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功名歸墮甑

關帝廟歷經風雨,牆壁帷布上都是煙熏火燎的黑斑,從天井看向屋脊,上面立有陶塑雙鰲寶珠裝飾,碌灰筒瓦,素瓦剪邊,封檐板雕刻有花鳥紋飾,雖已陳舊仍紋路清晰。

看着青磚之中扦插的那根金針暗器,剛纔在範幫主武功淫威下都未屈服的廣州丐幫長老,此時卻集體緘口不言,你看我我看你,似乎還是想要推舉出一個話事人,再來對外答覆這件難事。

但江聞已經無師自通地從神案上拈出三支香,在搖曳幽微的燭臺上點燃後,對着持刀觀春秋的關帝神像拜了三拜,插入香爐之中。

微風翕呼之間,三根香上隱隱的火光明滅不定,映照出了江聞緩緩時轉頭臉上的笑容。衆人都驚疑不定地屏息凝視,不知道眼前這人會將矛頭對準哪邊。

眼前的勢力明顯已經劃分開了,一邊是過江的範幫主,武功高強但人數不多,畢竟丐幫幫主門徒再多,也不能帶着幾百上千個叫花子招搖過境、沿途討飯吧。

而廣州本地的關帝會,纔是江聞此行想要找到的地頭蛇,眼線遍佈城池每個角落,能夠提供他急需的信息。

如此一來,該怎麼站隊就不言而喻了——江聞也順便言傳身教給三個徒弟,讓他們看看合格的江湖人士是如何攪動風雲的……

他的視線慢慢掃過兩側牆壁上的“冬雪老鬆圖”、“書中金玉圖”、“和氣生財圖”、“福自天來圖”、“山水相逢圖”,最後落在了範幫主身上。

“範幫主,我看各位剛纔大動干戈傷了和氣,不如由您這一幫之主帶個頭,把話說開如何?”

一臉胡茬的範幫主意味深長地看着江聞,似乎也察覺到了他拉偏架的意味,卻只是嘆了一聲後鬆開了擒拿,與江聞一樣拈出三支香,禮敬非常地在關老爺面前完成了儀式。

銳不可守、威不可久,範幫主如今已經隱隱壓不住局勢,再加上江聞這根分量不輕的稻草,他也只能暫避鋒芒了。

範幫主焚香完畢,纔跟衆人說了這件事的根由。

江聞這才知道他是丙寅日入的城,也就是五天之前纔到廣州,專程來關帝廟卻沒找到關帝會的龍頭吳幫主,反而碰上了幾位丐幫分舵的長老在這裡大打出手,想要調解紛爭卻意外激化了矛盾,被纏在這幾天了都不得動彈。

“各位長老,我的的確確是接到了你們吳幫主的口信,才晝夜兼程地來到廣州,商議兩處丐幫合併一事。此事關聖帝君明鑑,我範興漢絕無虛言!”

範幫主的語氣正義凜然,擲地有聲,虎目橫掃衆人,顯得非常之有底氣。

但話音剛落,隨即就有位瞎了一隻眼的乞丐長老站出來,語帶不善地說道。

“那我斗膽請教,吳幫主失蹤不過半月,你們興漢幫的人就跳了出來攪風攪雨,不就是看我們羣龍無首、想來分一杯羹嗎?”

另外也有人躲在人羣裡出聲道。

“吳幫主如今聯繫不上,我們五個分舵想自己選出龍頭,你又不讓我們選,又拿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糊弄我們,到底是何居心!”

“再者說了,吳幫主恩澤廣佈,我們廣州叫花子無人不服,讓你來當關帝會的龍頭,你有這個實力嗎?臉都不要了!”

當地的丐幫長老衣裳破爛卻並不骯髒,平時的伙食想來也是不錯,質問之聲激昂有力,瞬間以人數優勢彌補了質的不足。

“混賬,自古丐幫就有範、高、李門,皆以我範家門爲首!你說說有何做不得!”

範幫主聞言大怒,一拍桌子火氣又上來了,這次明顯用上了丹田氣海之音,如銅鐘乍響震耳欲聾。

“到底是誰在惡意中傷!你們敢不敢來關老爺面前也發個毒誓,這裡面沒有你們的添油加醋、小肚雞腸!”

這次範幫主拿出來說事的身份,似乎讓反對者爲之一窒。

史料顯示,以乞討這種行爲作爲生活手段的職業乞丐,最早出現在春秋時代。《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就記載晉國公子重耳“乞食於野,野人與之塊,公子怒欲鞭之”。

天下丐幫門派千千萬萬,但論起歷史源流,就不得不提單獨冠以姓氏的丐幫三大門派——範家門、高家門、李家門。

範興漢姓範,但是範家門卻不一定都姓範,就好像高家門是因爲附會於傳說中的乞丐狀元高文舉,而李家門奉宋真宗的宸妃李娘娘爲祖師。

他所說的範家門,是傳說源自孔子當年周遊列國,曾在陳國斷炊時靠行乞才度過難關的事情,孔夫子得了範丹老祖的救濟活下下來,儒家子弟非常感激範丹老祖的慷慨施救。

而後來範丹家產敗落,只能上街要飯,後來有乞丐要飯,就自稱是範家門的弟子,替老祖宗範丹要賬來了。

這些故事後面說相聲快板的經常提,但其實範丹是東漢時代的人,和孔子根本不挨邊,只是後來民間口口相傳、衆口鑠金,範丹竟然真成了孔聖人的債主。

但不管怎麼說,這段歷史從南到北的叫花子都認,也就格外尊崇範氏,逐漸形成了這樣一幫有共同信仰、要錢要飯有所準則的羣體,綿延到這一代,恰好是以範興漢爲門主。

“哼,範家門又如何?那你又如何證明自己不是來趁火打劫?你敢不敢發個毒誓,除非找回吳幫主,否則不再危言聳聽兩派合併!”那名瞎了一隻眼的乞丐長老站了出來,立刻拈香點燃遞出,拿出了看似對等的條件擺在範興漢的面前,還用挑釁的目光看向範幫主。

看得出來,廣州本地丐幫的人之所以油鹽不進、態度惡劣,是因爲雙方實力不均導致的不安全感。他們如今面對着團結卻統一領導的興漢幫,此時瀕臨四分五裂的廣州關帝會已然無力抵擋,這纔會如此偏激排外。

範興漢似乎被對方連日行徑激怒,當即沒過多想就也發下了誓言,同意在找回吳幫主後再提此事,到那時候廣州關帝會再給他一個交代,言語之間顯然是信心滿滿。

“師父,我怎麼覺得範幫主上當了呀?”

一旁看戲的凝蝶小心翼翼地捅了捅自家師父,壓低聲音說道。

江聞樂呵呵地給徒弟解釋道:“那當然是上當了。如今吳幫主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範興漢想證明清白哪有這麼容易,廣州丐幫不過是想用權宜之計拖延時間罷了。”

洪文定也恍然大悟地看向師父:“我懂了。他們拿範幫主的江湖名聲做威脅,逼他不得不同意這個條件,等到範幫主再回來的時候面對已經選出幫主龍頭、擰成一股繩的關帝會,便就只能無功而返了……”

江聞也看出來了,範幫主這幾天呆在這裡也種被困的無奈。

從這人帶着並派的口號走進大廳那一刻起,就摻和進了這場雞飛狗跳的鬧劇中,可只要他一走,就代表人少的興漢幫退出爭奪,只會留下趁火打劫的口實,落入了人財兩空的局面。

江聞點了點頭:“嗯,成語用的不錯,比門口那個滿嘴黑話的強多了。”

眼看雙方又進入了針尖對麥芒的氣氛,看了半天戲的江聞連忙出來調停。

“兩邊諸位,既然範幫主已經把話說開,你們也得坐下來慢慢談吧,再吧把吳幫主失蹤前的消息拿出來參詳參詳。如今早一日找回龍頭,關帝會少一日內亂、興漢幫也免了一日嫌疑不是?”

話都說到這裡,雙方其實也經過了一輪頗有分量的談判,彼此都摸清了對方的底線,因此老老實實地坐了下來。

範興漢的目的很簡單,自然是想要收編這些羣龍無首的廣州乞丐,讓興漢幫的勢力往南邊擴展一截。而廣州關帝會所需要的是時間,選出一個有威信的話事人領頭,這樣才能佔據本土優勢,防止被外地乞丐分崩瓦解。

“吳幫主在半個月前,曾來廟中見過我,同時吩咐管束好手下的乞丐,別在駱老英雄的‘金盆洗手大會’上惹事,我都照命令去做了。”

“我曾派出手下的乞兒打探,吳幫主府上有十餘日日不見車馬停留,泔水也不同往日,想必早就不在府上,另居他出了。”

“對了,我倒是想起來,吳幫主最愛吃都城隍廟門口的香肉。那鋪子的店家閒聊時曾與我說過,吳幫主在癸丑日夜裡曾經找他沽酒買肉,飽餐一頓之後才往西北邊去了。”

“西北邊?你沒聽錯吧,幫主那天曾和我打聽過南海廟那邊的消息,怎麼也該是往南邊,我還以爲是跑去那裡出海了?可我手下乞兒沒收到一點消息呀……”

幾名當地丐首嘰嘰喳喳地討論了起來,很快就摸清了關帝會吳幫主失蹤前的行動軌跡。這些三教九流排於最末的乞丐雖然不起眼,但打聽起消息來簡直是無孔不入,令人聞風喪膽。

其他密探再專業,恐怕也沒有憑藉吳幫主府上泔水少了苦筍及蜂蛹兩道剩菜,就判斷出他本人不在府上具體時間的本事吧?

江聞暗暗感嘆,此行果然是找對人了,有這些專業人士幫忙的話,找到南少林藏身地易如反掌,就連查清和尚們掉了幾根頭髮都不在話下。

“各位丐首,這麼說來貴幫主有可能是在南海廟失蹤的,莫非出海遭遇不幸?不知可否告知貴幫主的名姓,我們武夷派也好幫助打探一番。”

做戲要做全套,江聞立馬錶現得急公好義,要爲他們找回幫主作出點貢獻。

“幫主洪福齊天,不會有事的。”

一名頭髮花白的老乞丐緩緩說道:“多謝江掌門好意,幫主名喚吳六奇,現爲掛印總兵官左都督,駐鎮饒平。”

此言一出,江聞立刻露出了笑容,用標準的方式掩蓋住內心的驚奇,又和範興漢對視一眼,果然發現他表情流露出的無奈。

“原來竟是吳將軍!大名久聞,卻沒想到與諸位有此淵源各位照這樣算來,豈非都是參將、遊擊了?真是羨煞旁人!”

江聞皮笑肉不笑地吹捧了起來,倒是讓眼前的乞丐長老們笑得很是開心,看向江聞的眼神也和善了不少。

“江掌門不可胡說,不可胡說啊!”

一羣人瞬間開懷大笑了起來,彷彿之前鬧內訌的不是他們幾個。

吳六奇,在金庸的小說中是天地會在清廷中的臥底,書中的他初爲丐幫弟子,後來犯了錯誤被逐出,轉投清朝後立下大功才幡然悔悟,最後重新棄暗投明加入天地會,憑藉武功和人品被陳近南任命爲洪順堂紅旗香主。

可問題是這裡非金庸江湖,而是似是而非的明清江湖!

真實歷史上的吳六奇因爲嗜酒好賭曾經乞食度日不假,他先投南明成爲總兵,但在清順治七年(1650)正月,明叛將尚可喜率清軍征剿粵東,吳六奇率先迎降,併爲響導,招徠旁邑。而在順治十二年(1655),吳六奇更向朝廷提出了強化海防的建議。次年清廷便宣佈“海禁“政策。吳六奇趁機大治海艦,招募水師,會剿廈門,並招降南澳守將,以此打擊、封鎖鄭成功在東南沿海的抗清鬥爭。

他以降將身份在潮汕地區厲行海禁,並且大肆屠戮潮汕海民,死難者數萬不止,這樣纔得到順治賞識,受封掛印總兵官左都督。

要知道,厲行海禁本就是削弱東南鄭家的重要手段,閩粵之間的潮汕又是鄭成功重要的兵源地和戰略要地,試問一個如此熱衷於反鄭立功的清廷紅人,怎麼可能會倒向效忠鄭氏的天地會,陳近南又怎麼敢收這樣一位生死仇敵呢?

金庸書中之所以會出現這樣離奇的劇情,還是因爲吳六奇和他出身的海寧查家的淵源。

吳六奇乞食度日的時候,據說是查家先祖查繼佐見到吳六奇談吐不俗,便以貴客相待,兩人徹夜長談,停留數日後贈以厚資,送他回故鄉廣東,這纔有了日後的飛黃騰達。

康熙二年(1663),歸安(今浙江吳興)人莊廷攏招聘名士暗修明史,後因“明史案“事發,株連了查伊璜,吳六奇竭力營救,使查伊璜得以脫身,傳爲美談。

這事蹟在鹿鼎記中也有記載,然而這段因家族記憶而產生的故事,已經與真實歷史相去甚遠了。

這樣一個清廷紅人居然是廣州丐幫關帝會的龍頭,必定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訊號。這樣的朝廷要員,又怎麼會莫名其妙失蹤呢?

“江掌門,我們有個不情之請,不知道您是否方便?”

獨眼乞丐挑釁般地看了範興漢一眼,從懷裡拿出一份很是精緻的請帖,小心翼翼地放在江聞面前。

“吳幫主失蹤之事,興漢幫的朋友想來自然有辦法。但我們一直隱隱覺得,吳幫主這樣的朝廷要員絕不可能無故失蹤,或許只是我們身份低微,無法聯繫罷了……”

江聞接過了一看,發現這就是傳說中廣州城兩大熱鬧事之一的“金盆洗手大會”請柬,龍飛鳳舞十分精美,寫的竟然是關帝會的名字。

“長老這是何意?”

江聞小聲問道。

“這是駱老英雄看在吳幫主面子,給關帝會送來的請帖,卻是擡愛把我們視作武林同道了。”

獨眼長老停頓了一會兒,才感慨道,“可我們都是花子出身,無論如何也不敢去給英雄們招惹晦氣,眼下不如讓您代去一趟,或許能在會上見到吳幫主,又或者問問會上英雄,也好請他回來主持大局……”

話音落下,另外幾位長老也是大點起頭,一點反對的聲音都沒有,與之前連連嗆聲的狀態截然不同。

但江聞知道,先前齊聲反對範興漢和如今支持他,都不過是權謀之術,只爲了告訴範興漢一件事——關帝會的東西就算是拿去喂狗,也不會讓你碰一根手指頭。

江聞微微一笑,趁機拋出了自己的條件。

“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只要各位能告訴我南少林的消息,赴一場金盆洗手大會又有何難?”

“南少林?他們在上月突然銷聲匿跡,平南王府搜查許久也沒有一絲下落,如今我們也未聽說線索。江掌門想知道這件事,確實只能由關帝會出馬了……”

年老乞丐和獨眼乞丐,顯然都是勢力較爲雄厚的一方,不管何事都會防止對方坐大,連忙出聲道,“這件事我就應下了,一有消息會立即閣下!”

“多謝!”

江聞手持請帖抱拳拱手,用眼神示意凝蝶趕緊把地上的金針拔走,隨後就毫不猶豫地離開。

關帝廟的大門敞開,見到江聞毫髮無損地從其中走出,而自家長老們也魚貫而出,與他目送離開全無硝煙之色,門口的乞丐們皆是驚異連連,暗暗慶幸剛纔沒有像那個愣頭青一樣動手。

“江掌門且慢!”

一聲沉吼出聲,關帝會的幾名長老都止不住面露壞笑,在火燭底下顯得陰晴不定、詭異非常。

範興漢上前兩步面色不善地看着江聞,似乎很是惱怒江聞方纔出的風頭——自從方纔壯乞丐也趁機走上來,在他耳邊低聲說了幾句後,範興漢的臉色就更加難堪了。

“江掌門,我這不肖弟子所說,可是真的?”

範幫主的手下圍了上來,卻被他揮手驅散,獨自一人面對着江聞,目光炯炯。

江聞似笑非笑地看着他:“真的又如何?假的又如何?”

範興漢也是語調古怪地哈哈一笑:“若是假的自有門規懲處,若是真的,我這個範家門長,說不得就得討回一個公道了!”

江聞卻好像是也熱血上頭,絲毫不讓地對着範興漢說道,“好!既然範幫主有指教,江某敢不奉陪?不如我們借一步說話!”

“請!”

“請!”

兩人的語氣已然夾槍帶棒,兩邊的乞丐都很識相地讓開一旁,生怕被波及捲入,兩人漸行漸遠,來到了棲留所旁視線不及的邊上。

除了隨地搭建的窩棚,城市乞丐往往有自己的棲留所,一般是當地財主個人出錢或多人合力出錢蓋起來的,俗名“討飯屋”。

關帝廟旁棲留所的規模都不小,看上去至少也有七八間房間的大小,像這樣的棲留所就成了大小丐頭們的公廨了。正房中住着丐頭及其妻兒老小一家,中間的一間廳堂是丐頭辦公的地方,審案、行刑,就在這裡執行。關帝會的就大小乞丐按照男女分住兩廊廂房的通鋪上,能勉強算出這裡的丐頭所統轄的乞丐大約有二百多名,不過此時住在棲留所裡的,就只有三四十人。

兩人來到棲留所旁一棵芭蕉樹下,兩人的臉色瞬間不約而同地變了。

“範某多有冒犯,方纔多謝江掌門解救!”

範興漢臉上的亢怒瞬間消解,轉而都是劫後餘生的後怕,“這幫潑材竟然要把殺害朝廷命官的罪名安在我身上,當真是可惡無比!”

江聞也連忙謙虛地說道:“舉手之勞罷了!範幫主,也幸好你有急智配合,不然江某也只能是畫蛇添足。”

所以說有些時候,搶先批評可能是保護,江聞方纔化解矛盾的辦法十分有趣,明面上爲關帝會乞丐長老站隊,爲他們爭取統一內部的時間,暗地裡卻給範興漢找了個臺階下,把殺害幫主的罪名弱化成了趁火打劫。

江湖矛盾往往都靠說和解決,就是因爲面子不能輸,裡子又不肯讓。這場戲裡其實所有人都在打配合,而且所有人都以爲佔了便宜,纔能有個體面的解決。

只能說這些混到一幫高層的人裡,少有有什麼腦子不清醒的人物。

對範興漢來講,上個套已經不算什麼了,畢竟殺害朝廷命官這個罪名着實有些嚇人了,一旦傳出去範興漢恐怕要惹上一身臊。

範興漢哈哈一笑,顯得很是坦蕩,“這幫殺材以爲自己見了海翅子,就是鷹爪孫,今後再給他們點顏色瞧瞧。”

此時開口又是北方江湖黑話,海翅子指大官兒,鷹爪孫指官差,這是嘲笑廣州乞丐真以爲自己都是參將遊擊,儼然把自己當個人物了。

說到底,幫主之位只是虛的,朝廷武將不可能真的來管束一羣乞丐,因此這個幫主誰來做都行,可誰來坐又都不一樣。

趁這個機會,範興漢也把廣州這個武將當乞丐頭的緣由說了出來。

事實上在任何一個社會,都會因爲天災**的原因出現乞討現象,乞丐也是個歷史悠久的職業,他們不像普通的失地農民那樣充滿憤怒、也不像失業郵差一樣豪氣沖天,乞丐作爲社會邊緣人物,其實也早就變成了畸形社會的一部分。

前宋時期丐幫幫主被稱爲“團頭”,最多還只是富家翁。早在宋元話本小說《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裡有詳細的記載,南宋初年,杭州城內有一位著名的丐幫幫主,被世人稱之爲“金團頭”,金團頭由於經常收乞丐交上來的例錢,所以家底很殷實,有時候甚至還放票。

而到了元明時期的丐頭,已經開始負責地方上死人的入殮,《水滸傳》中武大郎被潘金蓮毒死以後,就是丐頭何九叔帶着乞丐去入殮的,儼然已經具有社會不可替代的作用。

像這樣的丐幫,實際上是以行乞爲主,主要是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其中也有少數人以行乞爲幌子,幹坑蒙拐騙的勾當,從事些類似於黑社會的行爲,但從總體上來說,這些人對官府沒有多少仇恨,屬於可收編利用的灰色地帶。

在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官辦丐幫和江湖丐幫的分化。

範興漢所代表的範家門,是標準的江湖丐幫,門人懂點武術有些自保能力,靠着層層疊疊的組織架構養活自己。

其中一部分人白天出去乞討,晚上回來,必須交納“份例”——三五文錢或幾兩米;一部分人在“家”裡養雞鴨、餵豬羊,由丐頭每月發放份例錢;還有一部分人是乞丐王國裡的“公差”—幫中有人犯了幫規,他們負責掌刑(相當於執法長老);如果街上有了病死或凍死又無人認領的屍體,他們就負責背到墳地去埋掉然後從地保那裡領賞錢。

而像廣州這樣的官辦丐幫之所以能在地方上稱雄,就是因爲他們的身份是被官方承認的。

關帝會在廣州城裡獨此一家,有權向辦紅白喜事的人家收取數額不等的“丐捐”,乞丐頭子再將錢分爲五份,自己和普通乞丐頂多留下三成,以及作爲關帝廳的“公款”,剩下部分都要通過吳六奇上交給官府,成爲平南王尚家的一部分收入。

官辦丐幫看不起江湖丐幫,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就算範興漢武功再高,也不可能有掛印總兵官左都督的威勢讓人信服。

而吳六奇當這個乞丐頭子,更是因爲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導致。

吳六奇早年當過乞丐,後來又投尚可喜成爲了他手下藩將之一,就被髮掘特長來整合這些“可回收垃圾”,他當時寄人籬下,自然只能老老實實幹起丟人的乞丐頭子營生,可如今他的名氣憑藉着海禁功勞已經入了順治的視野,自然不願意再做這個有失體統的勾當。

爲此他找來了範興漢,邀請他接管廣州城中的關帝會從而脫身,卻不知爲何突然失蹤,這讓範興漢已經是驚慌不已,猜測自己莫非陷入了什麼危機之中。

“範幫主,我看你還是早點走吧。”

江聞也好言相勸道,“吳六奇如果是因惹惱尚家而失蹤,你這趟太容易引火燒身了。”

範興漢點了點頭,卻沒有開口,從神色上來看,竟然還是有些猶豫彷徨,實在是讓江聞大跌眼鏡。

“哎,既然如此,這份請帖範幫主你手下,到金盆洗手大會看上一遭,也好絕了這份念想。”“請帖卻是不必了。”

隨後他有些狡黠地看了江聞一眼,故意掀開破衣爛衫的衣角,露出貼身收藏着的請柬一角。

“江掌門的好意我心領了。”

然後範興漢卻有些赧然地擡頭道:“江掌門,我只是不知道該如何與幫中弟子交待。當初可是豪言壯語而來,如今這樣無功回去……”

都什麼時候了還關注這個?

江聞只覺得眼前這人如果不是腦子有問題,就一定活得很累。江湖上有人愛惜羽毛、有人重利輕義,但總是出於自心所致,又或者性格使然,這也是無可厚非的。

而眼前這個範興漢,只記掛着興漢幫的一羣弟子,時時刻刻想着是維護自己在弟子們面前的形象,這就相當於活在了別人的眼光裡。

有些時候哪怕自己知道是錯的事、知道已經踏入陷阱,他也只能硬着頭皮上前,只爲了讓他錯得合乎情理。像這樣的人看似真小人,實則僞君子,實在是兩面都不討好的存在,矛盾得令人費解。

金庸原作中,他被抓入天牢時骨頭頗硬,任憑大內高手賽總管如何威嚇利誘都半點不屈,偏偏被對方吹捧和高帽哄騙得飄飄然。後面更是幫着滿清大內第一高手賽總管擒拿苗人鳳,即便是先受了別人的騙也不應該如此草率,果然是個鑽進名利網中就看不穿的人物。

江聞忽然狐疑地看向範興漢,緩緩開口說道,“範幫主,聽你這意思,你該不會真想和我鬥過一場,去給你那不成器的徒弟找回面子吧?”

範興漢聞言更加無奈,卻當真壓低聲音說道:“江掌門,此事我也羞於開口,但你能否給我個方便,我總好在弟子面前有個交待……”

江聞差點被他氣樂了,這是要打假賽?還有這麼光明正大和對方商量的?又哪有這麼跟人硬要便宜的?

“範幫主你再仔細想想,我今天幫了你,不是應該你給我個面子嗎?”

然而範幫主依舊拱手不動,滿臉愁容,顯然是不願意轉換作風。

“江掌門,只要你能答應我這件事,日後必然有厚報……”

兩人僵持間,江聞卻忽然靈機一動,忽然拍了拍範幫主的肩膀,很是認真地說道。

“範幫主,你可能弄錯了一點。我剛纔作爲師父管教了你的徒弟,你想要找回場子的話,應該也來打我的徒弟。是不是這個道理?”

範興漢被這一番話搞蒙了,摸了摸臉上的胡茬,猶豫着說道:“按理說,好像真是這樣……”

江聞當即一拍大腿。

“這就對了!我聽說幫主你九九八十一路五虎刀並世無雙,二十三路龍爪擒拿手鑽筋入骨,如今用刀我覺得不妥,你乾脆用這擒拿手教訓我徒弟一頓!這樣豈不是兩全其美?”

突然被一頓吹捧, 範幫主渾身舒爽中又有點莫名其妙地看着他:“江掌門,你這兩全其美從何說起呀?”

江聞不容分辨地拍着他的肩膀說道:“是我失言了,幫主無需介意,我們就這麼說定了!”

隨後從棲留所旁的芭蕉樹下探出頭,對着遠處看熱鬧的人大聲喊道:“話不投機半句多!石頭,你替師父討教下範幫主的高招!”

“既然如此……”

範興漢看到一個五六歲的小孩楞楞地跑過來,更加不好意思地抱拳低聲說道:“江掌門,我的龍抓擒拿手習練已久,必定控制好力道,保證不傷到令徒!”

隨後嘆了一口氣,臉上刻意掛上怒容,腳步卻依舊堅定地往外走去。

江聞笑眯眯地看着範興漢:“不礙事的,範幫主切記不要留手,更不許藏私。只是你這脾氣倒也是有趣,今後說不得就要吃虧啊。”

“丐幫本就是最低賤之人。”

聽到這句話,原本背朝江聞已經要走出去的範興漢卻突然停下了腳步,壯碩的背影裡多了幾分的無奈,後面的話也隨着嘆息和腳步逐漸渺茫,最後徹底融於芭蕉樹的沙沙作響中。

“有人路邊扔點東西,不論多髒、賞口飯我們就要吃;不管多賤、賞個臉我們都得撿回來。像我們這樣的腌臢潑才,旁人會相信這是一個不計名利的君子,還是錙銖必較的真小人呢?”

“江掌門,爲了活着我們沒得選啊……”

喜歡詭秘武林:俠客揮犀錄請大家收藏:()詭秘武林:俠客揮犀錄更新速度最快。

更新預告(僞)第四十九章 退隱三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重恩怨屬名流第一百二十七章 別有人間行路難第一百一十八章 曾於青史見遺文第一百零四章 長風一笑輕九鼎第二百章 逆浪兼天涌第二百章 逆浪兼天涌第二十七章 天北密傳第五章 分道揚鑣第五十三章 東望夕茫茫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夜西風共白頭第一百四十章 暫醉佳人錦瑟旁第三十一章 四面楚歌第六章 名師高徒第二十七章 天北密傳第一百一十一章 水晶宮裡併骨寒第一十七章 夜半虛席第四十三章 因陀羅抓第一百六十九章 何爲久留茲第一百九十二章 清耳敬亭猿第一百一十三章 剝極而復參九陽第三十三章 太極雲手第七十五章 幽寒坐嗚呃第八十一章 仙骨無寒暑第七十八章 機詐不肆巧第八章 勝負之間第一十四章 三裡亭中第一百零四章 長風一笑輕九鼎第一百六十六章 秋墳鬼唱詩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爲莫知休更新預告(僞)第一十二章 反敗爲勝第二十八章 蛇鶴八步第一百二十五章 山北雨冷麒麟悲第六十三章 天涯淪落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蓋盡人間惡路岐第一百章上 閶闔正嵯峨第一百六十章 相逢紅塵內第七章 寶藏傳聞第九十四章 詄蕩天門開第一百二十四章 死生一度人皆有第六十一章 龍虎方交爭第一百六十六章 秋墳鬼唱詩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絕逾參辰第七十七章 皆老作龍鱗第四十五章 六牙七支第八十七章 耿耿寒星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歌風置酒宴羣公更新預告(僞)第一百零五章 柔處須防綿裡針第二百零五章 禪心已作沾泥絮第一百零八章 夜夜流光相皎潔第四十四章 越女殘劍第二百二十章 只今懷樹更懷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機關用盡不如君第七十六章 匣劍掌中杯第一十九章 空穴來風第四十九章 退隱三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莫思身外無窮事(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山北雨冷麒麟悲第一百一十六章 神靈亦妒鬼蜮災第一百八十七章 不在五湖中第一百八十一章 獨自莫憑欄第一百五十五章 風雲解鬥圍第三十八章 六道之外第七十九章 偶坐爲林泉第五十五章 煙姿入遠樓第一十七章 夜半虛席第六章 名師高徒第五十九章 幾度降神仙第二十五章 手觀音第九十章 壯荊飛擒蛟第一百八十三章 萬古共驚嗟第一百零五章 柔處須防綿裡針第五十三章 東望夕茫茫第一百零九章 遙知湖上一樽酒第一百八十四章 古剎疏鍾度第一百零五章 柔處須防綿裡針第二百一十章 誰念幽寒坐嗚呃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見五陵豪傑墓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重恩怨屬名流第一百零七章 青衫猶入九重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吹雨入寒窗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葉亂紛紛第一百章上 閶闔正嵯峨第八十四章 刀劍舞秋風第一百五十二章 今古照淒涼第一百零七章 青衫猶入九重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父子竭力山成玉第四十九章 退隱三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尤眚以掩德第九十八章 羽化竟何在第一百三十九章 若浮海而望碣石第二十三章 初戰無果第三十八章 六道之外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爲莫知休第一百零七章 青衫猶入九重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若教眼底無離恨
更新預告(僞)第四十九章 退隱三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重恩怨屬名流第一百二十七章 別有人間行路難第一百一十八章 曾於青史見遺文第一百零四章 長風一笑輕九鼎第二百章 逆浪兼天涌第二百章 逆浪兼天涌第二十七章 天北密傳第五章 分道揚鑣第五十三章 東望夕茫茫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夜西風共白頭第一百四十章 暫醉佳人錦瑟旁第三十一章 四面楚歌第六章 名師高徒第二十七章 天北密傳第一百一十一章 水晶宮裡併骨寒第一十七章 夜半虛席第四十三章 因陀羅抓第一百六十九章 何爲久留茲第一百九十二章 清耳敬亭猿第一百一十三章 剝極而復參九陽第三十三章 太極雲手第七十五章 幽寒坐嗚呃第八十一章 仙骨無寒暑第七十八章 機詐不肆巧第八章 勝負之間第一十四章 三裡亭中第一百零四章 長風一笑輕九鼎第一百六十六章 秋墳鬼唱詩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爲莫知休更新預告(僞)第一十二章 反敗爲勝第二十八章 蛇鶴八步第一百二十五章 山北雨冷麒麟悲第六十三章 天涯淪落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蓋盡人間惡路岐第一百章上 閶闔正嵯峨第一百六十章 相逢紅塵內第七章 寶藏傳聞第九十四章 詄蕩天門開第一百二十四章 死生一度人皆有第六十一章 龍虎方交爭第一百六十六章 秋墳鬼唱詩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絕逾參辰第七十七章 皆老作龍鱗第四十五章 六牙七支第八十七章 耿耿寒星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歌風置酒宴羣公更新預告(僞)第一百零五章 柔處須防綿裡針第二百零五章 禪心已作沾泥絮第一百零八章 夜夜流光相皎潔第四十四章 越女殘劍第二百二十章 只今懷樹更懷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機關用盡不如君第七十六章 匣劍掌中杯第一十九章 空穴來風第四十九章 退隱三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莫思身外無窮事(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山北雨冷麒麟悲第一百一十六章 神靈亦妒鬼蜮災第一百八十七章 不在五湖中第一百八十一章 獨自莫憑欄第一百五十五章 風雲解鬥圍第三十八章 六道之外第七十九章 偶坐爲林泉第五十五章 煙姿入遠樓第一十七章 夜半虛席第六章 名師高徒第五十九章 幾度降神仙第二十五章 手觀音第九十章 壯荊飛擒蛟第一百八十三章 萬古共驚嗟第一百零五章 柔處須防綿裡針第五十三章 東望夕茫茫第一百零九章 遙知湖上一樽酒第一百八十四章 古剎疏鍾度第一百零五章 柔處須防綿裡針第二百一十章 誰念幽寒坐嗚呃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見五陵豪傑墓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重恩怨屬名流第一百零七章 青衫猶入九重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吹雨入寒窗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葉亂紛紛第一百章上 閶闔正嵯峨第八十四章 刀劍舞秋風第一百五十二章 今古照淒涼第一百零七章 青衫猶入九重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父子竭力山成玉第四十九章 退隱三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尤眚以掩德第九十八章 羽化竟何在第一百三十九章 若浮海而望碣石第二十三章 初戰無果第三十八章 六道之外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爲莫知休第一百零七章 青衫猶入九重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若教眼底無離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