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

皇帝儀駕往上陽宮去,這絕對是一件頗爲轟動的事情。

神都政變以來,聖母皇太后遷居上陽宮,皇帝一家則返回大內居住。雖不說皇帝絕跡於上陽宮,但除了一些正式的禮節,基本上也是很少前往。

四月初,神都朝堂中甚至就皇帝需不需要晝夜問省而展開了一番辯論。最終的結果是,上陽宮偏在大內西側,出入都不從容,中使請安即可,皇帝不必親行,唯望朔參見而已。

但事實上,哪怕是望朔之日,皇帝也有各種各樣的事務操勞,入了一些禮日與羣臣一同入見,其他的時間則能免則免。

關於這一點,朝堂上以及坊市間也都是諱莫如深、少有談論。原因各自深知,說多了只是爲自己惹禍而已。

也正因此,皇帝突然往上陽宮去,很是引起了一陣關注以及各種猜測。

上陽宮門前,剛剛在政事堂早退離場的潞王李守禮身披甲衣,神情嚴肅的率領左羽林衆將士於此恭迎皇帝儀駕。得知皇帝往上陽宮來,李守禮又從羽林軍營中調來兩千甲士,緊急派駐各門,這種嚴陣以待的態度,也反應出皇帝與皇太后尷尬的關係。

其實不獨上陽宮防務加緊,皇帝儀駕出行的過程中,兩衙軍衆也在進行調度增派。

皇帝儀駕行出大內時,左衛大將軍、觀國公楊嘉本親自負責調度皇城與上陽宮之間的道路防務,諸南衙將士於此集聚巡防。另有右羽林李多祚親自負甲,跟隨皇帝儀駕進入上陽宮範圍。

經過這一輪人事喧譁,上陽宮觀風殿母子相見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時辰。儘管見面之前氣氛肅穆緊張,但觀風殿中相見的情景卻並不怎麼嚴肅。

李旦遣退隨員諸衆,隻身登殿。而殿中的皇太后見狀後,也着令殿中拱衛的左羽林衆將士退出殿外,只留下潞王李守禮並幾名女官宮婢在侍。

“兒性簡陋,無令纔可稱,監國負大以來諸事勞碌,竟難得閒暇勤拜阿母,思之慚愧,請阿母恕罪。”

登殿後,李旦先作莊重見禮,並沒有急於起身,拜在地上沉聲說道。

皇太后並沒有端坐在席,而是側立於席榻之外,聞言後只是微笑道:“皇帝身領天下之人,事系萬民福祉,庭戶之內的私禮,不必過分在意。你母暇年悠長,起居順遂,身左不乏親員陪伴,於情也並不單薄。”

說話間,皇太后看了殿側扶劍而立的潞王李守禮一眼,神態欣慰。李守禮則微微欠身,望向皇帝的眼神則就有些不近人情,明顯還在介懷剛纔政事堂之事。

之後各自分席而坐,皇帝入席之後,先是沉默片刻,然後才徐徐開口道:“雍王新功於青海,家門得此壯士,誠是可喜。兒此次入宮來拜,也是爲賀阿母教養得人,雍王器量宏大,誠是家國瑰寶。阿母養成如此秀才贈使於我,兒思之亦身懷感激。”

聽到皇帝這麼說,武則天也笑道:“此種聲言,聽聞不只一遭。雍王入世以來,事蹟多能迎合衆望,這一點確是不俗。皇帝但得善用此家國寶器,可以無患所報。”

“在私親員和睦,在朝君臣分明。有此大器子侄,兒確是欣慰不已。只是雍王此番創功,人事參言諸多,兒一時間難作取捨,所以前來請教阿母。”

略作寒暄後,李旦便將來意道明,講到這一點,也不作避諱,視線看了一眼仍對他有些薄怨的侄子李守禮,然後繼續說道:“政事堂情勢躁鬧,想必潞王也有回報。兒對此難作曲隱,只能慚愧言之,領事以來無有創建。

爲上者,唯患臣員不器、無功可使,文武爭進,內外勤勉,纔是真正的治世景象。兒身受父母寄託,竟因大臣之功而困擾不已、朝情不定,實在羞愧難當……”

武則天聽到這裡,望向皇帝的眼神也略有複雜,沉吟半晌後纔開口道:“爲君爲主,誠需廣納才士計策、兼聽博採,可免於行差踏錯。但在此之前,最根本還是要自己腹懷定計。大至一國,小到一家,都有經營之道。此道此計,不在別者,唯在主君。

順我命者能更益我計,逆我命者則亂我經營,利害之間的取捨,便是用、黜權衡的尺度。人能或不能、德或不德,且付輿情公論,由人齒慧消磨,不必過分在意。千人則千面,千事則千計,唯篤定於一,才能策用全力。”

聽到這番語重心長的話,李旦起身作拜,不無感動道:“阿母授我駕馭道理,兒真是感動。守此規矩之言,盼能有益人事。”

“那麼,對於雍王之功,你是否已存定計?心中有定,兼聽愈明。心中無計,則越問越盲。”

武則天接着又發問道。

李旦聽到這話,先作張口欲言之狀,但視線餘光掃到潞王,卻又將話語按捺下去。

“潞王且入殿外直守。”

武則天將皇帝這小動作收在眼底,於是便擡手說道。

李守禮雖然有些不情願,想聽一聽皇帝心裡打得什麼主意,但還是不敢違背祖母的意思,只能叉手告退。

直到潞王退出了殿堂,李旦復歸於席中,深吸一口氣,彷彿做了一個重大的抉擇,開口沉聲道:“羣臣聲計不論,兒想將雍王召回朝中,入居春宮,儲嗣待之。”

皇帝這番話一講出口,整個殿堂中霎時間一片死寂,那些在侍的宮官宮女們一時間都瞪大了眼,乃至於忘了呼吸。至於武則天,一時間神情也是僵在臉上,明顯是因兒子所言而感驚愕。

“眼下唯我母子,這是你真實所想?”

半晌後,武則天才又開口說道,問話的同時,視線也死死盯住了李旦的臉龐。

“兒有此想,並非短時。年初革命之際,已經有此設想。”

李旦講到這裡,先是自嘲一笑,然後便又說道:“眼下母子私話,諸事不必諱言。兒自知才器淺拙,由始至終,都不在阿母胸懷大略之內,唯是時勢所逼,不得不暫充時位。垂拱以來,人事妖異,兒與阿母雖然同居禁苑,但情義日遠,思之心痛,痛徹心扉……”

眼見到皇帝一邊說着,一邊眼中有淚光閃爍,武則天一時間也不乏慚色,視線遊移片刻,有些不敢直對皇帝的眼神,語調也因此顯得有些發虛:“你知時勢所逼,你母……”

“兒子明白,所以對阿母雖然有怨,但卻無恨,哪怕、哪怕……”

李旦言及於此,情緒激動的有些說不下去,擡手覆面、深作呼吸,好一會兒之後才放下手來,語調更顯真摯:“即便此前不知,但今番入事,屢遭強臣挾我,更能有感阿母當時諸多的不得已。如今身同此困,兒終究不比阿母風格手段,唯是情怯慎思,不敢闊步勇行。”

“雍王才大桀驁,以阿母之嚴格,尚且失於控御。兒纔不及於中人,實在不能從容使用如此重器。我本無貪權戀勢之想,只因人勢相逼,身不由己。即見家國有此良選,也實在不願強阻……”

李旦再次起身,神情中既有幾分蕭條,又不乏期待,他擡頭望着母親,接着說道:“我有意授位雍王,但此計頗違朝野許多人情。雍王風格嚴峻,不容異己,家國或因此得益,但羣臣亦不免因此恐懼。國本遞授,乃家國根本大計,如果沒有阿母的支持,兒恐此議驟起便要廢於朝堂,或將更傷雍王聲勢,所以求告阿母……”

李旦一番情真意切的講述,武則天聽到這裡,已經從最初的驚愕中反應過來。她眼眸微閉,但眼簾開合之間精光流溢,一時間彷彿又回到了那個大權在握的聖皇狀態。

如是良久之後,武則天突然驀地一嘆,身上凝重感散去,擡手擺了擺,對李旦說道:“皇帝且去,此言只作未聞。”

“阿母,兒是真的……”

李旦聽到母親拒絕他的提議,一時間也是一愣,但很快便又疾聲道。

“住口罷!你母老而未癡,不失輕重之計。”

武則天擡手拍案,神情已經有了幾分冷峻:“雍王一旦在主春宮,情勢不是你能控御。你……”

“阿母竟真的如此絕情?”

李旦這會兒臉色也變得悲愴起來,乃至於有幾分扭曲:“民間尚有老母愛幺兒,我究竟是怎樣的拙劣孽種,竟如此的不容於阿母?兄妹爭愛,我自認性拙不能討喜,雖有傷心,不敢爭議。但雍王……我纔是阿母孕生的骨肉!慎之小子心腸何種,阿母今日已經至此,難道還存奢望?”

李旦這會兒已經沒有了剛纔的情真意切,反倒有幾分竭斯底裡的焦躁:“當下所臨妖異局面,概阿母一手造成!我本無權骨,更無權欲,今日所求,只是一線生機,阿母還不肯予?

雍王若真有享國大器,我請願推位讓之。爲家國計,但得唐業永守,一身榮辱可以忘懷。但我兒女無辜,我不能、不能……你們祖孫親親相守,偏我是個情外邪人?是要作定計議,將我逼入絕境?”

0278 鉅富驚人0366 鷹犬之用,飽腹則怠0820 傳法遠邦,教化外民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0163 加官加封0387 門傲難託,上官聽樂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485 抽絲剝繭,外戚弄事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0817 聖人英明,不容邪祟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0654 琛氏阿黎,驕橫難制0150 俱入彀中1031 癰疽之疾,剜骨不痛0804 三長入蕃,編戶齊民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001 大唐宗王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027 南衙北衙0118 從子昌嗣0115 倩女幽魂0007 上陽宮官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950 國人庸碌,大論真雄0030 百騎軍士0549 昭德強悍,羣相喑聲0470 唯情不可恃,滿朝非君子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849 昭德有力,驪山伴駕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152 潛龍怒音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052 大酺獻樂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319 巽郎才壯0785 監國元嗣,仁恩普施0464 神都弄事,意在西京0906 彼之存亡,我之疥癬0696 關西父老,與王共罪0389 鄭女文茵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948 貪功如命,視死如歸0555 一步登天,江山爲靠0227 名馬梨花落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769 我之所在,鼎之所在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046 京華遊仙窟1046 社稷功士,禍國賊員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595 名將之姿,恭在行伍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493 羣臣攻訐,打殺邪風0482 世道烘爐,我亦菽谷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010 悲慘的一家人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121 徐敬真引誣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217 西京可守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921 御駕親征,收復青海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150 俱入彀中0791 唐業存亡,河北相關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0222 吐谷渾王族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0768 雙龍匯野,伏屍北邙0327 南省氣象0018 跋扈宗王0703 我自三郎,無謂大小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0842 聖躬永健,長享此國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0429 世事詭譎,父子分道0543 諸夷滋擾,以血還之0335 給事巡衙,羣僚恭待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844 紅顏一笑,豪擲千金0030 百騎軍士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615 赤嶺貫通,大軍可入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549 昭德強悍,羣相喑聲
0278 鉅富驚人0366 鷹犬之用,飽腹則怠0820 傳法遠邦,教化外民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0163 加官加封0387 門傲難託,上官聽樂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485 抽絲剝繭,外戚弄事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0817 聖人英明,不容邪祟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0654 琛氏阿黎,驕橫難制0150 俱入彀中1031 癰疽之疾,剜骨不痛0804 三長入蕃,編戶齊民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001 大唐宗王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027 南衙北衙0118 從子昌嗣0115 倩女幽魂0007 上陽宮官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950 國人庸碌,大論真雄0030 百騎軍士0549 昭德強悍,羣相喑聲0470 唯情不可恃,滿朝非君子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849 昭德有力,驪山伴駕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152 潛龍怒音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052 大酺獻樂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319 巽郎才壯0785 監國元嗣,仁恩普施0464 神都弄事,意在西京0906 彼之存亡,我之疥癬0696 關西父老,與王共罪0389 鄭女文茵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948 貪功如命,視死如歸0555 一步登天,江山爲靠0227 名馬梨花落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769 我之所在,鼎之所在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046 京華遊仙窟1046 社稷功士,禍國賊員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595 名將之姿,恭在行伍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493 羣臣攻訐,打殺邪風0482 世道烘爐,我亦菽谷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010 悲慘的一家人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121 徐敬真引誣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217 西京可守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921 御駕親征,收復青海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150 俱入彀中0791 唐業存亡,河北相關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0222 吐谷渾王族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0768 雙龍匯野,伏屍北邙0327 南省氣象0018 跋扈宗王0703 我自三郎,無謂大小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0842 聖躬永健,長享此國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0429 世事詭譎,父子分道0543 諸夷滋擾,以血還之0335 給事巡衙,羣僚恭待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844 紅顏一笑,豪擲千金0030 百騎軍士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615 赤嶺貫通,大軍可入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549 昭德強悍,羣相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