管彥得子第七十三節:西北烽煙第一百七十六節:天降大任第三節:慌忙出計第十八節:管彥爲官第七十一節:大佬之爭第二百四十五節:鬼才郭嘉第一百六十六節:新帝繼位第二百二十四節:圍魏救趙第六十節:出山第一計第二百三十節:步軍之主第一百六十三節:冀州之主第四十二節:太平要術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二百三十六節:心念之將第六十五節:計逼管彥第二百八十三節:子龍相歸第十二節: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二十六節:猖狂賊子第二百八十九節:強留劉曄第四十五節:十常侍郭勝第一百六十五節:龍虎騎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三百零八節:漢帝相召第一百零六章:遭遇羌胡第二百四十六節:問計周瑜第五十三節:糜貞第五十六節:諸葛亮?!第一百零七章:董卓當槍第三百一十節:管彥做媒第二百五十四節:黨人離心第二百零二節:施連環計第七十六節:雙雄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