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釜底抽薪(二)

李夏有些替夏至着急,同時對父親也有不滿。父親跟夏至說話,分明是有詰問和譴責的意味。

方纔他將夏至家的情況都跟父親說了,父親是明確地答應了他,會答應夏至的請求。叫夏至進屋說話,也是因爲好奇,想要見見這個小姑娘。因爲小姑娘可憐,還要安慰一二。

李山長如何看不出兒子語氣和目光中的不滿,他心中微微嘆息,卻並沒有搭理兒子。他只看着夏至。

夏至坐在那裡,對李山長的問話不置可否。

李山長等了一會,不由得又是大笑:“你叫夏至,小名叫做十六對吧。十六,你大哥曾經到我這裡來過。”

這件事夏至並不知道,她問李山長:“是什麼時候的事?”

“幾年前了。那時候我跟他說了一會話,還問過他是否願意繼續讀書。”李山長面上的笑容淡淡地,看着夏至的目光似乎頗有些感慨。“你們兄妹長的頗有些相似之處,不過這性子就大大不同了。”

聽他說話的意思,那次見到夏橋應該是在夏橋輟學之後。

對於夏橋的性情,夏至是有些瞭解的,因此默然無語。

“你父親前幾年也曾預支工錢,那時我問他有什麼困難。他告訴我,是你外祖父和外祖母病重。我還曾拿出金銀來助他。你父親是誠篤的君子……”李山長娓娓而談,竟是與夏至頗爲投緣,所以閒聊一般。

田老頭和田老太太病重,夏秀才預支工錢,還收了李山長的贊助,這是田氏賣大月兒那次,還是夏橋輟學那次呢?

夏至心裡默默地尋思,卻也不好向李山長詢問。她這次來尋李山長,還是爲自己設置了一條底線。那就是儘可能不危及到夏秀才的前程和功名。否則,只怕夏老爺子第一個就要心痛,不認她這個孫女啦。

李山長說了一會,話中對夏秀才的人品和才學竟是頗爲看重的意思。最後,他纔對夏至說道:“你的來意,鳳凰兒已經跟我說了。預支薪水的事情,你父親前些天跟我說了,我也答應了他。”

李夏這次也不看他父親了,他只端着茶盅乾咳了兩聲作爲提醒。

李山長瞟了兒子一眼,就問夏至:“小十六啊,你這次來找我,是你自作主張,還是你家長輩也有這個意思……”

夏至聽他這麼問,就笑了笑,鄭重地推出小黑魚兒:“山長,這件事,有我叔給我做主啊。”

小黑魚兒一點兒都不怯場,他本來就坐的筆直,現在就又挺了挺小胸脯:“山長,我陪着十六來的,十六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

“父親,這是夏先生的親兄弟。”李夏不失時機地說了一句。

“啊……”李山長看了看小黑魚兒,臉上是一副忍俊不禁的慕言。“既然這樣,雖然是失信於夏生,我也只有答應了。”

“多謝山長。”夏至立刻就說道。

小黑魚兒高興。李夏則是鬆了一口氣的模樣。

夏至看了看李山長,覺得有些看不透這個男人。他答應她的要求究竟是否出於本意,這般詰問她又是爲了哪般?

“十六,你還有什麼要求嗎?”李山長突然又問夏至,態度溫和而誠摯。

“只有方纔那一個要求,再也沒有了。”夏至痛快地說道。

李山長深深地看了夏至一眼,就對李夏使了個眼色。李夏的臉上露出不大願意的神色來,卻被李山長瞪了一眼。他這才起身,往內室去了。一會的工夫,他就從內室出來,手裡捧着一隻木匣。

“十六小姑娘,你和你老叔大老遠的來府城見我。我是你們的長輩,這一時倉促之間也沒準備什麼見面禮。這幾兩銀子你們拿回去零花吧。”李山長讓李夏將木匣交給夏至,然後就笑眯眯地看着她。

夏至沒接木匣,她笑着對李山長道謝。“山長的好意我們心領了,銀子卻是不要的。”

李山長的意思,是知道夏秀才將錢都給了岳家,自家的孩子過的很清苦。他想要夏至拿了錢回去貼補一下家計。見她不要,就不高興了。

“怎麼不要?你這小丫頭,不知道長者賜不可辭嗎?”

夏至一笑:“山長若給的是見面禮,我就收了。可山長這分明是要資助我家,所以我不要。我們沒病沒災,有手有腳,自己可以過的很好的。山長,你若不信,再過兩年瞧瞧。”

“哎呦,小姑娘,好志氣啊。”李山長瞧着夏至就笑了。他這一笑與方纔的幾次笑容都不同。夏至覺得,李山長和李夏笑起來的樣子竟是這般的像。

李夏也跟着笑了,他將木匣扔到李山長的手邊,然後片刻也不肯耽誤地表明他的立場:“我就說你大可不必這麼做,十六肯定不會收的。你小看了十六。”

面對對自己這麼不客氣的兒子,李山長有些無奈。他看看兒子,然後又將目光落到夏至的身上。他衝夏至抱了抱拳:“是我的不是了,十六小姑娘,你大人大量,不要與老夫計較好嗎?”

“不敢,不敢。”夏至趕忙起身,向李山長福了一福,“山長太客氣了。”

李山長笑了笑,目光中對夏至的讚賞之意更濃。“我是你父親的先生,應該算是你們的長輩了。你們來見我,這見面禮不能沒有。”他故意當着夏至和小黑魚兒的面跟李夏商量,“你給我出出主意,拿什麼做見面禮好呢?”

夏至笑着擺手,“我們來見山長也沒帶禮物啦,山長你別這麼客氣,已經很麻煩你了。”

“見面禮必須有。你們下次來看我,再給我帶禮物嗎。”李山長竟然說道。

夏至也是無語了。

李夏臉上就帶了笑,他衝李山長說道:“父親要問我的主意,不如給幾本書。”

“書?”李山長有些驚訝,隨即又恍然,“小龍啓蒙了?”然後就看到李夏的眼神,他忙又看了看夏至,“十六也認字,會讀書?”

“十六識字,而且喜歡看地方誌。”李夏就說,“我這就去尋幾本來。”然後,他就出門往書房去了。

李山長就問夏至是什麼時候開始識字,又是跟誰學的。“是你父親教你的?”

“是跟着我老叔還有祖父學的。”夏至就答道,當李山長問她學習的進度的時候,她就說了正在寫大字。

“那寫幾個給我看看。”李山長立刻就叫了小書童進來鋪紙研墨。

夏至就帶了小黑魚兒站起身,一人寫了幾個字給李山長瞧。“剛學寫字沒多久,寫的醜,山長可不要笑。”

李山長沒說話,他很仔細地看了夏至和小黑魚兒的字,問了兩人具體寫了多久之後,他緩緩地點了點頭,話卻說的並可客氣:“果然是初學者,亂七八糟,離門徑尚遠。”

正好李夏走進來,李山長就吩咐他到書房某某書架上取某某字帖來。李夏放下手中的書卷,忙又出去取了兩本字帖回來。

李山長將一本字帖給夏至,一本字帖給小黑魚兒。

“你們每日照此臨帖,不可間斷。”

李夏先將兩本字帖看了看,面上露出喜色來。原來李山長看了夏至和小黑魚兒的字,按照兩人的特點選了合適他們的字帖來。這兩本字帖都是名家手筆,外面並不容易見到的。李夏因此知道,父親待夏至和小黑魚兒是親厚的。

文山書院的山長親自指點,夏至當然知道好歹,立刻再次向李山長道謝,保證以後會好好的寫字。同時,她對李山長的印象又好了一些。

無論李山長在夏秀才一事上站什麼立場,但是作爲一個書院的山長,能夠做到有教無類,對剛相識的兩個小孩子也肯這樣指點,這是非常難得的。

文山書院本是李氏的族學,能夠發展到今天的規模和聲望,應該是代代都有李山長這樣的人掌舵的緣故吧。

李山長見兩個小孩受教,他心裡越發高興,又叫李夏拿出兩套筆墨來給了夏至和小黑魚兒。

“姑娘家讀書雖不能科舉出仕,然而能知書達理,則可興旺家族,是家族三代之幸事。”這是對夏至說的,對小黑魚兒他則是勉勵:“希望他日能看到你來文山書院讀書。”

小黑魚兒對讀書的事並不熱衷,但是李山長的好意他還是能夠感受得到。而且夏至那麼開心,他也就高高興興地點頭,高聲答應李山長他一定會努力讀書。

身爲一個大書院的山長,李山長當然很忙。但他還是囑咐夏至,住在府城期間,有空就來書院找他。原來李山長大部分時間都在書院,不是教導學生讀書,就是處理書院的雜事。

夏至和小黑魚兒告辭從上房出來,李夏跟着他們,替他們拿着書卷和筆墨。眼看着快到晌午了,夏至摸摸腰間的錢袋,跟小黑魚兒商量了兩句,就提出要請李夏吃飯。

“李夏,我們有錢啦,你想吃什麼?”小黑魚兒牽着大青,仰着臉笑呵呵地問李夏。

“我們請客,地方你選。”夏至也說,“我們對府城不熟。”

李夏知道夏至是第一次來府城,在親戚家歇了一晚之後就到書院來了。夏至說要請客,他看到夏至腰間的錢袋,也沒拒絕。他還很認真地思考要去哪裡吃,最後決定到書院外面去吃。

“書院門口有家小食店,做的面很好吃。”

李夏就領着夏至和小黑魚兒往書院外走。這個時候大概是有些課堂散了的緣故,書院裡行走的人多了起來。很多人都認識李夏跟他招呼,有的直呼李夏的名字,還有似乎是李家的族人,有跟他兄弟相稱的,有喊他叔叔的,還有幾個不大年輕的人稱呼李夏爲叔祖。

同族的人多了,就會出現這種情況。夏至瞧瞧李夏,再瞧瞧小黑魚兒,這兩個都是年紀小輩分高。

不論是誰,對李夏都很恭敬。這也不奇怪,李夏是李山長的兒子,可是這書院排在第一的二代了。

出了書院的大門,李夏選的小食店就在大門左手的一條巷子裡。小食店的門臉並不大,進去之後卻很寬敞。一樓的大堂中差不多已經坐滿了人,其中也有認識李夏的站起身招呼。李夏點頭示意,一面就帶了夏至和小黑魚兒上樓。

樓上有雅間,還未坐滿,李夏選了個清靜的雅間,帶着夏至和小黑魚兒進去坐了。

這裡的環境和服務都比不得聚賢酒樓,但是小夥計對李夏的態度一樣殷勤的很。李夏對這裡也很熟,不用小夥計說什麼,他就向夏至和小黑魚兒推薦了牛肉麪和香菇雞絲麪,說是店裡最好吃的兩種。

這個年代,耕牛是不準宰殺的。但各地都有教民雜居,教民們養有肉牛,獲得衙門的許可之後宰殺,因此雖然數量不多,但是市面上還是有賣牛肉的。

李夏告訴夏至和小黑魚兒,這家店就是教民開的,因此纔有牛肉麪供應,而且裡面加的秘製醬牛肉十分美味。而香菇雞絲麪的湯頭則是用老母雞熬製的老湯,與牛肉麪各有千秋。書院裡的學生和先生不論是否教民,都很喜歡來這家店裡吃麪。

夏至和小黑魚兒商量了一會,就要了一碗牛肉麪,一碗香菇雞絲麪,李夏則要了牛肉麪。

“多拿兩個空碗給我們。”夏至就跟小夥計說道,然後看了一眼李夏,又決定,“多拿三個空碗吧。”

小夥計答應着下去了。

李夏不解其意。夏至就笑了笑,告訴他:“你一會就知道了。”

李夏也就不再多問,他只問夏至:“打算在府城住多久?”

“應該住不了多久,端午節書院是不是要放假?”

李夏點頭說是。

“那我們就跟我爹一起回去。”夏至說道。夏秀才過節是一定會回大興莊的,因爲他答應了田氏,要在節前給田家籌出一筆錢來。

“夏先生拿不到預支的薪水,回去之後……”李夏擔心地看着夏至。

夏至讓他不用擔心:“李夏,還有一件事要麻煩你。”

第一百五十二章 歡喜第三七一章 爭第二三五章 秀才打雜第三七七章 安置第三六八章 枉費心機第五二九章 回門第二七四章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第一百八十四章 安置第七十二章 相親第四五一章 書童第五零八章 條件第四十七章 廟會(四)第二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二七二章 寧拆一座廟第十四章 父親第三三二章 秋去冬來第三三零章 姐妹第三十四章 學業第三零四章 榨油第十六章 當家第三二一章 房契第七十九章 妯娌第四八零章 指望第一百七十五章 樂融融第二七八章 南府田第四七七章 喜事?第三六三章 傳言第三三一章 面善第三九三章 聚餐第七十八章 明爭暗鬥第三五五章 一團亂麻第三十二章 愛管閒事的小人兒第一百七十章 身世第五一三章 鐵腕第四章 後院第五一零章 雙喜臨門第七十六章 狼(刪掉)娘回來了(二)第五一五章 歸來第二七一章 邊外來的姑娘第三一一章 習慣第四七四章 一物降一物第五零二章 白髮第二三九章 大豆大豆第四三八章 彈壓第三三八章 相認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窩銀窩草窩第二九三章 我有一頭小毛驢第七十三章 相親(二)第四二五章 拜年第四五九章 母親的親近第二四三章 意外第三九七章 年根兒第一百六十四章 識時務第一百一十章 神童李夏第五章 小樹第二百一十七章 逆鱗第一百零八章 夏二叔的逆襲第三七四章 要飯花子第三六七章 偏心第五一四章 彌補第一百四十四章 鄉里鄉親第一百五十七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五零零章 喜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能花會賺第二百零八章 豐收第五三九章 大結局第三二三章 家業第五章 小樹第九十七章 裁縫第四七六章 野心第三四三章 女兒第三六五章 做媒第四十六章 廟會(三)第二百零七章 大青騾第二四四章 賣女第一百九十七章 搶收(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偏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狀元糉第七十章 大快人心第五零七章 較量第五零三章 人家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三零六章 中秋第一百六十三章 銀子第五二二章 一家子第六十九章 夏至斷案第二八三章 監生和外宅第六十三章 魚和瑪瑙第五一一章 相處第三九一章 拒婚第三三八章 相認第四五七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四十三章 櫻桃熟啦(二)第二十三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百八十二章 彆扭第四零二章 明白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二百二十四章 動員第二四二章 山中一日(二)第三三二章 秋去冬來
第一百五十二章 歡喜第三七一章 爭第二三五章 秀才打雜第三七七章 安置第三六八章 枉費心機第五二九章 回門第二七四章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第一百八十四章 安置第七十二章 相親第四五一章 書童第五零八章 條件第四十七章 廟會(四)第二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二七二章 寧拆一座廟第十四章 父親第三三二章 秋去冬來第三三零章 姐妹第三十四章 學業第三零四章 榨油第十六章 當家第三二一章 房契第七十九章 妯娌第四八零章 指望第一百七十五章 樂融融第二七八章 南府田第四七七章 喜事?第三六三章 傳言第三三一章 面善第三九三章 聚餐第七十八章 明爭暗鬥第三五五章 一團亂麻第三十二章 愛管閒事的小人兒第一百七十章 身世第五一三章 鐵腕第四章 後院第五一零章 雙喜臨門第七十六章 狼(刪掉)娘回來了(二)第五一五章 歸來第二七一章 邊外來的姑娘第三一一章 習慣第四七四章 一物降一物第五零二章 白髮第二三九章 大豆大豆第四三八章 彈壓第三三八章 相認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窩銀窩草窩第二九三章 我有一頭小毛驢第七十三章 相親(二)第四二五章 拜年第四五九章 母親的親近第二四三章 意外第三九七章 年根兒第一百六十四章 識時務第一百一十章 神童李夏第五章 小樹第二百一十七章 逆鱗第一百零八章 夏二叔的逆襲第三七四章 要飯花子第三六七章 偏心第五一四章 彌補第一百四十四章 鄉里鄉親第一百五十七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五零零章 喜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能花會賺第二百零八章 豐收第五三九章 大結局第三二三章 家業第五章 小樹第九十七章 裁縫第四七六章 野心第三四三章 女兒第三六五章 做媒第四十六章 廟會(三)第二百零七章 大青騾第二四四章 賣女第一百九十七章 搶收(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偏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狀元糉第七十章 大快人心第五零七章 較量第五零三章 人家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三零六章 中秋第一百六十三章 銀子第五二二章 一家子第六十九章 夏至斷案第二八三章 監生和外宅第六十三章 魚和瑪瑙第五一一章 相處第三九一章 拒婚第三三八章 相認第四五七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四十三章 櫻桃熟啦(二)第二十三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百八十二章 彆扭第四零二章 明白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二百二十四章 動員第二四二章 山中一日(二)第三三二章 秋去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