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章 萬世一系屁

324章 萬世一系?屁!

利家承認大漢通過北條幕府執權,所已經獲得的包括佐渡島、對馬島和伊岐島。

日本永爲大漢屬國,外交、締約、對外宣戰之權力均交由大漢代替行使。

承認大漢公民有在日本全境居住、往來、經營工商業及開礦等項特權。大漢有駐軍保護民、監督日本之權力。

漢國設立領事館,享有治外法權,事涉漢日商民糾紛,大漢駐日本領事之決定,爲最終極之裁斷。

石見銀山割予漢國,除大漢外,任何國家及個人(含日本國民)不得在日本境內開掘金銀貴金屬礦產。

日本朝廷聘用大漢公民爲政治、軍事、財政等顧問。漢日合辦警政和工廠。日本全境各道路、海港之建築權、經營權讓與大漢……”

什麼?!足利家時剛剛把紙面上的內容掃了一眼,就驚呼起來,無他,條約的內容太過苛刻,甚至到了聳人聽聞的地步,若是簽下這紙條約,就算得到大漢幫助奪得徵夷大將軍寶座,千載之後,也必將被文人士大夫指着墓碑說:看,這是大和內奸!

他搖了搖頭,緩慢而又堅定的說:“足利家想爭的位置,是日本國的徵夷大將軍,而不是大漢的日本國總督。”

“怎麼會呢?”楚風一臉無辜:“簽下條約,家時先生就會在大漢的幫助下,實現先祖的夢想,爲漢日關係譜寫新的篇章,哪兒有一點不妥呢?”

足利家時從心理上,早已做好了漢國皇帝獅子大開口的準備,他逐條駁斥道:“割讓三島且罷了,日本自有天皇,朝廷公卿衆多,如何能將外交、宣戰之權力交予漢國?大漢商民自由往來我國,難免良莠不齊,平生事端也爲不妥。

日本自有律法。乃大化改新時聖德太子比照唐律而設。何必讓領事裁斷商民糾紛?……這二十一條。是滅亡日本、滅亡和族地二十一條。鄙人絕對不敢芶同!”

楚風居高臨下。帶着憐憫地味道說:“這是給蠻荒落後地倭國。帶來文明地曙光。大漢地付出如此之多。怎麼家時先生反而不領情?”

家時還沒有回答。跟着他一起來地足利貞氏倒忍不住搶着辯駁:“日本自天皇從高天原神國下降。自有一番輝煌文化。陛下何言日本蠻荒落後。何言是大漢帶來文明?”

“可笑可笑!日本何來什麼文明?”楚風扳着手指頭給他們數:“先是徐福帶三千童男童女東渡。給你們帶來文字、數學。製陶、紡織、造船地技術。再是東晉南北朝。漢人到你們那兒。帶來了冶鐵造刀地技術。“渡來人”你不會不知道吧?最後是你父親剛剛說那啥缺德太子。派遣唐使到我中華來。學我中華地律法、官制、唐詩、佛學。等等文化制度。你說是也不是?”

足利貞氏聞言啞然。但家時地臉色古井不波:“今日就算陛下說得唾雨紛飛天花亂墜。鄙人只能回一個不字。”

楚風點點頭。看來這老頑固是軟硬不吃了。畢竟那二十一條太過苛刻。豈止滅亡日本。根本就是把日本當作大漢地奴隸來對待。他要是一上來就答應。那才奇怪了呢!

烏仁圖婭躲在屏風後面偷聽,楚風答應帶她出海,條件就是處處聽話,不得分毫違拗,若不是這樣,她都想拔出彎刀,衝出去給那油鹽不進的日本人一頓亂刀砍死算了,他不答應,剛纔他們不是說到什麼北條家嗎,想必日本足利之外還有手利頭利毛利,北條之外還有南條西條東條,他們不答應,自然有人趕着上大漢的船!

別說,烏仁圖婭胡亂猜測,日本確有姓毛利、東條的,倒被她歪打正着了。

但楚風不這麼想,撞三家不如吃一家,足利家時,老子還吃定你了!

他笑呵呵的,拋出了早已商定的二套方案:“咱們先別談這二十一條,且問問家時先生,你地誌向究竟是什麼?”

“自然是徵夷大將軍的寶座。”足利家時據實以告,這事可以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哪兒用得着隱瞞?

楚風笑了笑,示意侍女爲家時斟上新茶,待他喝了才緩緩的問道:“然則令家祖,那位源義家先生的遺言又是什麼?”

八幡太郎源義家的遺言,像用刀子深深的刻在了足利家世世代代的心底,足利家時神色莊嚴的道:“義家先祖嘗言,‘我的第七代子孫中必有人能奪取天下’,至不才,正好已經七代了。”

楚風似笑非笑,輕輕吹着滾熱地茶水,眼皮子都不夾他一下,“奪取天下,呵呵,好一個奪取天下。試問日本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徵夷大將軍不過領朝命臨時辦事、無品之官,並非天下之主。”

徵夷大將軍雖爲日本真正的主宰,但並非常設職位,沒有正式品級,一般初任將軍的,不過正三位大臣,上面的大納言、太政大臣乃至天皇,從名義上講,都比將軍大。

足利家時聽楚風如此說,他的心臟,頓時乒乒砰砰的狂跳起來,一個想也敢想的念頭,從靈魂深處冒了出來。

老謀深算的傢伙,不願意過早暴露自己的念頭,假癡作呆的問道:“那麼,皇帝是說要做到太政大臣,纔算奪取天下?”

楚風微微一笑:“願先生再進一步!”

“難道要做關白嗎?”

“先生直須放膽,再進一步!”

足利家時地心臟,立刻不由自主的瘋狂跳動起來,全身地血液似乎都在波濤洶涌,都在衝擊着大腦,以致頭部兩邊的太陽穴,突突突的直跳,漲得難受。

貞氏少爺更加不堪,手中的茶碗的一聲掉地上,摔了個粉碎,滾燙地水潑出來,澆了他一褲子,倒好像撒了尿似的。

幕府將軍地繼承人,和天皇的太子,差距不是一點半點啊……

足利家時畢竟老道許多,在腦海中反覆盤算利弊得失。

皇帝地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關白是正一位大臣,爲人臣之終極,在此位上再進一步,那是什麼位置,不言自明。

天皇是日本名義上地王,神國地王;徵夷大將軍是日本真正的王,人世間的王。一個有名無實,一個有實無名,

制維持着微妙的平衡。

如果這兩個王集於一身,會有什麼樣的效果?到那時,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刷新政治整備軍隊,自然輕而易舉,要富國強兵,權柄集中一人之手,避免朝廷和幕府二元之爭,當真方便許多,容易許多!

說定自己開創日本新朝,千年之後,就是和神武天皇一般無二的存在?千秋萬世受後人敬仰啊!

被楚風拋出的炸彈炸得頭昏腦脹,足利家時好不容易纔穩定心神,放低聲音,小心翼翼的提出了問題:“日本自神武天皇以來,萬世一系,民間、武家、公卿容許幕府變換紅白旗幟,卻不許天皇出離了神系。皇帝所言在秦漢晉、隋唐宋交替的中原似乎不難,敝國?”

楚風戲謔地看了看他,仰天大笑道:“哈哈哈,家時先生,你只記得足利系出源氏,怎麼忘了源氏的由來?”

源氏?源氏!足利家時頓時眼睛裡冒出貪婪的紅光,就像惡狼見到了肥肉。

自己的祖宗,怎麼會不記得?日本人相信神國,相信天皇的神性,足利家時也不例外。他只是被萬世一系的天皇世系矇住了眼睛,等楚風替他揭開了矇眼罩子,才發現原來自己也是天皇的後裔!

對,下野足利氏系出源氏源義家,而源氏是哪兒來的呢?

清和源氏,系出天皇!

弘仁五年(西元814年)五月八日,五十二代的峨天皇因財政困難地原因,第一次下詔賜四位皇子和四位皇女以源氏之氏,之後又陸續有十三名皇子和十一名皇女被賜以源姓,這就是日本源氏最初的由來。

此後,日本歷史上先後共有二十一位天皇賜過源姓,二十一流源氏中,最爲顯赫的便是清和源氏,他是五十六代清和天皇賜予其孫源經基的,源經基的後代,就是百年前源平合戰的主角、足利家的先祖!

足利氏的身體裡,本就流着天皇的血脈!如果擊敗北條家,掌握全國軍政,足利家時離天皇的寶座,就只有一步之遙了!

家時知道,要跨出這至關重要地一步,最重要的就是獲取大漢地支持,所以現在他的態度轉變了:“大漢能支持我,成爲日本的天皇?”

“不,不是天皇,而是日本國王。

”楚風耐心的和他解釋:“簽訂二十一條,咱們就是藩國和宗主國的關係,我是皇帝,你就只能稱國王。”

國王嗎?家時想了想,心說給你地表彰上自稱國王,自己關起門來叫天皇,量大漢也會睜隻眼閉隻眼吧?

何況,將來幕府將軍的權位和天皇地皇道尊嚴集於一身,刷新政治富國強兵,似乎也不過在那反掌之間,待那時候,國中是順昌逆亡,而且不像只做徵夷大將軍,手握權柄還要被朝廷公卿唧唧歪歪,又得假模假樣的接受天皇詔命。

萬世一系,北條本是天皇這顆大樹上發出地旁枝,如今有機會成爲主幹,家時絕對不會放棄這個機會。他甚至想到了,七代之前足利家威名赫赫的祖先,那位八幡太郎源義家說“我地第七代子孫中必有人能奪取天下”,豈不是一個即將成爲現實的預言?

但願祖宗保佑,八大菩薩保佑!

“世間的主宰,大漢皇帝,我決定接受這二十一個條件。”足利家時拿起那張火燙的條約,一咬牙,顫抖着簽下了姓名,然後從腰間取出足利家當主的大印,蓋在了空白處。

“好、好,”楚風壞笑着收下條約,取出另外一份,早就加蓋了大漢皇帝玉璽的,遞給了足利家時。

“希望不久之後,家時先生能坐在平安神宮(天皇家廟)的精舍,爲日本大政絞盡腦汁啊!”

“承陛下吉言!”

待足利家時走後,烏仁圖婭從屏風後面走了出來,吃吃的冷笑道:“明明武力奪權,偏要講什麼萬世一系,根本就是狗屁!”

楚風懶懶的躺在椅子上,無所謂的聳了聳肩膀:“狗都這樣。”

京都城,城外足利氏的白色八大菩薩旗幟,覆蓋了原野、覆蓋了道路,獵獵飛揚的旗幟,正如當年源平合戰時,源義經的靈魂再現。

城上,北條氏繼承自平家武士的紅色戰旗則顯得殘破不堪,武士們東倒西歪,大鎧上滿是斑斑污血,他們的眼睛裡佈滿了紅絲,他們忍着連日作戰的勞累上城防守,他們把牙齒咬得格格響,但這一切,都無濟於事。

因爲城外的敵人引入了漢軍,一個整團的漢軍士兵,用火炮在遠處,在弓箭根本無法企及的地方,用炮火轟擊京都城牆。

如果說七年前的博多灣之戰,日本武士驚愕於元軍超遠超精準的射箭技術,嫺熟的馬戰技巧,但還有勇氣和韃虜決一死戰;可今天,那種震響天地的恐怖武器,讓他們感覺到慎重的無力。

天守閣,北條時宗和北條時茂正對坐飲酒,往日清冽甘甜的清酒,忽然間就變得火辣辣的,燒得喉嚨痛。

火焰升騰,天守閣已被烈焰包圍,火焰中兩位主宰日本接近半個世紀的老人,長笑着唱起了敦盛名曲:

“人間五十年,與天相比,不過渺小一物。看世事,夢幻似水。任人生一度,入滅隨即當前。此即爲菩提之種,懊惱之情,滿懷於心胸。汝此刻即上京都,若見敦盛卿之首級!放眼天下,海天之內,豈有長生不滅者。”

城破,漢軍立刻停止了炮擊,傳令兵騎在馬上,高高的揚着下巴:“家時先生,本團執行大漢皇帝軍令,已協助貴軍擊破京都城牆,此任務完成。現在執行第二項任務,就地駐紮,監督漢日二十一條之施行!”

足利家時渾身一抖,沒想到大漢皇帝這麼滴水不漏,完全不給自己反悔的機會!人家行堂堂正正的陽謀,挑動全日本風雲起陸、波浪掀天,在萬里之外洞若觀火,將自己玩弄於股掌之上啊!

他看了看四野的滿目瘡痍,看了看京都天守閣的熊熊烈焰,雖然獲勝卻殊無喜悅,只哀嘆道:“日本的命運,是否就此註定?”

112章 表妹救命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7章 好靈驗375章 第二師573章 單于每近沙場獵南望陰山哭始回623章 漢甲連胡兵沙塵暗雲海四579章 開封春來早668章 幸好聲音不算大786章 再相遇374章 童軍185章 逾制202章 履新463章 塵埃落定212章 柳暗821章 撞擊黃金獅子號814章 沸騰之海上553章 決勝二奇思妙計決勝負774章 我不是紳士四十九章 莫須有440章 將軍不戰713章 有突厥沒斯坦259章 開科取士194章 忽必烈556章 決勝五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844章 雅典娜631章 代理人526章 世界之戰794章 新的聯盟822章 日落威尼斯564章 雙雄會二一零九章 惡有惡報218章 回頭396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129章 忠誠的代價332章 說客248章 慘就一個字520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624章 漢甲連胡兵沙塵暗雲海五272章 劣幣良幣527章 決戰前一刻424章 威震天下406章 改變計劃585章 風雲聚龍虎會上517章 內政576章 平沙際天極但見金龍驅288章 臨戰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2章 氣球上595章 北極轉愁龍虎氣西戎休縱犬羊羣587章 風雲聚龍虎會下186章 偱州之戰296章 鏖兵845章 生殺存亡由我心549章 收官十三朝秦暮楚742章 一報還一報下722章 嫁人是怎麼回事362章 長征815章 沸騰之海下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0章 雪瑤的慚愧483章 修羅煉獄298章 追逃577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252章 棱堡762章 拖鞋438章 大逆轉560章 國步多艱民心靡定444章 新大陸347章 遼東翻覆725章 擋箭牌241章 方城大戰299章 騎兵戰252章 棱堡163章 陳跑跑真的跑了465章 妙高臺587章 風雲聚龍虎會下一零九章 惡有惡報797章 v調的秘密872章 臨戰第3章 第一桶金567章 雙雄會五613章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五601章 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高歌入漢關中833章 關貿總協定五十七章 潘多拉墨盒784章 劃分陣營555章 決勝四虜騎血灑衣單于淚沾臆三十章 承包商269章 紙幣777章 皆大歡喜625章 漢甲連胡兵沙塵暗雲海六453章 花石綱395章 謠言煽動245章 東瀛風雲586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741章 一報還一報上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83章 人爭一口氣769章 竹槓敲得梆梆響813章 怒海爭鋒319章 術與道833章 關貿總協定689章 如來神掌143章 準備建國
112章 表妹救命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7章 好靈驗375章 第二師573章 單于每近沙場獵南望陰山哭始回623章 漢甲連胡兵沙塵暗雲海四579章 開封春來早668章 幸好聲音不算大786章 再相遇374章 童軍185章 逾制202章 履新463章 塵埃落定212章 柳暗821章 撞擊黃金獅子號814章 沸騰之海上553章 決勝二奇思妙計決勝負774章 我不是紳士四十九章 莫須有440章 將軍不戰713章 有突厥沒斯坦259章 開科取士194章 忽必烈556章 決勝五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844章 雅典娜631章 代理人526章 世界之戰794章 新的聯盟822章 日落威尼斯564章 雙雄會二一零九章 惡有惡報218章 回頭396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129章 忠誠的代價332章 說客248章 慘就一個字520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624章 漢甲連胡兵沙塵暗雲海五272章 劣幣良幣527章 決戰前一刻424章 威震天下406章 改變計劃585章 風雲聚龍虎會上517章 內政576章 平沙際天極但見金龍驅288章 臨戰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2章 氣球上595章 北極轉愁龍虎氣西戎休縱犬羊羣587章 風雲聚龍虎會下186章 偱州之戰296章 鏖兵845章 生殺存亡由我心549章 收官十三朝秦暮楚742章 一報還一報下722章 嫁人是怎麼回事362章 長征815章 沸騰之海下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0章 雪瑤的慚愧483章 修羅煉獄298章 追逃577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252章 棱堡762章 拖鞋438章 大逆轉560章 國步多艱民心靡定444章 新大陸347章 遼東翻覆725章 擋箭牌241章 方城大戰299章 騎兵戰252章 棱堡163章 陳跑跑真的跑了465章 妙高臺587章 風雲聚龍虎會下一零九章 惡有惡報797章 v調的秘密872章 臨戰第3章 第一桶金567章 雙雄會五613章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五601章 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高歌入漢關中833章 關貿總協定五十七章 潘多拉墨盒784章 劃分陣營555章 決勝四虜騎血灑衣單于淚沾臆三十章 承包商269章 紙幣777章 皆大歡喜625章 漢甲連胡兵沙塵暗雲海六453章 花石綱395章 謠言煽動245章 東瀛風雲586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741章 一報還一報上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83章 人爭一口氣769章 竹槓敲得梆梆響813章 怒海爭鋒319章 術與道833章 關貿總協定689章 如來神掌143章 準備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