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袁術南渡

劉表雖然失去了江夏郡和南郡,但是他還得到江南諸郡的支持,援兵、糧食和武器等通過水路源源不斷的運進襄陽和樊城,有利的支持他繼續抵抗董卓。

且江陵城破後,南郡太守蒯良被郭汜所殺,使得蒯越家族更不會投降董卓,力爭血戰到底。

蔡瑁更是建議劉表,任命長沙太守劉磐爲江南大都督,節制江南諸郡,整合力量,抗擊董卓,劉表採納了這個建議。

牛輔無法拿下兩城,水軍還沒練成,所以他也不敢貿然過江。

雙方便在兩城對峙。

董卓已對當前的局勢非常滿意了,通過荊州之戰,他意識到涼州鐵騎戰力強大,南方那些沒有戰鬥經驗的官兵豈是他的對手?

當前他唯一欠缺的是水軍,有了荊州土豪們的支持,建設水軍的速度很快,相信不久的將來,他便能率朝廷南下,襄、樊兩城又會成爲他抵抗高順勢力的堅城。

水軍不是短時間內便能練成的,要能達到對抗劉表水軍的實力,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這爲其他諸侯的發展,爭取了時間。

而黃祖投降,董卓勢力佔領江夏郡,讓袁術和魯肅皆感覺到了強大的壓力,都想盡快整合揚州力量,好抵抗董卓將來的進攻。

而袁術和魯肅,因爲有先前之事,且因地緣原因,矛盾已達到不可調和的程度。

魯肅在算計袁術,袁術也在算計魯肅。

但是魯肅兵強馬壯,錢糧充足,實力遠在袁術之上。

袁術不能正面與魯肅爲敵,私下壞心眼卻不少。其派出幾位嫡系,潛入合肥郡和六安郡的各縣城,鼓動那些對魯肅不滿的人起來造反。

無奈那些土豪對魯肅雖不滿,但是稅賦降低,沒有徭役,日子比以前強了許多,比在袁術治下要好,自然不會配合袁術,甚至有人將袁術派來的人抓捕後送入縣衙。

令袁術非常失望,又派人聯絡周泰、蔣欽等投降魯肅的山賊、水匪,希望他們起義,配合袁術打敗魯肅,可是他們生活剛剛穩定,對當前的生活非常滿意,豈會配合袁術?

魯肅得知袁術的小動作,內心憤恨,感覺袁術久居江北,必爲不安定因素,務必儘快將之驅逐。

且現在已消化完所佔領的地盤,內部非常穩定,外部暫時沒有強敵,於是在初平四年春,魯肅調集大軍,向六安郡和合肥郡移動,並集結水軍,準備對袁術動手。

魯肅之所以如此急着對袁術動手,還因爲六安城和合肥城皆處於平原地帶,易攻難守,必須拿下南部諸縣以爲屏障,否則將來董卓大軍東下,他將非常爲難。

魯肅選擇在這個時候動手,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佔領袁術地盤後可以立即穩定地方,不誤農時,避免上次戰爭所產生的弊端。

那些剛投降過來的山賊、水匪等人,對戰爭非常積極,皆申請出戰,希望立下戰功,獲得提升。

周泰作爲軍司馬,龐德令其率領本部人馬,支援襄安縣。

蔣欽向魯肅申請,希望配合水軍作戰;魯肅感覺這能發揮他的長處,便批准了他的申請,將其調入軍隊,任爲軍司馬,隨水軍出征。

袁術早已在臨湖縣安排了大軍,提防魯肅,周泰無力進攻,能防守已是不錯。

蔣欽卻非常順利的獲得了巨大的戰功。他在水軍的配合下,再次突襲樅陽縣,趁敵人不備,一擊成功,佔領縣城,並立即搶修水寨,加強防禦。

隨後水軍以此水寨爲基地,巡邏長江,切斷袁術與江南諸部的聯繫。

龐德率領一萬騎兵和一萬步兵前出廬縣,待會和魯肅大軍之後南下舒城。

袁術沒想到魯肅大軍來的如此迅速,若是舒城被圍,其他各縣會被各個擊破,舒城將會成爲孤城。

軍師楊弘大驚,心中暗自責怪袁術不該招惹魯肅。

袁術諮詢道:“養軍師,魯子敬大兵壓境,如之奈何?”

楊弘無奈的說道:“唉,主公,一山難容二虎,別無它途,還是談判吧,能平安撤到江南,已屬萬幸。”

袁術鐵青着臉,保持沉默,偷雞不成蝕把米。

楊弘繼續道:“若是魯肅以樅陽縣爲基地,進攻皖縣和居巢縣,其防守薄弱,必會如樅陽縣般被佔領,舒城便成孤城,且魯肅水軍強大,江南諸將無法支援,孤城難守,舒城早晚會被攻克,不若與魯子敬談判,保存實力,主公可儘快率軍南下,尚能在江東建立基業。”

閻象非常支持楊弘的建議,即便沒有魯肅來攻,等董卓穩定荊州之後,也會進攻廬江郡和九江郡,對於富庶的產糧區,董卓定會垂涎三尺,絕不放過,不若提前下江南,讓董卓和魯肅兩虎相爭。

對於野心勃勃的袁術來說,要放棄江北地區,預示着他將失去逐鹿中原的機會,此後只能偏安一隅,成爲一看客,這讓他心有不甘。

楊弘又建議道:“主公,這是出兵江東的最佳時機,劉繇正與會稽郡的黃巾軍苦戰,無暇西顧,正是我等機會,且袁太守進展不錯,已佔領新安郡六縣,另外兩縣,旦夕可下,以新安郡爲基地,定會闖出一番新天地,且能節制孫賁等人。”

閻象支持道:“主公,現在荊州劉表無暇自顧,沒有荊州的支持,劉繇豈是主公的對手?我等可佔領江東,儘快發展水軍,可與中原劃江而治,沒有了外部威脅,豈不逍遙自在?”

笮融豈是正規軍的對手?現在已退守黝縣和歙縣,依靠黃山山區的險要地形,節節阻敵。

兩人的話說到袁術的心坎裡去了,江南人口不多,沒有強大的實力,失去了劉表的支援,劉繇豈是對手?等滅掉了劉繇,那些黃巾軍也會土崩瓦解,到時候只需發展水軍,便可與中原劃江而治,獨霸一方。

且孫賁等人失去祖茂和水兵後,連豫章郡郡治都沒有佔領,袁術對此早有不滿,必須加強對他們的控制。

於是袁術再次讓閻象出使魯肅,把廬江郡讓給魯肅,換取最大的利益。

不發生戰爭便能佔領廬江郡,魯肅當然歡迎了,不過現在他掌握主動權,閻象自然沒有多少討價還價的餘地。

最終,兩人達成協議。

袁術可帶走全部的軍隊以及官兵的家屬,對於百姓,願意前往的可帶走,但是不能逼迫;魯肅可派水軍將他們運送至樅陽縣對岸;個人財產和官府錢糧可帶走,對有建築不得破壞。

魯肅決定,當前行政轄區不變,任命龐德爲廬江郡太守,郡治設在皖縣。

周泰因戰功被提升爲別部司馬,駐守潯陽縣,防備董卓;蔣欽因戰功被提升爲水軍校尉。

水軍協助袁術南渡,龐德監督。

至此,魯肅的地盤終於形成統一的整體,東有大海,南有長江,北有淮河,且他有強大的水軍,不害怕敵人從這三面來攻;至於西部,有桐柏山和大別山,北部只需守住山間關隘便可,南部只需守住潯陽城便可。

能平安撤離,楊弘已感覺非常僥倖。

此時,高順率領秦關南下揚州江東,已佔領會稽郡的部分地區,正向吳郡發動攻擊。

劉繇兩面受敵,力不能支,忙派人出使魯肅,希望得到支援。

魯肅早有高順命令,不得過江,便直接拒絕了劉繇的使者。

第394章劉繇的崛起第80章完全歸心第287章強勢呂布(七)第294章合圍之勢第278章蠻夷使者第529章大戰將起第431章趙雲新婚(下)第363章聯盟解散第570章系統再次升級第475章董卓出兵第519章孫策以退爲進第182章三郡烏桓第388章貪心的曹豹第257章人才輩出第287章強勢呂布(七)第176章平定青州第38章游擊戰術第391章強硬的王朗第145章喜獲兩郡第589章南下航海第405章招安黑山軍(中)第107章烏桓使者第580章衆人的心態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108章長吏獻策第211章移民定襄第293章卜己投降第215章徐榮拜主第452章沮授的狠辣第571章西域大都護府第97章人員安排第91章擴編騎兵(上)第274章華佗到來第116章關羽認主第471章劉表的反擊第599章衆人反應第96章呂布基情第513章世人的選擇(上)第543章劉備逃跑第211章移民定襄第212章偷襲鮮卑(上)第246章徐晃出兵第367章洛陽局勢第54章馬邑密謀第631章匈奴現身第520章劉曄步步爲營第543章劉備逃跑第213章偷襲鮮卑(下)第644章勝負已分第166章卜己敗逃第216章相互算計第623章戰領阿拉伯行省第651章支持道教第122章大將雲集第305章沮授拜主第412章再見萬年公主第166章卜己敗逃第451章宗建之憂第267章陷陣營出擊第642章正面對決第372章天下大亂第574章王允的策劃第344袁家謀劃第6章葫蘆谷第340章志才之謀第544章射殺黃蓋第398章公孫瓚的崛起(上)第274章華佗到來第9章瘋狂殺戮(上)第405章招安黑山軍(中)第637章新計劃第305章沮授拜主第620章薩珊王朝覆滅第55章立足縣城第463章益州使者第211章移民定襄第301章高順得子第609章再次升級第13章回村第277章天使到來第333章智擒魁頭第530章成廉投降第446章趙雲施政(下)第77章獵殺鮮卑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331章先登出擊第571章西域大都護府第314章聯合呂布(上)第259章低調過年第112章張飛醉酒第437章武都郡戰略第289章強攻縣城(下)第611章高順的新計劃第570章系統再次升級第536章張繡投降第101章各方反應第52章馬邑縣長第610章國內情況第12章滿載而歸第613章建設晉國
第394章劉繇的崛起第80章完全歸心第287章強勢呂布(七)第294章合圍之勢第278章蠻夷使者第529章大戰將起第431章趙雲新婚(下)第363章聯盟解散第570章系統再次升級第475章董卓出兵第519章孫策以退爲進第182章三郡烏桓第388章貪心的曹豹第257章人才輩出第287章強勢呂布(七)第176章平定青州第38章游擊戰術第391章強硬的王朗第145章喜獲兩郡第589章南下航海第405章招安黑山軍(中)第107章烏桓使者第580章衆人的心態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108章長吏獻策第211章移民定襄第293章卜己投降第215章徐榮拜主第452章沮授的狠辣第571章西域大都護府第97章人員安排第91章擴編騎兵(上)第274章華佗到來第116章關羽認主第471章劉表的反擊第599章衆人反應第96章呂布基情第513章世人的選擇(上)第543章劉備逃跑第211章移民定襄第212章偷襲鮮卑(上)第246章徐晃出兵第367章洛陽局勢第54章馬邑密謀第631章匈奴現身第520章劉曄步步爲營第543章劉備逃跑第213章偷襲鮮卑(下)第644章勝負已分第166章卜己敗逃第216章相互算計第623章戰領阿拉伯行省第651章支持道教第122章大將雲集第305章沮授拜主第412章再見萬年公主第166章卜己敗逃第451章宗建之憂第267章陷陣營出擊第642章正面對決第372章天下大亂第574章王允的策劃第344袁家謀劃第6章葫蘆谷第340章志才之謀第544章射殺黃蓋第398章公孫瓚的崛起(上)第274章華佗到來第9章瘋狂殺戮(上)第405章招安黑山軍(中)第637章新計劃第305章沮授拜主第620章薩珊王朝覆滅第55章立足縣城第463章益州使者第211章移民定襄第301章高順得子第609章再次升級第13章回村第277章天使到來第333章智擒魁頭第530章成廉投降第446章趙雲施政(下)第77章獵殺鮮卑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331章先登出擊第571章西域大都護府第314章聯合呂布(上)第259章低調過年第112章張飛醉酒第437章武都郡戰略第289章強攻縣城(下)第611章高順的新計劃第570章系統再次升級第536章張繡投降第101章各方反應第52章馬邑縣長第610章國內情況第12章滿載而歸第613章建設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