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是今天的主角,因此大家都不讓她幹活。 夏三嬸將臘月帶過來,和錢家的人都見過了禮,然後就讓臘月坐在炕沿上陪着錢家的人說話。
錢家至親的幾口都是見過臘月的,但也有人沒有見過,比如說錢家的老太太。或許是隔輩人的關係,錢家老太太似乎特別喜歡臘月。她拉着臘月的手不住地上下打量,說話也好像跟小孩子說話那樣。
臘月臉上和身上還帶着嬰兒肥,臉紅紅的樣子其實很可愛。
今天錢家的人來串門,也是正式定親。他們帶來的四色的定親禮,錢月來的母親當場就親自將只鎏金的扁頭鳳釵給臘月插在了頭上。
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都樂呵呵的,夏三叔和夏三嬸在旁邊瞧着也非常高興。
這邊大家親~親熱熱地說着話,外面又來了客人。這次來的依舊是遠客,是陳家老爺子帶着家幾口來賀喜了。
錢家和陳家也認識,相互都不用介紹,這下子屋子裡就更加熱鬧了。陳家老爺子還帶了不少東西來,有栗子,山核桃,還有成簍密封裝着的花蓋梨和裡香梨,另外還有木耳、蘑菇。
這次除了陳家大哥和陳家二哥,陳家老爺子還將孫女杏兒給帶來了。杏兒還帶了個包袱。臘月脫身出來,就幫着杏兒拿着包袱先送到西廂房去了。
陳家老爺子帶來的東西卻都擱在了上房。
夏至在屋子裡照料了會,也陪着大傢伙說了會話,然後就從上房屋中~出來。她先到竈臺棚子裡看了看宴席準備的進度,又跟張大廚囑咐了兩句,因爲看見案板上已經炸好的幹丸子,夏至就拿大碗裝了滿滿的碗出來。
她從棚子裡出來,根本就不用招呼,夏家的衆小蘿蔔頭就都自覺地擁了上來。這天陽光燦爛,並沒什麼風,是冬日裡難得的好日子。衆小羅頭門以小黑魚兒爲,都笑嘻嘻地仰頭看着夏至。冬日的暖陽灑下來,小蘿蔔頭們的笑臉更加燦爛了。
夏至不知道爲什麼突然想到了李夏。如果李夏在這裡,這情景似乎就更完美了。她有些後悔,或許前兩天該給李夏捎個信兒讓李夏來的。
“先嚐嘗,別多吃,會還有席呢。”夏至說着話,就分丸子給小蘿蔔頭們吃。
除了夏家的小蘿蔔頭,錢家那邊也帶了幾個小蘿蔔頭來。錢家的小蘿蔔頭們其實已經跟夏家的小蘿蔔頭們玩在起了,但夏至端了丸子出來,他們就都落了後。畢竟不是在自己家,小蘿蔔頭估計還得了大人的囑咐,所以顯得比較矜持。
“都過來,都過來……”夏至就喊了其中個他記得名字的錢家小蘿蔔頭的,然後還讓小樹兒去把幾個錢家的小蘿蔔頭都拉過來。
錢家的小蘿蔔頭們就半推半就地也湊到夏至的身邊。夏至心中好笑,又將丸子分給他們吃。
小蘿蔔頭們吃上了丸子,夏家的小蘿蔔頭們都說好吃,錢家的小蘿蔔頭們也不那麼矜持了,他們也說好吃,比他們赴席吃過那些丸子都好吃。
其中個胖乎乎的小蘿蔔頭是錢月來大哥的小兒子,平時應該特別受寵,錢家老爺子赴席都帶着他。因爲赴過的席多,所以他說起這話來就顯得很有權威。
“那當然了。”小黑魚兒又抓了個丸子吃,“這是我們鎮上最大酒樓的大廚炸的丸子,聚賢酒樓你們知道嗎……”
小黑魚兒和小樹兒就給錢家的小蘿蔔頭們科普了番聚賢酒樓,錢家的小蘿蔔頭們都被鎮住了。
щшш⊕ ttκa n⊕ ¢ ○
夏至見手中的碗空了,就又去棚子裡裝了些丸子出來。這次她不給小蘿蔔頭們了。會席上還會有很多好吃的菜,小蘿蔔頭們胃容量總是有限的,這個時候吃多了丸子,會吃不下別的飯菜,到時候可要哭啦。
夏至招呼了陳家大哥和陳家二哥過來,也讓他們先嚐嘗這丸子。因爲有這些小蘿蔔頭們比着,陳家兄弟都當自己是大人。他們開始不好意思,不過被夏至說了兩句,他們也就不客氣了。
“杏兒呢?”夏至找陳杏兒。
陳家大哥就朝西廂房裡喊了聲,然後他告訴夏至:“在屋子裡頭放東西呢……”陳杏兒這次來應該是打算在夏家多住些日子。
小孩子住姑家,或者住姥傢什麼的,這都是很平常的事,住就是年半載的都有。
很快,臘月就陪着陳杏兒從西廂房出來了。
“四姐。”陳杏兒笑着喊夏至。
夏至就讓杏兒和臘月都過來吃丸子,然後她就跟杏兒說話:“這回多住幾天唄。過幾天就殺豬了,你別來回跑,就在這過年吧,過完年我帶你們去府城玩……”
陳杏兒是打算在夏家住到年前,並沒打算在夏家過年,更沒想過還能跟着夏至去府城玩。不過能去府城玩,這對小姑娘可是相當大的誘~惑。
小姑娘當時就想答應下來,不過她雖然受寵,陳家的家教卻在那裡,所以她雖然大眼睛忽閃忽閃地寫滿了願意,還是沒有立刻答應下來,而是跟臘月咬起了耳朵。
臘月巴不得杏兒留下來多住些日子。
兩個小姑娘嘰嘰咕咕地說來了會話,就跑去找長輩商量去了。會的工夫,她們又歡歡喜喜地跑了回來。杏兒就拉着夏至的衣袖喊姐,眼睛裡滿是笑。
她們不說夏至也知道,這是陳家的人答應讓杏兒留在夏家過年了。
過了會,杏兒的娘,也就是陳家大舅母從上房走出來跟夏至說話,她還當着夏至的面囑咐杏兒,說讓杏兒要聽夏至的話,多跟夏至學習。這自然也是同意夏至帶杏兒去府城玩的事了。
孫蘭兒和孫秀兒在廚房棚子裡幫忙,這個時候正巧端了水走出來。夏至就叫住兩個人,給她們和陳家大舅母做了介紹。
陳家大舅母是見過孫蘭兒的,跟孫秀兒卻不熟。孫蘭兒幾乎半已經是夏家的人了,所以是跟着夏至喊大舅母的,夏至讓孫秀兒也就跟着孫蘭兒喊。
陳家大舅母的注意力就從夏至身上轉到孫秀兒和孫蘭兒的身上,她尤其關注孫秀兒。孫蘭兒繼續去棚子裡幫忙,孫秀兒就被陳家大舅母留在外頭說話。
夏至心中暗笑,就又瞄了陳家大哥眼。
陳家大哥正偷偷地往孫秀兒那邊看,突然見夏至看過來,他的臉上就是紅,趕忙收回了視線。
因爲這件事還說不準,所以夏至就忍住了沒開陳家大哥的玩笑。
6續就又有人上門來賀喜隨禮。
因爲夏老爺子早就把話放出去了,今天不接禮,所以村中跟夏家有來往的人家般也都沒來。但還是有來的,其中也有推拒不出去的。
這其中就有武老太太,然後就是孫四兒和田富貴了。孫四兒兩口子都來了,跟陳家衆人說的十分投機。夏至瞧見了,就打小樹兒去將孫四兒的小兒子也找了來坐席。田富貴是陪着田三奶奶來的。
田三奶奶待夏至的態度緩和了很多,但目光中依舊帶着挑剔。夏至知道她就是這個脾氣,爺不往心裡去。
晌午時分,席面準備妥當了,夏橋帶着小黑魚兒等幾個小蘿蔔頭去門口放了掛鞭炮,然後就開席了。
因爲人不多,所以也不分上下席,包括夏家的人都在席上坐了。這席面自然贏得了衆人的交口稱讚,不用誰特意說,錢家的小蘿蔔頭們早就將廚子的來歷跟自家的長輩說了。錢家衆人都非常高興,覺得特別有面子。
就這麼熱鬧了多半天,錢家老爺子看時辰不早就跟夏老爺子告辭。夏老爺子懇切挽留,說是離的遠,讓他們住天再走。
“不是沒地方住,着啥急,都住宿再走。”
錢家老爺子沒同意,說是往後有空再來。家子就套了車走了。然後陳家老爺子也告辭。夏家老爺子依舊挽留,陳家老爺子只說家裡有事。他們今天大家子都來了,還是請了人看家,所以必須得回去。
“殺豬那天你們都來。早點兒來,多住兩天。”夏老爺子囑咐陳家老爺子。
陳家老爺子連聲答應了。
田富貴和田三奶奶已經走了,孫四兒兩口子卻沒走,他們跟着夏家衆人送走了陳家人,這纔回家。
孫秀兒和孫蘭兒都留了下來。
聚賢酒樓的人已經走了,但還有很多收拾的活計。孫秀兒和孫蘭兒留下來幫着幹活。孫蘭兒不用說,她在夏家幹活都習慣了,孫秀兒幹活也很實在,乾淨利落不遜色於孫蘭兒。她的性子卻比孫蘭兒潑辣多了。
因爲席面準備的豐富,所以還剩下不少的飯菜。剛纔夏老太太折了部分給陳家人帶回去了,這會收拾的時候就又折了些出來,自家留下部分,其餘的分成幾份打家裡的孩子們給各處送。
武老太太那算份,孫秀兒和孫蘭兒兩家也都各有份。
孫王氏之所以不攔着孫蘭兒到夏家幫忙幹活,除了忌憚夏家之外,還有個很重要的緣故,那就是每次孫蘭兒到夏家幫忙,夏家不僅會留孫蘭兒吃飯,還會給她家裡些好處。比如上次包餑餑,夏老太太就讓孫蘭兒端了些餑餑回去給家人吃。
這次也是樣,夏至還特意讓孫蘭兒自己把東西送回去。這樣來,孫王氏看着那些好吃食上面,對孫蘭兒的臉色總會好些。
杏兒雖然年紀小,也跟着臘月起幫忙收拾。而小黑魚兒、小樹兒、小林子、夏柱、夏楊幾個則是吃飽喝足就跑到外面去玩了。
“……人家聚賢樓的大廚做的飯菜就是另個味兒……”夏老太太邊收拾,還邊對剛纔的席面津津樂道的。
今天的席面大家都吃的很高興,錢家覺得有面子,夏老爺子也覺得面子上非常光彩。今天來坐席的人雖然不多,可這個名聲卻是已經傳揚開去了。
“奶,我吃都有點兒膩,咱晚上做點兒爽口的吧。”夏至還跟夏老太太商量。因爲是剩下不少菜,按照習慣,接下來幾天的餐桌上主要就是這些剩菜了。
其實席面固然是好,但夏至覺得如果總吃的話只怕她會受不了,還是家常的飯菜最養人。
“行啊……”要做爽口的飯菜就得另外開火做,但夏老太太點兒都不覺得麻煩。“還有你老叔,是得吃點兒爽口的,不然再吃上火了……”
祖孫倆就商量着要做什麼爽口的飯菜。
正在這個時候,小樹兒就從外面飛跑撿來。他跟夏老太太招呼了聲,就氣喘吁吁地告訴夏至:“姐,咱家來客了。”
“咱家哪來的客?”夏至吃了驚。
“我有不認識的,好像是要飯的,說是咱孃的親戚……,姐,你回去看看唄。”小樹兒就跟夏至說道。
田氏的親戚,難道是田老頭那些人來了?不能啊,田老頭可過誓,不是夏老爺子給他賠禮道歉擡大轎地請他,他絕不會來大興莊。而且還是要飯的……
夏至頭霧水。
夏老太太也想不出夏家或者田氏有這樣的親戚:“咋還是要飯的?小樹兒你聽明白了,是不是就是要飯的,人家嘴甜,跟你~娘攀親,不過就是爲了多討點兒吃的,要不就從這端碗好菜給他們……大冷的天,怪可憐的……”
夏老太太心底柔軟,平時很注意積德行善。
夏至覺得可能沒那麼簡單,所以她就放下手中的活計:“奶,我去看看。”
“去吧,有啥事讓小樹兒往後院捎個信兒。”夏老太太立刻應道。
夏至就和小樹兒往前院來,到大門口的時候遇到了小黑魚兒和小夏林,原來叔侄兩個去遛狗了。大青看見夏至,就溜達過來蹭腿。
“十六,你說出啥事了。別怕,我跟你去。”小黑魚兒應該也是聽到了什麼風聲,所以立刻就挺胸疊肚地要給夏至做主。
夏至擼了把大青的背毛,就帶着小樹兒、小黑魚兒、小夏林和大青往前院來。
到了前院,夏至就現,小樹兒所說的要飯的人還站在院子裡。田氏站在幾個人的面前,神色複雜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