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最後一擊

bookmark

千千米之外,幕青雲目瞪口呆的看着遠程海上巡邏圖像。

雖然由合成孔徑雷達拍攝下的戰場圖像非常模糊,無法通過外形辨認戰艦,只能看到一些經過計算機處理後轉換而來的戰艦標誌,但是剛剛生事情仍然讓幕青雲震驚不已,彷彿親身經歷一般。

日本艦隊竟然擁有“電磁”!

200多枚導彈就這麼沒了!

震驚歸震驚,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才能殲滅日本艦隊?

如果日本艦隊有幾枚“電磁”,即便出動再多的艦載戰鬥機,也很難對日本艦隊構成威脅。換句話說,共和國海軍裝備的所有反艦導彈都成了擺設,除非拉近交戰距離,用護航戰艦上的大口徑艦炮向日本戰艦射普通炮彈,不然幕青雲等人只能眼睜睜的看着日本艦隊揚長而去。

這仗簡直沒有辦法打!

朱榮輝最先提出建議,將擊機羣分成至少3個波次,輪番轟炸日本艦隊。

這是沒有法的辦法。

按照朱榮輝的分析,日本隊肯定喪失了防空能力,不但留在航母上的戰鬥機無法升空作戰,就連戰艦上的防空雷達也無法正常工作。只要攻擊波次足夠多,耗光了日本艦隊的“電磁”,就能用有限的反艦導彈幹掉日本艦隊。

在沒有選擇地情況下。幕青雲只能納朱榮輝地建議。

第一批攻擊分成2個波次。因爲遠程海上巡邏機已經現了日本艦隊派出地攻擊機羣。所以幕青雲沒有招回正在執行攔截任務地防空戰鬥機。而是讓3艘航母做好爲返航戰鬥機掛載反艦彈藥地準備。

日本艦隊只能動一輪攻。只要頂住攻擊。就能隨心所欲地動反擊!

幕青雲剛剛下達了命令前與艦隊失去聯絡地偵察機回了更加準確地消息。

日本艦隊裡地戰艦正在進行高規避。由各艘戰艦地規避情況判斷。日本艦隊遭到了來自海面下地攻擊!

已經有潛艇到達戰場。而且正在攻擊日本艦隊!

幕青雲的心情頓時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興、又鬱悶。

高興的是,潛艇沒有受到影響,仍然能夠用魚雷攻擊日本戰艦。如此一來,在艦隊的攻擊羣到達之前,日本艦隊就會遭到重創。鬱悶的是,潛艇來得太快了,日本艦隊基本喪失了防衛能力,恐怕不需要艦載戰鬥機,就能幹掉日本艦隊!

不管怎麼說這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只是,偵察機回的戰場信息很快就再次中斷了。

事後得知,那架飛越日本艦隊,轉向再次飛到日本艦隊上空的偵察機遭到“電磁”襲擊,最終在“赤城”號航母東南大約30米處墜落。因爲電子設備完全失靈射座椅未能揮作用,所以偵察機上的飛行員沒能倖免於難。

凌晨1點不到,3航母再次轉向,讓停在飛行甲板上的戰鬥機依次起飛。

點15,雙方機羣在共和國海軍艦隊北面大約550米處遭遇。

空戰打的很激烈,卻不慘烈至少對共和國的艦載戰鬥機來說,一點都不慘烈。

日本攻擊機羣沒有預警機支援,F35cJ的火控雷達最多隻能現120千米外的J15d戰鬥機,在使用火控雷達的情況下,J-15d配備的被動探測設備能在250千米外現F35bsp;J15d機羣后面有9架艦載預警機。利用艦載預警的戰場信息15d可以在不使用火控雷達的情況下向200千米外的F35cJ戰鬥機射攔截導彈,在最後關頭才啓動火控雷達攔截導彈提供火控參數。

以往的空戰早已證明,沒有預警機的一方入再多的戰鬥機都沒用。

僅僅2攔截,來襲擊的50日本戰鬥機悉數被擊落有1架投出反艦導彈。

空戰結束之後,除了24沒有參加戰鬥的J15d繼續在艦隊北面執行外圍防空巡邏任務之外,其餘的J15d戰鬥機分兩個批次返回艦隊。主要是航母回收戰鬥機的度有限,很難一次接納所有返航戰鬥機。

點25,由36架戰鬥機組成的第一波攻擊機羣離開艦隊上空。

因爲日本艦隊上空還有1架執行艦隊防空任務的戰鬥機,所以第一波攻擊機羣裡面有12護航戰鬥機,只有24戰鬥機執行攻擊任務。爲了支援機羣作戰,朱榮輝讓正在艦隊北面執行巡邏任務的2預警機率先北上,逼近日本艦隊。

點30,由24J15d組成的第二波攻擊機羣從航母上起飛。

考慮到日本艦隊剩餘的防空戰鬥機數量有限,朱榮輝沒有爲第二波攻擊機羣配備護航戰鬥機,而是讓第一波攻擊機羣裡的護航戰鬥機執行掩護任務。爲此,朱榮輝讓航空勤務人員爲即將返航的戰鬥機準備了12具“夥伴式加油吊艙”,準備在必要的情況下爲第一波

裡的12護航戰鬥空中加油。

點,第二波攻擊機羣離開艦隊上空。

隨後,執行截擊任務的第一批戰鬥機返回,開始在航母上降落。

工作有條不紊的展開,戰鬥機降落之後立即被送入機庫,由勤務人員對其進行必要的維護與檢查、補充航空燃料、掛載反艦導彈,飛行員則直接前往航空作戰中心,領取新的作戰任務。

2點過,第二批返航的截擊戰鬥機開始降落。

在將剛剛降落戰鬥機送入機庫的同時,航空勤務人員將已經檢修好、做好起飛準備的戰鬥機送到了飛行甲板上的“待飛區”,爲第三波攻擊做準備。

3航母的航空作戰效率常高,勤務保障難度也非常大。

沒人去催航空勤務人員,所有參與保障工作的勤務人員都知道,戰鬥機會稍縱即逝不起任何折騰。

2點15,第一波攻擊機羣到射導彈的海域。

24攜帶反艦導彈的J-15d射完導彈之,立即轉向返航。12執行護航任務的戰鬥機在預警機的支援下,主動搜尋“倖存”的日本艦載戰鬥機。所有戰鬥機飛行員都接到命令禁飛到日本艦隊上空,至少得與日本艦隊保持1千米的距離!

戰鬥仍然沒多少懸念,日本艦隊的防空戰鬥機根本無心戀戰。

此時,“赤城”號捱了至少9條魚、“加賀”號捱了8魚雷(事後證明,射向“赤城”號與“加賀”號的魚雷只有1條脫靶,另外還有魚雷沒有爆炸,魚雷的命中點完全相同,導致計算戰果時少算了6魚雷),2巡洋艦各捱了2魚雷驅逐艦中有5捱了魚雷,距離航較近的2護衛艦也捱了魚雷。

艦隊已經被摧毀,日本戰鬥機還有心情呆下來嗎?

攻擊機羣到達之前,之前在日本艦隊附近巡邏的1架F35cJ全部轉向飛往800多千米外的日本本土,就連擔任艦隊防空警戒任務的2預警直升機也轉向飛往日本本土。只是直升機的航程非常有限,剩餘的燃油根本無法使其到達日本本土。

因爲“赤城”號與“利根”號遭到重創以2艘戰艦上的“電磁”沒能引爆。

24J15d戰鬥機射的96枚導彈至少有70擊中了正在下沉的2航母與2巡洋艦,完成了最後的致命攻擊。

2點30,第二波攻擊機羣到達。

3點50之前,第三波與第四波攻擊羣先後到達。

因爲前兩波攻擊機羣殲滅了日本艦隊內的主力戰艦,所以第三波攻擊機羣集中力量攻擊了轉向逃逸的護衛艦,第四波攻擊機羣不得不帶着導彈返航並且在降落之前拋掉反艦導彈(戰鬥機不能在攜帶重型攻擊彈藥時在航母上降落)。

不到,幕青雲出了捷報。

關鍵問題是,如何計算戰果?

這件事情,後來鬧到了總參謀部。

雖然所有戰果都歸於海軍艦隊(海軍航空兵對此非常不滿,認爲不是海航的9B機羣隊不可能知道日本艦隊擁有“電磁”,也就無法順利殲滅日本艦隊)是到底歸航母戰鬥羣,還是歸潛艇?

潛艇部隊的主張非常明確即便沒有艦隊,也最多放護衛艦他日本戰艦都會被潛艇擊沉。事實也確實如此,在第一波艦載戰鬥機到達的時候,日本艦隊裡的其他戰艦都捱了魚雷,沉沒只是遲早的事情。

艦隊則堅持認爲,如果沒有艦隊的支持,護衛艦不會輕易撤離,必然對伏擊日本艦隊的潛艇構成致命威脅。

艦隊不但完成了最後的致命打擊,還變相掩護了潛艇,所以艦隊的功勞最大。

當然,林嘯雷傾向於艦隊。

在潛艇部隊與海航的強烈抗議之下,這件事最終由項鋌輝裁決。

潛艇部隊最終分到了大頭,艦隊只起輔助作用。問題還沒完,劉海峰與杜興華在擊沉日本戰艦的問題上也有分歧,兩人都認爲自己幹掉了2日本航母,即便沒有對方插手,也能擊沉日本艦隊的主力戰艦。

當然,兩人的爭議論不到項鋌輝操心,在華劍鋒的主持下,劉海峰與杜興華最終達成和解協議,與肖靖波、樂家成等艇長分享了潛艇部隊的戰果。

無論如何,這場史無前例的海戰取得了既在預料之中,又在預料之外的結果。

對關注這場海戰的人來說,共和國艦隊全勝日本艦隊並不值得重視,真正讓世界各海軍強國重視的是各種高科技武器,特別是“電磁武器”在戰爭中的全新使用,在未來海戰戰術上打開了一扇小小的窗戶,讓更多的人認識到,未來海戰絕不像普通人想像的那樣,決定海戰勝負的不僅是制空權,還有制電磁權!

第34章 超級航母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114章 蜂擁而至第23章 問題累積第180章 下基層第128章 上弦之箭第56章 盛極而衰第59章 低空坦克第45章 高節奏航空作戰第60章 造勢第111章 和平信號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21章 倒計時的信號第128章 黯然離去第116章 事發突然第46章 導彈消耗戰第19章 處處被動第83章 圍殲第10章 最佳男演員第5章 衆望所歸第5章 戰爭製造者第76章 變味第19章 爽快的海軍司令序十五運籌帷幄第94章 深入主題第55章 包餃子第93章 大轉折第9章 國家代言人第50章 掌握主動權第71章 全面爆發第63章 一錘定音第19章 請求援助第43章 軍事政變第132章 決戰態勢第12章 地面戰鬥第38章 孤注一擲第44章 臨時決策第57章 關鍵一步第83章 最後席位第88章 民族種子計劃第67章 不得不做第80章 扯皮第11章 統一進程第7章 動員機制第23章 何去何從第84章 渺茫的希望第50章 司令官的職責第103章 文明衝突第105章 敵後立足第68章 動員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7章 觀念轉變第70章 針鋒相對第135章 超遠程奔襲第123章 暗中角力第12章 搭臺唱戲第62章 攻防抉擇第84章 戰火重燃第67章 快速船隊第81章 壁壘第10章 自由與麪包第9章 不可告人第47章 明哲保身第141章 理想戰術第132章 末日瘋狂第12章 合二爲一第8章 唯一的辦法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31章 出國作戰第72章 歸宿第46章 由守轉攻第62章 驚弓之鳥第13章 暗中支持第72章 代理人第8章 最終目的第2章 軍情局長的面子第103章 文明衝突第170章 外交交鋒第14章 真實身份第159章 量才爲用第35章 軍士長第130章 鋌而走險第75章 戰爭爆發第55章 後知後覺第13章 煙霧彈第77章 爲了消耗第28章 準備計劃第116章 事發突然第70章 負資本第32章 病急亂投醫第37章 變策第108章 當機立斷第4章 倫敦條約第3章 羣英會集第80章 歸隊第138章 戰略佈局第138章 高興得太早第49章 錯有錯招第92章 只缺運氣第45章 驚天陰謀
第34章 超級航母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114章 蜂擁而至第23章 問題累積第180章 下基層第128章 上弦之箭第56章 盛極而衰第59章 低空坦克第45章 高節奏航空作戰第60章 造勢第111章 和平信號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21章 倒計時的信號第128章 黯然離去第116章 事發突然第46章 導彈消耗戰第19章 處處被動第83章 圍殲第10章 最佳男演員第5章 衆望所歸第5章 戰爭製造者第76章 變味第19章 爽快的海軍司令序十五運籌帷幄第94章 深入主題第55章 包餃子第93章 大轉折第9章 國家代言人第50章 掌握主動權第71章 全面爆發第63章 一錘定音第19章 請求援助第43章 軍事政變第132章 決戰態勢第12章 地面戰鬥第38章 孤注一擲第44章 臨時決策第57章 關鍵一步第83章 最後席位第88章 民族種子計劃第67章 不得不做第80章 扯皮第11章 統一進程第7章 動員機制第23章 何去何從第84章 渺茫的希望第50章 司令官的職責第103章 文明衝突第105章 敵後立足第68章 動員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7章 觀念轉變第70章 針鋒相對第135章 超遠程奔襲第123章 暗中角力第12章 搭臺唱戲第62章 攻防抉擇第84章 戰火重燃第67章 快速船隊第81章 壁壘第10章 自由與麪包第9章 不可告人第47章 明哲保身第141章 理想戰術第132章 末日瘋狂第12章 合二爲一第8章 唯一的辦法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31章 出國作戰第72章 歸宿第46章 由守轉攻第62章 驚弓之鳥第13章 暗中支持第72章 代理人第8章 最終目的第2章 軍情局長的面子第103章 文明衝突第170章 外交交鋒第14章 真實身份第159章 量才爲用第35章 軍士長第130章 鋌而走險第75章 戰爭爆發第55章 後知後覺第13章 煙霧彈第77章 爲了消耗第28章 準備計劃第116章 事發突然第70章 負資本第32章 病急亂投醫第37章 變策第108章 當機立斷第4章 倫敦條約第3章 羣英會集第80章 歸隊第138章 戰略佈局第138章 高興得太早第49章 錯有錯招第92章 只缺運氣第45章 驚天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