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兵禍

翁、陸二人雖然氣了心癢癢的,但閣內的事情卻也不敢耽誤,氣惱之下也會故意東扯西扯讓人心急,許廣智卻也習以爲常。

“城南烏衣巷有個程宅,是尚書侍郎程正的宅院,這一段麻煩兩位暗中觀察,若有對程宅不利的事情,煩請兩位出手相助。”

二人聽了一臉詫異,翁姓長老瞪着眼睛道:“什麼時候閣裡增加了替人護院的生意?”

許廣智搖了搖頭:“沒有。”

“那何以要我倆去保護他,即便他把金銀珠寶存放在我們閣裡,他的生死又與我們通寶閣有何關係?”翁長老惱聲道。

“是程大人的千金被人逼婚,我唯恐有人對他不利,所以請兩位長老出手暗中相護。”許廣智笑了一笑。

陸姓長老聞言一怒:“閣主明言告令,不得參予與本閣生意無關的事情,尤其是涉及朝廷官員恩怨的事情,管事你是不是過通道頭撞牆了呀,這事沒得談。”

若是平時許廣智定會與他們磨嘰一會,但這次卻不多說,伸手在袖口裡掏出銅牌,放在棋盤上。翁長老拿了起來,凝目看了一會,失聲道:“寶字牌?”

陸長老搶了過去在手中翻了翻:“哪來的?”

“程大人拿來的。”

翁長老狐疑道:“那他哪來的?”

“我對過拓本,這寶字牌是真傢伙,見牌如見閣主,我哪敢問?”

這兩位長老也是狐狸精,素知許廣智人如其名,幹練精明,絕對不會盲目行事,不說實情定是有難言之隱。陸長老望向翁長老眨了一下眼睛。翁長老便是笑道:“即然有寶字牌在這程大人手上,我們看來是要幫他一下,不過要不要知會一下閣主?”

許廣智知道他在刁難,笑道:“兩壇歸來醉。”

二人聞言一喜,陸長老將字牌遞給許廣智笑道:“那要照看多長時間?”

“最多二十天。”

陸長老點了點頭:“那先給一罈。”

許廣智哈哈一笑:“好,一言爲定,事妥之後再給一罈。”

八月初八辰時,烏衣巷程宅前面來了一批人馬,爲首的是一位身材槐梧、目光炯炯四十上下的錦衣男子。身後跟着一輛馬車,兩邊跟隨八位身着勁裝腰懸佩刀的漢子。

那錦衣男子看了眼寫有程宅的牌匾,對着門口一臉疑色的僕人拱手道:“卓武奉蔚州都護使之命前來送上聘禮,煩請通告。”

那僕人一聽是來送聘禮的,急忙還禮:“卓大人稍等,小的馬上就去通報。”

甫一會兒,便見程正從宅中走出,打量了一下卓武,行禮道:“老夫程正,見過卓大人。”

卓武拱手回禮:“卓武見過程大人。奉吳大人之命,將聘禮送來,吳公子本欲親來,但府上來客頗多,抽不出身,望程大人海涵,初十吉日由卓某護送新人前去州府。”

程正心中苦笑,臉上卻不敢顯露:“那有勞卓大人了。”

“不敢當,”卓武拱了拱手,轉身對着手下揮手道:“爾等將聘禮擡到府上。”

那八個勁裝漢子齊聲行禮應道:“是”。便是手腳麻利的將馬車上的箱子搬進程宅。

程正對着卓武言道:“卓大人請到廳上一坐。”

卓武點了點頭,跟着程正來到廳中,按主客分次落座,立即有丫環奉上香茶,卓武從懷中掏出一張紅色單子呈給程正,道:“這是禮單,請程大人過目。”

程正接了過去,卻也不看,放在身邊的茶几上,笑道:“嘿嘿,不必看了,自是不會有差錯,卓大人請喝茶。”

卓武端起茶碗茗了一口:“我等已在太平街的富安客棧約了房,程大人若是有事吩咐,請差人通知便是。”程正點頭稱好。

這時那些勁裝漢子已將箱子物件都擡到廳中,待都放好後,對卓武躬身道:“大人,箱子都已搬到。”

卓武便起身告辭,程正自不挽留,送至門口作別後回到了廳中,望着站在箱旁一臉笑意的楚氏,搖了搖頭行到主位坐下,嘆道:“唉,這可如何是好?”

楚氏卻是笑道:“這兩日就假戲真做唄,嘗下這嫁女兒的氣氛。”

“你……你還有心玩笑。只有兩天時間,南風也無消息,你……”

望了一眼生着悶氣的丈夫,楚氏笑了一笑:“那許管事當日在歸還字牌的時候不是說過,若南風不在山中,他五天內定會前來告知,現在都半個月了,可見弟弟已收到消息,今明日之間定會到來,老爺但請放心。”

言罷,卻是吩咐身邊丫環將四個箱子打開,只見一個箱子全是金錠,一層足有五十錠,另一箱子全是銀錠、另外兩個分別裝有綾羅綢緞,及遼東大參,鹿聳之類的藥材,楚氏倒吸了一口氣,拿起一個金錠言道:“這一塊金錠,足夠尋常人家躺着吃上一年,看來這吳都護倒是蒐括了不少民財,果然不是好東西。”

程正指着眼前的箱子:“這些財物該如何處置?”

楚氏眨了一下眼睛,笑道:“自然是找許管事存起來囉。”

“你……哎。”程正一時無語。

楚氏輕笑一聲,便是吩咐隨侍的丫環:“去吩咐宋管家,走趟通寶閣,說老爺有請許管事前來品茶。”

待到丫環離去,望着程正笑道:“就當是賠償老爺棄官而去的費用吧,何況我們走後……這些跟隨多年的下人,不都要給上遣散的家用嗎?”只聽得程正目瞪口呆。

過了半個時辰,許廣智挺着大肚子來到了程宅,招呼許廣智落座後,楚氏指着箱子言道“這兩箱金銀之物,煩請管事派人清點下,先存放貴閣之中。”

許廣智喝了口茶,笑了笑:“好,好,回閣即刻派人前來辦理,不知程大人、夫人還有何吩咐?”

楚氏其實是想打探一下弟弟楚南風的消息,聞言便道:“管事可有我弟弟消息?”

許廣智心中暗自叫苦,此下楚南風遲遲未到,他自也着急,但他是個老江湖,箭衛都確認傳遞的信件是由楚南風親自收到,料定楚南風這一兩日必定會到,便道:“據鄙人判斷……楚先生不是今日,便是明日定會到來。”

程正遲疑了一下:“貴閣分處衆多,可否查問一下……今日那吳家迎親之人帶着這聘禮到來,內弟未有消息,程某心恐……”

“程大人放心。”許廣智截言道,頓了一下,沉吟片刻又道:“楚先生鄙人雖未見過,但知他是非凡之人,鄙人去信之中也將程大人的難處着重告知,楚先生當不會坐視不理。”

程正點了點頭:“南風對我夫婦二人素來敬重,對犬女亦是疼愛,收信後定會趕來,不過程某當心他途中有所變故……”

許廣智略一思索:“程大人考慮不無道理,不過但請放心,若楚先生明晩子時之前無法趕到貴府,鄙人也定當設法讓程大人一家全身而退。”

“哦?”程正夫婦對視一眼,對着許廣智齊聲道:“那就有勞許管事了。”

“無論如何,大人此下自可安心等候便是,萬勿心急露了馬腳,鄙人先自回去安排,以免事情有變。”許廣智起身告退。

程正夫婦自是感激不已,將許廣智相送出宅。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八月初七申時,距汾州城五十餘里的山路中,向北馳行着四騎人馬,前面並行的兩騎人馬,左邊一位是身持佩刀,皮膚黝黑留着絡腮鬍子的中年漢子,右邊是一位頭束方巾,背縛長劍,留有短鬚的方臉漢子。

後面兩騎中,左邊一位是背縛長劍,頭髮用一根深色玉簪束着、氣質儒雅,年有四旬白面無鬚的中年文士。身側一騎則是一個年約十七八歲,斜揹包袝腰繫長劍,眉清目秀甚是俊朗的青衣少年。

行了一會兒,但聽北面傳來一陣馬蹄聲,聲音漸來漸近,也愈來愈大,在山野中猶如轟雷,顯然是一大隊人馬奔馳,四人收繮止馬,那中年文士向左側望了一眼,“想是北漢的騎軍,閔師弟,趙師弟、逍遙先到左邊林中一避。”

當四騎人馬剛剛馳進離山路百餘丈遠了山丘林中,便見道上塵土飛揚,一批騎兵疾馳而過,馬蹄聲轟鳴,竟有一兩千人之多,那趙姓漢子對中年文士道:“山長,看這些人馬裝扮,應是契丹人無疑。”

那被稱爲山長的中年文士點了點頭,嘆道:“前兩個月在書院曾聽北漢攻打大周兵敗,想不到此下竟然勾結契丹人,哎,中原百姓又要受戰禍之苦了。”

“這天下何時才能清平?幾十年來,中原皇帝已是換了十幾位,沒有一位是有雄才大略,使民安生的帝王,難怪師父天天都在對學子言道莫入仕途……”趙姓漢子望了一眼中年文士,搖了搖頭,“山長,若是接到程大人一家,這回去的路上恐是不得安寧。”

這被稱爲山長的文士正是程正的內弟、太白書院山長楚南風,而另外兩位是他的師弟閔行武與趙印山,那少年卻是楚南風親傳弟子洛逍遙。

閔行武聞言輕笑道:“嘿嘿,怕他作甚,我學了幾十年武功,除了殺些山獸都未曾施展過,聽聞契丹人殘虐,只要山長同意,我殺他個人翻馬仰……”

楚南風望着山路中漸漸遠去的騎兵,微微的搖了搖頭,也不作答,策馬馳出林間,洛逍遙引馬跟上。

閔、趙二人對視一眼,相視苦笑,也自相隨而行。

行了半柱香功夫,卻是聽到前面拐彎之處傳來沙啞的哭喊聲,四人引馬近前,只見彎道右側的斜坡下,有輛馬車翻倒在地。

一匹馬腹部插着數支箭矢,側翻着四蹄亂蹦,嘶聲漸弱,想是活不了多久。馬車不遠處草地上趴着兩個人,背上各插着兩三支箭矢,身旁躺着兩位身上滿是鮮血的婦人,有一個男孩趴在其中一個婦人身上,一動不動,未知生死,而另有一個男孩正跪着哭喊着:“爹爹、孃親……”

閔、趙二人從馬上疾躍而下,來到那哭喊着的男孩身邊,趙印山嘆了一口氣,望着眼睛紅腫、神色驚恐的男孩道:“是不是那些契丹狗賊做的?”

那男孩年約十二三歲,虎頭虎腦模樣,茫然中見趙、閔二人出現,止住哭聲,臉顯驚懼之色,但聽趙印山稱契丹人爲惡賊,自是明白眼前之人並非惡人,瞬時淚水復是奪眶而岀,哽咽道:“是……是契丹狗賊殺了我爹孃,殺了常山的爹孃,還有好多、好多的百姓……”

坡上的楚南風聞言一驚,轉而對洛逍遙道:“逍遙,你去看看附近是否有窖洞落腳,想是有傷者,恐怕一時走不得了。”

“徒兒遵命。”洛逍遙舉目四望,引馬向左側距有兩百來丈的一座小山馳進。

閔行武檢查了一下,趴在婦人身上一動不動的男孩,“這孩子沒有受傷,應是傷心過度昏迷過去。”

已經來到坡下的楚南風,嘆了一聲,“行武、印山兩位師弟,你們去前面查看,看看是否還有傷者。”

閔、趙二人點了點頭,互視一眼,縱身上馬,疾馳而去。

“你叫什麼名字?”楚南風對着那男孩道。

“我……我叫孟小虎。”孟小虎頓了一下,指着與他年紀相當昏迷不醒的男孩道:“他是常山。”

楚南風點了點頭,蹲下身子,“先跟我走,尋個山洞落腳,待那兩位伯伯回來,再給你們父母安葬。”

“不。”孟小虎哭道:“我……我要陪着爹爹、孃親……”

楚南風心中暗歎,輕聲道:“好,你先告訴我哪個是你爹爹,哪個是你孃親?”

孟小虎哭泣中用手指出父母之後,卻是被楚南風點了穴道昏睡過去,楚南風將孟小虎雙親遺體與常山父母遺體分開而放,以便趙印山二人回來安葬,挾起兩個昏迷的孩子,上了山坡,卻見洛逍遙隻身奔來。

見他未乘坐騎,心猜已是尋到山洞之類的落腳之處,楚南風便將常山放在馬背上,將孟小虎抱與洛逍遙,“你先帶他們去山洞,爲師去前頭看看。”

言罷身形一動,已在十餘丈外,洛逍遙一手牽着坐騎,一邊抱着孟小虎往山洞行去。這山洞寬、長皆近兩丈,倒也不小,地上尚有破損的瓷罐,想是尋常打獵之人留下,洛逍遙將兩個小孩放在洞內後,將馬牽到樹邊繫好,便是在附近尋些乾草進洞作爲鋪墊之用。

一個時辰後,楚南風三人尋到山洞,趙印山從坐騎上扶下一位右胸包紮着白布,臉色蒼白的漢子,想是受了箭傷而致,待將那漢子扶入山洞中,趙印山恨聲道:“二十餘條人命啊,這些契丹人毫無人性,竟然對手無寸鐵的百姓下手。”

楚南風望了一眼猶在昏睡的孟小虎,“麻煩二位師弟去將馬車的地方,將這兩個孩子的父母安葬了……靠北面的是孟小虎的父母,南面的常山的雙親。”

“嗯,”趙印山望了望天色道:“此下已將天黑,我去安葬便是,行武師弟你去尋些乾柴,燃上篝火,這山野之中,晚上想是清冷。”

閔行武應了一聲,轉身行事而去。趙印山正待離開,卻聽楚南風嘆道:“印山師弟,將孟小虎帶上,這孩子脾氣甚烈,讓他與父母道個別吧。”

趙印山怔了一下,點了點頭,望向剛被楚南風解開睡穴,神情恍惚的孟小虎,趨步上前一把抱起離去。

待趙印山回來之時,山洞口已是燃起了篝火,洛逍遙將一臉悲傷的孟小虎牽到身旁坐下,遞了麪餅與水袋給他,“餓了吧?吃點乾糧。”

孟小虎點了點頭,接過乾糧,坐在洛逍遙身邊,正待吃時,卻見昏迷中常山頓然而起,哭喊道:“孃親……”

孟小虎忙放下手中乾糧,行到常山面前抱頭痛哭。衆人心知兩個孩子的悲痛,也未岀言相慰,一時洞內只聞有兩個小孩的哭泣聲。

不一會兒,常山推開孟小虎,哽咽道:“我爹爹呢?孃親呢?他們在哪?嗚嗚……”言下之意自然是問屍身在何處。

孟小虎用手拭着眼眶的淚水,拉起常山走到靠在洞口邊上的趙印山面前,扯着常山衣角一同跪了下去,道“是伯伯安葬了我們的爹爹與孃親。”

言罷,與常山叩頭便拜,趙印山苦笑一下,將二人扶起,“先吃點東西再說。”

想是已經餓極,接過乾糧後二人便是大口的吃將起來,一張麪餅待將吃完,常山喝了一口水,將水袋遞與孟小虎之時,似是想起什麼,環顧洞內,“青青呢?我妹妹在哪兒?”

“啊?是呀!”孟小虎驚聲道:“青青在哪兒?”

孟小虎眼見父母慘死腦中一片混亂,此下方纔有所回神,聽得常山問起,猛然間也想起沒有見到常山的妹妹常青青。

站在洞外雙手負後仰望夜色的楚南風,聞言轉過身子,步入洞內道:“青青?是你妹妹?你先不急,將發生的事情經過道來聽聽。”

常山定了定神,含着淚水將事情經過言與衆人聽。原來常山與孟小虎家在憲州,二人是街坊鄰居,他父親常志是個落榜的秀才,與母親開了個裁剪店,而孟小虎父親孟大虎是位行伍兵士,今年五月多隨軍攻打大周時受傷,被砍去了半截手臂,退伍歸家。

但聽北漢投靠契丹要聯兵攻打大周,想起當年後晉石敬塘也是投靠契丹,引狼入室,至使契丹揮師南下,攻入中原燒殺搶掠,心恐日後北漢亦會落得同樣下場,兩家人一商量,決定一起去中原宋州投靠親人,一路行來,遇到幾個也是舉家南遷的人,於是結伴而行。

在過了汾州四十餘里時,剛好路邊有一小溪,衆人便停腳休息,順便取水餵馬,不料卻是遇上援漢的契丹騎兵,那時孟小虎與常山恰好在小溪中玩耍,躲在溪邊岩石下躲過一劫,而常山與孟小虎的父母自是帶着常青青駕車狂逃,卻終是遭了契丹人的毒手。

“那馬車之中並無你妹妹蹤跡,卻是奇怪了?”楚南風聽了過程,眉頭一皺,“她幾歲了,長得什麼模樣?”

常山言道:“青青十歲了,瓜子臉,穿着紫色裙衫,扎着兩個馬角。”

楚南風便向趙、閔二人望去,趙印山搖頭道:“我掩埋了十餘人之中,是有一個十來歲模樣的女孩,但卻非是瓜子臉,也非是紫衫。”

“我手上葬了有兩個小女孩,但皆是五六歲年紀。”

楚南風略一思索,“契丹人掠殺小虎父母至我等來到之時,其間大致隔有半個時辰,若說馬車翻下馬坡,以她的年紀應會受震暈倒,即使不會,看那車廂細軟散落四周,和他們母親的致命傷口,分明是契丹兵下了斜坡用刀所砍,並也搜了車廂掠走財物……看來應是他們父母心知逃生無望,疾馬而行之中將她拋出車外,印山、行武隨我再去查看一下。”

趙、閔二人聞言跟着楚南風步出洞外,三人身形一縱,傾刻間已消失在夜色中,隨後奔自洞外的孟小虎、常山卻是看了目瞪口呆,驚羨不已。

約莫有半個時辰光景,楚南風三人回到洞中,手裡提着一團青色碎花棉褥,只見那棉褥外捆紮着一條帶子,對着常山道:“你可認得此物?”

話音剛落,常山點頭道:“這是青青平時睡覺蓋的小被子,那灰色帶子是孃親的腰帶。”

“應該是你父母見情況危急,將你妹妹用被褥包起紮上帶子扔到路溝草叢上……”楚南風思索着道,頓了一下,眉頭微皺:“但這被褥卻被扔在過了小溪的一條小山路邊,以我推測,應是被人救走……”

轉而望向救回的那個壯漢,“這位兄弟,你們一行總共有多少人?”

那漢子遲疑片刻,口中喃喃自語一會,應道:“回恩公,包括孟、常兩家總共三十一人。”

“包括小虎他們的父母一共掩埋了二十七人”趙印山算了一下:“加上小虎、常山與這位兄弟,還有不見了青青是三十一人,這麼說常青青定是被人救走。”

“唔,應是如此,”楚南風但恐掩埋屍首時分辨不細,此下覈對人數,便是確認常青青應是倖免於難,望了望天色,“已是子時,早作休息吧。”

第一八零章  殿前都點檢第八十章 詠竹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一四九章 紫金山之戰(一)第五十一章 法無我第二十章 舌戰第三十一章 失劍第一五七章 尋策第一三七章 誅殺卓青蓮(六)第七十二章 江湖情苦男兒蒼第三章 送親第一八五章   兵變(下)第八章 飛鴿傳書第一五七章 尋策第四十一章 拂水龍吟鳳梧揚第四十章 折家英豪第一一九章 清風驛刺殺(四)第一五三章 紫金山之戰(五)第七十一章 負情蠱第九十七章 劫傷(上)第一三九章 心疑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七十八章 策馬論俠義第一五五章 夷門山糧倉第一三六章 誅殺卓青蓮(五)第六十六章 蕭雁北之死第一五九章 天市人和陣第一七四章    決戰青龍峰(下)第二十九章 浮生入夢劫第一三一章 魂失悟命通(下)第六十七章 真相第一一六章 清風驛刺殺(一)第一五三章 紫金山之戰(五)第七十八章 策馬論俠義第三十五章 歸順第一四二章 解惑第七十三章 渡口驚變第一五五章 夷門山糧倉第一三九章 心疑第二十六章 水龍吟第九章 破敵第一四三章 太易心經第一一零章 偷天換日第一五五章 夷門山糧倉第一七六    報仇雪恨(二)第一零四章 降龍掌第一三三章 誅殺卓青蓮(二)第一四四章 涼州行(一)第六十二章 築心樓第五十章 父愛無疆第三十一章 失劍第五十二章 仙女湖第一零九章 趙杜氏第八十九章 破障音第一三九章 心疑第二十八章 洛明珠第七章 刺殺第六十七章 真相第一四三章 太易心經第三十二章 臥龍島第一七一章    岀海(上)第一零四章 降龍掌第一七三章    決戰青龍峰(上)第一五四章 紫金山之戰(六)第三十一章 失劍第四十五章 平叛〈下〉第一一九章 清風驛刺殺(四)第二十五章 龍脈第一二四章 殺豬刀法(一)第一零九章 趙杜氏第一三零章 魂失悟命通(上)第一八四章   兵變(中)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一二一章 龍氣易脈(下)第七十章 身陷韶州第一百章 高平之戰(二)第十四 千機散〈上〉第一三五章 誅殺卓青蓮(四)第四十四章 平叛〈上〉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六十三章 根枝相連第四十四章 平叛〈上〉第一零七章 解散通寶閣第一零九章 趙杜氏第九章 破敵第一百章 高平之戰(二)第十九章 十二春秋消無形第三十九章 八脈還魂針第一三五章 誅殺卓青蓮(四)第一六零章 護冢之戰(一)第十章 百蟲毒經第八章 飛鴿傳書第一八三章   兵變(上)第六十八章 追殺第一八零章  殿前都點檢第九十六章 天耳通第四十一章 拂水龍吟鳳梧揚第一三五章 誅殺卓青蓮(四)第一五三章 紫金山之戰(五)
第一八零章  殿前都點檢第八十章 詠竹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一四九章 紫金山之戰(一)第五十一章 法無我第二十章 舌戰第三十一章 失劍第一五七章 尋策第一三七章 誅殺卓青蓮(六)第七十二章 江湖情苦男兒蒼第三章 送親第一八五章   兵變(下)第八章 飛鴿傳書第一五七章 尋策第四十一章 拂水龍吟鳳梧揚第四十章 折家英豪第一一九章 清風驛刺殺(四)第一五三章 紫金山之戰(五)第七十一章 負情蠱第九十七章 劫傷(上)第一三九章 心疑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七十八章 策馬論俠義第一五五章 夷門山糧倉第一三六章 誅殺卓青蓮(五)第六十六章 蕭雁北之死第一五九章 天市人和陣第一七四章    決戰青龍峰(下)第二十九章 浮生入夢劫第一三一章 魂失悟命通(下)第六十七章 真相第一一六章 清風驛刺殺(一)第一五三章 紫金山之戰(五)第七十八章 策馬論俠義第三十五章 歸順第一四二章 解惑第七十三章 渡口驚變第一五五章 夷門山糧倉第一三九章 心疑第二十六章 水龍吟第九章 破敵第一四三章 太易心經第一一零章 偷天換日第一五五章 夷門山糧倉第一七六    報仇雪恨(二)第一零四章 降龍掌第一三三章 誅殺卓青蓮(二)第一四四章 涼州行(一)第六十二章 築心樓第五十章 父愛無疆第三十一章 失劍第五十二章 仙女湖第一零九章 趙杜氏第八十九章 破障音第一三九章 心疑第二十八章 洛明珠第七章 刺殺第六十七章 真相第一四三章 太易心經第三十二章 臥龍島第一七一章    岀海(上)第一零四章 降龍掌第一七三章    決戰青龍峰(上)第一五四章 紫金山之戰(六)第三十一章 失劍第四十五章 平叛〈下〉第一一九章 清風驛刺殺(四)第二十五章 龍脈第一二四章 殺豬刀法(一)第一零九章 趙杜氏第一三零章 魂失悟命通(上)第一八四章   兵變(中)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一二一章 龍氣易脈(下)第七十章 身陷韶州第一百章 高平之戰(二)第十四 千機散〈上〉第一三五章 誅殺卓青蓮(四)第四十四章 平叛〈上〉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六十三章 根枝相連第四十四章 平叛〈上〉第一零七章 解散通寶閣第一零九章 趙杜氏第九章 破敵第一百章 高平之戰(二)第十九章 十二春秋消無形第三十九章 八脈還魂針第一三五章 誅殺卓青蓮(四)第一六零章 護冢之戰(一)第十章 百蟲毒經第八章 飛鴿傳書第一八三章   兵變(上)第六十八章 追殺第一八零章  殿前都點檢第九十六章 天耳通第四十一章 拂水龍吟鳳梧揚第一三五章 誅殺卓青蓮(四)第一五三章 紫金山之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