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陳國獨立

公孫瓚擴大地盤並穩定後,立即派人向濟陰郡太守成廉索要薄縣,成廉不想與公孫瓚發生矛盾,便歸還了薄縣,公孫瓚見成廉不足爲慮,順勢佔領了己氏縣,成廉見公孫瓚如此強勢,只能忍氣吞聲,默認了這個事實。

公孫瓚又調整區劃,把薄縣歸還樑國,把濟陰郡己氏縣和陳國的柘縣也劃歸樑國管轄,而下邑和碭縣依舊歸沛國管轄,這樣的話,樑國依然是管轄八縣;沛國令八縣;公孫瓚的弟弟公孫越被任命爲校尉,駐紮柘縣,防備陳國,並隨時支援淮陽郡的戰事。

新佔領的臨睢、太丘、建平、酇縣、鄲縣等五縣則劃歸淮陽郡管轄,淮陽郡共領十五縣,太守公孫恭負責渦水防線與袁紹對峙。

公孫瓚共領三十一縣。

整個豫州戰亂不斷,民不聊生,此時去存在着一片樂土,那就是陳國。

雖然袁紹宣佈陳國歸他管理,不過那也僅僅是名義上歸他管理,他實際戰領的陳國地盤只有渦水河北岸的柘縣,以及陳國和沛國交接地區的狹窄通道;剩餘八縣依然歸陳國管轄;現在柘縣被公孫瓚佔領,袁紹也就失去了名義上對陳國的管轄,完全退出陳國的轄區。

董卓勢力的郭汜、胡軫、呂布等人,皆沒有膽量去陳國劫掠;曹操也僅僅是在陳國的扶樂縣做過短暫的駐紮,隨後便全部進入到穎川郡。

不是衆人不想佔陳國的便宜,是無人有絕對的實力能夠佔到便宜。

陳國的國王爲劉寵,國相爲駱俊,吏員有許瑒等人。

陳王劉寵勇猛過人,善長使用弓弩,箭法非常高超,可以十發十中,而且都是射在同一處。

國相駱俊,字孝遠,會稽烏傷(今浙江義烏)人,精通經史,又懂軍事韜略,任內勵精圖治,深得民衆愛戴。

中平年間,黃巾軍起義,所向披靡,郡縣官吏丟下城邑各自逃走,各地農民羣起響應;陳王劉寵家裡藏有大批強弓利箭,他招募勇士把守陳國首府陳縣(即今淮陽),對城外各路口都亭嚴加防範;由於陳國沒有內應,亂不起來,所以社會秩序比其他郡縣安寧。

這時的鄰郡,尤其是穎川郡長社之戰以及汝南郡和黃巾軍曾展開大戰過的葛陂之戰,都因與陳國相近,災民紛紛涌進陳國境內。國相駱俊對外來的饑民,像對待陳國的百姓一樣慷慨解囊,滿腔熱情,他下令打開公倉,將糧食拿出來分發接濟,致使數以萬計瀕於餓死的難民能夠活下來,駱俊還把自己的薪俸捐獻出來,縫置了大批衣服,施捨給受凍的災民禦寒。

駱俊的國相職務主要是治民,黃巾之亂之後,他始終把民衆直接利益放在首位,從愛民爲民的角度出發,在創導發展糧食生產的同時,大力獎勵生育,民間婦女分娩之後,不管生男生女,他都送上一份豐厚的食米與畜肉,給產婦調養身體,使之更好地養育嬰兒,並說明這是陳王的恩德。

駱俊治郡有方,使陳王劉寵在保衛陳國安全的軍事防禦行動方面有了強有力的後盾。

關東會盟後,戰亂頻發,劉寵聚兵把守國邑陳縣外圍陳國屬地陽夏縣城(即今太康),使各路兵馬不敢乘機偷襲,陳國境內因而未受戰禍。

鄰近的郡縣羣雄割據,戰爭頻繁,導致民不聊生;駱俊居安思危,協同劉寵做好防禦,保障民衆的安全,並積極收納周邊郡縣的流民。

汝南郡由於黃巾之亂以及袁紹的殘酷盤剝,致使人口大量流失,人口從二百多萬衰減到百萬。

而此時陳國人口遠遠超過汝南郡,多達二百多萬口百姓,軍隊達到十餘萬人。

更難得的是陳國境內不僅沒有受到戰爭的破壞,社會安定,百姓對駱俊的政令樂於順從,官民相安,農民勤事生產,而且天公作美,糧食連年豐收,別的地方天災人禍接連不斷,只有陳國境內家家戶戶安居樂業,有吃有穿。

對這樣富裕的地方,曹操、袁紹和公孫瓚都想據爲己有,可是誰都不願先動手。

陳王劉寵不僅武藝高強,智謀更是高人一等,且野心勃勃,絕非循規蹈矩之人,否則也不會在黃巾之亂之時便敢於組織軍隊自保,更不會在關東會盟的時候組織起十萬大軍以自保,這在東漢諸多國王中唯一有此膽量和行動者。

他能以保境安民的理由說服國相等人組建十萬軍隊,並令國人信服,可見他的狡猾和足智多謀。

他擁有十萬軍隊,卻不參加會盟,去打擊董卓,解救皇帝陛下,可見他野心不小。

原來豫州有韓馥、袁紹和曹操三股實力,在董卓軍事的壓迫下團結起來進行抗爭,沒有人敢對他動手。

現在局勢發生變化,公孫瓚、袁紹和曹操的關係穩定下來,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誰都奈何不得誰。

而董卓減少了兗州的駐軍,使得豫州沒有了強大的外部壓力,豫州各勢力可以放心的內鬥了。

此時,若是豫州其他三股勢力聯合對他動手,他則無法同時應對三個方向的進攻。

爲了謀求自保,他必須尋求突破;爲了長遠的計劃,他也必須有所行動。

劉寵看的非常長遠,此時未成年的皇帝成爲董卓的傀儡,董卓把持朝廷,號令天下;而天下大亂,各軍閥在穩定之後必然不會繼續聽從朝廷號令,最終的結局便是另立新君。

而他劉寵是漢明帝劉莊的玄孫,根正苗紅,是新君的最理想人選,當務之急是要迅速提高他在朝廷的知名度,提高在諸位軍閥心目中的地位。

經過深思熟慮和充分的準備,初平二年五月,劉寵屯兵陳國陽夏城,對外宣佈,陳國忠於朝廷,不參與軍閥混戰,爲求保護轄區百姓免遭戰火屠戮,他自任輔漢大將軍,保境安民。

陽夏是中原名城,兵家相爭之地,夏王太康遷都於此,故稱陽夏;其死後又葬在此地,人們因之又稱陽夏爲太康。

劉寵駐紮陽夏城,有深意,有暗示。

他考慮的很全面,劉寵認爲,他爲輔漢大將軍,是忠於朝廷的,以董卓爲首的朝廷必然不會進攻他,否則,他們便是反漢;而暫時歸於朝廷一派系的牛輔、成廉等人以及公孫瓚,也絕不幹貿然進攻陳國;袁紹和曹操,爲了聲望和名譽,也絕不會對他發動戰爭。

此舉一出,天下震驚,確實如劉寵所想,他的知名度迅速提升。

若是在和平年底,此舉乃是造反,現在天下大亂,沒有勢力計較他的舉動,連朝廷都保持了沉默。

此舉對袁紹和公孫瓚的影響不大,只要他不參與軍閥戰爭便可,這樣的話,他們可以集中軍隊,重點防禦對方便可。

第366章郭嘉之策第308章一網打盡第346章權傾朝野第385章狡猾的陶謙第496章大戰將起第35章匈奴情報第37章再戰匈奴第18章縣長來訪第502章益州矛盾第434章狡詐的昌豨第263章擴大商貿第266章瘋狂殺戮第40章輕鬆獲勝第199章田豐之計第31章戰後總結第376章劉岱殉國第182章三郡烏桓第153章圍點打援第527章呂布出馬第631章匈奴現身第516章裝備連弩第134章再次招兵(四更)第618章連升六級第338章戲志才和郭嘉第365章諸人心態第263章擴大商貿第65章關門打狗第278章蠻夷使者第557章收復酒泉郡(上)第239章鮮卑內亂第474章孫堅的應對第439章大長公主第187章收服典韋第533章胡軫投降第386章高順陽謀第445章趙雲施政(上)第412章再見萬年公主第91章擴編騎兵(上)第583章取消封國第22章高手在民間第649章皇帝的決定第116章關羽認主第182章三郡烏桓第46章曹性到來第316章收復五原郡第227章拜會郭縕第531章配合默契第324章政治鬥爭第221章程立之功第121章張讓之憂第501章佔領CD第328章安定郡局勢第609章再次升級第368章憋屈的呂布第414章魯肅之謀第369章董卓遇刺第407章招安黑山軍(終)第294章合圍之勢第379章新建水軍第521章孫策遇刺身亡第450章黃衍之策第42章縣長心思第353章袁隗之策第501章佔領CD第566章結親孔融第231章高順賣馬第453章沮授請罪第2章喜獲系統第93章擴編騎兵(下)第150章甄家資敵第86章劉宏決定第173章皇帝封賞第33章震驚四方第338章戲志才和郭嘉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第452章沮授的狠辣第184章戰爭爆發第623章戰領阿拉伯行省第408章收服趙雲第460章郭嘉的野心第436章涼州局勢第512章接收豫州第287章強勢呂布(七)第93章擴編騎兵(下)第404章招安黑山軍(上)第331章先登出擊第285章強勢呂布(五)第503章憤怒的董卓第369章董卓遇刺第379章新建水軍第378章袁術的選擇第146章人員分工第65章關門打狗第220章見公孫瓚第538章劉備崛起第459章中原鉅變第333章智擒魁頭第80章完全歸心第44章匈奴反應第203章聯姻郭家
第366章郭嘉之策第308章一網打盡第346章權傾朝野第385章狡猾的陶謙第496章大戰將起第35章匈奴情報第37章再戰匈奴第18章縣長來訪第502章益州矛盾第434章狡詐的昌豨第263章擴大商貿第266章瘋狂殺戮第40章輕鬆獲勝第199章田豐之計第31章戰後總結第376章劉岱殉國第182章三郡烏桓第153章圍點打援第527章呂布出馬第631章匈奴現身第516章裝備連弩第134章再次招兵(四更)第618章連升六級第338章戲志才和郭嘉第365章諸人心態第263章擴大商貿第65章關門打狗第278章蠻夷使者第557章收復酒泉郡(上)第239章鮮卑內亂第474章孫堅的應對第439章大長公主第187章收服典韋第533章胡軫投降第386章高順陽謀第445章趙雲施政(上)第412章再見萬年公主第91章擴編騎兵(上)第583章取消封國第22章高手在民間第649章皇帝的決定第116章關羽認主第182章三郡烏桓第46章曹性到來第316章收復五原郡第227章拜會郭縕第531章配合默契第324章政治鬥爭第221章程立之功第121章張讓之憂第501章佔領CD第328章安定郡局勢第609章再次升級第368章憋屈的呂布第414章魯肅之謀第369章董卓遇刺第407章招安黑山軍(終)第294章合圍之勢第379章新建水軍第521章孫策遇刺身亡第450章黃衍之策第42章縣長心思第353章袁隗之策第501章佔領CD第566章結親孔融第231章高順賣馬第453章沮授請罪第2章喜獲系統第93章擴編騎兵(下)第150章甄家資敵第86章劉宏決定第173章皇帝封賞第33章震驚四方第338章戲志才和郭嘉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第452章沮授的狠辣第184章戰爭爆發第623章戰領阿拉伯行省第408章收服趙雲第460章郭嘉的野心第436章涼州局勢第512章接收豫州第287章強勢呂布(七)第93章擴編騎兵(下)第404章招安黑山軍(上)第331章先登出擊第285章強勢呂布(五)第503章憤怒的董卓第369章董卓遇刺第379章新建水軍第378章袁術的選擇第146章人員分工第65章關門打狗第220章見公孫瓚第538章劉備崛起第459章中原鉅變第333章智擒魁頭第80章完全歸心第44章匈奴反應第203章聯姻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