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士氣血勇何人敵

後世有言,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在冷兵器作戰的時代裡,士氣是重中之重。

因爲士氣越高,軍隊作戰氣氛越重,士兵越是不怕死,兵卒悍勇,軍隊戰鬥力自然越高,而敵軍往往會因此而被逆轉崩潰,所謂的哀兵必勝,多數便是短時間裡提升了士氣,兵卒憑着一股血性逆推強敵,不過一旦士氣到了盡了,沒了血勇,軍隊戰鬥力可想而知。

看着場上此刻靠着血勇之氣,依舊能隱隱壓制兵甲精良的漢軍的板楯蠻兵,伏泉臉色大驚,此刻他終於明白爲什麼蠻兵如此驍勇的原因了,一隻軍隊只要不怕死,不要命,如果再有兵器和軍陣輔助的話,世間能和它抗衡的軍隊能有幾個?

戰場上漢蠻兩方人馬持續相持着,喊殺聲漫天遍野,不時有漢蠻兩方人馬倒下,一時間,刀光劍影不斷,鮮血四處濺落,在昏黃的夕陽餘暉中,顯得格外豔麗。

眼看戰場情形如此,伏泉明白此時不出奇招,真有可能被逆推,趕緊對一直隨自己左右的徐晃喊道。

“公明!”

“末將在!”徐晃出列道。

“速率精騎繞襲敵後,前後夾擊,務必令其首尾不能兩顧。”

“諾!”

徐晃先是一愣,隨後眼中一股精光閃現,關羽、黃忠等人帶兵與蠻兵激戰,他怎麼能不眼熱,即使關羽和他一樣是伏泉帳下河東系的一員又如何?在戰功的誘惑下,他和關羽只是兩個爲了軍功而向上爬的兵卒而已,兵事一道,只有戰功纔是第一目標。

大地上傳來輕微的震動,漢軍那不到一千騎顯然帶不起巨大的影響,伏泉也是沒辦法,蜀地少馬,而且蜀地馬匹又多矮小,速度不快,但耐力好,善於爬山,適合山地馱運物資,這其中可供爲戰馬的馬匹就更少了,所以騎兵數量不多。這不到千騎是四郡國的全部騎兵了。

看着從漢軍後陣繞行,打算繞一個大圈奔襲敵後的騎兵,伏泉臉色深沉,心中祈禱這羣騎兵能快些奔到敵後,因爲和自己在北地見過的騎兵相比,蜀地騎兵真的是太慢了。

這一刻入侵無比懷念自己從雒陽帶來的羽林騎,如果有他們快速機動到蠻人後面,不需要作戰只要襲擾一番,造成蠻兵混亂,喪失了軍陣士氣,以自己步軍的人數和裝備優勢,平定他們倒不是難事。

不過想到北地馬難走山地路,伏泉也釋然了,戰場指揮就在取捨之間,難有兩全齊美之事。事已至此,只能希望自己這操練日久的四郡國兵馬能抵擋得住蠻兵那誓死如歸的血勇吧。

人都有氣力衰弱不竭的時候,關羽揮舞大戟又將左邊一個蠻兵砍倒在地,右邊一個手持勁弩的蠻兵便對他扣動了弩機,來不及阻擋,他的手臂便被射中,疼痛的巨大刺激,令得他怒吼一聲,剛要轉身將那偷襲之人砍殺,身後又有數個蠻兵見到他這個漢軍將領受傷,前來圍攻。

已經與漢軍兵馬交手不短的時間了,剛纔這一番戰鬥,關羽的神勇表現早就映在蠻兵的眼裡,他們深刻知道不早早解決這一個殺神,關羽所帶來的衝擊會對漢軍的士氣有着怎麼樣的提升,所以見他受傷,連忙前來圍攻。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道理就是一位良將可以憑藉着自身的魅力,將一支部隊瞬間昇華,同樣的,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也是如此,關羽的萬人敵之勇猛,已經深深的引起了蠻兵的忌憚。

須臾之間,連續傳來兵器碰撞的聲音,關羽揮動大戟已經不知道抵抗了多少近身兵器的攻擊,此時雖未入夜,但逐漸模糊的天色中,已然可以看到一些輕微的火花,那是兵器相交,猛烈撞擊而產生的。

關羽身體疲憊,臉色陰沉,蠻兵實在是太難對付了,這些蜀地的郡兵也真是太弱了,被蠻兵一番血肉攪合,自己的陣型都亂了,有不少人因爲蠻兵如此血勇,揮動手中的兵器明顯遲疑起來。

還在多想,前後左右突然來了十數手持大刀的蠻人,大叫着向關羽殺來,他們身後是舉着虎紋戈的蠻人首領度康。很顯然,關羽這裡因爲他的帶領而依舊未見漢人慌亂,已經引起了度康的注意,此刻他親自帶人前來攻擊關羽。

當然,不止是關羽這裡,另一邊的黃忠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羅戰顯然也注意到了那裡黃忠的異常,近乎和度康攻擊關羽的統一時刻,他也帶了自己十數名族內的心腹精銳前來清理黃忠。

天際已然快要換了顏色,夜幕似乎也要緩緩的拉開帷幕,不變的是在蠻人大營外,漢軍與板楯蠻之間相互廝殺的慘烈戰爭。

漢軍中軍,前方戰場的變化顯然也引起了中軍衆人的注意。

史阿見關、皇二人有難,心中大急,連忙出列對伏泉行禮道:“中郎,形勢危矣,末將請命,帶人救援關、黃二位將軍。”

伏泉看了他一眼,並未回話,現在派人去又如何,此刻戰場早已僵持住了,派人過去也是添油戰術,何況自己這四千精兵可是留着準備在合適時機給蠻人致命一擊的,怎麼能輕易排出?不過,史阿的話也對,徐晃騎兵未至,戰場不利於漢軍,若是自己讓關、黃二人折損在這,那豈不是虧了?

擡頭觀察前方戰場,只見漢蠻兩方軍隊,這時候就像兩條長蛇在前面纏鬥在一起,但是兩條蛇都有中間猛,兩端弱的趨勢,眼神一亮,思索一番後,伏泉眼看前方戰場道:“文淵、義公、大陵!”

身後聽到伏泉喊他們名字的蓋援、韓當隨即出列,與史阿一齊行禮道:“末將在!”

“攜弓弩兵繞至敵軍兩側,攢射之,不計敵我,逼敵軍陣收縮,減輕吾軍各部壓力。”伏泉心中不捨,但依然沉聲道。

三人詫異,此時兩軍已經纏鬥一起,若是按照伏泉這樣命令很可能誤傷自己人,就像對面蠻人,雖然弩矢對漢軍造成殺傷不少,但同樣也對他們自己造成了不少誤傷,伏泉這番命令,可不是好主意。

第一百一十三章 漢軍威武第一章 皇親國戚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等去伏中郎處投奔第六百二十六章 此非善人所爲也第二十六章 綁架第六百三十六章 流失悲劇張燕死第四百三十一章 受冠禮成第一百零四章 正當南下掠漢之時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其道而爲之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壽成偏師往援第二十四章 翻案機會第三百二十章 拒公主爲妻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公靜候佳音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塞先定北地羌第一百九十八章 平蠻何去何從第二百三十一章 此大丈夫之志哉第七十八章 袁何之謀第二十五章 索賄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義建威爲誰有第四百零七章 周禮盡在魯矣第一百二十七章 鑿破漢陣第四百六十二章 破王庭放兵一日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並軍爭誰人勝第六百七十五章 開考取吏第二百二十章 錦衣賊盜少有膽色第二章 伏完第七十九章 差點把持不住第十八章 渤海王涉謀反第六百四十六章 天子駕崩第三百八十章 周郎小兒有大略第五百零五章 襲擾後方逼決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四世出了六位三公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三百一十一章 暴漢所欲何爲第一百九十五章 士氣血勇何人敵第一百八十一章 酷吏瑕疵必報第五百五十七章 幽涼之黃巾爭第六百三十八章 出兵戰南匈奴第三百零一章 把賈詡揪出來第二百七十七章 盧仙姑第一百二十二章 令支潛行第四百二十二章 校獵伊始聞白鹿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州蠻亂驚蟄起第五十九章 曹孟德五色棒揚名第四百七十一章 困於彈汗雨急急第五百七十八章 張讓委屈王允將罪第三百三十三章 植羞與同朝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別山下突遇伏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戰伊始第三百一十四章 疾回蘄春第四百八十一章 殺機隱現漢寨後第二百二十八章 爾等竟不知漢朝班定遠使西域乎第二百一十一章 巴郡勇將第五百九十六章 改變命運的董卓第一百三十六章 捷報傳京第六百四十七章 何進身死第四百八十二章 進則事成 走必盡死第二百二十五章 蠻人爭議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光乍破兵戈亂第五百三十九章 沒能力也能混成高官第五百六十九章 吾天生有此能 何足道哉第三十五章 奴婢命苦矣第一百八十三章 朕何如桓帝第六百六十九章 掃定南匈奴屠各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第二百六十七章 難捉緣由第二百零九章 拜巴郡太守第六百八十章 徵西域第一百七十三章 閹人不除 國無寧日第五百三十二章 單家子中出徐福第一百六十一章 蘇不韋怒審解縣第四百一十七章 時不待本初第六十一章 上巳節第二百九十章 張魯來捉包第四百六十七章 何進竇武兩相比第六百五十六章 先帝諡號爲果第二百六十七章 難捉緣由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末最被忽視的部隊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義建威爲誰有第二百一十九章 古怪的一行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光乍破兵戈亂第一百一十章 懸素利之頭於北門第四百三十六章 弘農張氏第九十二章 非我族類 其心必異第五百八十二章 千里相聚涼州事第五十三章 無妄之災第三百五十一章 吏不必可畏第三百二十四章 鄂縣聽甕第七十四章 再議太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長社城下誰成名第四百四十八章 受降城第六百五十三章 天子威儀可真威風第五百四十章 滿屋髒亂不得坐第三百七十一章 城破餘亦亡矣第二百一十一章 巴郡勇將第三百三十二章 趙凱退兵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五百五十六章 鄴城宦者已愈制第四百九十章 火馬之下同歸於盡第四百三十七章 草聖
第一百一十三章 漢軍威武第一章 皇親國戚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等去伏中郎處投奔第六百二十六章 此非善人所爲也第二十六章 綁架第六百三十六章 流失悲劇張燕死第四百三十一章 受冠禮成第一百零四章 正當南下掠漢之時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其道而爲之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壽成偏師往援第二十四章 翻案機會第三百二十章 拒公主爲妻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公靜候佳音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塞先定北地羌第一百九十八章 平蠻何去何從第二百三十一章 此大丈夫之志哉第七十八章 袁何之謀第二十五章 索賄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義建威爲誰有第四百零七章 周禮盡在魯矣第一百二十七章 鑿破漢陣第四百六十二章 破王庭放兵一日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並軍爭誰人勝第六百七十五章 開考取吏第二百二十章 錦衣賊盜少有膽色第二章 伏完第七十九章 差點把持不住第十八章 渤海王涉謀反第六百四十六章 天子駕崩第三百八十章 周郎小兒有大略第五百零五章 襲擾後方逼決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四世出了六位三公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三百一十一章 暴漢所欲何爲第一百九十五章 士氣血勇何人敵第一百八十一章 酷吏瑕疵必報第五百五十七章 幽涼之黃巾爭第六百三十八章 出兵戰南匈奴第三百零一章 把賈詡揪出來第二百七十七章 盧仙姑第一百二十二章 令支潛行第四百二十二章 校獵伊始聞白鹿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州蠻亂驚蟄起第五十九章 曹孟德五色棒揚名第四百七十一章 困於彈汗雨急急第五百七十八章 張讓委屈王允將罪第三百三十三章 植羞與同朝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別山下突遇伏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戰伊始第三百一十四章 疾回蘄春第四百八十一章 殺機隱現漢寨後第二百二十八章 爾等竟不知漢朝班定遠使西域乎第二百一十一章 巴郡勇將第五百九十六章 改變命運的董卓第一百三十六章 捷報傳京第六百四十七章 何進身死第四百八十二章 進則事成 走必盡死第二百二十五章 蠻人爭議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光乍破兵戈亂第五百三十九章 沒能力也能混成高官第五百六十九章 吾天生有此能 何足道哉第三十五章 奴婢命苦矣第一百八十三章 朕何如桓帝第六百六十九章 掃定南匈奴屠各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第二百六十七章 難捉緣由第二百零九章 拜巴郡太守第六百八十章 徵西域第一百七十三章 閹人不除 國無寧日第五百三十二章 單家子中出徐福第一百六十一章 蘇不韋怒審解縣第四百一十七章 時不待本初第六十一章 上巳節第二百九十章 張魯來捉包第四百六十七章 何進竇武兩相比第六百五十六章 先帝諡號爲果第二百六十七章 難捉緣由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末最被忽視的部隊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義建威爲誰有第二百一十九章 古怪的一行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光乍破兵戈亂第一百一十章 懸素利之頭於北門第四百三十六章 弘農張氏第九十二章 非我族類 其心必異第五百八十二章 千里相聚涼州事第五十三章 無妄之災第三百五十一章 吏不必可畏第三百二十四章 鄂縣聽甕第七十四章 再議太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長社城下誰成名第四百四十八章 受降城第六百五十三章 天子威儀可真威風第五百四十章 滿屋髒亂不得坐第三百七十一章 城破餘亦亡矣第二百一十一章 巴郡勇將第三百三十二章 趙凱退兵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五百五十六章 鄴城宦者已愈制第四百九十章 火馬之下同歸於盡第四百三十七章 草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