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二章   大愛無情

地魂,道家謂之爽靈,其主導人的靈慧神識。洛逍遙的地魂此下被剝離,對於事物的感知辯識能力已是蕩然無存,其智力可以說猶不及三歲小孩。

翁牧心頭大震,“敢問大師,可知這佛劫應期是爲多長?劫期過後,我家少主可否脫難?”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明無合什言道:“佛劫劫期是爲二十四年,此下過有六年,在十八年之後,是可解去小居士的劫難。”

蕭慕雲聞言身形一晃,倒退了一步,定了定心神,噙着珠淚望向江秋白,“智苦已是身死,想那智光是不敢在此停留,師公必是會在青龍峰洞穴之中,但師兄或是被他帶離,弟子想去懸空寺一行,尋求悟真大師相助查詢。”

江秋白尚未作答,明無唱諾一聲佛號,接言道:“小居士地魂已失,神識無存,縱使悟真大師用‘宿命通’神通窺探,也是感應不到他身在何處……”

此言但如五雷轟頂,蕭慕雲一怔之下,眼前一黑,竟是昏倒過去,林婉真忙是一把將她抱住,蹲身而下,“師姐……”

“蕭姑娘……”

方常勝舉步行到蕭、林二人身側,蹲下身子伸手把住蕭慕雲脈門,催動氣機安撫她的心神,在蕭慕雲將醒之際,旋而封住她的睡穴,“慕雲此下悲傷難當,先是讓她睡上一覺爲好……”

江秋白長嘆一聲,望向翁牧,“但此下唯餘智光一人,但使未爲離去,有明無大師與方幫主就能應對。翁長老可帶上幾位管事去‘清心庵’,將洛師兄一家接回靈秀山莊安頓。賀先生想必是趕來此處,翁長老途中若爲遇上,且將眼下事告與賀先生……”

林婉真聞言心念一動,“弟子願與翁長老同行,尋上賀先生,一同前往去拜訪李觀書李先生,或許他有方法在青龍峰靈穴未爲認主之前,使流入其中的氣運回轉到此龍脈。”

李觀書曾與信楚南風,告知不願插手佛劫之事的忌憚所在,此下智苦已死,江秋白、明無但想他或會出手相助。而道家之人精通堪輿術法,或如林婉真所言,可使氣運回流也未可知,江秋白心下一喜,“如此甚好,慕雲且讓裴管事送回郡主府休息,婉真你速與翁長老一起前行。”

林婉真點了點頭,抱起昏睡的蕭慕雲遞與裴管事,便是同翁牧以及許廣智、朱管事向衆人告辭而去。

出了山洞,才發覺已是到了子時,衆人急於趕路,從值守在青龍山外圍的營衛手中,取了四騎快馬便爲連夜疾行。

到了唐州天已大曉,路過一處小鎮,衆人尋了一家客棧用了早膳,方要趕路之際,林婉真對着翁牧言道:“晚輩有一事要拜託翁長老,但請長老借步一敘……”

翁牧一時驚疑,望了一眼同樣臉顯疑惑的許、朱二人,略一遲疑,“兩位管事且爲先行,我與林姑娘隨後便來。”

待許廣智與朱管事引馬先行之後,林婉真便是將楚南風等人遇上海難,以及賀梅尋出海外之事告知。

翁牧聽得頓爲驚駭不已,“此事江大人他們是未爲知曉?”

“師叔祖心恐江師叔與師姐得知之後,會亂了方寸,是故不讓他們知道。”林婉真點了點頭,“晚輩這一段時日也是心神紛亂,卻是忘了一件大事……”

“何事?”

“昨日聽得師姐要尋去懸空寺,方是憶起‘宿命通’神通可以探出先生與師父他們的下落。是以拜託長老到了‘清心庵’之後,潛去我師父的廂房,將放在妝盒的玉簪取出,那玉簪是我師父佩戴多年之物……”

未待林婉真講完,翁牧疑道:“潛去廂房盜取玉簪?”

“眼下尋訪李先生甚爲緊要,晚輩不能與長老同回衡山,若是長老向聞香師姐索取家師玉簪,必是讓她有所猜疑。”林婉真苦笑道:“長老待安頓好洛師伯之後,當立馬趕去懸空寺,悟真大師與先生他結緣,但知先生有了險情,必會出手相助。”

“但有楚先生他們蹤跡,老朽當立馬帶人岀海尋去……”

翁牧心中自不願作想楚南風夫婦會爲遇難,但想他們是困於某個海島,第一念頭便是要出海相尋。

“若是有了先生與師父的下落,望請長老先是告知晚輩,也讓晚輩心有所安,屆時也好言與江師叔、師姐知曉。”

翁牧點了點頭,“林姑娘一路保重,那老朽就此作別……”

“長老到了‘清心庵’,可讓聞香師姐與趙先生回莫忘島,若使師姐相詢……長老但可說我與師姐隨先生、師父在京行事,年底自可回島。”

翁牧心下一嘆,點頭應好後,便與林婉真作別而去。

唐州到江州距有千餘里,林婉真趕到錦江小鎮已是三更半夜,但知不便打擾李觀書,就在鎮上客棧歇腳,到了天曉之後方是尋去無悔山。

行到山腰竹林之時,正見一身道袍裝扮、腰間掛着酒葫蘆的李觀書從林中而出。

“晚輩見過李先生。”

“無有外人你就不必如此稱呼。”

“晚輩不敢……”

“當日牛鼻子師兄代師收徒,讓我入‘玄都門’修真,我依此例,讓你入門爲師妹有何不可?屆時楚夫人也是不會責怪我搶了她的愛徒……”李觀書哈哈一笑,“你一早趕來無悔山,可是有要事?楚先生他們可好?”

林婉真心下一苦,“我家先生與師父或爲出了險情……”

“哦!?”李觀書眉頭一皺,引着林婉真行到林中石桌邊上坐下,“怎會如此,是發生了何事?”

林婉真便是把楚南風如何出海,以及青龍山龍脈靈穴被奪之事言出。

“未曾想楚先生會是遇上海險……”李觀書一時震驚,搖了搖頭嘆了一聲,“更是未料天下間會出現與龍脈大運契合的靈穴,此下倒是入了死局了。”

林婉真心下一沉,略一遲疑,言道:“可是有辦法在青龍峰靈穴未爲認主之前,使流入其中的大運回歸龍脈?”

“唯有尋得‘易氣金訣’與‘地脈回朔經’纔有可能做到,但想智苦已是將這兩本寶典毀去了,此下無有任何術法可以扭轉乾坤……”

“那智苦已死,智光想必會把洛師兄帶走,聽明無大師有言,洛師兄地魂已失,縱使用‘宿命通’神通也是無法窺尋,李先生可是另有它法?”

李觀書沉思片刻,言道:“佛劫劫期有二十四年,尚有十八年時日。洛公子他智力已失,縱有武學修爲也是不會引用,而智光年事已高,定會考慮期間自身有所閃失,無人照應於洛公子……若是洛公子在劫期未滿有了不測,劫道日後便會重生,我想智光他不會將洛公子帶走。”

“這是爲何?!”林婉真疑道。

“楚先生等人插手佛劫之事,並非只是因爲大周皇帝是書院學子,最重要的原因是使天下一統的氣運不爲破壞。智苦他深知此理,此下有了青龍峰靈穴,但使要救洛公子,不僅會使一統大勢年日延後,還會讓年祚有損。”

“智苦他料定楚先生即使尋到洛公子,也是不敢出手相救,但恐日後洛公子無人照應有了閃失,倒不如留下讓楚先生保護……”

林婉真但想洛逍遙應如李觀書此下猜斷,是會被智苦留在青龍峰洞中,心頭頓然一喜,“蕭師姐正心憂師兄下落,晚輩當要將李先生所言早爲告與……李先生此下可否隨晚輩青龍山一行?”

“青龍山我是要去行走一趟,”李觀書點了點頭,望着臉顯喜色的林婉真,神色一端,“蕭姑娘此下但可貫通四門‘五太心經’功法,屆時若使要出手相救洛公子,恢復他的地魂……你當如何處之?”

林婉真心頭猛然一震,卻是不敢直視李觀書的目光,垂首沉言未與作答。

“你明知與洛公子無有緣份,隱卻本來面目,每日子醜相交之際忍受隱門‘針易’的噬心之痛,跟隨楚先生身側,卻是爲何?”

林婉真臉顯悽苦,幽嘆一聲,“我家先生、武師公他們心懷天下百姓,正是若玉初心所向,若玉當是要隨先生他們相助大周皇帝,成就一統天下使百姓安生大業……”

原來林婉真卻是高若玉易容所扮。她出身帝王之家,雖爲女子之身,卻心懷男兒之志,但知天下時勢非是高家可以駕馭之後,失意之下,心念轉而寄與男女之情。

她當日爲招攬洛逍遙生了婚嫁之念,此下寄心於男女之情,卻是對洛逍遙生出了漣漪。但知洛逍遙對自身逼親見惱,就有了易容伴隨洛逍遙身側念頭,以圖日久生情,能結秦晉之好。

又心恐太白書院查證家世,而林益恰有一女身材與她相若,於是高若玉便易容化身爲林益女兒。當日洛逍遙、蕭慕雲拜訪林益宅院,遇上的林婉清,正是林益的親生女兒,而高若玉也防有一日洛逍遙、尚佑等人來訪,卻是早與林益編了孿生姐妹的說法。

但從蕭慕雲中蠱之事,高若玉看出洛逍遙對蕭慕雲情心專一,在遊玩玄武湖之時,又聽出洛逍遙、折德守有將自己牽與尚佑結緣之意,心中自是悲苦不已。而她當日未出言婉拒,反以詩相和尚佑,卻是因爲想將林婉清牽與尚佑。

隱門‘針易’所易裝容貌,雖說可以瞞過元嬰、金身修爲之人的眼光,但絕難瞞過懷有‘漏盡通’、‘平龍認’望氣神通之人,李觀書自也是窺出了端倪。而李觀書精通道家骨相之術,但知高若玉與道門有緣,在與高若玉和詞之中,便爲隱言點明,同時暗中用‘平龍認’神通,遮去她身上顯化的氣象。

‘平龍認’氣機但可無聲無息,以洛逍遙、高若玉二人的身手,那時自是渾然不覺,是故後來智苦與她相遇,也是望之不出。而正因爲在高若玉身上布了‘平龍認’氣機,卻是救下了她與洛寒水的性命。

只要修有‘平龍認’功法之人,便可在十里之內感應到‘平龍認’氣機的所在。那日李觀書是爲去往青城山,行經房州途中,感應到高若玉在附近從而尋去,恰好將她從智苦手上救下。

當護送洛寒水去往莫忘島之時,李觀書便是出言相勸高若玉隨他歸隱青城山修真,但高若玉卻是要待天下太平之後才肯前往。正如她此下所言,楚南風、武望博等人心懷天下百姓安生爲念,是爲她初心所在。雖知洛逍遙待她情同兄妹,無望能結上情侶之緣,跟隨楚南風等人助郭榮一統天下,但能不負自身的家國情懷。

“我道家道心所在,也是匡濟天下蒼生爲念。你隨楚先生行事,不僅不違道心,更是有望能悟出道心要義,是勝過隨我入山潛修,是故我未曾道破你的身份,與楚夫人相求讓你隨我入門。”

“眼下龍脈氣運易主,大周皇帝有失,國運年祚有損一甲子之數,已是不可挽回。但若再使天下太平時日延後,國運再失二三十年,你可是願意看到?”

“若是讓師兄受苦,癡呆二十年時日,若玉也是無法做到……”高若玉珠淚頓爲滑落。

“洛閣主散盡萬貫家產,甚至於不惜性命,所護的不僅僅是因爲洛公子是他愛兒,更是護住他匡濟天下蒼生的信念。也因爲他的信念,使通寶閣諸多隱世不爭的長老,願意爲保護大周國運付出性命。”

“他們與書院的武先生、華先生的犧牲,是爲使天下太平的願念得有傳承。但若因不捨洛公子身受癡呆之難,使天下太平時日延後,國運有失,陷百姓於苦難,如何與武先生他們在天之靈告慰?你當知大愛無情……”

高若玉噙着淚花,搖了搖頭,“蕭師姐至情至性,心中無有胡漢之分,與師兄相慕相知,但想同師兄一起過與世無爭的日子,屆時她如何會忍心讓師兄受苦……?”

蕭慕雲貫通了四門功法,是可恢復洛逍遙被剝離的地魂。眼見心愛之人受苦,自己便可醫治,李觀書但想天下間無人可以做到不岀手相救,聞言嘆了一聲,“我正是擔心無法勸服蕭姑娘,是以與你商議一策……”

高若玉冰雪聰明,卻爲猜出李觀書言下之意,“先生是要在智苦元神之力散去……先行將師兄救出藏起,不讓師姐得知師兄下落?”

“正是。”

高若玉斷然搖頭道:“讓師姐孤苦守望十數年,如此殘忍之爲,若玉無法做到。”

李觀書臉顯愧色之中似有所覺,站起身子,對着竹林西向,執禮言道:“無悔子見過師兄。”

話音剛落,高若玉便見一位鶴髮童顏,仙風飄然的道人從空而降,但聽李觀書稱呼,心知眼前出現的道人是爲譚峭,忙是站起身形,執禮見過,“晚輩高若玉見過仙長……”

譚峭哈哈一笑,望向高若玉,“聽觀書言過,你根骨清奇,氣象自有仙風,果是如此,它日但可悟得道心,得參天人合一妙道……”

高若玉心下卻爲一苦,“若是‘道心’便是大愛無情,晚輩不修也罷。”

“哦?!”譚峭略是一愣,望向李觀書,輕笑一聲,“前三日我心神不寧,卻是生了來探望師弟的念頭,心中但想有什麼大事發生,原來是師弟使郡主生氣。”

李觀書一時苦笑,待譚峭入座之後,便是將高若玉來意轉述一番,卻也把譚峭聽得一臉凝重。

“楚凱夫婦出了險情,卻爲不知何時歸來,‘冷刀’想是凶多吉少,此下無人可以相勸蕭姑娘,卻是會使她不顧一切救愈洛公子……”譚峭言語一頓,望向高若玉,“貧道問你,你心中深處可是愛慕着洛公子?”

高若玉未爲絲毫猶豫,點頭道:“是。”

“你可是對蕭姑娘生有嫉妒之心。”

“若玉但知情之自然爲真,唯有感激師姐,從未生嫉恨之心。”

“爲何有如此念頭?”

“唯師姐能使師兄歡心笑顔,師兄能爲如此,也是若玉所求。”

“那你心中苦是不苦?”

高若玉頓然默言。

“以情入道,世間最苦。你心境但有所歷,當知大愛無情……‘無’字的要義所在。”

譚峭緩言道:“洛公子身負使命,所護之道是爲天下太平國運,但使要他捨身奉道,他也是願意。若使因救他使國運削減,他醒來之後,你道他是否會安心?你憂他所憂,喜他所喜,難道願意讓他心中抱憾?”

高若玉心知譚峭所言在理,但想讓蕭慕雲孤苦守望十數年,終是無法接受,一時間悲苦難當,珠淚又爲紛涌而出。

“先將洛公子隱藏起來,是爲與道門之人一段時日,尋求方法,使洛公子恢復地魂而又不使劫道重生。”

高若玉一喜,“仙長是說……有神通大法可以做到兩全之策?”

“道門之人言以天下蒼生爲念,對於佛劫之事又諸多顧忌,卻是出現了眼下的局面,貧道一衆實是爲愧對蒼生。但要尋策使洛公子脫離苦難……”譚峭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又道:“貧道此番回去青城山,便召集諸道友謀策,若使一年內不能尋出對策,便讓洛公子回蕭姑娘身邊。但想楚凱夫婦在此期間也會歸來,屆時當會勸蕭姑娘知曉大義所在,不負武先生等人的願念,知曉洛公子的使命……”

高若玉對於蕭慕雲一年後如何決擇卻是不敢猜斷,但知道門之人見多識廣,或是可以在一年內尋出方法,心念一動,“救出師兄,且讓晚輩照應於他……”

李觀書接言道:“由你照應洛公子是爲妥當,不過智苦元神散去之日,蕭姑娘未見洛公子,必會以爲被智光帶走,屆時是爲四下尋找,你若不相陪左右,卻是會讓她心疑。”

高若玉點了點頭,“先生所言若玉也是想到,屆時當會安排心腹之人照應。先生若有擔心,當可屈居荊南與師兄一起……”

“那一年之後,你可是要隨我去青城山?”

高若玉搖了搖頭,“若是日後師姐選擇不爲相治師兄,若玉當是要陪師姐照顧師兄到痊癒之年。”

李觀書一愣之下,旋而哈哈一笑,“甚好,甚好,但如我心,但如我心……”

李觀書當年牽心於愛侶,寄情於愛侶相贈的黃狗,相伴十餘載,直至黃狗被沈連城手下所殺,才肯披上道袍修真爲念。

譚峭心知李觀書放下情唸的原因,聞言微微一笑,“去青城山何時皆可,不過從現在起,小師妹當要修‘平龍認’功法了。”

但聽譚峭以師妹相稱,高若玉一時目瞪口呆,“這、這如何使得……”

李觀書笑道:“如何使不得?當日師兄收我入門便是如此,我‘玄都門’的規矩是十五歲之內入門以師徒見論,超過十五歲就是師弟、師妹相稱了。”

“當要與我家先生、師父言明此事方可……”

“此事日後我自會與楚凱言明,”譚峭點了點頭,“我此下便回青城山,師弟與小師妹且去青龍山一趟,與那明無大師交待實情,屆時也好安排行事……”

話音未落,譚峭身形一閃,頓然已是不見蹤影,李觀書取下酒葫蘆,“師妹且候片刻,我去將酒打滿再爲啓程……”

江州離鞏縣有一千五百餘里,二人從已時趕路,到達青龍山之時已是第二日卯時。

明無,方常勝二人與李觀書從未謀面,在高若玉引見之下相互見禮後,明無便道:“小僧對堪輿之法只是略爲通曉,但恐猜斷有誤,還請李先生施展神通再爲窺查……”

事關重大,李觀書未敢疏忽,四下細查之後,言道:“但如大師所斷,青龍峰之處的靈穴是與這龍脈大運陰陽契合,無有‘易氣金訣’與‘地脈回朔經’,天下間無人可以改變龍脈大運易主。”

方常勝心頭一痛,“那先生可知易主之日?皇上的子嗣可得周全?

“智苦布了瞞天之局,已是難以從天象窺望奪取大運之人何時登基……”李觀書搖了搖頭,望向靈穴上枝葉全無的樹幹,沉吟道:“此龍脈大運臨於太祖皇帝身上,可惜當今皇帝未是他的親嗣,又恰好身應佛劫,被劫道先爲搶佔靈穴,至使靈穴未認當今皇帝爲主。而今靈穴不僅被奪,又爲易處,當今皇帝的子嗣無有餘澤可承,但有血光之災……”

“那如何可護皇上子嗣?”方常勝心頭一震。

“謀奪大運之人想是知道自身得到大位,是得益於楚先生與諸位顧全天下太平大局之念。屆時可尋去直言與告,若使傷了當今皇帝子嗣……”

未待李觀書講完,方常勝點頭道:“多謝先生提醒,方某知曉如何行事了。”

李觀書心中一嘆,“此下智光想是已離開青龍峰靈穴所在,二位無有必要守住此處,且待當今皇帝身後八十一日再來。貧道但可先用‘平龍認’術法將此處遮掩起來,以免日後氣運爲人所壞。”

明無與方常勝心念天下太平,雖說龍脈大運易主,卻是不敢讓氣運有所流失毀壞,只是苦於自身無有神通遮蓋龍氣,此下聞言心頭一喜,自是點頭應好。

待回到開封之後,在郡主府西廂落腳休息的李觀書,便是將明無邀到自身房中相談,告知將洛逍遙先爲救出隱藏起來的打算,而對於林婉真真實身份自是未爲言出。

明無但知大局爲重,縱使心中百般不願洛逍遙、蕭慕雲受苦,也是不得不點頭答應配合李觀書行事。

第一八二章   大愛無情第一二七章 破蠱入境第十章 百蟲毒經第一零七章 解散通寶閣第三十章 天雷音第一零七章 解散通寶閣第一六五章 護冢之戰(六)第二十二章 甘少龍之死第九十七章 劫傷(上)第三十二章 臥龍島第一五三章 紫金山之戰(五)第一五二章 紫金山之戰(四)第十二章 救人第一七四章    決戰青龍峰(下)第九十五章 十朝元老(下)第三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一零八章 雙龍池第一一四章 履約(上)第六十六章 蕭雁北之死第九十六章 天耳通第一八四章   兵變(中)第九十八章 劫傷(下)第二十二章 甘少龍之死第一零六章 氣運之分第九十二章 北上第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七十二章 江湖情苦男兒蒼第九十九章 高平之戰(一)第六十六章 蕭雁北之死第一一五章 履約(下)第一六五章 護冢之戰(六)第一零三章 高平之戰(五)第三十三章 獻寶第八十五章 譚道人第一二三章 書房密談(下)第三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一一三章 赤子情懷第一四八章 魄元丹第五章冷刀第一五五章 夷門山糧倉第七十九章 言謊第一八八章      立誓第一七一章    岀海(上)第一三五章 誅殺卓青蓮(四)第一百章 高平之戰(二)第一零九章 趙杜氏第七十六 白髮哀情出第二十五章 龍脈第三十九章 八脈還魂針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一四六章 涼州行(三)第一七一章    岀海(上)第四十一章 拂水龍吟鳳梧揚第四十章 折家英豪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二十三 護衛府第六十四章 隱門第一七七章   報仇雪恨(三)第一三二章 誅殺卓青蓮(一)第二十九章 浮生入夢劫第一五一章 紫金山之戰(三)第四十一章 拂水龍吟鳳梧揚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一八二章   大愛無情第一百章 高平之戰(二)第三十九章 八脈還魂針第一七八章   報仇雪恨(四)第八十六章 破境第四十八章 燕王李弘冀第四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二十四章 天蠶體第一四零章 離島第一一四章 履約(上)第六章 敵襲第二十三 護衛府第十六章 燕仲長第六十七章 真相第九章 破敵第一零四章 降龍掌第一八一 章     困局第一零一章 高平之戰(三)第十二章 救人第七章 刺殺第三十九章 八脈還魂針第七十八章 策馬論俠義第十九章 十二春秋消無形第一四三章 太易心經第一零二章 高平之戰(四)第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一三三章 誅殺卓青蓮(二)第一五六章 謀劃第四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七十二章 江湖情苦男兒蒼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一零八章 雙龍池第一八零章  殿前都點檢第一一二章 笑看風雨第一三零章 魂失悟命通(上)第一三三章 誅殺卓青蓮(二)第一三四章 誅殺卓青蓮(三)
第一八二章   大愛無情第一二七章 破蠱入境第十章 百蟲毒經第一零七章 解散通寶閣第三十章 天雷音第一零七章 解散通寶閣第一六五章 護冢之戰(六)第二十二章 甘少龍之死第九十七章 劫傷(上)第三十二章 臥龍島第一五三章 紫金山之戰(五)第一五二章 紫金山之戰(四)第十二章 救人第一七四章    決戰青龍峰(下)第九十五章 十朝元老(下)第三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一零八章 雙龍池第一一四章 履約(上)第六十六章 蕭雁北之死第九十六章 天耳通第一八四章   兵變(中)第九十八章 劫傷(下)第二十二章 甘少龍之死第一零六章 氣運之分第九十二章 北上第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七十二章 江湖情苦男兒蒼第九十九章 高平之戰(一)第六十六章 蕭雁北之死第一一五章 履約(下)第一六五章 護冢之戰(六)第一零三章 高平之戰(五)第三十三章 獻寶第八十五章 譚道人第一二三章 書房密談(下)第三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一一三章 赤子情懷第一四八章 魄元丹第五章冷刀第一五五章 夷門山糧倉第七十九章 言謊第一八八章      立誓第一七一章    岀海(上)第一三五章 誅殺卓青蓮(四)第一百章 高平之戰(二)第一零九章 趙杜氏第七十六 白髮哀情出第二十五章 龍脈第三十九章 八脈還魂針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一四六章 涼州行(三)第一七一章    岀海(上)第四十一章 拂水龍吟鳳梧揚第四十章 折家英豪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二十三 護衛府第六十四章 隱門第一七七章   報仇雪恨(三)第一三二章 誅殺卓青蓮(一)第二十九章 浮生入夢劫第一五一章 紫金山之戰(三)第四十一章 拂水龍吟鳳梧揚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一八二章   大愛無情第一百章 高平之戰(二)第三十九章 八脈還魂針第一七八章   報仇雪恨(四)第八十六章 破境第四十八章 燕王李弘冀第四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二十四章 天蠶體第一四零章 離島第一一四章 履約(上)第六章 敵襲第二十三 護衛府第十六章 燕仲長第六十七章 真相第九章 破敵第一零四章 降龍掌第一八一 章     困局第一零一章 高平之戰(三)第十二章 救人第七章 刺殺第三十九章 八脈還魂針第七十八章 策馬論俠義第十九章 十二春秋消無形第一四三章 太易心經第一零二章 高平之戰(四)第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一三三章 誅殺卓青蓮(二)第一五六章 謀劃第四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七十二章 江湖情苦男兒蒼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一零八章 雙龍池第一八零章  殿前都點檢第一一二章 笑看風雨第一三零章 魂失悟命通(上)第一三三章 誅殺卓青蓮(二)第一三四章 誅殺卓青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