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大蕭條

bookmark

用汽車倒閉對全球經濟造成的影響遠遠超過了花旗

作爲“2018年全球大蕭條”爆的標誌件,通用汽車公司破產倒閉被載入了史冊。\月211日當天,紐約三大股市集體跳水,道瓊斯指數到收盤時暴跌的3個交易日內,道瓊斯指數從20日開盤時的17432點下跌到了24日收盤時的1點,跌幅達到752%。

一夜之間,數以百萬計的美國家庭數十年的積蓄變成廢紙。

通用汽車公司破產倒閉,直接導致211萬名員工失業,使2萬多家相關企業的近200萬名工人失去了飯碗。

與直~響相比,間接影響更加恐怖。

福特汽車公司克萊斯勒汽車公司與通用汽車公司面臨同樣的問題,如果不能儘快出售給有“實力”的競爭對手,均將在年內宣佈破產。

與2009年時相比,幾乎沒人相美國政府會出手拯救已經宣佈破產的通用汽車。

在要要拯救通用汽車的問題上,弗雷德裡克也舉棋不定。

拯救通用車、乃至美國產業的關鍵不是政府砸多少錢進去,而是儘快解除對電動汽車與電動汽車零配件的貿易壁壘,使美國的汽車產業能夠獲得物美價廉的電動汽車零配件,以代工生產與承包銷售地方式,在美國市場推銷廣受歡迎的電動汽車。要想解除貿易壁壘,不但需要總統同意,還需要國會同意。在當時的情況下,美國國會能否迅速批准解除貿易制裁,幾乎沒人抱希望。

如果美國解除對電動車與電動汽車零配件的貿易制裁,等於向中國“投降”。

暫且不說面子問題。:着大量電動產品涌入美國市場。中國將成爲最大受益國。美國地其他產業將遭受致命打擊。不說別地。隨着全電動支線客機在2018年成功飛。如果放開市場。波音公司將成爲第二個受害。

如果波音公司閉。造成地影響將比通用汽車嚴重百倍!

最終。弗雷德裡克做出個“痛苦地選擇”。

放棄拯救通用汽車。全力扶持福特汽車與克萊斯勒汽車。

當時。弗雷德裡克只能將所有希望寄託在美國“國產”地複合蓄電池身上。如果能夠在2018年年底之前製造出複合蓄電池。美國就有能力在電池技術上趕超中國推行類似於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地國內產業升級計劃。拯救美國經濟。

從長遠看。弗雷德裡克地決策沒有錯。

在未來的競爭中,2家美國汽車公司的國際競爭力不會比3家美國公司差多少。美國政府能更加有效的利用科研經費,讓2家汽車公司儘快走出困境。

年底,在法院裁決通用汽車破產倒閉的時候,福特與克萊斯勒的研部門已經拿到了複合蓄電池地樣品,正在着手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電動汽車”。隨後美國政府也以“擔保貸款”的方式資助福特與克萊斯勒收購了通用汽車的營銷網與專利技術。

是,誰也沒有辦法阻止因爲通用汽車破產引全球性經濟危機。

到2018年底,美國總共有287411家企業宣佈破產,遭到清算的資產總量超萬億美元,美國爲此付出了30萬億的損失,相當於平均每個美國人爲此支付了1美元!

8月份,以法國雪鐵龍-標誌汽車公司宣佈破產爲標誌,歐洲經濟危機爆。

雖然在破產清算時,法國政府批准了雪鐵龍-標誌汽車公司與中國東風汽車公司達成的總價值75元的收購合同,東風汽車公司承諾在爲來0年之內,不但所有在歐洲地區銷售地雪鐵龍-標誌汽車將繼續在歐洲生產,還將把部分東風公司的電動汽車生產線轉移到歐洲,爲法國等歐盟國家創造至少25萬個就業崗位,但是雪鐵龍-標誌汽車公司遭遇破產清算仍然對整個歐盟產生了嚴重衝擊。

8月底,擁有上百年曆史的羅爾斯羅伊斯(勞斯萊司)汽車公司宣佈破產。

本來就不景氣的經濟使得豪華轎車的銷量持續下跌了1年,加上共和國的幾家汽車廠在2018年初陸續推出採用了複合蓄電池的豪華電動轎車,勞斯萊司公司陷入經營困境,最終在負債達211億歐元時不得不宣佈破產。

到2018年底,除了德國的大衆-奔馳公司(大衆公司與奔馳公司在2018年6月合併)、意大利的菲亞特公司之外,歐洲的其他汽車公司要麼宣佈破產、要麼被中國汽車公司收購、要麼與中國汽車公司達成合作聯營關係。

因爲歐洲採取了更加“開放”地貿易政策,所以歐洲經濟危機爆時的跡象並不明顯。

直到20199年1月,隨着越來越多的公司宣佈破產,歐洲經濟危機才進入“”。因爲歐盟地政治一體化進程緩慢,各國均有不同的

未能爲應對經濟危機採取有效政策,所以歐洲受到影響更加嚴重。

僅2018年底,法國的失業率就突破了1,德國達到了12%,英國爲17%。

經濟危機地直接後果是政治動盪。

20199年初,意大利總理先辭職、宣佈提前舉行大選。隨後法國、英國、德國、西班牙、荷蘭等國政府的執政黨要麼被迫提前辭職,要麼在舉行地大選中淪落爲在野黨。新上臺地幾乎都是右翼或中右翼政黨。

2018年1,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宣佈接納“三集團”注資,“三堅集團”出資255元收購該公司%的股票,加上之前持有的1C%的股票,成爲淡水河谷公司第一大獨立股東,成爲經濟危機向新型經濟體擴散的標誌件。

早在20117年底,“三堅團”就成了全球第三大資源類企業。

“三堅集團”與淡水河谷的購談判從20177年8月份開始,+彥博最初開出用180元收購淡水河谷57%:股份,成爲淡水河谷的控股股東。淡水河谷只答應以380元出售39%的股份給“三堅集團”。

談判行了1月,雖然進展不快,但是雙方的分歧一直在縮小。

通用汽車雪鐵龍-標誌汽車先後宣佈破產,對淡水河谷造成了極爲嚴重的影響。汽車產業是消耗資源的最大產業,也是鋼鐵與電機鋁的主要下游廠家。在汽車產業不景氣的情況下,以開採鐵礦石爲主的淡水河谷公司的前景自然不景氣。

在雙方達成協議之前,水河谷公司地負債資產率已經超過了120%的警戒線。

也就是說,如果談判裂,淡水河谷將在年底前申請破產保護。

完成併購後,“三集團”一躍成爲全球第一大資源類企業。

淡水河谷順利度過危機,不等於新型經濟體的其他企業能夠順利過關。

到2018年底,巴西、俄羅斯、印度等國總共有3萬餘家企業宣佈破產,個國家的失業率都超過了15%,其中印度高達27%。

作爲第四次印巴戰爭的“戰敗國”,印度的情況最爲糟糕。

經濟危機爆時,美國援建的大批項目要麼剛剛動工、要麼還未完工。美國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只能縮減對印援助。2018年下半年,不但桑托斯被迫辭職,新上任的印度總理還在3個月內3次調整印度地經濟展規劃。可見,印度的國內經濟問題有多麼嚴峻。

居高不下的失業率不但導致各國消費市場迅速萎縮,還導致國民生活水平急劇下降。

在無法取得一致的情況下,幾乎每個國家都只能繼續擡高貿易門檻,儘量其他國家的商品,拼命把本國的商品銷往全世界。

球性經濟危機迅速演變爲全球性大蕭條。

除了在艱難中前進的共和國之外,幾個主要經濟體中,日表現可算是“獨樹一幟”。

東海戰爭後,軍人走上了日本政壇,成爲了日本的實際統治。隨即爆的全球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使日本軍人政府獲得了擴張軍備、刺激經濟展地機會。

2018年,日本的軍費開支達到235400元(以2018年12月日元匯率計算,約和1278元),比20177年度上漲43%(以美元計算只上漲了年12月通過的20199年度預算中(以往日本地財政年度是從每年的份開始,軍人執政後改爲從1月份開始),軍費預算達到了376500元(約和2038元),比2018度上漲595%,佔全年總財政預算地39%,佔2018年日本國內生產總值的17%。該年度,日本地財政預算赤字率預計將到驚人的218%。

在高得嚇人地軍費預算的支持下,日本經濟表現得非常“堅挺”。

爲了配合鉅額軍費,日本政府不但在2018年底宣佈將自衛隊改爲“國防軍”,還公佈了“20199至2025年軍事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建立以航母爲核心的遠洋艦隊、打造亞太地區最強大的空軍、以及足以在周邊地區執行作戰任務的陸軍。

雖然日本沒有宣佈將製造核武器,以及建造核動力艦艇,但是全世界都知道,日本已經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遲早會再次項外擴張。

演變成全球大蕭條的經濟危機最終產生的肯定不僅是經濟災難。

不管是中美博弈,還是蠢蠢欲動的日本,或繼續找到出路的印度,以及正在全力打擊美軍的伊朗,都會在全球大蕭條的影響下,爲了確保自身利益,採取一些對世界和平與穩定具有嚴重負面影響的極端措施。

戰爭,缺乏的僅僅是時間!

第50章 防禦部隊第50章 防禦部隊第71章 吝嗇鬼第31章 暗算第51章 輪迴第20章 圍殲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55章 新焦點第33章 各有所需第42章 幫倒忙第55章 包餃子第60章 戰役穿插第42章 大殺器第24章 金融風波第102章 宏偉藍第173章 走向尾聲的信號第67章 同盟體系第138章 高興得太早第34章 亂局第19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7章 實戰演練第69章 前因後果第108章 選擇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180章 下基層第69章 命不該絕第64章 一切爲了戰爭第59章 戰場求生第19章 遷都問題第158章 高昂的賭注第53章 強強對話第103章 有驚無險第61章 山地之王第55章 鞭長可及第19章 處處被動第136章 霸王硬上弓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102章 生死航道第60章 致命威脅第39章 鬥法第130章 登陸美國第78章 燒烤元首第30章 半小時第127章 空中反擊第170章 外交交鋒第27章 戰爭決心第4章 相互叫板第47章 外交攻勢第55章 點悟第41章 大鬧龍宮第8章 突然襲擊第64章 繼續前進第5章 實力與信心第17章 正名第71章 民主表決第137章 新世界第23章 一反常態第64章 有條不紊第21章 屋漏偏逢連雨天第52章 大敵將至第123章 進軍古巴第19章 赤裸裸的威脅第80章 全面軍備競賽第68章 自釀苦果第31章 主動出擊第147章 炮彈開路第79章 利益同盟第80章 輕重緩急第12章 實力第43章 合理使用第50章 籠中的惡魔第83章 最後席位第14章 兩手準備第90章 天羅地網第15章 未來之眼第7章 惡魔第148章 創造歷史第92章 揀便宜第7章 惡魔第20章 血性第81章 壁壘第19章 請求援助第17章 戰爭部署第57章 偷襲第138章 高興得太早第85章 打就打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53章 當務之急第1章 財神爺第91章 契機第35章 絕境第9章 艱難處境第23章 戰略屏障第8章 利益之爭第30章 半小時第22章 風向轉變第16章 救人第67章 不得不做第50章 掌握主動權第88章 公開較量
第50章 防禦部隊第50章 防禦部隊第71章 吝嗇鬼第31章 暗算第51章 輪迴第20章 圍殲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55章 新焦點第33章 各有所需第42章 幫倒忙第55章 包餃子第60章 戰役穿插第42章 大殺器第24章 金融風波第102章 宏偉藍第173章 走向尾聲的信號第67章 同盟體系第138章 高興得太早第34章 亂局第19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7章 實戰演練第69章 前因後果第108章 選擇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180章 下基層第69章 命不該絕第64章 一切爲了戰爭第59章 戰場求生第19章 遷都問題第158章 高昂的賭注第53章 強強對話第103章 有驚無險第61章 山地之王第55章 鞭長可及第19章 處處被動第136章 霸王硬上弓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102章 生死航道第60章 致命威脅第39章 鬥法第130章 登陸美國第78章 燒烤元首第30章 半小時第127章 空中反擊第170章 外交交鋒第27章 戰爭決心第4章 相互叫板第47章 外交攻勢第55章 點悟第41章 大鬧龍宮第8章 突然襲擊第64章 繼續前進第5章 實力與信心第17章 正名第71章 民主表決第137章 新世界第23章 一反常態第64章 有條不紊第21章 屋漏偏逢連雨天第52章 大敵將至第123章 進軍古巴第19章 赤裸裸的威脅第80章 全面軍備競賽第68章 自釀苦果第31章 主動出擊第147章 炮彈開路第79章 利益同盟第80章 輕重緩急第12章 實力第43章 合理使用第50章 籠中的惡魔第83章 最後席位第14章 兩手準備第90章 天羅地網第15章 未來之眼第7章 惡魔第148章 創造歷史第92章 揀便宜第7章 惡魔第20章 血性第81章 壁壘第19章 請求援助第17章 戰爭部署第57章 偷襲第138章 高興得太早第85章 打就打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53章 當務之急第1章 財神爺第91章 契機第35章 絕境第9章 艱難處境第23章 戰略屏障第8章 利益之爭第30章 半小時第22章 風向轉變第16章 救人第67章 不得不做第50章 掌握主動權第88章 公開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