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十章 番外一

六月天,孩兒面。

一路都是響晴的天,可快到臨水鎮的時候卻突然下起雨來。這雨來的急,應該也下的不會太久,但架不住雨勢很猛。

李夏就跟夏至商量,要在臨水鎮上避雨,等雨晴了再往大興莊去。反正這天還早,夏至就答應了。

非年非節,但是因爲李夏要參加會試,李山長和田夫人商量着,想讓李夏提前進京準備。李夏這一去時間不斷呢,如果考中了進士,接下來不是進翰林院就是外放,到時候想回來就沒那麼容易了。考慮到這一點,小夫妻倆就打算趁現在時光正好,回大興莊來住上幾天。這也正合了北鎮府姑奶奶回孃家歇伏的風俗。

他們在臨水鎮上能歇腳避雨的地方很多。不過剛進鎮子他們就遇到了錢大郎,這下選在哪裡避雨就沒有任何疑問了。

嶽紅接着夏至和李夏,喜出望外。她和婆婆江氏張羅着將家裡好吃的東西都擺了上來,田王氏也跟着裡裡外外地忙活,在夏至和李夏面前很是殷勤,一點兒也不敢擺姥姥的架子。

過了幾年好吃好喝,風吹不到日曬不着的日子,田王氏變得有些白胖起來。如果仔細打量,就知道田氏的好容貌並不是憑空來的,裡面多少有些田王氏的印記。

田家大舅不在家,大家誰也沒提他。夏至知道,田家大舅是不怎麼着家的。倒不是家裡人管不住他,而是大傢伙覺得田家大舅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只要他出去不惹禍,也樂得他不在眼前礙事。

這個大傢伙的意見裡面,江氏佔的比重比較大。

田老頭在家。他在夏至和李夏面前還擺着架子,從兩人進門,他就端坐在炕上。不過誰也沒在意,有嶽紅張羅着,當然不會讓夏至和李夏難受。而田老頭也只是端架子、擺臉色,但他跟李夏和夏至並說不上話。

小天賜已經長大了不少。這孩子虎頭虎腦的,嶽紅又有意讓他親近夏至,所以他就在屋子裡圍着夏至的腿轉,一口一個姑、姑父地喊。

這小孩子長大了一些,臉越發的長開了,長的像誰簡直一目瞭然。田天賜長的不僅僅像嶽紅,但性子似乎隨了嶽紅,小不點一個,嘴巴可很甜。

錢大郎在這,田帶娣也在。田帶娣在這裡一點兒都不見外,幫着招待起夏至和李夏來,就像在自己家裡一樣。她跟田老頭之間不說話,但偶爾會跟田王氏交言,有事說事。

“……這生意啊,我們就慢慢做着,就是給後人打基礎。”說到生意的時候,田帶娣是這樣說的。“……天賜過兩年就讓他念書,就進咱鎮上的私塾,正好讓他大舅教他。”

這個大舅,指的自然就是夏橋了。

田帶娣說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打算,嶽紅也是這樣想的。夏至從夏橋那兒聽說過,嶽紅一家子待他特別的親熱、殷勤,幾乎方方面面都想給照顧到了。看來,他們早就這麼打算了。

別說是嶽紅這裡,因爲夏家連續出了兩個秀才,夏家的孫女婿又是個舉人老爺,包括大興莊在內,臨水鎮方圓百里的人家都興起了讀書的潮流。

對於這種傾向,夏至是喜聞樂見的。

而具體說道田天賜,別說他是夏家親戚家的孩子,還得管她叫一聲姑,就算沒有任何親戚關係,只是鄉親,夏至也願意看着他上進。

所以她很痛快地應下來田帶娣的話。

“這就是二姨你一句話的事。要是天賜自己出息,往後~進府城,就讓她奔我這個姑來就行。”

田帶娣眉開眼笑。嶽紅在外面也聽見了,她更加心花怒放,忙就放下手中的活計進來給夏至磕頭,然後還按着田天賜也磕了頭。

她們說的好,炕上的田老頭卻有些坐不住了。

大家都不跟他說話,他也插不上話去,而且這滿屋子還都是他看着彆扭,卻也奈何不了的人。尤其是她們三言兩語就決定了田天賜的未來,而他在其中偏偏一句話也說不上。

田老頭心中氣悶,就板着臉徑自下了炕。他招呼天賜:“我大重孫,跟爺玩去。”

田天賜答應了一聲,腳底下卻根本沒動。

嶽紅是心裡有事的人。她平時帶孩子很精心,特別注意不讓田天賜和田家的人單獨相處。實際上,除了嶽紅,田天賜被田帶娣照看的時候最多。嶽紅的娘倒是願意帶外孫,不過她同時還得帶孫子,有時候分不開身。

田老頭往外走,回頭叫了田天賜兩次,小娃都是嘴裡答應的痛快,卻根本不上他跟前去。田老頭心中更添了怒氣,認爲田天賜是被夏至的富貴給迷花了眼。

這幾家子又有誰不是巴結着夏至,完全不把他放在眼睛裡的呢!

“……狗眼看人低!沒老沒小……都不得好下場,到時才現到我眼裡!”田老頭低低的罵着自己出去了。

這個時候的雨已經停了,太陽也出來了。

大傢伙都模模糊糊地聽見田老頭在咒罵,不過他們都默契地當做沒聽見。

田老頭現在不能當家做主,也不敢再對家裡的誰動手,日常只剩下唯一一個消遣,那就是咒罵。

一開始田老頭是當着面地咒罵,被嶽紅收拾了幾回,田老頭收斂了,卻還在背地裡罵,當着人面就是這種,能讓你聽見知道他在罵,卻又聽不清他罵的是什麼。

即便是到了這個地步,田老頭這無論如何不讓人舒坦的性子還是沒改。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田老頭這輩子估計是改不了了。

田帶娣還是跟夏至,特別是李夏解釋、道歉:“老糊塗了,就是看我不順眼。我還總在他眼面前。他說啥我們就當颳風。”

田帶娣大字不識幾個,但經歷坎坷,竟是個相當看得透的人。

田天賜在屋子裡玩了一會就出去了。田帶娣以爲小娃是去廚房找嶽紅了,嶽紅卻因爲忙活沒瞧見田天賜,也以爲田天賜一直在屋子裡頭。

出事的時候,還是嶽紅先聽見了外面的叫聲。

“不好了,死人了……”

鄉下地方,即便房宅沒那麼淺,但聲音卻能傳的很遠。夏至在屋子裡頭就聽見了這一聲,她也嚇了一跳。

不是沒見過死人,是因爲這叫聲聽起來就不好,那肯定不是正常的生老病死。

田帶娣也是心裡有事的人,當下第一個就找田天賜。她和嶽紅碰頭,這才發現田天賜不見了。

衆人出了院子。

離着這院子不遠有幾棵大槐樹,附近住的人都喜歡在這扎堆說話。夏至趕到的時候,就看見田老頭躺在地上,一旁站着錢大郎,遠遠近近地還有幾個小孩子探頭探腦,似乎是想走又捨不得,想靠近又不敢。

錢大郎的懷裡抱着田天賜。

嶽紅上前就將田天賜給抱過來。

田天賜呆了片刻,然後就哇地一聲哭了出來。

田天賜沒有大事,就是稚~嫩的脖子上有發青的手指印。

田帶娣、田王氏和江氏等衆人上前查看田老頭。

田老頭還有氣,但嘎巴着嘴,已經說出來話了。

田老頭被擡回來。錢大郎說了事情的經過。他被田帶娣打發出門買東西,回來的時候正看見田老頭帶着田天賜和一羣小孩子在一塊。田天賜看見他,親~親熱熱地喊了聲舅,然後就跑過來。

可田老頭卻突然發了瘋。他攔住田天賜,然後就掐住了田天賜的脖子。

旁邊的小孩子們都嚇壞了。

錢大郎說當時自己什麼都沒想,幾乎是本能地摔下東西跑過去,將田天賜從田老頭的手裡救了下來。

他救田天賜的時候推了田老頭一把,然後田老頭就躺在地下沒起來。

錢大郎說事情不論什麼結果他都負責。如果田老頭死了,他給田老頭償命。

田老頭還有口氣,夏至說現在說什麼結果都爲時尚早。

李夏叫人去請了郎中來。

郎中看田老頭,嶽紅、田帶娣趁着這個功夫已經將田天賜哄好了,並問他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童言無忌,小孩子不會說謊。

小孩子們也被找了來,夏至很快就拼湊出了事情的大概。

原來田天賜跑出去跟小夥伴們玩,當時田老頭就在旁邊,還招呼他們過去說給他們吃糖。田天賜不樂意過去,但架不住小夥伴們受不了糖果的誘~惑。

田老頭將孩子們引到跟前,但拿糖出來的時候卻非常吝嗇。他只給他田天賜糖吃。

小夥伴們覺得受到了欺騙,就好像有人說了一句什麼“大孫子叫的挺親,也不看看是不是他親孫子”然後還學着大人的口氣罵了田老頭一句。

那句話也不過平常,但對於男人來說卻是天大的侮辱。

田老頭上了年紀,卻並沒有老年人和長輩該有的涵養。他立刻就罵了回去,還不分青紅皁白,把一衆小孩子都罵在了裡頭。

小孩子們不甘示弱,你一句我一句的。

“老狗,你睜開狗眼看看,他長的像你傻孫子不?”

田老頭雖然嘴硬,但一雙眼睛卻忍不住盯住了田天賜看。

等到錢大郎出現……

親情血脈,其實是瞞不了人的。

或許是長久以來那些一點一滴的疑惑終於匯聚成流……

田老頭對田天賜是下了狠手,如果不是錢大郎救的及時……

嶽紅、田帶娣痛苦,因爲田天賜平安,也因爲錢大郎。

郎中給出了他的診斷,田老頭是中風。錢大郎是推了田老頭一跤,但田老頭並沒有什麼外傷。

田老頭躺在炕上。他雖然不能動,不能說話,但一雙眼睛卻睜的大大的,似乎是非常不甘心。他就這樣一直熬到了晚上,在新的一天即將到來的時候,終於沒了氣息,但那一雙恨毒的眼睛卻一直睜着,不肯閉上。

善後的事情並不麻煩。

衙門裡仵作來驗屍填了屍格。田老頭身上沒有明顯的外傷,仵作的結論和郎中一樣。至於錢大郎推了田老頭一跤這件事自然是瞞不住的。

不過田老頭平時脾氣古怪,嶽紅,甚至田王氏對外都說他老糊塗了,說話做事得罪人讓人別跟他計較。

所以,田老頭突然掐田天賜,這也就有了理由。

錢大郎是爲了救田天賜。衙門裡人申斥了錢大郎,田帶娣拿錢打點,衙門的人也就走了,讓田家人正常辦喪事就行。

田老頭被停在靈牀~上,田家大舅才姍姍來遲。他已經知道了事情的大概,進來就找錢大郎,喊着要將錢大郎打死。

錢大郎站着沒動。

田帶娣擋在了兒子的身前。她很鎮定地對田家大舅說,要打就打她。她死了,絕不讓人找田家大舅的麻煩。

田家大舅混,但他舉着拳頭,愣是沒有落在田帶娣的身上。

長姐如母。他們還小的時候,田帶娣總是將這個弟弟背在背上。

或許是還有一絲良心未泯吧,夏至想。

田老頭並沒有在臨水鎮上發喪,嶽紅做主,轉天就買了棺材將田老頭裝殮了送回靠山屯兒。就像祖祖輩輩的靠山屯兒人一樣,田老頭被埋進了山裡。

從此同住山間,不知道那些被他丟去喂狼的女兒們會不會來找他。他倒是不擔心會寂寞的。

葬了田老頭,田王氏在山間着了風,回來身子就不大好了。嶽紅將田王氏留在靠山屯兒,僱了人照看,按月送米糧零花。

田家大舅和江氏都沒留下陪田王氏,他們還是跟着嶽紅回到了臨水鎮上。

又過了半年左右,田家大舅爬小媳婦的牆頭失足跌斷了腿,從此就癱在了炕上。江氏照顧田家大舅任勞任怨。田家的日子徹底平靜了下來。

當然,那是以後的事了。

田老頭的喪事就是按照當地風俗辦的,作爲外孫女的夏至還是回到了大興莊。

夏老爺子對田老頭的死唏噓了一番,有些話他沒說出來。

都說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他還以爲田老頭會很長壽,他得走在田老頭的前面。

夏老爺子是個善良人,田老頭這一死,他對田老頭的那些疙瘩就都消解了。他還跟夏至說,讓夏至能幫則幫,讓田家人的日子好過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夏至早就這麼做了。

田家人已經自立。

至於田老頭的死因,大家都說是田老頭那不肯饒人的脾氣性格所致。

過了田老頭的一期,江氏帶着大寶、大丫和二丫來大興莊串門。

主要是大丫和二丫來大興莊串門。

田老頭死了,還有之後嶽紅的一應安排,江氏都沒有提出任何的異議。不過她跟田帶娣說了,她想跟兩個閨女走動。

沒了田老頭,田王氏也不能再拿捏誰,江氏覺得她以後跟兩個閨女走動就是尋常的親戚走動,不會給兩個閨女家裡帶來任何麻煩。

至於還有個田家大舅,江氏自信她還能管得住。

田帶娣就將江氏帶到了夏至的面前。

江氏對夏家,對夏至一直非常感激。她當着夏至的面也把話說明白了,就是她做孃的想閨女。

夏至想了想,也就點了頭。

大丫的親事是夏家人給操辦的。二丫的親事也是一樣。夏至給二丫找了個府城的小生意人,家裡的日子頗爲過得。

大丫已經生了個小閨女,據說在婆家很是勤勞賢惠,對先房撇下的孩子也很好。這幾年的時光,大丫已經被婆家人調~教、薰染,身上幾乎看不出田家人的痕跡了。

當然,她也終於知道了好歹,明白夏至的安排是她這輩子能遇到的最好的事。

二丫還是有些左性。大家都是捧着夏至說話,唯獨她不肯,她女婿給她使眼色還被她給瞪了回去。

不過二丫也是個勤勞的小媳婦,雖然在婆婆面前不大會來事,但她是一心跟着女婿過日子,她婆婆也不跟她計較。

二丫的女婿雖然是小生意人,卻並不善言談,脾氣特別好。他跟二丫在一塊是兩個悶葫蘆,倒是和和睦睦。

天道幽遠,不論什麼樣的男(女),這世上總有那麼一個女(男)和他(她)相配。

江氏給夏老爺子、夏老太太磕頭,說夏家對她們母女的恩德,她們幾輩子做牛做馬都報答不來。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都說大家是親戚,江氏這樣就太外道了。

江氏說她說的是真心話。

她們是親戚,但夏家能幫到這個地步卻是少有的,這還不說之前她們把夏秀才一家給禍害的事呢。

到最後,江氏就說到了田大寶的頭上。

“……我還能有啥可求的,我也沒啥好計較的,就是大寶這樣……,他媳婦也跟我說了,肯定好好照看大寶,給大寶養老送終……”

嶽紅這樣說,但江氏終究是不敢全信的,她想要夏家一句話。

“嶽紅姐這麼說了,她能做到。”夏至就說。

夏老爺子心底裡嘆氣:“你放心,大寶將來……還有咱們這些親戚呢……”

江氏徹底放了心。

江氏重新跟兩個閨女走動起來,這就觸動了田帶娣的心思。

田帶娣和田氏商量想找到她們的大姐。

其實,田帶娣搬到大興莊,自打她們的日子好過起來,她就沒斷了打聽大姐田招娣的心思。

臨水鎮上人來人往,田帶娣沒少託人。然而田招娣依舊渺無音訊。

田老頭和田王氏都只能說出大概的村落名稱,但大山裡頭的村落名稱一般都沒什麼創意百里之內就能有兩三個靠山屯兒,他們根本就不知道田招娣終究嫁到了哪裡,他們也不關心。

田帶娣再提出這件事,而且是鄭重其事的,田氏就跟夏至說了。

“娘,你是啥意思?”夏至問田氏。

田氏一開始略微有些扭捏,到最後也放開了。“以前顧不上,現在咱都過好了,找到你大姨,咱也能幫一把。”

頓了頓,田氏又說:“我現在總夢見小時候跟你大姨和二姨在一塊……”

難得田氏有這樣感性的時候,夏至答應她會出力。

夏至出力,就是李夏出力。錢和人鋪開來,再難辦的時候也好辦起來。

但尋找田招娣依舊困難重重。

當他們終於得到確切的消息,卻並不是好消息。

田招娣已經沒了,她死的時候還不到四十歲。

田招娣是難產死的,她給婆家留下良兒兩女。

田招娣嫁的時候年紀已經不小,這麼算着,她在婆家連十年都沒活過,那些年幾乎都在生孩子。大家都知道,那種環境中的女人生孩子根本不能耽誤幹活。

田帶娣和田氏都哭了。

如果她們能早一點兒找到大姐……如果當初她們的大姐沒有被賣到那樣苦的地方……

時光不等人,有該做的事就要趁早。最好一開始就不要錯。

錢大郎最後還是過繼了錢二郎的一個兒子。不過那孩子還是養在他父母的身邊,不過是常常來住姥家。

錢大郎一生沒娶,嶽紅也沒有再生育。

錢大郎過世的時候,就是過繼的孩子打靈幡、摔喪盆。田天賜跟着忙裡忙外,選地頭、挖墓坑等事他都在前頭張羅,他還親自擡靈,哭的比過繼的孩子還要傷心。

實際上,這些年來,他比過繼的孩子跟錢大郎還要親近。

田大寶活的很長,最後無病無痛,是正經老死的。那個時候嶽紅已經沒了,田天賜將喪事辦的很體面。

按照當地的風俗,田天賜將田大寶的靈柩送回靠山屯兒跟祖輩們葬在一處,並要打開嶽紅的墳墓,將兩個人合葬。

據當時下葬的人說,嶽紅的棺材已經腐朽了,他們透過縫隙能看到裡面的衣冠,卻好像並沒有屍骨。當然也有人說他眼花的。

進山裡幹這種活計,主家都會先招待一頓好久。那人估計是酒喝多了,所以纔會眼花。

但這種傳言卻並沒有因此就消散。

有人還說,當初錢大郎的陵墓就是田天賜帶着人親自挖的,他似乎故意將墳墓挖的很大。

錢大郎死後一年,嶽紅就沒了,也是田天賜親自帶着親信的人下的葬。

有人說,田天賜只是送了一具裝着嶽紅衣裳的空棺材到靠山屯兒,而嶽紅的屍身卻被他趁夜挖開錢大郎的墳,將兩人合葬在了一起。

這種事田天賜一個人幹不了,自然得有親近信得過的人幫忙。

傳言流傳的很廣,被人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但也有較真的人說是胡說,因爲其中有不少的破綻。

不過在那之後很久,臨水鎮周圍都有一種說法,這裡有一戶田家人,他們應該是姓錢的。

田家的人自田天賜起,就不再回靠山屯兒。他們在臨水鎮落戶,就近尋了一塊墓地作爲家族的墳塋。

歲月悠悠,真~相或許已經流失在歷史的洪流中。後代人們已經不再追尋什麼真~相,他們很喜歡這些傳說,併爲此着迷。

**

番外一完

這就是田家這條線的結局了。

第四一四章 冬天的桃花第三九七章 年根兒第三零五章 毛粉兒第一章 果男第四六八章 又一樁親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生意第四零五章 棋逢對手第一百一十章 神童李夏第八十七章 邀請第二百一十四章 透露第五一七章 倉促第一百七十一章 感情第二五三章 趁機第五二九章 回門第四一三章 過年啦第三七七章 安置第五一一章 相處第七十三章 相親(二)第十八章 夫妻第一百四十一章 夜市第三九零章 機會第二八二章 眼前富貴第四十四章 廟會第四零五章 棋逢對手第四七三章 好人難做第五一一章 相處第十章 哄騙第二百一十四章 透露第三二四章 新打算第五一三章 鐵腕第五章 小樹第四三七章 星星月亮第一百六十六章 婆媳第九十五章 貴客臨門第四六一章 探親第十三章 秀才第四八四章 上眼藥第一百二十章 僱工第三零九章 團圓第四五一章 書童第三四一章 故人相逢第三八三章 羊湯第一百八十章 隔牆有耳第一百六十八章 煩惱第五四十二章 番外二續第一百零一章 第一桶金(二)第二八三章 監生和外宅第三三零章 姐妹第三十四章 學業第一百零七章 都進城了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二八五章 冷漠第四六二章 家事第二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二十五章 開業啦第一百零四章 禮多人不怪第四五一章 書童第二百零二章 公平和謙讓第三八四章 央求第五零三章 人家第七十六章 狼(刪掉)娘回來了(二)第三四五章 李夏的保護者第四四一章 齊聚一堂第四一四章 冬天的桃花第一百四十三章 回祿第四三一章 大丫的婚事第四四五章 品味第四六零章 閨蜜第四二一章 悲喜第二七九章 姑太太第二九六章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第四三零章 不爭氣第一百八十二章 彆扭第四七三章 好人難做第一百三十五章 利潤第四一一章 心虛第六十九章 夏至斷案第四七九章 難纏第三八七章 懶惰第三五九章 仁至義盡第一百八十七章 滿足第十五章 父親(二)第四一八章 過年第四四七章 顧家的女兒第三二七章 試探第一百四十九章 禮物第二百一十九章 禮尚往來第九十三章 釜底抽薪(二)第二百零九章 要麥子第五十一章 少年,吃了嗎(四)第八章 母親(二)第五一九章 好事成雙第五三二章 昭昭第二百零六章 慶祝和犒勞第三零六章 中秋第三四三章 女兒第三二九章 李夏娘第四零一章 參與第三五四章 意想不到的事第四九四章 執念
第四一四章 冬天的桃花第三九七章 年根兒第三零五章 毛粉兒第一章 果男第四六八章 又一樁親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生意第四零五章 棋逢對手第一百一十章 神童李夏第八十七章 邀請第二百一十四章 透露第五一七章 倉促第一百七十一章 感情第二五三章 趁機第五二九章 回門第四一三章 過年啦第三七七章 安置第五一一章 相處第七十三章 相親(二)第十八章 夫妻第一百四十一章 夜市第三九零章 機會第二八二章 眼前富貴第四十四章 廟會第四零五章 棋逢對手第四七三章 好人難做第五一一章 相處第十章 哄騙第二百一十四章 透露第三二四章 新打算第五一三章 鐵腕第五章 小樹第四三七章 星星月亮第一百六十六章 婆媳第九十五章 貴客臨門第四六一章 探親第十三章 秀才第四八四章 上眼藥第一百二十章 僱工第三零九章 團圓第四五一章 書童第三四一章 故人相逢第三八三章 羊湯第一百八十章 隔牆有耳第一百六十八章 煩惱第五四十二章 番外二續第一百零一章 第一桶金(二)第二八三章 監生和外宅第三三零章 姐妹第三十四章 學業第一百零七章 都進城了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二八五章 冷漠第四六二章 家事第二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二十五章 開業啦第一百零四章 禮多人不怪第四五一章 書童第二百零二章 公平和謙讓第三八四章 央求第五零三章 人家第七十六章 狼(刪掉)娘回來了(二)第三四五章 李夏的保護者第四四一章 齊聚一堂第四一四章 冬天的桃花第一百四十三章 回祿第四三一章 大丫的婚事第四四五章 品味第四六零章 閨蜜第四二一章 悲喜第二七九章 姑太太第二九六章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第四三零章 不爭氣第一百八十二章 彆扭第四七三章 好人難做第一百三十五章 利潤第四一一章 心虛第六十九章 夏至斷案第四七九章 難纏第三八七章 懶惰第三五九章 仁至義盡第一百八十七章 滿足第十五章 父親(二)第四一八章 過年第四四七章 顧家的女兒第三二七章 試探第一百四十九章 禮物第二百一十九章 禮尚往來第九十三章 釜底抽薪(二)第二百零九章 要麥子第五十一章 少年,吃了嗎(四)第八章 母親(二)第五一九章 好事成雙第五三二章 昭昭第二百零六章 慶祝和犒勞第三零六章 中秋第三四三章 女兒第三二九章 李夏娘第四零一章 參與第三五四章 意想不到的事第四九四章 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