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經營敦煌郡

武威郡的百姓好安置,混亂造成大量耕地荒蕪,多餘人口被安置在安北郡。

酒泉郡的百姓也好安置,收回大部分武威屬國的土地,加上收回黃家的耕地,足以安置當地百姓。

敦煌郡和平接收,所有土豪投靠官府,便不能沒收他們的耕地分發給當地百姓。

而徐榮的目標是西域,若是敦煌不穩,他則不敢進軍;而不安置當地無地百姓,則敦煌郡不會穩定,若是打壓那些土豪,同樣造成敦煌郡不穩定,對此,徐榮非常矛盾。

而敦煌郡適合農業的沙漠綠洲就那麼多,全被當地土豪佔據;那些土豪,在和平年代壓迫百姓,造成不穩定因素;在戰亂年代,他們養兵蓄馬,割據一方,更是邊郡毒瘤,根本起不到穩定邊郡的作用。

爲從,徐榮單獨尋程武協商此事。程武是主動讓出涼州牧之位的,且程武之父在高順實力中位高權重,很得高順信任,所以,徐榮對程武很尊重,遇到大事,都以請教的口吻與程武協商。

程武既然主動讓出州牧之位,便沒有對此官位留戀,且他們負責得高順知遇之恩,對高順忠心耿耿,絕不會爲難高順所派之人,所以對徐榮也是盡力支持。

程武首先建議道:“軍師,首要的任務是招兵,把適合從軍者皆招募入伍,一人蔘軍,則能穩定一個家庭;只要家庭中有一人蔘軍,則他們的家庭便是我們堅定的支持者。”

徐榮道:“那些沒有家人蔘軍的怎麼解決?土地問題不解決,則敦煌郡不會穩定,我是不敢放心向西域進軍。”

程武道:“軍師,暫時我們沒有接到進軍西域的命令,先經營好涼州,穩定好後方纔是上策;據我調查,敦煌郡總共有一萬多戶,不足十萬人,只要徵兵一萬,則基本覆蓋所有的家庭了;而當地幾乎每家都有家人適合從軍者,我們應儘快行動,勿被那些土豪搶了先。”

徐榮還是堅持土地問題,程武繞不開,只得說道:“徐軍師,待徵兵完畢,穩定了百姓,軍師可宣佈,爲維護土豪的利益,對耕地進行審覈,確認爲土豪的耕地,則進行保護,對沒有地契的土地,則可沒收爲郡縣所有。”

程武是落魄士族出身,對於土地中存在的弊端和貓膩了解一些,他認爲,爲逃避稅收,任何一家土豪和士族都隱藏有大量的耕地,只要官府審覈,便能水落石出。

而且程武早得父親的指點,主公高順一直有打壓士族和土豪的想法,所以,他早在武威郡的時候就開始打壓當地大族了;徐榮對此接觸較少,所以他雖然軍事能力超過程武,但是在打壓土豪和士族這件事情上經驗不足,比程武差距許多。

徐榮感覺這個辦法不錯,繼續問道:“還有何良策?”

程武道:“若發展敦煌,進軍西域,商業是必不可少的,可大力發展商業,能僱傭很多百姓;而這些土豪和大族,明面上是不屑從事商業的,他們只能是背後搗亂,若是抓住把柄,正好藉機處理幾家,則能收回大量的土地。”

這兩條措施對徐榮來說已經足夠了,先實施看看效果後再尋良策。

徐榮發佈徵兵告示,果然如程武所言,大量合格的百姓踊躍參軍,每縣都招募到了上千官兵,總數達到一萬兩千多人,有的家庭中有兩人一起入選。

安家費先發放下去,穩定了當地百姓之心。

大量物資經軍隊的輜重運輸隊送來,活躍了當地的市場,首先滿足了百姓對糧食、食鹽和布匹的需求,且價格低廉,令百姓們必受鼓舞,感覺還是由官府來管理他們更好。

當然了,徐榮和程武也爲涼州官府賺取了大量的利潤,足夠他們的開支了。

按照高順的傳統做法,中郎將和別部司馬所轄官兵爲野戰軍,費用由將軍府出;新佔領的地盤,前兩年內官員薪俸、郡兵、縣兵以及爲穩定地方所發生的費用由將軍府出,兩年之後則由地方承擔。

涼州地廣人稀,而各郡縣之兵數量又不能少了,所以程武和徐榮的經濟壓力很大,所以他們牢牢的把貿易掌控在手中,賺取的利潤歸官府所有;由於高順對他提供的物資皆實行很低的價格,所以即便銷售的價格比較低,程武和徐榮還是賺取了大量的利潤。

這麼低的價格,與原來幾家土豪的銷售價格相比低了接近一半,令敦煌郡的幾家土豪大族皆無法繼續進行商業,對農業打擊很大,對此,他們對程武和徐榮產生了怨恨心理。

從內地運來糧食,長途跋涉,加上高昂的運費,當地百姓都感覺便宜,可見此前當地糧食的價格之高。若是不能做到當地的糧食自給,徐榮是不敢貿然西進的。

奪人錢路,等於殺人父母,他們對程武和徐榮產生了憎恨之情,只是官府兵強馬壯,他們無可奈何。

程武和徐榮擁有大軍在手,背靠實力強大的周飛和高順,又獲得了當地百姓的支持,有恃無恐,只要理由合理,絕不會顧忌那些土豪的意見和處境。

隨後,徐榮按照程武的建議,宣佈全郡對耕地進行審查,對無主之地或者名不符實之地皆收歸官府所有,對有地契的合法耕地,官府予以保護。

徐榮的名義是保護土豪的利益,理由名正言順,他們既無法反駁,又無能反抗,只得忍受,忍受不了的話,只能遷移內地,可是整個中原地區,都在高順的統治範圍之內,所有的士族和土豪都遭受高順的打壓,他們又能去哪來呢?

隨後,程武和徐榮又利用高順在兩年內給予財政支持的政策,大量修路,修築灌溉設施、植樹、建立城堡、整修城牆和長城等,爲當地百姓帶來了大量額外的收入,逐漸改善了他們的生活,使得他們對官府非常支持。

兩月後,周飛從長安城派來兩郡的郡縣官員,同時批准了徐榮的申請,把居延縣設爲羌人道,安置兩郡內的羌人,歸涼州刺史代管;同時批准的還有楊阿若擔任酒泉郡西部都尉的任命。

羌人非常高興,終於有了他們自己合法的地盤了,便開始從南山向北部搬遷;也有大量羌人滯留漢人生活的區域,不願意到居延道居住。

又過了一個月,高順的命令傳來,令徐榮和程武可派人聯絡西域諸國,提前掌握情報,但是禁止官兵進軍西域,務必經營好涼州四郡。

不是高順不信任徐榮等人,而是中原地區發生了大事,他必須保證轄區穩定;這讓徐榮非常失望,只得靜下心來,與程武一起發展涼州四郡。

第34章憤怒的匈奴第342章何進斃命第222章寧城事務第352章袁紹謀劃第312章和連斃命第10章瘋狂殺戮(下)第425章接管廣陵郡(下)第528章曹操的決定第633章滅亡羅馬帝國第164章抵達青州第452章沮授的狠辣第411章趙雄的建議第57章張遼現身第449章馬超拜師第13章回村第631章匈奴現身第649章皇帝的決定第484章袁術南渡第525章高順新計劃第3章悲慘的村民第623章戰領阿拉伯行省第167章轉變思想第573章飲馬北海第378章合縱連橫第491章新收四將第610章國內情況第269章論功行賞第555章羌漢談判(上)第264章閃擊鮮卑第332章大獲全勝第163章孤立廣宗第239章鮮卑內亂第130章兇猛文丑第579章李傕、郭汜之亂第631章匈奴現身第637章新計劃第586章高順論天下(上)第564章秦關投降第437章武都郡戰略第537章馬日磾反叛第290章李肅建議第607章離開第532章曹操之策第488章上虞朱家第124章匈奴備戰第365章諸人心態第350章酸棗會盟第336章軍政調整第597章達成禪讓協議第601章麴義反叛第370章審配的強勢第89章高順歸來第359章魏續的選擇第221章程立之功第68章圍敵練兵第542章南部局勢第62章戰前安排第596章劉協妥協第63章萬事俱備第395章狡猾的公孫瓚第407章招安黑山軍(終)第398章公孫瓚的崛起(上)第91章擴編騎兵(上)第192章盧植做媒第237章劉宏怒火第86章劉宏決定第153章圍點打援第247章匈奴出兵第585章促進發展第442章趙雲的建議第8章巨大的收穫第605章離開前的準備(中)第63章萬事俱備第101章各方反應第433章公孫家族第234章高順驚懼第277章天使到來第282章強勢呂布(二)第116章關羽認主第291章周飛新政第535章連弩發威第327章程武之策第225章李肅來投第255章安置奴隸第162章張角後事(下)第529章大戰將起第177章平定冀州第459章中原鉅變第223章諸人婚事第261章低調結婚第448章馬騰投靠第31章戰後總結第199章田豐之計第395章狡猾的公孫瓚第568章馬踏西域(上)第92章擴編騎兵(中)第374章兗州之爭第408章收服趙雲第463章益州使者第554章高順的良策
第34章憤怒的匈奴第342章何進斃命第222章寧城事務第352章袁紹謀劃第312章和連斃命第10章瘋狂殺戮(下)第425章接管廣陵郡(下)第528章曹操的決定第633章滅亡羅馬帝國第164章抵達青州第452章沮授的狠辣第411章趙雄的建議第57章張遼現身第449章馬超拜師第13章回村第631章匈奴現身第649章皇帝的決定第484章袁術南渡第525章高順新計劃第3章悲慘的村民第623章戰領阿拉伯行省第167章轉變思想第573章飲馬北海第378章合縱連橫第491章新收四將第610章國內情況第269章論功行賞第555章羌漢談判(上)第264章閃擊鮮卑第332章大獲全勝第163章孤立廣宗第239章鮮卑內亂第130章兇猛文丑第579章李傕、郭汜之亂第631章匈奴現身第637章新計劃第586章高順論天下(上)第564章秦關投降第437章武都郡戰略第537章馬日磾反叛第290章李肅建議第607章離開第532章曹操之策第488章上虞朱家第124章匈奴備戰第365章諸人心態第350章酸棗會盟第336章軍政調整第597章達成禪讓協議第601章麴義反叛第370章審配的強勢第89章高順歸來第359章魏續的選擇第221章程立之功第68章圍敵練兵第542章南部局勢第62章戰前安排第596章劉協妥協第63章萬事俱備第395章狡猾的公孫瓚第407章招安黑山軍(終)第398章公孫瓚的崛起(上)第91章擴編騎兵(上)第192章盧植做媒第237章劉宏怒火第86章劉宏決定第153章圍點打援第247章匈奴出兵第585章促進發展第442章趙雲的建議第8章巨大的收穫第605章離開前的準備(中)第63章萬事俱備第101章各方反應第433章公孫家族第234章高順驚懼第277章天使到來第282章強勢呂布(二)第116章關羽認主第291章周飛新政第535章連弩發威第327章程武之策第225章李肅來投第255章安置奴隸第162章張角後事(下)第529章大戰將起第177章平定冀州第459章中原鉅變第223章諸人婚事第261章低調結婚第448章馬騰投靠第31章戰後總結第199章田豐之計第395章狡猾的公孫瓚第568章馬踏西域(上)第92章擴編騎兵(中)第374章兗州之爭第408章收服趙雲第463章益州使者第554章高順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