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節:立威

古代一日分爲十二時辰,寅時爲第三個時辰,寅時三刻大概就是現代凌晨的三點四十五分。管彥等人寅時整便穿戴整齊地來到了校場點將臺,爲了準確的掐點,管彥特地命令周倉將計時的漏壺搬到了點將臺邊上。如今正是六月天,白日更長,日出更早,剛過寅時二刻,東方的天邊已經路出一絲魚肚白,距離寅時三刻已不足一刻鐘了,但是校場上依舊冷冷清清的,四周也沒有一絲動靜。管彥身後的周倉偏過頭去,輕聲的對陳登說道:“元龍,你說今日會有人來嗎?”陳登還未回答,另一邊的紀靈先說話了:“今日,本將倒要看看門下督大人如何下臺!”紀靈沒有壓制聲音,管彥一絲不漏了全都聽了進去,但是卻避開話題道:“紀將軍和老周請持刀立於臺下,聽我號令。”紀靈雖心中不屑,但還是想看看管彥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於是很配合地跟周倉一起走到點將臺下,手扶兵刃,立於兩側。

漏壺的水一滴一滴的落在受水壺裡,寅時三刻就快要到了。管彥面似安靜,心中卻如波濤。身後的陳登雖對管彥很有信心,但是額頭也不禁溢出汗珠。

終於,校場的入口傳來一陣腳步聲,管彥循聲望去,三個身影正跌跌撞撞地向點將臺跑來,三人氣喘吁吁地來到點將臺之前,看見臺上站着門下督大人和一書生模樣的人,臺下立了兩個將軍手扶兵刃,四人臉色均嚴肅冷峻,三人心中不知該拜還是該站。這時紀靈瞟了他們一眼,冷冷說道:“一旁列隊。”三人聞聽忙站到一邊。三人站定後,陳登看了一下一邊的漏壺,走到管彥身邊輕聲說道:“大人,寅時三刻到了。”管彥嗯了一聲,沒有任何舉動,只是握着劍柄的右手微微顫抖了一下。

接下來一刻鐘裡,陸陸續續又來了二十多人來了,有些人看自己遲到了也沒什麼事情,不禁相互嘀咕起來:“無甚要事爲何要起這麼早?”管彥瞟了他們一眼,並沒有說什麼。當陳登提醒管彥寅時四刻到了時,管彥看了看臺下的衆人,提了一口氣大聲說道:“衆人列隊唱名!”衆人聞聽,依舊慢慢騰騰地走到點將臺前站好隊伍,周倉拿出名單,大聲地一個一個報着名字。片刻後,周倉轉過身,對着管彥行禮道:“啓稟大人,巡查隊伍共三十人,應時到者三人,遲來者二十一人,未到者六人!”管彥點點頭,眉頭一皺:“周倉、紀靈,速速縛捆未來之人前來見我!”二人抱拳:“喏!”說完便小跑出操場。周倉、紀靈離開後,管彥便如大佛入定般地閉上雙眼。他絲毫不爲周倉、紀靈的二對六“作戰”問題感到擔心,如果連六個兵痞都無法搞定的話,以後就別做將軍出來丟人了。

大約一炷香過後,校場的入口傳來一陣謾罵聲,管彥看見周倉和紀靈一人拖着一根麻繩,麻繩的另一頭各捆了三個人。周倉和紀靈不管那六人怎麼罵,只是使勁地往點將臺這邊拖。不一會,便來到了點將臺下,二人一腳一個將六人踢跪後,便立於兩邊。只見周倉和紀靈衣衫略有不整,似被扯動過。而那六兵卒只穿着貼身衣物,被麻繩捆的死死地,鼻青臉腫的樣子讓人一看就知道被狠狠地修理過。管彥聽着他們的謾罵,忽然大聲說道:“陳登,軍中禁令爲何?”陳登聞聽愣了一下,因爲管彥這問的是毫無預兆,還好自己兵法熟讀於胸,軍中十七禁令五十四斬還是很清楚的。陳登提步向前,大聲說道:

“其一:聞鼓不進,聞金不止,旗舉不起,旗按不伏,此謂悖軍,犯者斬之

其二:呼名不應,點時不到,違期不至,動改師律,此謂慢軍,犯者斬之

其三:夜傳刁斗,怠而不報,更籌違慢,聲號不明,此謂懈軍,犯者斬之

其四:多出怨言,怒其主將,不聽約束,更教難制,此謂構軍,犯者斬之

其五:揚聲笑語,蔑視禁約,馳突軍門,此謂輕軍,犯者斬之

其六:所用兵器,弓弩絕弦,箭無羽鏃,劍戟不利,旗幟凋弊,此謂欺軍,犯者斬之

其七:謠言詭語,捏造鬼神,假託夢寐,大肆邪說,蠱惑軍士,此謂淫軍,犯者斬之

其八:好舌利齒,妄爲是非,調撥軍士,令其不和,此謂謗軍,犯者斬之

其九:所到之地,凌虐其民,如有逼**女,此謂奸軍,犯者斬之

其十:竊人財物,以爲己利,奪人首級,以爲己功,此謂盜軍,犯者斬之

其十一:軍民聚衆議事,私進帳下,探聽軍機,此謂探軍,犯者斬之

其十二:或聞所謀,及聞號令,漏泄於外,使敵人知之,此謂背軍,犯者斬之

其十三:調用之際,結舌不應,低眉俯首,面有難色,此謂狠軍,犯者斬之

其十四:出越行伍,攙前越後,言語喧譁,不遵禁訓,此謂亂軍,犯者斬之

其十五:託傷作病,以避征伐,捏傷假死,因而逃避,此謂詐軍,犯者斬之

其十六:主掌錢糧,給賞之時阿私所親,使士卒結怨,此謂弊軍,犯者斬之

其十七:觀寇不審,探賊不詳,到不言到,多則言少,少則言多,此謂誤軍,犯者斬之!”

陳登唸完,便又退到管彥身後,管彥眯起雙眼,盯着被縛的六人輕聲說道:“此六人,乃犯慢軍之罪,紀靈、周倉何在?”紀靈,周倉轉身抱拳:“末將在!”管彥忽然怒目圓睜,大吼道:“斬!”

這個字如晴天霹靂般地炸開,衆人聞言都傻了,還是下面六個要被斬的人反映最快,他們不顧身上的繩索,都掙扎起來,有人摔倒在地,有人歪歪扭扭地勉強站起身來,但是每個人都面紅耳赤的吼叫着:“汝只是個小小門下督,有何權殺人?”還有人喊:“汝可知我叔父何人?小心你官位不保!”各種難聽的話如破堤的洪水般不斷涌出來。管彥一句沒有反駁,只是板着臉如看猴戲般地看着他們。這時,身後的陳登走上前來,在管彥耳邊說道:“田青州的徵兵令中號召青州大族遣族中子弟帥家將參軍,並許以好處。各大家族雖眼饞好處,卻又不忍直系子弟冒險,故多有派遣子侄的。這些人平日裡便紈絝張揚,從軍後依舊惡習連連,雖犯禁令,然亦要顧及其身後家族之勢力,此事還需斟酌一二啊!”管彥聽完後,只是輕輕說了一句:“彥自有主張。”接着又瞪着周倉紀靈二人:“愣着幹嘛?”紀靈這才明白過來,管彥這是來真的,忙拔出佩刀,周倉按住一個,紀靈砍一個,手起刀落,麻利完事。

六具無頭屍體軟軟的倒在地上,隨着心臟的跳動,斷頸中依舊有節奏的涌出一股股熱血。一個個頭顱散落在地上,死不瞑目的雙眼中有憤怒、有恐懼、還有驚訝。紀靈抹了抹噴在臉上的熱血,大口喘了幾口氣,回刀入鞘。他看看了臺上的管彥,今天管彥的魄力、手段,都讓紀靈大吃一驚。想到這裡,紀靈的眼神中不禁多了一份敬佩之情。

餘下的二十四人,見此情景,不禁相互竊竊私語起來。管彥眉毛一揚:“爾等欲試禁令之罰乎?”說着,管彥眼睛掃了下衆人,衆兵卒都嚇得閉上了嘴,列隊站在一邊不敢有什麼動作了。管彥乾咳一下:“那遲到的二十一人……”講到這裡,那二十一人的心不禁跳到了嗓子眼,都眼巴巴的盯着管彥,就怕它口中嘣出一個“斬”字。想反抗?剛纔的六個人都被活捉過來殺了,自己這二十一人估計還不夠紀靈和周倉砍的。管彥摸了下額頭,偷偷看了下衆人的表情,心中不禁暗笑,但是面部表情還是很嚴肅的回道:“念爾等初犯,打十鞭子以示懲戒。”衆人一聽,如釋重負地下跪謝恩,因爲十鞭子雖然要疼個把月,但總比丟掉性命強。一個個樂呵呵的主動脫下衣服讓周倉紀靈行刑,彷彿不是要挨鞭子,而是過節發禮物一般興奮。

校場上噼裡啪啦的鞭子聲持續了不到兩刻鐘便結束了,周倉圈起鞭子,用袖子抹了下額頭的汗,回身對管彥抱拳道:“大人,二十一人行刑完畢。”管彥點點頭:“今日且散去,明日寅時三刻,校場集合,若有差池,休怪本官心狠手辣!”兵卒們不顧身上的傷痛,點頭哈腰道:“是是是。”管彥眉頭再次一皺:“軍令下,軍禮受,爾等這樣如市井民夫般成何體統!?”兵卒們哪敢有半點反駁,立刻直起身子,大聲回道:“喏!”管彥這才點點頭,揮手讓他們散去。

兵卒四散後,紀靈上前說道:“大人,這六具屍體如何處置?”管彥看了看:“屍體埋了,頭顱立杆懸示三天。”“喏!”紀靈應聲,便跟周倉做事去了。---------5W字了啊,推薦收藏啊,各位客官,呆子拜謝啊~~~~——————————

第二百七十六節:河北高覽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二百六十節:不覺自醉第一百四十二節:支走管彥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二百五十八節:明爭暗鬥第一百三十節:鄭伯父第二百一十一節:呂布敬酒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第二百四十六節:問計周瑜第二百節:圖謀冀州第一百九十八節:扳手腕第五十九節:拜賢第一百八十六節:洛陽有變第二百五十九節:劉協參政第二百一十二節:呂布敗走第六十九節:復漢乎?第一百九十六節:天兆之意第一百一十九節:虎賁三千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二百八十三節:子龍相歸第四十四節:師徒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二百七十節:滌盪洛陽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二百八十三節:子龍相歸第二十四節:管仲後人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一百二十節:大宅門第一百九十一節:身後之名第二百二十三節:計延三路第一百五十二節:將計就計第一百四十二節:支走管彥第二百二十二節:冀州烽煙第二百五十四節:黨人離心第二百零四節:妻當擇妾第二百四十九節:暫領徐州第二百四十二節:天元樓第二百五十一節:助謀徐州第一百五十一節:沉悶高順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第二百七十節:滌盪洛陽第七十節:馬屁之王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三十五節:兵發冀州第二百九十八節:高順出山第一百零三節:夯貨周倉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五十三節:糜貞第二百七十九節:三問趙雲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二百四十八節:計留周瑜第二百七十七節:袁紹突圍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二百六十二節:賈詡長略第四十六節:回行青州(求收藏,求一切)第七十一節:大佬之爭第一百八十五節:惡來隨行第三十節:裴元紹(求花花、收藏)第五節:路遇官差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二百五十一節:助謀徐州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二百五十五節:衆將回朝第二百零九節:謀除管彥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一百一十七節:靈帝相召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五十二節:墨靈玉第一百六十四節:利器馬鐙第三十節:裴元紹(求花花、收藏)第四節:購糧之計第五十八節:病賢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四十四節:師徒第十八節:管彥爲官第一百三十三節:如意之人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三百零九節:東安西亂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一百一十四節:再回洛陽第一百二十七節:袁公路第二百九十節:計感張鬆第二百六十九節:傳國玉璽第二百六十六節:黑色風雲第四十七節:山虐第二百九十八節:高順出山第四十九節:再見黃寧第一百七十一節:冤家路窄第九十六節:狡詐韓遂第二百一十八節:暗潮洶涌第一百三十節:鄭伯父第五十三節:糜貞第六十節:出山第一計第二百三十七節:沮授出計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一百三十九節:西園之辱第一百三十七節:西園校場
第二百七十六節:河北高覽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二百六十節:不覺自醉第一百四十二節:支走管彥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二百五十八節:明爭暗鬥第一百三十節:鄭伯父第二百一十一節:呂布敬酒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第二百四十六節:問計周瑜第二百節:圖謀冀州第一百九十八節:扳手腕第五十九節:拜賢第一百八十六節:洛陽有變第二百五十九節:劉協參政第二百一十二節:呂布敗走第六十九節:復漢乎?第一百九十六節:天兆之意第一百一十九節:虎賁三千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二百八十三節:子龍相歸第四十四節:師徒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二百七十節:滌盪洛陽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二百八十三節:子龍相歸第二十四節:管仲後人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一百二十節:大宅門第一百九十一節:身後之名第二百二十三節:計延三路第一百五十二節:將計就計第一百四十二節:支走管彥第二百二十二節:冀州烽煙第二百五十四節:黨人離心第二百零四節:妻當擇妾第二百四十九節:暫領徐州第二百四十二節:天元樓第二百五十一節:助謀徐州第一百五十一節:沉悶高順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第二百七十節:滌盪洛陽第七十節:馬屁之王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三十五節:兵發冀州第二百九十八節:高順出山第一百零三節:夯貨周倉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五十三節:糜貞第二百七十九節:三問趙雲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二百四十八節:計留周瑜第二百七十七節:袁紹突圍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二百六十二節:賈詡長略第四十六節:回行青州(求收藏,求一切)第七十一節:大佬之爭第一百八十五節:惡來隨行第三十節:裴元紹(求花花、收藏)第五節:路遇官差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二百五十一節:助謀徐州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二百五十五節:衆將回朝第二百零九節:謀除管彥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一百一十七節:靈帝相召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五十二節:墨靈玉第一百六十四節:利器馬鐙第三十節:裴元紹(求花花、收藏)第四節:購糧之計第五十八節:病賢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四十四節:師徒第十八節:管彥爲官第一百三十三節:如意之人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三百零九節:東安西亂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一百一十四節:再回洛陽第一百二十七節:袁公路第二百九十節:計感張鬆第二百六十九節:傳國玉璽第二百六十六節:黑色風雲第四十七節:山虐第二百九十八節:高順出山第四十九節:再見黃寧第一百七十一節:冤家路窄第九十六節:狡詐韓遂第二百一十八節:暗潮洶涌第一百三十節:鄭伯父第五十三節:糜貞第六十節:出山第一計第二百三十七節:沮授出計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一百三十九節:西園之辱第一百三十七節:西園校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