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胸懷大志

治的問是布油諾的問收到四送來的情報,布蘭迪諾立即把杜奇威叫了過來……兩人的觀點完全一致。這是軍情局故意放出來的消息,目的不是警告美國與英國,而是要讓美國與英國有所準備,不要對後面發生的事情感到大驚小怪。按照杜奇威的建議,布蘭迪諾讓四把這份“非常重要的情報。轉交給氣兩人沒有忽略一斤,更加重要的問題,即英國當局在收到這份情報之後會採取什麼樣的應對措施。

對布蘭迪諾與杜奇威來說,最重要的還不是這個問題。

四送來的不止一份情報,還有另外一份沒有轉交的情報,即幾天前,軍情局某重要人物去了馬島,並且在馬島呆了兩天,回到阿根廷之後停留了半天,隨後就起身返回共和國。

最初的時候。布蘭迪諾認爲這也是軍情局在故弄玄虛。

幸好杜奇威沒有這麼大意,看完情報之後,他立即斷定,這不是軍情局故意放出來的消息,而是真正意義上的情報。

布蘭迪諾可以不把任何人的意見放在眼裡,卻不會忽視杜奇威的觀。

要知道。刃年來,除了極少數幾個政治家之外。能夠猜出共和國戰略意圖的美國人就只有杜奇威。更重要的是,杜奇威不是天生的政治家,而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軍人。能夠擁有與政治家媲美的眼光,足以證明杜奇威的能耐。

按照杜奇威的建議,布蘭邊諾當場就給四打了電話,要求四提供更詳細的資料0

沒等多久,鈾就送來了“更加詳細的資荊因爲情報來源非常獨特,只能肯定隨同軍情局大人物前往馬島的人員中。很有可能有幾名地質學家,也就是說,軍情局對馬島稀有金屬礦藏非常感興趣,至於具體情況,四還在調查。

不需要更多的信息,這些就足夠了。

這次,不需要杜奇威的幫助,布蘭迪諾就能明白這條情報的含義。

更重要的是,布蘭迪諾與杜奇威都有非常豐富的聯想能力。

問題是。想來想去,兩人也沒有想出個名堂來。

共和國派僱傭兵幫助阿根廷奪取斯坦利機場。隨後軍情局的大人物就帶着一批地質學家去了馬島、也許還帶走了一些樣品,緊接着軍情局就用“不宣告。的方式告訴對手,共和國已經向戰區派遣軍事力量、宣示共和國不會讓阿根廷戰敗。阿根廷當局也很積極,立即以再次向馬島增兵表示將緊隨共和國的步伐前進。

這一切,到底說明了什麼問題?

難道標準公司的勘探報告沒有錯,馬島上真有儲量驚人的稀有金屬

藏?

雖然布蘭迪諾與杜奇威在很多方再有着共同見解,但是在這個問題上,兩人卻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在布蘭迫諾看來,如果馬島真是“金庫。”共和國完全沒有理由“得寸進尺”。以他對王元慶的瞭解,在無論如何也不能放棄馬島。而共和國又沒有能力插手南大西洋,必須集中精力解決國內問題,國家需要調息休養等幾大因素的影響下,肯定會採用“後發制人。的辦法,絕不招搖過市。按照布蘭迪諾的估計,以王元慶的能力,暗中幫助阿根廷取勝是易如反掌的事情。當然,這樣做必須有一個前提條件,即王元慶不能過早淡出共和國政壇,至少得在元首的位置上多呆幾個月,從而對政治改革造成影響。問題是,如果馬島上面真的擁有值得讓共和國派兵參戰稀有金屬礦藏,王元慶在元首府多住幾個月對共和國造成的影響。肯定遠遠比不上另外一場戰爭,而且是一場沒有多大勝算的戰爭。

爲了證明自己的觀點,布蘭迪諾還站在王元慶的立場上時局勢做了。

憑藉更加先進的稀有金屬礦地質形成理論,共和國的地質學家肯定利用西方國家公佈的相關資料,對馬島進行了長期研究,並且認定馬島上有儲量驚人的稀有金屬礦藏。因爲關係到國家根本利益,所以王元慶沒有片面聽信地質學家的話,而是兩手一起抓,一邊讓軍情局等情報機構蒐集更多的信息,一邊加強對阿根廷的控制。隨着調查深入,軍情局陸續獲得了一些相對可靠的信息,逐步證明了地質學家的判斷。在此期間,王元慶也用各種各樣的方式鼓動阿根廷的戰爭決心,最終在倫敦峰會上向塞隆做出承諾。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顯而易見了,利用向阿根廷出售軍火的機會,王元慶先把裴承毅派了過去,幫助阿根廷整合國防軍事力量,甚至幫助阿根廷策劃打手 收復馬島的軍事行動。成功登陸馬島之後,軍情局局長或者副局長親自帶地質學家去確認情況,結果讓王元慶大失所望。地質學家的判斷有誤,馬島上根本沒有值得打動干戈,甚至沒有值的開採的稀有金屬礦藏。問題是。共和國已經身陷其中難以自拔。貿然返回,就算阿根廷沒有戰敗,也會與共和國分道揚鍍;繼續堅持。就算阿根廷打贏了,也得不到多少好處。毫無上。馬島成了雞肋。爲了丟下這塊雞肋。而且是名正言順的乙“了塊雞艘,王元慶不的不親手導演一出好戲,而最終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對手把這塊雞肋當成寶貝,然後不顧一切的爭奪。雖然共和國不會立即鬆手,但是隻要美國與英國拼命,共和國就有鬆手的理由,而且是一個能夠得到國際社會支持,能夠讓阿根廷心悅誠服的理由。

可以說,布蘭迪諾堅信他的判斷沒有錯。

讓他如此堅定的原因只有一個:王元慶絕對是政治場上的最佳導演,由他導演的好戲已經讓日本灰飛煙滅,讓印度一蹶不振,讓美國狼狽不堪。下一個目標就是英國,結果肯定不會差到哪裡去。

雖然布蘭迪諾很有主見,但是杜奇威不是那種隨波逐流的政客。

總統固執己見的時候,杜奇威也毫不讓步。

在杜奇威看來,馬島確實是“金庫”共和國沒有演習,而是採用了“欲蓋彌彰”的伎倆。雖然如同美國無法在印度洋與南海與共和國對抗,無法在東南亞與南亞挑戰共和國的霸權地位一樣,共和國根本沒有能力在南大西洋與美國對抗,也沒有能力在拉美地區挑戰美國的霸權地位,但是並不意味着共和國沒有能力干預馬島衝突,改變馬島衝突的結果。原因很簡單。馬島衝突只是一場衝突,從美國利益出發。絕不能讓衝突發展成戰爭。受特殊地理因素的限制,馬島衝突是一場類似於東海戰爭的海上戰鬥,主要動用空軍與海軍爭奪馬島的制空權與制海權,通過打擊對方的軍事力量,使對方喪失軍事介入能力來取得勝利,交戰雙方都不會打擊對方本土。在此情況下,共和國除了通過向阿根廷提供包括情報、裝備、技術與人員在內的軍事援助之外,還可以在“不宣告。的情況下,出動行蹤隱秘的潛艇,在戰爭中發揮極爲關鍵的作用。要知道。共和國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攻擊潛艇,也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與戰鬥力最強的水下艦隊。因爲第三次軍事改革涉及到制度問題,用“戰區制”取代“軍區制”所以共和國軍隊的編制比較混亂,就算在秘密干預行動中損失幾艘潛艇,只要能夠處理好善後工作,就不會引來太大的麻煩。

杜奇威沒有像布蘭迫諾那樣對局勢進行全面分析。但是他的邏輯更加清楚。

在杜奇威的觀點中,有一點是布蘭迪諾無論如何也不能否認的,那就是共和國所有針對馬島衝突的行動都是通過情報機構與非官方形式進行的,共和國官方從未介入,甚至沒有對馬島衝突發表太多評論。雖然在一般人看來,杜奇威的這個論調基礎並不重要,但是仔細思索就能發現,這一點恰好否定了布蘭迪諾的論調基礎,即所發生的事情並不是王元慶在幕後導演的,真正的導演很可能是軍情局長李存勳,或者赴阿軍事顧問裴承毅。不管是誰,只要不是王元慶打手 布蘭迪諾的論調就不成立,其結論也就不成立?

問題是,杜奇威的論調不是沒有漏洞,而是存在一個無法彌補的漏洞,即無論如何也不能證明馬島上存在儲量驚人的稀有金屬礦藏。正是如此,在堅持己見的情況下,杜奇威並沒強調馬島上是否擁有足以改變人類命運的資源。而是強調了馬島爭端對國際局勢的影響,即英國丟掉馬島所產生的嚴重後果。

不得不承認。在華盛頓打拼十來年,杜奇威學會了很多東西。放在舊年前,杜奇威肯定會用最純正的軍人方式與總統“講道理。”

單純從道理上講。杜奇威確實佔了匕風。事實上,撇開可能存在的稀有資源,僅從戰略意義與戰略影響來看,美國都不能讓英國成爲倒下的第一塊骨牌。換句話說,美國可以丟掉日本、可以低調印度、甚至可以丟掉菲律賓,卻不能丟掉英國,更承受不起因爲丟掉英國而產生的連鎖反應。

作爲國家安全顧問,杜奇威不會愚蠢到與總統死扛。

在布蘭迪諾明白過來之後,杜奇威就不再堅持打手 而是等着總統做出

策。

從另外一個方面看,布蘭迫諾也是近些年來,美國最“開明”的總統。

在肯定杜奇威的判斷更有道理之後,布蘭迪諾不但沒有繼續堅持己見,還全面採納了杜奇威的建議,即在不讓局勢惡化的情況下,拉着共和國放出的“探空氣球。”表達美國的國家意志,申明美國的國家利益。落實到具體上。就是與英國進行更加頻繁的接觸,爲英國提供更高級別的援助,以及進行規模有限的軍事準備。

也就在這個時集。英國首相喬治開始行動。

布蘭迫諾沒有錯過這個機會,一邊命令駐英大使與駐英最高軍事代表以覲見英國國王的方式向英國表達最真誠的友誼與最牢固的關係,一邊安排秘書去機場迎接英國特使,更重要的是,讓杜奇威全權代替總統處理軍事事務。

因爲國防部長是杜奇威推薦的,所以杜奇威纔是五自大樓的主人。

當然,杜奇威不會呆在華盛頓指揮美軍

得到布蘭迫諾的准許後,當天晚上,也就是布蘭迪諾在白宮會見英具特使的時候。杜奇威就搭乘空軍的專機飛往彭薩拉科位於美國南部,弗羅裡達州西北,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部所在地。也是美國大西洋戰區司令部所在地,更是第四艦隊司令部所在地,以總統特別任命的軍事長官的身份開始指揮西半球的所有美軍。

不得不承認。杜奇威確實有膽量。

雖然在一些知情人看來,杜奇威如此積極,除了盡到職責之外,一個最關鍵的原因就是一雪前恥。

要知道,杜奇威只敗過一次,而且只敗給過一個人。

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半島戰爭的慘敗,讓杜奇威“猛然頓悟”意識到能夠帶領美國走向勝利的不是戰場上的美軍將士,而是華盛頓的美國政客。正是這個認識,讓杜奇威決定“棄戎從文。”用占人生六分之一是寶貴時間完成了轉身,從美國最出色的軍人。轉變爲美國最精明的政治家。從個人立場上講,做出如此艱鉅的努力,杜奇威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戰勝那行。曾經讓他敗得一塌糊塗的對手,不管是以軍人的身份,還是以政治家的身份,只有戰勝那個對手,才能證明這麼多年來的努力沒有白費。

但是看開一點就能發現,杜奇威絕不是那種爲了個人利益,可以放棄一切的政客,而是一個胸懷偉大理想與不屈意志的軍人。

也許沒人相信,當上國家安全顧問之後,杜奇威仍然隨時帶着一把…引打手 手槍。

爲了這把槍,杜奇威還與白宮特勤處大鬧了一場,最後還是布蘭迫諾出面,以總統的名義修改了特勤處的規章制度,才讓杜奇威能夠以文官身份帶着槍坐到白宮的橢圓形辦公室裡與總統商討國家大事。這斤。小小的舉動就能證明,杜奇威不但是個軍人,還是一個擁有強烈危機意識的軍人。更重要的是,這種危機意識與他個人無關。而是他對國家、對民族的未來產生的危機意識。看一下杜奇威當上總統特別軍事顧問之後做的事情就不難發現,這位個性鮮明的軍人不但是個極具政治頭腦與鬥爭覺悟的鷹派,而且一直在堅持不懈的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明白這一點。就應該知道,杜奇威絕對不是“帶槍的政客”而是不折不扣的“鐵腕政治家”。

毫無疑問。杜奇威絕不會爲了個人恩怨鼓動總統介入馬島衝突。

事實上,杜奇威從未鼓動總統介入衝突。

不得不承認。杜奇威首先得顧慮的剪是裴承毅,不是說有沒有辦法戰勝裴承毅。而是這個從來沒有失敗過的將軍將給弓島衝突帶來什麼樣的變數。

非常可惜的是。杜奇威不是情報人員,對情報工作不太瞭解。

在他不得不想方設法判斷裴承毅在馬島衝突中的位置時,包括鈾在內的情報機構卻無法爲他提供更多的幫助。

當然,杜奇威不是白癡。

戰爭爆發後。隨着阿根廷船隊在馬島北面全軍覆沒,杜奇威一度懷疑過正在指揮阿軍的是不是裴承毅,也因此懷疑過裴承毅是不走過於強勢,讓阿根廷當局有所顧慮,從而不敢讓他指揮阿軍作戰。問題是,沒有情報證明杜奇威的猜測是正確的。更重要的是,很快就有情報證實,伏擊阿根廷船隊的艘英國潛艇在交戰海域失蹤。雖然仍然沒有證據證明是共和國的潛艇擊沉了英國潛艇,但是杜奇威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這很有可能是裴承毅故意用來對付英國潛艇的作戰行動,即運送物資是假,幹掉英國潛艇是真。當阿根廷當局再次高調宣佈將向馬烏運送部隊與物資時,杜奇威立即斷定,這是裴承毅的安排,除了試探英國的底氣以確定馬島海域是否還有英國潛艇之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藉此麻痹英國當局,開始向馬島運送部隊與物資。

番折騰之後。杜奇威也不敢肯定裴承毅的個置了。

在此情況下。杜奇威不得不做最壞的打算,即指揮阿軍作戰的是裴承毅,而且裴承毅得到了軍情局與總參謀部的全力支持。所有作戰行動多是裴承毅部署的。

果真如此的話。杜年威就得爲英國的特遣艦隊祈禱了。

雖然裴承毅不是海軍將領,但是沒人懷疑他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裴承毅身邊不缺乏精通海戰的參謀,甚至有可能得到更高級別的支持。別的不說。凹已經證實,林嘯雷去主持總參謀部的工作之後,留守海軍司令部的不是最有可能出任海軍司令的華劍鋒,而是海軍航空兵參謀長楊晉傑少將。也就是說,華劍鋒中將已經好久沒有出現在公衆面前,而他最有可能出現的地方就是阿根廷。

所有跡象都表明,南大西洋的局勢比想像的還要惡劣得多。

杜奇威不敢有絲毫大意,因爲他知道,這場衝突不但會決定美國的未來,也會決定他的未來。

第72章 極限行軍第43章 演變的世界第78章 主力艦第38章 戰爭跡象第8章 一箭三雕第43章 重逢第34章 超級航母第100章 左鉤拳第53章 風雲消散第22章 移民潮第27章 機會第48章 小內閣第172章 追求幸福的權利第31章 換裝序幕第52章 不屈第48章 誰綁架誰第62章 攻防抉擇第35章 有備而來第1章 導火索第117章 全線吃緊第140章 戰術創新第122章 命運的最後裁決第130章 綜合素質第147章 炮彈開路第2章 政治鬥爭第8章 再起波瀾第164章 有得必有失第41章 一鍋端第109章 留任第49章 大蕭條第17章 民族之翼第9章 艱難處境第17章 戰略決策第51章 輪迴第151章 心領神會第129章 軍人職責第19章 赤裸裸的威脅第67章 關鍵時刻第22章 元老第9章 針對性第8章 一箭三雕第19章 干將出馬第58章 大國心態第121章 天軍登場第2章 軍事政變第60章 皇家空軍第152章 聯合第105章 西非戰火第110章 克敵之長第21章 搶佔制高點第34章 借刀殺人第10章 最佳男演員第69章 階段性勝利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131章 不平靜的一天第47章 多方因素第42章 幫倒忙第32章 軍事政變第144章 技術革命第92章 東線戰爭轉折點第38章 戰鬥單位第65章 軍備競賽第92章 裝甲比拼第20章 決勝時刻第97章 殊途同歸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51章 積極備戰第60章 戰爭的導火索第58章 大國心態第25章 加速第47章 多方因素序四深海之狼第95章 死局第36章 黃金搭檔第97章 高消耗戰爭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87章 拼盡全力第144章 物降一物第29章 穩定因素第142章 直接彙報第92章 四量撥千斤第139章 致命打擊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62章 攻防抉擇第59章 未來第45章 國家安全戰略第106章 海上平臺第63章 想當將軍第13章 暗中支持第5章 盟友第15章 新興時代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40章 戰果最大化第92章 私下媾和第129章 登陸作戰第53章 當務之急第56章 領頭羊第48章 玩火者第98章 齊心協力第6章 管中窺豹
第72章 極限行軍第43章 演變的世界第78章 主力艦第38章 戰爭跡象第8章 一箭三雕第43章 重逢第34章 超級航母第100章 左鉤拳第53章 風雲消散第22章 移民潮第27章 機會第48章 小內閣第172章 追求幸福的權利第31章 換裝序幕第52章 不屈第48章 誰綁架誰第62章 攻防抉擇第35章 有備而來第1章 導火索第117章 全線吃緊第140章 戰術創新第122章 命運的最後裁決第130章 綜合素質第147章 炮彈開路第2章 政治鬥爭第8章 再起波瀾第164章 有得必有失第41章 一鍋端第109章 留任第49章 大蕭條第17章 民族之翼第9章 艱難處境第17章 戰略決策第51章 輪迴第151章 心領神會第129章 軍人職責第19章 赤裸裸的威脅第67章 關鍵時刻第22章 元老第9章 針對性第8章 一箭三雕第19章 干將出馬第58章 大國心態第121章 天軍登場第2章 軍事政變第60章 皇家空軍第152章 聯合第105章 西非戰火第110章 克敵之長第21章 搶佔制高點第34章 借刀殺人第10章 最佳男演員第69章 階段性勝利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131章 不平靜的一天第47章 多方因素第42章 幫倒忙第32章 軍事政變第144章 技術革命第92章 東線戰爭轉折點第38章 戰鬥單位第65章 軍備競賽第92章 裝甲比拼第20章 決勝時刻第97章 殊途同歸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51章 積極備戰第60章 戰爭的導火索第58章 大國心態第25章 加速第47章 多方因素序四深海之狼第95章 死局第36章 黃金搭檔第97章 高消耗戰爭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87章 拼盡全力第144章 物降一物第29章 穩定因素第142章 直接彙報第92章 四量撥千斤第139章 致命打擊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62章 攻防抉擇第59章 未來第45章 國家安全戰略第106章 海上平臺第63章 想當將軍第13章 暗中支持第5章 盟友第15章 新興時代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40章 戰果最大化第92章 私下媾和第129章 登陸作戰第53章 當務之急第56章 領頭羊第48章 玩火者第98章 齊心協力第6章 管中窺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