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退守固本

bookmark

存勳趕往元首府的時候,地球對面,布魯德林走進了形書房。

美國政府沒有外交部門,由國務卿負責外交工作。日本外務大臣北山志川來訪,按照外交禮儀,應該由布魯德林與其會晤。此次的事情非同一般,布魯德林不能擅自做主,必須向總統請示。

“北山志川明確提出希望我們能夠給予力所能及的援助。”

“力所能及的援助?”韋斯特伍德看了國務卿一眼,說道,“也就是說,讓我們派兵參戰。”

“沒有提到派兵的事情。”布魯德林架起腿,顯得很隨意。“北山志川以首相特使的身份前來,真正主導日本外交工作的是村上貞正。

這些年來,我們直在竭力避免與中國發生直接衝突,村上貞正不會對我們出兵抱任何指望。”

“但是有可能作爲外交籌。”

布魯德林了點頭,說道:“只要我們守口如瓶,不輕易做出承諾,日本不會在出兵的問題上糾纏,很快就會轉到主要話題上。”

“問題是,我們能夠坐視日戰敗嗎?”

布魯德林沒有回答總統的這個問:,因爲不需要回答。

半島戰爭後。國由戰略擴張轉爲戰略收縮。也有說不出地苦衷。中國以“幫助朝鮮實現統一”爲藉口。不但親手消滅了韓國。還一舉除美國在東北亞地最後一塊陣地。將戰略防線向外延伸數百千米。可以說鋒芒畢露!

受弗雷德裡克執政時期愚政策地影響。美國不但輸掉了戰爭。還輸掉了經濟。2026年。美國佔全球經濟總規模地分量由2016年地212%下降到167%中國所佔比例由20166年地98%上升到17。在經濟總量上超越美國。成爲世界頭號經濟強國。

內憂外患。韋斯特伍德不得不採取“退守固本”地戰略。

誰都知道蕭條時期結束後。隨着中美對抗由臺下轉到臺上、歐洲與俄羅斯在世界事務中發揮地作用越來越明顯。由大國主導地世界多極化將不可避免。多極化意味着各個大國將建立以自身爲核心地勢力範圍。通過軍事、經濟、外交等各種手段鞏固勢力範圍。對他國勢力範圍進行滲透。雖然“世界經濟一體化”不會受到致命打擊。但是經濟發展朝區域化方向前進地態勢將愈發明顯。

誰能擴大勢力範圍。誰就能在未來競爭中佔據有利位置。

美國地勢力範圍是北美與加勒比海地區。中國地勢力範圍則是東亞、東南亞與南亞地區。數年來。美國通過經濟、外交等手段鞏固勢力範圍中國則主要通過經濟、軍事、外交等手段清除勢力範圍內地不穩定因素。相對而言。美國地處境比中國更加優越。不管是北面地加拿大、南面地墨西哥、還是加勒比海地區。除了古巴等幾個小國與美國不和之外。其他國家與美國地關係都極爲密切。中國在東亞、東南亞與南亞地根基並不牢固。除了日本、印度、菲律賓等敵對國家之外。還有如同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非傳統友好國家中國需要花更多地精力解決“後院問題”。

當初,美國在日本核問題上“扭扭捏捏”,正是希望利用日本給中國製造麻煩。

增強自己、打擊敵人,永遠是並行不悖的事情。

站在美國的角度,“日本戰爭”不是單純的地區戰爭,而是對世界格局有重大影響的全球性戰爭。

早在中美交還戰俘談判期間國的情報部門就發出了中國有可能製造戰爭的警告。

韋斯特伍德沒有掉以輕心,因爲中國有足夠的實力打贏一場大規模地區性戰爭。

直到“日本戰爭”爆發前,韋斯特伍德都認爲中國把矛頭對準了印度,即將與巴基斯坦聯手對付印度。

收到中國出兵臺灣、全面轟炸日本戰略核設施的消息,韋斯特伍德也極爲震驚。

戰爭發展得太快了到連美國都來不及做出反應。

美國東部時間23日凌晨,白宮新聞發言人準備向各大新聞媒體發佈外交聲明時日本用戰略彈道導彈對中國進行戰略反擊。

韋斯特伍德立即讓新聞發言人把稿紙壓了下來。

在局勢不明的情況下,美國不能貿然發表任何聲明免犯下不可糾正的錯誤。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讓韋斯特伍德難以置信,中國的“國家戰略防禦系統”一個不落的摧毀了所有升空的彈道導彈至少有數枚攜帶核彈頭的彈道導彈落在日本境內,造成了嚴重的放射性污染。

當時,布魯德林剛剛收到日本外務省的照會,得知北山志川將訪問華盛頓。

韋斯特伍德立即召開內閣緊急會議,商討美國應該採取的

雖然衆多鷹派官員都主張立即表明態度,採取實質性的行動,但是在布魯德林的強烈建議下,韋斯特伍德還是決定繼續觀望。原因很簡單,日本向中國發射戰略彈道導彈,在法理上構成了戰略核打擊。如果中國態度強硬,很有可能立即對日本進行戰略覈報復。在此情況下,美國做出任何過激舉動都有可能引火燒身。

韋斯特伍德沒有坐以待斃,而是積極展開行動。

美國東部時間23日上午,韋斯特伍德先後與英國首相、法國總統、俄羅斯總統通了熱線電話,討論日本在戰爭中使用戰略核武器、中國可能採取的報復行動、以及核大國應該採取的立場與行動。

毫無問,韋斯特伍德最擔心的就是中日之間的核戰爭演變爲全球核戰爭。

雖然中國沒有由在對付日本的時候採用“核捆綁”政策,但是在另外四個核大國態度不明確的情況下,中國肯定會在對日本實施戰略覈報復的時候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中國就會擴大核打擊範圍!

這時候,五個核大國誰走一步,將毀滅整個人類世界!

英法的態很簡單,必須阻止中國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畢竟日本的核彈頭沒有落到中國本土,中國沒有理由用核武器進行報復性打擊。俄羅斯的態度則比較曖昧,即支持英法的觀點,又認爲不應該過分介入,畢竟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不會在關係到全人類福~的問題上貿然做出決策,更不會親手毀滅整個人類世界。

談到最後,四個核大國的首與政府首腦只達成了一項協議,即聯合敦促中國不要在戰爭中貿然使用核武器。

按照協商結果,四個核大國元首與府首腦將通過熱線電話向中國元首表明態度。

沒等韋斯特德採取行動,戰爭規模就擴大了。

剛剛接到村上貞正打來的線電話,得知日本首相派遣外務大臣訪問華盛頓,CIA就給總統發來消息,中國空軍正在全面轟炸包括民用核電站在內的日本核設施!

這條消息,讓韋斯特伍德既萬分驚訝,又暗自竊喜。

按照不成文的規矩,打擊他國核設施,等同於核襲擊。也就是說,中國轟炸日本的民用核電站,等於向日本投擲核彈頭。但是至少可以證明一點,中國不打算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更不會向其他國家投擲核武器。

局勢發展到這一步,四個核大國的斡旋變得毫無意義。

因爲王元慶一直在戰略指揮中心,中國已經處於戰略警戒狀態,所以韋斯特伍德一直沒能與王元慶通熱線電話,也就無法知道王元慶到底想幹什麼。

給布魯德林安排接見北山志川的工作時,韋斯特伍德與國務卿商討了局勢。

兩人在主要觀點上完全一樣,美國不可能阻止戰爭、更不可能參與戰爭。

中國敢於打擊日本的核設施,表明中國有足夠的信心打完這場戰爭。換句話說,打擊日本核設施,不但是戰爭行爲,還是外交信號。通過這種極端方式,中國已經明確無誤的告訴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不管誰介入戰爭,中國都會給予堅決反擊。

不參戰,不等於什麼都不做。

按照布魯德林的建議,韋斯特伍德讓CIA儘快蒐集確切情報,將中國襲擊日本核設施的消息透露給新聞媒體,製造對中國不利的輿論宣傳。

在輿論上施加壓力,只是次要行動。

關鍵問題是,美國該如何藉此機會打擊中國。

兩人的態度完全相同,中國要想擊敗日本,必須投入全部力量,只要美國在此期間有所作爲,就能最大程度的削弱中國國力,擋住中國的擴張步伐。

北山志川訪問華盛頓,正是希望美國有所作爲。

雖然韋斯特伍德與布魯德林都認爲,村上貞正不會指望美國參戰,但是兩人都知道,日本到了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不然不會在第一時間向美國求援。

幫助日本戰勝中國幾乎不可能,如何利用日本削弱中國纔是關鍵。

6年前,美國就希望利用日本核問題,迫使中國向日本發動戰爭。雖然晚了6年,但是結果相差不大,中國終於在事關切身利益與國家安全的問題上選擇了戰爭,並且以主動開戰的方式向日本發動了戰爭。

韋斯特伍德沒有急着做出決策,而是讓布魯德林先去摸清日本的底細。

情況與韋斯特伍德預料的相差不大,日本需要援助。

問題是,美國能夠爲日本提供哪些援助?

第21章 屋漏偏逢連雨天第1章 時過境遷第70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6章 錢的問題第96章 九分鐘的戰鬥第70章 明爭暗鬥第104章 速度競賽第15章 統一陰霾第175章 政治領袖第55章 多用途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64章 戰略反擊的疑慮第130章 登陸美國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145章 智勇雙全第31章 愛國者第33章 戰爭降臨第96章 現實利益第64章 穩重見長第49章 場鬧劇第14章 撥雲見日第33章 壟斷經營第18章 軍長大會第64章 穩重見長第15章 真正的敵人第119章 人贓俱獲第105章 何去何從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42章 兩難處境第183章 分蛋糕第55章 大獲全勝第51章 堅守第82章 外交戰第11章 不良感覺第97章 虛張聲勢第7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21章 搶佔制高點第17章 多事之秋第30章 棋子第77章 退守固本第45章 弱國強兵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176章 棘手問題第57章 衝突到戰爭第5章 實力與信心第89章 禍不單行第7章 借勢第9章 政治參謀第64章 繼續前進第61章 圍城戰第144章 奇蹟般的進攻第15章 戰略威脅第98章 齊心協力第63章 得意忘形第56章 最後的機會第134章 環環相扣第97章 虛張聲勢第74章 切中要害第41章 不變應萬變第7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12章 搭臺唱戲第1章 出發第70章 窩裡鬥第33章 各懷鬼胎第6章 波瀾不驚第90章 爆炸效應第16章 捧殺第3章 日印結盟第37章 打草驚蛇第68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142章 地面決戰第30章 英雄第132章 末日瘋狂第60章 軍備競賽第43章 蛛絲馬跡第143章 敢死隊第10章 新人報到第30章 推倒重來第116章 一守一攻第105章 果斷調整第153章 機會第100章 全面動員第46章 由守轉攻第51章 醉翁之意第123章 覆滅第17章 戰爭部署第62章 驚弓之鳥第75章 全面化第150章 圍點打援第93章 鐵腕首相第52章 一挑三第90章 誘敵深入第51章 刀尖第51章 和平解放第15章 統一陰霾第62章 膽大包天第106章 海上平臺第67章 緊急調整第125章 艱難的開端
第21章 屋漏偏逢連雨天第1章 時過境遷第70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6章 錢的問題第96章 九分鐘的戰鬥第70章 明爭暗鬥第104章 速度競賽第15章 統一陰霾第175章 政治領袖第55章 多用途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64章 戰略反擊的疑慮第130章 登陸美國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145章 智勇雙全第31章 愛國者第33章 戰爭降臨第96章 現實利益第64章 穩重見長第49章 場鬧劇第14章 撥雲見日第33章 壟斷經營第18章 軍長大會第64章 穩重見長第15章 真正的敵人第119章 人贓俱獲第105章 何去何從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42章 兩難處境第183章 分蛋糕第55章 大獲全勝第51章 堅守第82章 外交戰第11章 不良感覺第97章 虛張聲勢第7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21章 搶佔制高點第17章 多事之秋第30章 棋子第77章 退守固本第45章 弱國強兵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176章 棘手問題第57章 衝突到戰爭第5章 實力與信心第89章 禍不單行第7章 借勢第9章 政治參謀第64章 繼續前進第61章 圍城戰第144章 奇蹟般的進攻第15章 戰略威脅第98章 齊心協力第63章 得意忘形第56章 最後的機會第134章 環環相扣第97章 虛張聲勢第74章 切中要害第41章 不變應萬變第7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12章 搭臺唱戲第1章 出發第70章 窩裡鬥第33章 各懷鬼胎第6章 波瀾不驚第90章 爆炸效應第16章 捧殺第3章 日印結盟第37章 打草驚蛇第68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142章 地面決戰第30章 英雄第132章 末日瘋狂第60章 軍備競賽第43章 蛛絲馬跡第143章 敢死隊第10章 新人報到第30章 推倒重來第116章 一守一攻第105章 果斷調整第153章 機會第100章 全面動員第46章 由守轉攻第51章 醉翁之意第123章 覆滅第17章 戰爭部署第62章 驚弓之鳥第75章 全面化第150章 圍點打援第93章 鐵腕首相第52章 一挑三第90章 誘敵深入第51章 刀尖第51章 和平解放第15章 統一陰霾第62章 膽大包天第106章 海上平臺第67章 緊急調整第125章 艱難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