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接收五縣

審配考慮的非常長遠,便向陶謙建議道:“陶刺史,以後廣陵郡在名義上依然是歸徐州管轄,暫時務必保密,否則會引起袁術等人的強烈不滿。”

“哈哈,正南放心便是,老夫明白。”

“爲了不引起外界的注意,配希望交接計劃分步實施。”

陶謙好奇的問道:“如何分步實施?”

審配仔細考慮,對着徐州輿圖思索一陣,然後對陶謙說道:“陶刺史,配希望先接任下邳國五縣的縣令、縣丞和縣尉等職,東城縣、盱眙縣、高山縣、淮陵縣和淮陰縣;等兵馬、糧食等到達一部分,具備接收廣陵郡的條件後,再接收廣陵城,同時把廣陵郡在淮河以北的凌縣和海西縣劃歸下邳國;如此分步實施,陶刺史意下如何?”

“哈哈,好,一切皆以正南所言。”對這些小事,陶謙並不在意,能交好高順爲目的,現在他的兩個孫子已跟隨冠軍侯北上,被照顧的特別好,傳回來的消息,令他非常滿意,一人拜鄭玄爲師,一人拜盧植爲師,這可是有錢都難買到的機遇啊;

且現在他已把兩個兒子分家立戶了,並派了管家,調了一部分族人,分別跟隨、幫助他們倆;兩位管家也分別親往冀州和青州買地置業,爲家族留有兩支後路,即便一支出事,還能保存一支血脈能長存下去。

陶謙內心計劃,冠軍侯補償的廣陵郡稅款,直接在冀州和青州分給兩個兒子,用於置業所用,就不用大張旗鼓的運往徐州,這樣的話,即保密,又方便;對徐州衆人來說,誰都不會知曉,陶謙對此暗自得意。

“還需要陶刺史以徐州的名義出具文書,方便向南調動兵馬,絕不能引起外界猜測!”

“此等小事,老夫定會盡力配合,正南毋須擔憂。”陶謙內心很高興,雖說徐州地盤大大縮水,僅剩下下邳國、彭城國和東海國,不過卻是徐州最精華、富庶的所在;對他這無雄心壯志之人來說,轄區富庶,百姓安居樂業,沒有外來戰爭的威脅,便是他最大的心願。

審配不知陶謙所想,只爲陶謙的配合感到高興,隨後,兩人又商量一陣,確定逐項事宜,陶謙首先開出兵馬調動文書給審配,假裝是徐州內部官兵換防,讓審配返回,確定縣令人選後再來下邳辦理相關手續。

審配沒想到陶謙會如此配合,他還計劃要談上幾次,真令他喜出望外,拿到文書後,便返回小酒肆。

正月十八日,審配秘密返回,並於二十二日到達琅琊郡開陽城。

此時,高順任命的廣陵太守李真,糜家的家主糜竺以及都尉等人早已在等候了;衆人不由大喜,審配的辦事速度太快了,幾天時間便已談妥。

審配以將軍府長吏的身份,召集諸人會議,安排逐項事情。

首先講述了與陶謙談判的大體過程和結果;其次,他根據需要,及時調整接收過程,先接收五縣,等穩定後,再接管整個廣陵郡。

太守和都尉皆認爲這個方案很好,便於執行;糜竺對此也很高興,這樣的話,運輸糧食等後勤物資的壓力將大大減少。

李真仔細思索,便決定把臨時駐紮地點設在盱眙縣,該縣處於五縣的中心,緊靠淮河南岸,便於物資運輸和對各縣的支援,更方便南下接管廣陵城。

最終,李真決定,由他和都尉親任盱眙縣的縣令和縣尉,又安排三位中級文官和三位中級武官,分任其他三縣的縣令和縣尉,準備讓魯肅親任東城縣的縣令,縣尉此前早跟隨魯肅到達東城縣了。

現在是亂世,顧忌不到籍貫迴避等朝廷律法了,怎麼方便怎麼來。

隨後,審配又與幾位內定的縣令前往下邳城,接受陶謙的任命,至於都尉等職,只能由李真代勞了;至於廣陵郡太守和郡丞、都尉等位,審配與陶謙商定,兩個月後便會將任命書送達盱眙縣,便於接管後不誤今年的農時。

時間緊張,糜竺則安排家族管事開始向五縣運輸糧草輜重,確保後勤供應。

都尉率領剩餘人員以及五千五百名官兵前往盱眙縣,不過速度很慢,希望在到達盱眙縣前與李真等人先匯合。

這次審配居中協調,事情辦的非常順利,一切都在暗中進行的,沒有驚動徐州高層,更沒有讓袁術等勢力察覺到異樣。

魯肅的任命由騎兵單獨送達。

魯肅未至弱冠,便被任命爲東城縣令,兩月後將被任命爲郡丞兼職軍師,這對陶謙刺激很大,心中暗道僥倖,冠軍侯如何得知東城縣有如此俊秀?又如何敢放心的任用一如此年輕的人在如此重要的崗位?他想的不是爲失去一位青年才俊可惜,而是認爲冠軍侯的密探不容小覷,此後務必重視。

東城縣是下邳國和廣陵郡向西最突出的地方,被九江郡兩面包圍,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若是揚州來犯,東城縣首當其衝。

徐州還算穩定,交接工作極爲順利,這些縣令和都尉等人,早就不想在這裡任職了,在痛快的交接完畢後,急切的返回下邳,等候新的任用。

五縣大族皆已逃離,非常便於統治。

李真爲每縣尉配備了五百步兵和一屯騎兵,用於維持地方穩定;爲了不刺激揚州袁術,魯肅拒絕了李真派遣步兵的好意,他現在有官兵近兩千人,缺乏的只是騎兵,李真便派去兩屯騎兵給予支援。

盱眙縣剩餘一千五百騎兵和兩千騎兵,足以維持當地安全,並能及時救援其它幾縣。

首要的任務是招撫百姓,救濟災民;接着,便是規模龐大的士兵招募工作。

一個月後,便開始規模宏大的剿匪工作;好在有當地情報人員的支持,進行的非常順利,這與魯肅當初的想法一致,即可增加士兵的數量,又可將俘虜的賊匪和家屬安置爲民,而安置他們需要大量的錢糧和土地,此前的地方官員積極性都不高。

此舉卻是多贏,普通百姓感覺生活安全了,對官府更加支持;那些盜賊、匪徒和他們的家屬,皆是活不下去的百姓,他們也希望被招安安置,過上平穩的日子;對官府來說,卻是增加了官兵數量,增多了百姓數量。

糜家運來大量的錢糧,爲安置百姓,招募軍隊等提供了後勤保障。

而這個季節,正是準備耕種的季節,百姓安頓下後,便分配荒地,開始耕種,不誤今年收成,這是官府付出成本最小的安置方案,且對百姓的好處也最多,他們心裡最踏實。

李真迅速掌控盱眙等幾縣。

魯肅接任縣令,實行大刀闊斧的變動,顯示出他出類拔萃的能力,就是李真等人也不得不佩服。

到三月底,近兩個月的時間,五縣完全納入控制之中,只是新招募的士兵就達到近萬人,這時,陶謙的任命書準時到達盱眙縣。

第590章滅門司馬家第264章閃擊鮮卑第50章左豐到來第356章戲志才之謀(上)第353章袁隗之策第561章交州士燮投降第556章羌漢談判(下)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第244章田豐之策第43章匈奴和談第346章權傾朝野第259章低調過年第350章酸棗會盟第416章再見老村長第399章公孫瓚的崛起(下)第394章劉繇的崛起第199章田豐之計第128章精明蘇雙第175章高順封侯第372章天下大亂第47章意外之喜第267章陷陣營出擊第377章中原局勢第410章精明的戈母第390章袁術的決定第289章強攻縣城(下)第311章鮮卑南下第395章狡猾的公孫瓚第308章一網打盡第309章嫁禍袁家第362章殘忍的董卓第490章再佔兩郡第268章斬殺柯最第177章平定冀州第17章縣長的心思第88章張讓發威第250章大兵壓境第144章駐兵遼西第309章嫁禍袁家第481章新設三郡第568章馬踏西域(上)第459章中原鉅變第367章洛陽局勢第282章強勢呂布(二)第503章憤怒的董卓第583章取消封國第486章黃巾再起第74章處理內奸第167章轉變思想第127章和連發威第273章何進思變第62章戰前安排第324章政治鬥爭第294章合圍之勢第42章縣長心思第252章攻城妙計第278章蠻夷使者第343章呂布殺丁原第315章聯合呂布(下)第453章沮授請罪第248章關羽出兵第363章聯盟解散第271章鮮卑動態第85章皇帝心思第160章驚喜連連第643章佯裝被圍第405章招安黑山軍(中)第265章一觸即發第150章甄家資敵第475章董卓出兵第409章結親趙雲第19章訓練護村隊第262章董卓崛起第477章孫堅戰死(下)第69章甕中捉鱉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80章完全歸心第23章戈虎拜師第303章商業調整第326章沮授出兵第113章張飛心動第257章人才輩出第425章矛盾加劇第372章天下大亂第211章移民定襄第490章再佔兩郡第564章秦關投降第382章諸人論政第404章招安黑山軍(上)第420章魯肅的山寨第320章西園八校第104章搬遷郡治第72章戰後獎勵第123章積極備戰第441章趙雲發威第217章圍困柳城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183章佈網待敵第497章佔領漢中郡(上)
第590章滅門司馬家第264章閃擊鮮卑第50章左豐到來第356章戲志才之謀(上)第353章袁隗之策第561章交州士燮投降第556章羌漢談判(下)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第244章田豐之策第43章匈奴和談第346章權傾朝野第259章低調過年第350章酸棗會盟第416章再見老村長第399章公孫瓚的崛起(下)第394章劉繇的崛起第199章田豐之計第128章精明蘇雙第175章高順封侯第372章天下大亂第47章意外之喜第267章陷陣營出擊第377章中原局勢第410章精明的戈母第390章袁術的決定第289章強攻縣城(下)第311章鮮卑南下第395章狡猾的公孫瓚第308章一網打盡第309章嫁禍袁家第362章殘忍的董卓第490章再佔兩郡第268章斬殺柯最第177章平定冀州第17章縣長的心思第88章張讓發威第250章大兵壓境第144章駐兵遼西第309章嫁禍袁家第481章新設三郡第568章馬踏西域(上)第459章中原鉅變第367章洛陽局勢第282章強勢呂布(二)第503章憤怒的董卓第583章取消封國第486章黃巾再起第74章處理內奸第167章轉變思想第127章和連發威第273章何進思變第62章戰前安排第324章政治鬥爭第294章合圍之勢第42章縣長心思第252章攻城妙計第278章蠻夷使者第343章呂布殺丁原第315章聯合呂布(下)第453章沮授請罪第248章關羽出兵第363章聯盟解散第271章鮮卑動態第85章皇帝心思第160章驚喜連連第643章佯裝被圍第405章招安黑山軍(中)第265章一觸即發第150章甄家資敵第475章董卓出兵第409章結親趙雲第19章訓練護村隊第262章董卓崛起第477章孫堅戰死(下)第69章甕中捉鱉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80章完全歸心第23章戈虎拜師第303章商業調整第326章沮授出兵第113章張飛心動第257章人才輩出第425章矛盾加劇第372章天下大亂第211章移民定襄第490章再佔兩郡第564章秦關投降第382章諸人論政第404章招安黑山軍(上)第420章魯肅的山寨第320章西園八校第104章搬遷郡治第72章戰後獎勵第123章積極備戰第441章趙雲發威第217章圍困柳城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183章佈網待敵第497章佔領漢中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