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媺娖的臉色慢慢由紅轉白,繼而又轉成青色。
她終於憋忍不住,“嗚”地一聲哭了出來。
“爲什麼?”朱媺娖哽咽着,“難道在他心裡,我就是一個可以輕易捨棄的棋子嗎?我何嘗不知道光復應天府的意義所在,可……可我……還是心疼啊!”
鄭叔含淚道:“殿下……這就是命,人得安命。”
“小蠻都已經與他說過,可他……終究還是與錢家結了親,我何曾怪過他?可如今,他明知紹興府危在旦夕,卻一意北伐,你讓我怎能不寒心?”
聽着朱媺娖的悲泣,鄭叔沒有勸阻,他知道這個時候讓朱媺娖將心中的委屈和不滿渲瀉出來,是好事。
他只是從側勸解道:“臨安伯此次沒有奉諭回援,或許並非是置殿下於不顧,其老父、妹妹一樣皆在吳莊,以臨安伯的心性,斷不會棄親人於不顧,殿下或許錯怪了臨安伯。”
朱媺娖一直在哭,但或許是鄭叔的話起了作用,沒多久她慢慢地收聲。
……。
這時,門外人聲吵雜,錢肅樂、張國維等人與朱以海聯袂而來。
錢肅樂、張國維等人是得到朱媺娖的監國令,要他們隨朱以海一起撤往杭州府,羣情激憤,前來請朱媺娖收回成命,正好與朱以海在府門外撞見。
與朱以海兩廂印證之後,於是一起入王府,打算勸諫朱媺娖離開。
還未進門,錢肅樂已經開嚷:“監國殿下萬萬不可輕言捨身。”
進入堂內,錢肅樂慨然道:“從古至今,哪有爲人臣,棄君不顧而逃命的道理。殿下不走,臣等絕不離開,就算要死,那也得臣等死在殿下之前。”
張國維躬身道:“殿下有死社稷之決心,固然值得稱道,但如今朝廷還未到需要殿下捨身之時,江北興國公、臨安伯二部還在北伐,杭州府還有一萬援軍即將到達,臣請殿下移駕杭州,待興國公、臨安伯揮師回援之日,便是我朝收回紹興府之時。”
熊汝霖附和道:“我朝自先帝殉難之日,失地已司空見慣,就算紹興府丟了,只要殿下還在,我朝就還有光復的希望,望殿下三思。”
朱媺娖輕輕擡手揮了揮,然後道:“諸公所言,本宮心裡都明白。可驛亭、豐惠兩處,我軍還在與清軍交戰,此時本宮若退去杭州府,恐怕大軍就會立時潰散。”
朱媺娖的話,讓所有人都沉默下來,這確實是實話。
明軍本就是以寡抵衆,經過三日血戰,傷亡已經很大,這個時候,若聽到監國和大臣們棄他們而逃,軍心恐怕頓時就散了。
雖然每個人都明白,監國生死關乎社稷存亡,但誰不想自己在拼命的時候,身後有一個與他們共存亡的領袖?
錢肅樂想了想道:“殿下只管移駕杭州府,臣與張尚書留下足矣。”
朱媺娖搖搖頭道:“二位不能留下,我朝偏安紹興兩年有餘,所缺的,便是象諸位這樣的忠臣義士、有爲之能臣,本宮一介女流,身軀已殘,無力爲大明力挽狂瀾,可諸位正是爲大明效力之時,爲大明保全你們,或許是本宮唯一能爲天下做的事了。”
說到此處,朱媺娖起身道:“諸位今日便隨魯王撤往杭州府,本宮也將移駕驛亭,激勵將士。”
此言令堂內譁然。
所有人都跪了下來。
錢肅樂滿臉是淚,堅定地說道:“若殿下不肯移駕杭州,臣等只能違命陪伴殿下左右。殿下難道要親眼目睹我朝徹底亡在紹興府嗎?”
朱媺娖被逼得粉臉大寒,“諸公是要逼宮嗎?”
張國維忙上前道:“殿下息怒,臣等只爲殿下安危着想,並無大逆之意。”
朱媺娖凜聲道:“本宮意已決,諸位不必相勸。”
щшш• T Tκan• c o
侍郎孫嘉績上前道:“既然殿下已有決意,那不如這樣,願意轉進的隨魯王撤往杭州府,願意留下的,隨殿下一起去往驛亭、豐惠。”
朱媺娖沒有說話,也沒有反對。
這時錢肅樂急道:“若真要如此,臣請殿下前往豐惠,臣等去驛亭,請殿下恩准。”
朱媺娖皺眉道:“敵酋多鐸主力正在攻打驛亭,豐惠清軍只是一支偏師,本宮豈有往豐惠的道理。”
錢肅樂堅持道:“殿下只要還在紹興府,對前線將士便是最大的激勵,何必在意是去驛亭還是豐惠呢?”
一邊說,一邊不住地向張國維施眼色。
張國維先是一愣,後恍然,於是也勸諫道:“臣以爲錢大人的話在理,殿下並非需要上陣與敵交戰搏殺,只要還在紹興府,就已經達到了殿下的本意,何必糾結去何地呢?”
朱媺娖一時猶豫起來,“可本宮還是覺得,應該去驛亭,這樣更能激勵將士。”
這時,一直落在最後面的朱以海突然開口道:“公主不必糾結,本王願意代公主前往驛亭。”
朱以海的話不僅讓朱媺娖震驚,連錢肅樂等人都驚愕了。
朱以海面對着衆人的注視,苦笑道:“本王也是大明宗親,爲社稷做出事,在諸位眼中,很不可思議嗎?”
朱媺娖忍不住勸道:“若本宮有不測,魯王安危關乎朝廷存續,還是按本宮意思,撤往杭州府吧!”
朱以海以從未有過的爽朗,笑道:“連公主殿下都可視死如歸,本王好歹也是七尺男兒,掩於女人身後,豈不爲天下人恥笑。公主不必再勸,本王心意已決,此次定與公主同進退便是。”
朱媺娖還在猶豫,錢肅樂急聲道:“如此甚好,君臣同心,我朝必定能擋住清軍入侵。”
張國維也道:“軍情緊急,這便是最好的安排了。不過紹興府部分文官、官員家眷及一些冗餘物資,還得安排撤往杭州府,如此也能令留守臣民安心抗敵。”
聽衆人都這麼說,朱媺娖不再堅持。
於是,整個紹興府都忙亂起來,最後的二千兵馬,也隨着朱以海、錢肅樂等人,調往驛亭。
而朱媺娖帶着數百監國親衛,前往豐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