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三郡烏桓

八月底,袁家派來的管事分別拜訪東三郡烏桓的部落大王。

上谷郡烏桓大王與高順實力關係密切,獨享朝廷賞賜,故袁家並未與其聯繫。

右北平郡烏桓部落大王爲烏延,於168年稱爲汗魯王,轄有八百餘落,居住在右北平郡俊靡縣北部,在長城之外放牧。

而張郃駐紮在徐無縣,正好堵住烏延南下的道路,其知道護烏桓校尉府兵多將強,所以當場拒絕了袁家的要求,目前他可不敢直接對抗大漢朝廷。

遼東郡烏桓部落大王爲蘇僕延,於168年稱爲峭王,轄有一千多邑落,以距離過遠爲由拒絕了袁家的要求,其實他是害怕大漢朝廷的報復。

只有遼西郡部落王之一的丘力居積極響應。

目前,只有遼西烏桓還處於分散狀態,還沒有被統一。

遼西面積廣大,東西狹長,居住着五千多烏桓邑落,實力非常強橫,一共分爲三個大部落和一些零散的小邑落。

實力最強的烏桓王爲丘力居,佔據柳城,轄有近三千餘落;他野心勃勃,想完成對遼西烏桓的統一。

長城之外的烏桓人有兩部,分別駐白狼石城和青龍城,每部近千餘落,與右北平郡的烏桓大王烏延的關係最爲密切,他們形成犄角之勢,對內反抗丘力居的吞併,對外抵抗鮮卑族的壓力。

其中駐紮青龍城的烏桓部落離大漢疆域最近,與漢族的關係最好,常有貿易往來,且牧場地處河谷地帶,受大旱影響較小,部民生活的不錯。

居住在長城內的烏桓人、鮮卑人和匈奴人,在鄒靖開出高額的薪俸後,積極從軍,使得他們的家庭獲得了穩定的生活來源,對這些人來說,他們心向大漢朝廷,逐漸融入漢人的生活,絕不會做反叛大漢的事情。

這也是烏延大王拒絕袁家的原因之一。

而丘力居之所以積極響應袁家的號召,主要是想掠奪物資,發展實力,然後統一烏桓各部;且今年大漢內亂,實力受損,正是他入塞劫掠的好機會。

烏延在袁家的使者走後,立即派遣人員前去通知張郃,張郃厚賞使者之後,立即派人通知鄒靖。

鄒靖接到張郃的信,心中大喜,不過他並沒有過於重視丘力居,在他看來,這是獲得戰功的好機會,給張郃回信道:丘力居部落僅有兩千餘落,最多能組織起五千騎兵,遠離他的老巢前來劫掠,只要兩人聯手,絕對能把丘力居的大部分人馬留下,他不希望主公派人來瓜分這次戰功。

張郃卻不這麼想,在他看來,安全第一,獲得戰功是其次的;萬一低檔不住,無終縣城被攻破是小事,則遼西郡西部和右北平郡,甚至廣陽郡等地必將慘遭丘力居的劫掠,百姓慘遭蹂躪,那麼他將百死難辭其咎。

鄧茂也不建議張郃彙報高順,否則,他們將很難獲得足夠的戰功。

在慎重考慮之後,張郃排除衆議,派人前去通知高順,並順路通知廣陽郡平虜校尉程普和涿郡平虜校尉張燕,做好抵禦烏桓騎兵劫掠的準備。

他在做兩手準備,若高順能派大軍前來,則爭取全殲烏桓騎兵,若高順不派援軍,則他必須固守城池,確保不失。

同時派人通知右北平郡太守劉政做好迎敵準備。

九月中旬,高順接到張郃的信件和抄錄的鄒靖的信件,感覺張郃成熟多了,有名將的潛質。

首先招李強來協商。

李強看信後大喜,笑道:“哈哈,主公,我正愁沒事情做,馬上就來菜了,天助我也。”

高順笑道:“呵呵,別高興的太早了,我沒打算派你去。”

“主公,難道您不想把這些烏桓人全部留下?”

高順解釋道:“我只想留下丘力居,他帶來的那些騎兵,能消滅一半就不錯了,要是全殲了,那會把遼西烏桓推入鮮卑人的懷抱,要是實力削弱的太厲害了,也容易讓其它烏桓部落賺便宜,最好是讓遼西烏桓繼續處於分裂狀態,切不能讓其它部落或實力趁機賺便宜。”

高順內心的想法是,現在他的實力比較弱,就算把遼西烏桓和右北平烏桓全部消滅了,好處他也得不到,還讓東部鮮卑人南下,填補烏桓人的空白,這不利於他長遠計劃的實施,且容易讓上谷郡烏桓感到恐懼。

要消滅烏桓人,第一步要先消滅上谷郡烏桓大王難樓,然後再消滅東三郡烏桓;現在還需要東三郡烏桓人抵禦塞外的東部鮮卑人。

“那不是太便宜他們了嗎?”李強心有不甘。

“要是把異族全部消滅了,咱們就失去了價值了,且便宜讓別人賺了,咱們什麼好處都得不到。”

李強仔細回味,感覺高順的話有道理,現在不能把遼西烏桓人消滅了,否則好處都讓遼西郡和東部鮮卑人賺了;且沒有了外部壓力,朝廷便不會太重視他們了;於是便同意了高順的意見,說道:“主公,那找機會要補償我。”

“哈哈,機會多的是,明年開始打擊鮮卑人,若我沒機會出場,便由你帶領這幫人出戰。”

得到高順的承諾,李強心中大喜,說道:“謝謝主公,我現在可懷念在大草原奔馬馳騁的感覺了。那這次派誰出戰呢?”

高順反問道:“你什麼意見?”

李強想了一下,說道:“若是派關羽、顏良和張飛三人上場的話,非得把丘力居所帶的騎兵全殲不可,很可能破壞主公的計劃;我建議派文丑,帶領趙浮和裴元紹,共二十三屯騎兵,十二屯步兵負責押送糧草,再加上張郃和鄒靖的騎兵,足夠應付丘力居的了;這樣也算是給趙浮、程奐和裴元紹一次立功的機會。”

高順想了一下,說道:“這樣的話我擔心讓丘力居跑了。”

李強不以爲意的說道:“跑了就跑了,無所謂的,就當練兵了,經過這次獨自領兵,不管勝敗如何,我相信公桓都會有一次很大的提升。再說了,經過這次打擊,一定會震懾所有的烏桓部落,咱們只是派出很少的一部分騎兵,就能打的他們落花流水,他們以後絕對不敢再南下。”

高順心想,文丑爲別部司馬了,應該好好的鍛鍊他獨當一面的能力,否則衆將很難成長起來;且經過這次打擊,丘力居即便逃回去了,實力也會大損,短時間內其很難統一遼西烏桓各部,對他的計劃沒有多大影響,於是便同意了李強的建議,說道:“好,明天上午召集衆人前來議事;後天啓程,讓他們先到廣陽軍軍營駐紮,剩餘的事情由文丑根據事情發展的動態自行定奪。”

“是,主公,我這就安排下去。”

第346章權傾朝野第110章軍戶編制第405章招安黑山軍(中)第354章陶謙自保之策第231章高順賣馬第620章薩珊王朝覆滅第338章戲志才和郭嘉第28章感情風波第480章魯肅出兵第477章孫堅戰死(下)第20章激烈角逐第241章養寇自保第99章杜邊歸來第547章徐盛無奈投降第128章精明蘇雙第108章長吏獻策第486章黃巾再起第284章強勢呂布(四)第34章憤怒的匈奴第392章李儒的陽謀第228章暴亂四起第139章首戰大捷(上)第427章笮融再叛(下)第131章徐晃到來第477章孫堅戰死(下)第68章圍敵練兵第29章匈奴來襲第531章配合默契第167章轉變思想第94章聖旨到達第455章麴義出擊第367章洛陽局勢第54章馬邑密謀第496章大戰將起第493章高順的迷茫第542章南部局勢第143章皇帝決定(三更)第4章規劃未來第360章華雄發威(下)第572章出擊漠北第190章梅花先生第654章匆匆百年第178章黃巾落幕第328章安定郡局勢第575章呂布的決定第414章魯肅之謀第538章劉備崛起第251章包圍羌人第238章收復定襄郡第265章一觸即發第540章高順的憤怒第493章高順的迷茫第124章匈奴備戰第102章代郡局勢第554章高順的良策第55章立足縣城第253章羌人投降第408章收服趙雲第127章和連發威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125章鮮卑動態第423章笮融反叛第612章新建六王國第39章巴豆立功第572章出擊漠北第644章勝負已分第654章匆匆百年第381章青州人才第27章悠閒生活第99章杜邊歸來第241章養寇自保第355章李儒之謀第485章高順南下第340章志才之謀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414章魯肅之謀第572章出擊漠北第240章高順心思第546章孫權軟禁劉備第17章縣長的心思第463章益州使者第242章幽州事務第121章張讓之憂第450章黃衍之策第143章皇帝決定(三更)第169章歷城對峙第361章潘鳳陣斬華雄第120章呂布決定第3章悲慘的村民第245章周飛定計第555章羌漢談判(上)第574章王允的策劃第184章戰爭爆發第401章中原局勢第212章偷襲鮮卑(上)第379章新建水軍第62章戰前安排第463章益州使者602章平定益州第612章新建六王國
第346章權傾朝野第110章軍戶編制第405章招安黑山軍(中)第354章陶謙自保之策第231章高順賣馬第620章薩珊王朝覆滅第338章戲志才和郭嘉第28章感情風波第480章魯肅出兵第477章孫堅戰死(下)第20章激烈角逐第241章養寇自保第99章杜邊歸來第547章徐盛無奈投降第128章精明蘇雙第108章長吏獻策第486章黃巾再起第284章強勢呂布(四)第34章憤怒的匈奴第392章李儒的陽謀第228章暴亂四起第139章首戰大捷(上)第427章笮融再叛(下)第131章徐晃到來第477章孫堅戰死(下)第68章圍敵練兵第29章匈奴來襲第531章配合默契第167章轉變思想第94章聖旨到達第455章麴義出擊第367章洛陽局勢第54章馬邑密謀第496章大戰將起第493章高順的迷茫第542章南部局勢第143章皇帝決定(三更)第4章規劃未來第360章華雄發威(下)第572章出擊漠北第190章梅花先生第654章匆匆百年第178章黃巾落幕第328章安定郡局勢第575章呂布的決定第414章魯肅之謀第538章劉備崛起第251章包圍羌人第238章收復定襄郡第265章一觸即發第540章高順的憤怒第493章高順的迷茫第124章匈奴備戰第102章代郡局勢第554章高順的良策第55章立足縣城第253章羌人投降第408章收服趙雲第127章和連發威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125章鮮卑動態第423章笮融反叛第612章新建六王國第39章巴豆立功第572章出擊漠北第644章勝負已分第654章匆匆百年第381章青州人才第27章悠閒生活第99章杜邊歸來第241章養寇自保第355章李儒之謀第485章高順南下第340章志才之謀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414章魯肅之謀第572章出擊漠北第240章高順心思第546章孫權軟禁劉備第17章縣長的心思第463章益州使者第242章幽州事務第121章張讓之憂第450章黃衍之策第143章皇帝決定(三更)第169章歷城對峙第361章潘鳳陣斬華雄第120章呂布決定第3章悲慘的村民第245章周飛定計第555章羌漢談判(上)第574章王允的策劃第184章戰爭爆發第401章中原局勢第212章偷襲鮮卑(上)第379章新建水軍第62章戰前安排第463章益州使者602章平定益州第612章新建六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