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5 吾年弱冠加朝散

午後時分,李潼還在邸中跟魏國寺住家的和尚聊天打屁,突然家人來告說是中使已經抵達王府,通知三王即刻入府接敕受命,他也略感意外。

他這裡剛剛行出門口,便見二兄李守禮正神情嚴肅的站在他家邸門前,便隨口問了一句:“二兄怎麼不入府?”

李守禮示意他靠到自己身邊來,低語道:“我還沒來得及告訴你,前日王府整理後院,我特意讓人留下一個渠口沒有在水底設柵,這是留給兄弟們退路。大兄今次是逃不了,我也要留在邸中照顧娘娘,稍後中使宣罪之後,我會在前堂阻撓他們,巽奴你趕緊由此處出逃……”

李潼看一眼神經兮兮的李守禮:“你不是說要讓肥魚出入,供你垂釣?”

“這種算計,怎麼好明訴於人?此前宮使入捕那宦者蘇亮,我就明白……早前都是你操心家事內外,這一次換二兄給你鋪設退路。”

李守禮皺着眉頭,神態略顯悲愴:“巽奴你放心,就算被即刻入捕,我會咬緊牙關,給你出逃爭取時間。坊正田大生久居閭里,他常在你門內論事,我知你是有辦法的……”

你明白個啥?

李潼沉默片刻後才說道:“二兄你的意思是,讓我由園池潛進伊渠,順流漂出坊、過永通門大街?且不說光天化日會不會被人見,你覺得我有那麼精妙水性?”

“你家那麼大園池,你居然不提前練好水性?”

李守禮一副不可思議的樣子看了李潼一眼,一臉爲難、頓足低聲道:“唉,總不能兄弟三人被一起擒住!你留下吧,讓我來!不過我、唉,也只是賭一賭,興許還能……”

講到這裡,他突然一把攬住李潼,用力拍拍李潼肩背,視線瞥見對面王府諸衆已經跨街行來,欲蓋彌彰的哈哈乾笑兩聲,嘴角還耷拉下來帶着哭腔耳語道:“可我就算逃出也不知該要怎麼回救家人,你有什麼良計授我?”

不管怎麼說,這種居安思危的情懷還是值得肯定的,李潼掙開李守禮的擁抱,低笑說道:“沒救了,一起等着吧。”

說話間,他便往對面王府行去,劉幽求等人也闊步行上來,還隔着一段距離便已經笑語說道:“大王,喜事、喜事!”

一行人返回王府,早已等候在此的中使才宣讀敕書,果然是一樁喜事。

嗣雍王等三王出閣之後,能夠朝禮恭謹,家室和諧,已經頗有俊彥儀態氣度,俱授朝散大夫。其中廣漢王李光順尤有知禮勤懇之心,更兼諸孫最年長者,恩授太子右率府親府左郎將同正員,領職之後值宿禁中。

至於王府諸員佐,也因襄佐少王有功,俱加授散位一階。

敕書宣讀完畢之後,整個王府中已是喜氣洋洋。特別那些王府佐員們,顯得尤其激動。

他們本身就是不得志之人,所以才入事王府,對於這一職任其實也沒有報太大的期待,卻沒想到僅僅兩三個月後便獲得了回報,可謂是十足的驚喜。

眼見王府內外歡騰,李潼也是不免感慨,做武則天的孫子雖有諸多不好,但跟同時代其他人比起來,出身上也的確是有一定的優勢。

朝散大夫是從五品下的文官第十三階散位,雖然品秩看起來不高,但卻是散官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階位。唐代恩蔭制度,五品以上纔有資格恩蔭子孫,跨上這一階位,纔算是成爲了中層官員,也是許多官員畢生奮鬥的目標。

如白居易就有“吾年五十加朝散,爾亦今年賜服章”詩句,混到五十多才加授朝散大夫,且語氣中還不乏洋洋得意。

李潼他們兄弟三個,僅僅只是一些小節上入了他們奶奶的心意,起手便登朝散大夫階位,一步跨越別人大半輩子的奮鬥。從這一點而言,也實在不好意思再說身世悽苦。畢竟回報越高,風險也就越大。

當然,若僅僅只是自己兄弟三人得授散階,也不值得李潼過分高興。畢竟他們各自都有一個王爵,也不指望散階蔭子,一旦解褐入仕,起點便不會太低。

散官一般都是積年資而遞授,爲官一任政績優等才得加授。許多官員在職一任之後,往往便又要守選數年之久,連一個本職工作都沒有,更無從表現其能力、政績,散階的提升自然也就遙遙無期。

而這些王府佐員們,入職僅僅只是幾個月的時間,便獲得了旁人需要數年才能達成的進步。千里求官,所爭的無非快人一步。他們這一次也被恩溢加授,相應的對於這個王府職事自然也會更加看重。

由此所體現出來武則天的態度,讓李潼意識到他們兄弟這段時間言行奏表,的確是讓他奶奶感到挺暖心,甚至願意幫他們鞏固籠絡這個私人小班底的人心。

儘管就算是加授一等,這些府佐們絕大多數也沒有超出九品的散階,僅僅只是剛入流的水平。但起碼錶明,武則天對這幾個孫子眼下是沒有太大的猜忌之心。

這也讓李潼大大鬆了一口氣,雖然他自覺得自己這個幕後黑手還挺稱職,隱藏的比較深。但畢竟上位者心意難猜,看你順眼還是不順眼沒有太多道理好講,誰也猜不準武則天哪根弦搭錯、就覺得這幾個孫子膈應得難受。

真要發生那種情況,李潼隱藏得再深也沒啥用。所以說這個討上位者歡心,大情小勢不能違背之外,舔不舔得上也是要講緣分的。

此前宮使登門抓捕了一個隱藏在王邸中的奸細,雖然李潼早就猜到府邸中肯定有問題人物。可是猜不猜得到是一回事,當事實真正呈現眼前時,說不忐忑是假的。

這件事發生之後,三王府邸諸衆也都難免人心惶惶,還要有甚於此前被左金吾衛圍坊那將近兩個月難熬的時光。就連李守禮這種粗線條之人都緊張得不得了,用不太靈光的腦瓜子謀算逃路,其他人內心裡的驚慌可想而知。

現在事情終於有了一個結果,而且還是聖眷濃厚、雨露均沾,自然皆大歡喜、人心大定。

尤其是李光順,除了基本的散階恩授之外,居然還被授予了禁衛職事,這就更加讓人欣喜異常。雖然眼下東宮虛設,但太子左右率府也是屬於禁軍體系的正式編制,就是李光順所得這個官職格調有些不高。

後世有文人噱談,講同進士、如夫人是妙對。這個同正員也是異曲同工,加上了那就意味着肯定不是正員。好不容易混上一個官位,居然還是一個大備胎。

李潼這麼腹誹,也算是得了便宜還賣乖。他們兄弟這個尷尬身份,能夠有個官位就不錯了,而且居然還是禁軍將領。別管小老婆還是大備胎,能有一個位置站纔是最重要的。

且不說王府諸衆的振奮歡騰,雍王邸中太妃房氏得知此事後也是喜極而泣,急召三子歸邸,於家廟之中祭告先王,對於李光順這個庶長子也是勉勵有加,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畢竟李光順有了正式的官職,能夠憑着忠勤任勞而邀取恩寵,一家人不再只是浮萍之身、如往年一般靠着莫測天意而惶恐度日。

這一夜,三王府邸又是張燈結綵,大作慶賀,不過宴會也僅僅只是限於府邸內部人員。

眼下局勢仍然敏感,李潼也心知他奶奶這段時間看似威風凜凜、直接將宰相都給出手拿下,但算算時間,打擊很快就會到來。到時候無論是心情還是實際的處境,又會有一個改變。所以眼下也實在不宜樂而忘形,大張旗鼓的慶賀。

“大兄入值宿衛之後,只需謹慎不出錯即可,不必強求勤勞之功。我家能得長安,也不在於功實與否,只在於神皇陛下是喜是惡一念之間。”

李光順正式上任之前,避開嫡母房氏,李潼也認真叮囑李光順。

“三郎你放心,我入事之後,只做你的耳目,見聞諸種,及時回告。我又不是什麼經謀大才,時局情勢乖張,南衙宰相、大將都有旦夕禍福驚變,我一個新丁解褐,即便是搏求到什麼功勞,也不足爲門庭依仗。”

李光順對自己這一次入仕的認識倒是很精準,他雖然也不太清楚這個三弟整日在忙碌什麼,但也明白家勢能有什麼扭轉改善,全靠這個三弟殫精竭慮的謀劃。

的確,李光順這一次入值禁中,最大的意義就是讓李潼的耳目見聞得以深入禁中。雖然司宮臺楊衝與女官徐氏也不斷在向外傳遞訊息,但是他們身在禁中,對於外廷情勢還是不能有一個直觀的瞭解。

李光順身份特殊,所擔任儘管不是什麼關鍵職位,但只要人杵在那裡,就是一個難得的消息源。就算不刻意打聽,能夠知悉到的情報重要性、也遠不是府佐們在外圍道聽途說的消息能夠比擬的。

李光順剛剛列名軍府、正式上崗,便傳回一個重要消息:禁中諸衛取消番替,連日值宿,不得擅離職守。特別親勳翊諸府郎將,甚至就連疾病、喜喪大事都不能請離。

但只要是人蔘與的事件,又哪能完全保證絕密,當李光順派人回家拿取換洗衣衫的時候,李潼便已經意識到看來韋待價西征兵敗的消息看來是已經傳回了洛陽。

韋待價西征可以說是這一年裡頭等大事,其意義遠非薛懷義北攻突厥可比,整個神都城不知多少人眼巴巴等着戰事結果、伺機而動,李潼自然也不甘人後。

當然,眼下的他還遠不足以謀國論鼎,但是也要藉着這個機會徹底除掉丘神勣,併爲自家搏取數年真正的安穩。

0335 給事巡衙,羣僚恭待0082 武氏諸衆0928 旗纛之下,俱朕肱骨0019 一隻大青鵝0965 持符握憲,不負此生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485 抽絲剝繭,外戚弄事0129 爲你寫首歌(求首訂!)0082 武氏諸衆0080 豬狗之才0153 則天門前,死機隱現0206 一支穿雲箭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615 赤嶺貫通,大軍可入0538 擇事何主,觀其氣魄0316 鸞臺給事中0553 不擇手段,斂物備戰0011 仁智院家人們0268 薰蕕不同器0326 幼宦可養0149 舊事再起波瀾1024 宗子慚情,朕難辭咎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627 常之悍勇,欽陵遁走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503 借力打力,拘禁蕃將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512 過牆抽梯,遣用雍王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503 借力打力,拘禁蕃將0309 無人如我待你好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0250 少王只是無心人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0534 組我軍政,法劍不饒0242 蜀女有才0271 我與留守俱過客0414 後進小子,恃才薄我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109 仗義屠狗輩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840 太府巡坊,雞飛狗跳0849 昭德有力,驪山伴駕0346 聖皇賜經,各自有命0808 三原縣子,妻兒同榮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0083 途窮生戾氣0286 竇七暴斃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149 舊事再起波瀾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461 來某成親,障車萬緡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960 青海盟會,以胡制胡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217 西京可守0076 祈求長生0246 細憐閒庭0119 伴遊金吾衛0120 諸用仰於國0271 我與留守俱過客0863 聞香識色,樂奴而已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0864 老少互娛,其樂融融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1034 唯賭見性,必入彀中0221 窺望河西0414 後進小子,恃才薄我0966 皇朝養士,恩出光祿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060 唯望生,不望死0295 無妄之災0241 秀姿動人0322 大事化小,耳目鋪陳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785 監國元嗣,仁恩普施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0069 大麴《萬象》0031 不是一路人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405 都水使者,畿內藏丁0102 少王神都行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733 人事糾纏,有情難阻0818 蜀中繁華,金玉滿架0163 加官加封0558 用進黜退,當然之事0555 一步登天,江山爲靠0120 諸用仰於國
0335 給事巡衙,羣僚恭待0082 武氏諸衆0928 旗纛之下,俱朕肱骨0019 一隻大青鵝0965 持符握憲,不負此生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485 抽絲剝繭,外戚弄事0129 爲你寫首歌(求首訂!)0082 武氏諸衆0080 豬狗之才0153 則天門前,死機隱現0206 一支穿雲箭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615 赤嶺貫通,大軍可入0538 擇事何主,觀其氣魄0316 鸞臺給事中0553 不擇手段,斂物備戰0011 仁智院家人們0268 薰蕕不同器0326 幼宦可養0149 舊事再起波瀾1024 宗子慚情,朕難辭咎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627 常之悍勇,欽陵遁走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503 借力打力,拘禁蕃將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512 過牆抽梯,遣用雍王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503 借力打力,拘禁蕃將0309 無人如我待你好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0250 少王只是無心人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0534 組我軍政,法劍不饒0242 蜀女有才0271 我與留守俱過客0414 後進小子,恃才薄我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109 仗義屠狗輩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840 太府巡坊,雞飛狗跳0849 昭德有力,驪山伴駕0346 聖皇賜經,各自有命0808 三原縣子,妻兒同榮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0083 途窮生戾氣0286 竇七暴斃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149 舊事再起波瀾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461 來某成親,障車萬緡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960 青海盟會,以胡制胡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217 西京可守0076 祈求長生0246 細憐閒庭0119 伴遊金吾衛0120 諸用仰於國0271 我與留守俱過客0863 聞香識色,樂奴而已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0864 老少互娛,其樂融融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1034 唯賭見性,必入彀中0221 窺望河西0414 後進小子,恃才薄我0966 皇朝養士,恩出光祿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060 唯望生,不望死0295 無妄之災0241 秀姿動人0322 大事化小,耳目鋪陳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785 監國元嗣,仁恩普施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0069 大麴《萬象》0031 不是一路人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405 都水使者,畿內藏丁0102 少王神都行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733 人事糾纏,有情難阻0818 蜀中繁華,金玉滿架0163 加官加封0558 用進黜退,當然之事0555 一步登天,江山爲靠0120 諸用仰於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