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團隊

會議持續到天亮,直到塞隆等人實在堅持不住才宣告結束。

返回駐地途中,雖然裴承毅一直閉着眼睛,沒有參與幾個手下的討論,但是他沒有睡着,而是在思考問題。

結果沒有懸念,會議結束前,在沒人反對的情況下,塞隆下達了內部戰爭動員令,對各個『政府』部門與軍事機構的具體工作做了安排,並且正式命令總參謀部在2033年制訂的戰爭計劃的基礎上擬定新的作戰計劃。雖然塞隆沒有明確是否重新制訂作戰計劃,還是在原有的基礎是進行修改,但是他要求總參謀部在1個月之內拿出成果,所以只能在原有計劃上進行修改。考慮到實際情況,裴承毅沒有要求參與制訂作戰計劃,而是按照塞隆的要求,以顧問的身份協助阿根廷總參謀部。這個結果或多或少讓裴承毅不太滿意,只是他也知道,在爭辯中強壓外長卡洛斯不等於得到了阿根廷軍人的認同,要想進入核心圈,除了耍耍嘴皮子上的功夫,還要拿出真才實學。

事實上,裴承毅已經在阿根廷軍人面前『露』了一手。

別的不說,塞隆安排總參謀部的工作時,阿方索與特雷塞斯庫都希望讓軍事顧問團參於制訂作戰計劃,帕託斯則保持沉默,此舉表明,裴承毅等人在會議上透『露』的信息已經得到了阿根廷軍人的高度重視。

軍人不是外交家,注重的是實力而不是辯才。

可以說,裴承毅對幾個手下的表現非常滿意。

讓卡洛斯閉上嘴後,爲了提高手下的知名度,讓他們在阿根廷發揮更大的作用,裴承毅把表現的機會讓給了幾個部下。

做情勢介紹與局勢分析,對楊少勇等人來說,沒有任何難度可言。

要知道,這是當參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按照裴承毅的安排,首先由楊少勇介紹馬島駐軍的情況。

當然,這不是重點。雖然1982年之後,英國提高了馬島的戰略地位,擴大了馬島軍事基地的規模,部署了更多的防禦部隊,並且部署了一支常駐巡防艦隊;2017年之後,隨着阿根廷發起國防現代化建設,英國數次向馬島增兵,一度將馬島定爲重點巡防區域,安排潛艇到馬島附近海域巡邏。但是受自然環境、基礎設施等因素限制,馬島的守衛力量仍然不夠強大,甚至可以說聊勝於無。別說英國,換了其他國家,也不可能在距離本土上萬千米、條件極端惡劣的馬島部署太多軍事力量。按照英國『政府』公佈的信息,在馬島部署1名軍人的費用是本土的5倍。也就是說,在馬島部署半個旅,等於在本土部署2個半旅。按照英國國防開支比例計算,維持馬島駐軍的費用約佔國防開支的17%。如此高的比重,讓英國『政府』很難承受,也就不可能擴大馬島的駐軍規模。

用楊少勇的話來說,只要能將1個裝甲營送上馬島,並且提供足夠的作戰物資,阿軍就能在1個月之內佔領馬島。

問題就在這裡,阿軍用什麼辦法將1個裝甲營送上馬島?

更重要的是,裝甲營只是骨幹,要想發揮裝甲部隊的戰鬥力,肯定需要投入好幾個步兵營。也就是說,需要投送近1個旅的作戰部隊。雖然大部分部隊可以在戰役開始後,也就是攻佔了斯坦利港(阿根廷稱其爲阿根廷港)的機場之後,用民航飛機運送,但是在最初階段,至少需要投送2個營的作戰部隊。

對此,楊少勇給出了一個明確的答案。

只要阿軍捨得花本錢,採購大約70架戰術運輸機,就能在進攻開始的時候,將1個裝甲營與1個機械化步兵營組成的突擊部隊送上馬島。當然,解決方法不止一種。第二套解決方案是,採購24架垂直起降運輸機,將一支精銳突擊部隊送上馬島,以突然襲擊的方式攻佔斯坦利港機場,再用民航飛機運送其他作戰部隊。

作爲軍事顧問,只有建議權,所以楊少勇聽從裴承毅的吩咐,沒有替阿軍做出選擇。

毫無疑問,阿根廷陸軍更加傾向於後者。

採購70架戰術運輸機顯然不太現實。如果全部購買新貨,暫且不考慮有沒有軍火公司能一次『性』提供這麼多運輸機,高昂的費用就超出了阿根廷的承受範圍。以y-14c爲例,2035年時的對外銷售單價爲4.7億,就算給阿根廷打個八折,購買70架需要263.2億,加上配套設施,阿軍至少需要投入400億。就算阿根廷陸軍願意花400億元幫助空軍建立一支世界級的戰術空運力量,阿根廷『政府』也不會批准這筆軍火採購合同。當然,以戰爭爲目的,不一定需要購買新貨,完全可以購買二手貨。同樣以y-14c爲例,國際二手市場的價格大約爲2.8億,70架就是196億,加上運輸與營銷,總共需要投入210億左右。顯然,這也超出了阿根廷的承受範圍。除了購買,還可以租借。蠻度戰爭後,受軍事改革影響,共和國空軍大規模裁減戰術運輸機,除了將部分運輸機賣給友好國家之外,爲了最大限度利用軍事資源,空軍以委託租賃的方式,通過民營企業將200多架運輸機投入國際航空租賃市場,其中就有上百架戰術運輸機。雖然軍用運輸機很難改爲民航客機,甚至很難進入民用貨運市場,但是在某些特殊領域,軍用運輸機仍然擁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比如國際糧農組織、紅十字會、新月會等數家國際人道主義機構與組織就從共和國租借了數十架運輸機,向缺乏基礎設施的偏遠落後地區運送糧食、『藥』品等人道主義救援物資。如果阿根廷願意,完全可以通過租賃的方式獲得戰術運輸機。問題是,只要阿根廷在國際市場上大肆租賃運輸機,其戰爭意圖與戰術意圖就沒有任何秘密可言了。此舉引起的連鎖反應,足以抵消70架運輸機帶來的好處,從而使其不得不設法獲取更多的戰術運輸機。

相對而言,搞到24架垂直起降運輸機就簡單得多了。

因爲除了即將被淘汰的傾斜旋轉翼垂直起降運輸機之外,採用超導磁推進技術的新式垂直起降運輸機的價格都非常高昂,是戰術運輸機的數倍,所以採購24架垂直起降運輸機的可行『性』並不高,對阿根廷來說,最佳選擇還是租賃。當然,能夠租到的肯定是相對落後的傾斜旋轉翼垂直起降運輸機。重要的是,因爲共和國的cz-25系列與美國的v-22系列垂直起降運輸機正在全面淘汰,其中絕大部分並未達到壽限,所以國際租賃市場上至少有上千架保有量,只要小心形式,租賃24架不會引起重視。甚至可以說,這件事情根本不需要阿根廷軍方『插』手,完全可以委託給華安公司這樣的安保公司。

顯然,阿根廷陸軍沒有任何理由拒絕華安公司的“全面服務”。

突擊馬島只是第一步,甚至可以說是最輕鬆的一步。對阿根廷來說,要想取得最後的勝利,第二步,也就是迎戰英國遠征艦隊才最爲關鍵。

胡荊安介紹相關情況的時候,把英國海軍的作戰力量分成了兩個部分。

按照他的分析,受現實條件的約束,英國肯定會像50多年前那樣,在阿根廷軍隊攻佔了馬島、遠征艦隊無法立即出發的情況下,派潛艇南下,以劃定禁航區的方式阻止阿根廷通過海運向馬島增兵。如果能夠找到機會,幹掉阿根廷海軍的幾艘大型水面戰艦,就能重創阿根廷海軍,打擊阿根廷海軍的士氣與鬥志,讓阿根廷海軍喪失出海作戰的決心,爲遠征艦隊奪取制海權打下基礎。對阿根廷海軍來說,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像50多年前那樣,在遭到英國潛艇的迎頭痛擊之後做縮頭烏龜,要麼設法扭轉局勢。

顯然,阿根廷海軍不會選擇前者。

要想扭轉局勢,阿根廷海軍就得戰勝南下的英國潛艇。對阿根廷海軍來說,這也是走向勝利的第一步。萬幸的是,現在的阿根廷海軍不是50多年前的阿根廷海軍,現在的潛艇也不是50多年前的潛艇。雖然英國海軍的攻擊潛艇非常先進,至少有6艘達到了世界頂級水平,但是與50多年前相比,並不具備絕對優勢。別的不說,英國海軍的混合動力攻擊潛艇除了無限續航力之外,在其他潛航『性』能上、特別是與戰術行動息息相關的潛深、最大潛航速度等方面,並不比阿根廷海軍最先進的電動攻擊潛艇好多少。更重要的是,在作戰半徑不太大的情況下,電動潛艇有限的續航能力不會對戰術使用產生多大影響。也就是說,在水下對抗中,只要阿根廷海軍充分發揮電動潛艇的先進『性』能,不但有機會擊敗對手,還有很大的機會取得完勝。

按照胡荊安的分析,如果阿根廷海軍能夠打好第一仗,接下了就輕鬆多了。

擊敗英國潛艇後,阿根廷可以仿照英國海軍的做法,在馬島附近劃出進行無限制潛艇戰的交戰海域,迫使英國遠征艦隊遠離馬島。雖然阿根廷海軍可以用別的方法,比如主動伏擊來打擊英國遠征艦隊,但是按照胡荊安的分析,因爲阿根廷海軍缺乏聯合作戰能力,英國遠征艦隊擁有相對完善的反潛力量,所以包括主動伏擊在內的進攻行動都有可能產生適得其反的結果,使阿根廷海軍付出沒有任何意義的慘痛代價。通過無限制潛艇戰,不但能夠起到打擊敵人士氣、阻絕敵人前往馬島的目的,還能爲空軍創造更多的機會,並且爲海軍的水面艦隊創造出戰的機會。

爲了證明這一觀點,胡荊安重點分析了英國遠征艦隊的戰鬥力。

單論作戰能力,英國海軍在全球海軍中排名第三,比排第四的法國海軍、以及排第五的俄羅斯海軍強不了多少。當然,英國海軍的三支航母戰鬥羣絕對不容小覷。三艘“喬治五世”級大型航母的正常載機量爲76架(60架戰鬥機、4架電子戰機、4架預警機、6架反潛巡邏機與2架運輸機),戰時可以根據需要,對艦載機的搭配做出調整,大幅度增加載機數量,極端情況下能夠攜帶90架戰鬥機、8架電子戰機、6架預警機與8架反潛巡邏機,總載機量達到112架。如此一來,3艘航母總共能夠攜帶包括270架戰鬥機在內的336架作戰飛機,論制空作戰能力,幾乎超過了阿根廷空軍!如果考慮到航母在海上作戰中的優勢,不得不承認,英國海軍有足夠的實力單獨挑戰阿根廷海軍與空軍。更重要的是,英國海軍的裝備體系、特別是最重要的作戰飛機都來自美國,後勤保障與戰損補充都沒有問題。如果不能在戰鬥中打擊遠征艦隊的核心力量,即大型航母,戰鬥就會進入消耗階段,就算阿根廷能夠獲得來自共和國的支持,也耗不過英美。

也就是說,阿根廷海軍與空軍必須協同作戰,纔有戰勝英國遠征艦隊的可能。

當然,特雷塞斯庫與阿方索沒有否認協同作戰的重要『性』。

按照裴承毅的安排,胡荊安也提出了建議,即儘量利用馬島,包括島上的基礎設施與政治意義,儘量引誘英國遠征艦隊靠近馬島,並且在條件並不成熟的情況下發起攻佔馬島的登陸作戰行動,爲集中力量打擊英國艦隊創造機會。

與楊少勇一樣,胡荊安只提了建議,沒有替阿軍做出決策。

當然,建議很籠統,不具有可『操』作『性』。因爲海上作戰至關重要,所以在胡荊安提出建議之後,裴承毅主動提出制訂作戰計劃時,顧問團可以提供更多的幫助。正是如此,在安排相關工作的時候,塞隆纔會讓顧問團參加制訂作戰計劃的工作。

最後登場的是龍宏恩。

不得不說,胡荊安在介紹得過於詳細,讓龍宏恩沒有什麼好說的了。

事實上,除非英國海軍陸戰隊能夠打下斯坦利港,不然英國空軍很難在戰爭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按照龍宏恩的分析,英國空軍很有可能以“搭配”的方式參戰。

受國內基本經濟情況的限制,英國海軍並沒按照最大限度採購艦載戰鬥機,只是按照最低標準採購。毫無疑問,如果戰爭爆發,除了無法迅速買到足夠的艦載戰鬥機之外,還無法充分利用航母戰鬥羣。爲了解決在這個問題,英國採用的辦法也很簡單,那就是海軍與空軍使用相同的戰鬥機。也就是說,戰爭中,可以讓航母搭載空軍的戰鬥機,使英國空軍成爲遠征艦隊艦載航空兵的“預備隊”。

當然,除此之外,英國空軍還有另外一種參戰辦法。

按照龍宏恩的分析,因爲英國空軍配備了少量f-42重型制空戰鬥機,加上英國空軍擁有一支規模不俗的加油機羣,所以在不考慮作戰效益的情況下,英國空軍的f-42戰鬥機可以從阿森松島起飛,轟炸馬島,只是需要在往返途中進行3次空中加油。毫無疑問,這樣的作戰行動最多隻有象徵意義,不會對戰局產生太大影響。

最值得考慮的,還是英國空軍的“支援作用”。

除了爲海軍補充戰鬥機之外,英國空軍最能影響戰爭的行動就是在阿森松島部署遠程反潛巡邏機,爲在南大西洋上活動的遠程艦隊提供反潛掩護。實際上,胡荊安在介紹情況的時候就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不建議用潛艇伏擊英國遠征艦隊。龍宏恩強調了這個觀點,並且據此左證了胡荊安的另外一個建議,即想方設法引誘英國反攻馬島,因爲只有這樣,才能讓英國遠征艦隊離開岸基反潛巡邏機的掩護範圍,南下爲登陸艦隊提供支援,從而爲阿根廷海空軍聯合絞殺英國遠征艦隊創造機會。當然,在介紹情況與提出建議的時候,龍宏恩沒有說得這麼明確。

到此,應該輪到裴承毅登場了。

因爲3個部下表現得非常突出,東方聞卻沒有『露』面的機會,所以裴承毅把做總結的機會留給了東方聞。

不得不說,裴承毅有點託大。

東方聞並不是參謀,充其量只算得上是個負責日常雜務的文職軍人。

萬幸的是,跟了裴承毅近2年,東方聞學到了很多東西,在阿根廷總統與上百名軍政要員面前沒有讓裴承毅丟臉。

事實上,總結也沒多少難度可言。

4個部下的出『色』表現幫裴承毅掙足了面子,也讓阿根廷當局不再小看顧問團。

對於塞隆的安排,裴承毅並沒往心裡去。

這次會議已經證明,塞隆不是傳聞中的鐵腕領袖,而是一個擅長在多方利益中尋找平衡與調和矛盾的政客。正是如此,他纔沒有強壓卡洛斯。也正是如此,他纔沒有以強硬的態度改變軍方對待顧問團的態度。

對裴承毅來說,這意味着他必須靠自己的努力獲得阿根廷軍人的尊重。

爲此,裴承毅纔沒有急於翻開底牌,而是決定採用“後發制人”的策略,以“麻煩終結者”的身份幫助阿根廷軍方排憂解難,最終贏得阿根廷軍人的尊重。

這一招是否有效,很快就能見到結果。

第89章 狗急跳牆第107章 風暴中心第51章 待價而沽第23章 危機四伏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3章 血淚史第17章 高潮迭起第31章 干擾第12章 備戰第38章 孤注一擲第58章 利益交換第56章 積極主動第59章 未來第88章 地面戰鬥第113章 拋磚引玉第8章 外交歸外交第64章 有條不紊第11章 轉機第51章 潛艇殺手第25章 差距第22章 西方不亮東方亮第116章 條線上的螞蚱第55章 外太空作戰第31章 南亞橋頭堡第101章 決定性戰役第76章 虎視眈眈第9章 最高威脅第36章 雷霆一擊第104章 對症下藥第76章 有限反擊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67章 快速船隊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30章 兩手都硬第84章 王牌軍的實力第111章 影響力第50章 亡羊補牢第84章 王牌軍的實力第99章 否極泰來第125章 兩把尖刀第87章 砍瓜切菜第67章 主力對決第43章 返回中央第102章 第二戰線第26章 殲滅戰第3章 惡鄰序十四鷹擊長空第32章 超級間諜第37章 變策第53章 建議第40章 根本矛盾第86章 奔赴戰場第43章 和平利用第32章 信號第36章 將帥離心第80章 輕重緩急第84章 渺茫的希望第106章 舉足輕重的朋友序十九民族之魂第62章 死守第23章 找準目標第82章 金融保衛戰第28章 策動力第35章 尷尬的霸權第31章 合縱連橫第181章 戰略博弈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41章 大鬧龍宮第53章 快速調整第47章 準點第51章 醉翁之意第39章 以小時計算的決戰第24章 推銷戰爭第37章 專多能第78章 聯合抗華第65章 一舉兩得第122章 激戰將至第102章 大踏步前進第128章 上弦之箭第45章 戰爭需要理由第58章 空中走廊第32章 考察第99章 火急火燎第58章 高端之爭第2章 軍事政變第34章 借刀殺人第114章 寶刀不老第119章 二次革命第16章 新聞戰第39章 地面戰鬥第177章 爭分奪秒第29章 斬首行動第12章 門檻第125章 電磁先鋒第53章 新式戰爭第35章 交易第39章 殺雞儆猴第49章 核戰爭陰雲序十九民族之魂第42章 正面交火
第89章 狗急跳牆第107章 風暴中心第51章 待價而沽第23章 危機四伏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3章 血淚史第17章 高潮迭起第31章 干擾第12章 備戰第38章 孤注一擲第58章 利益交換第56章 積極主動第59章 未來第88章 地面戰鬥第113章 拋磚引玉第8章 外交歸外交第64章 有條不紊第11章 轉機第51章 潛艇殺手第25章 差距第22章 西方不亮東方亮第116章 條線上的螞蚱第55章 外太空作戰第31章 南亞橋頭堡第101章 決定性戰役第76章 虎視眈眈第9章 最高威脅第36章 雷霆一擊第104章 對症下藥第76章 有限反擊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67章 快速船隊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30章 兩手都硬第84章 王牌軍的實力第111章 影響力第50章 亡羊補牢第84章 王牌軍的實力第99章 否極泰來第125章 兩把尖刀第87章 砍瓜切菜第67章 主力對決第43章 返回中央第102章 第二戰線第26章 殲滅戰第3章 惡鄰序十四鷹擊長空第32章 超級間諜第37章 變策第53章 建議第40章 根本矛盾第86章 奔赴戰場第43章 和平利用第32章 信號第36章 將帥離心第80章 輕重緩急第84章 渺茫的希望第106章 舉足輕重的朋友序十九民族之魂第62章 死守第23章 找準目標第82章 金融保衛戰第28章 策動力第35章 尷尬的霸權第31章 合縱連橫第181章 戰略博弈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41章 大鬧龍宮第53章 快速調整第47章 準點第51章 醉翁之意第39章 以小時計算的決戰第24章 推銷戰爭第37章 專多能第78章 聯合抗華第65章 一舉兩得第122章 激戰將至第102章 大踏步前進第128章 上弦之箭第45章 戰爭需要理由第58章 空中走廊第32章 考察第99章 火急火燎第58章 高端之爭第2章 軍事政變第34章 借刀殺人第114章 寶刀不老第119章 二次革命第16章 新聞戰第39章 地面戰鬥第177章 爭分奪秒第29章 斬首行動第12章 門檻第125章 電磁先鋒第53章 新式戰爭第35章 交易第39章 殺雞儆猴第49章 核戰爭陰雲序十九民族之魂第42章 正面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