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汝子文聘乎

翌日,夏日的江夏難得有不少涼風,讓不少士卒更願意出了營帳遊蕩,而不是躲在營帳裡甚至營寨陰涼處避暑。

漢軍大營,來來往往的荊州兵懶散的遊走,不過多數人走到益州軍的營地時,卻是有些奇怪,因爲這益州軍的地盤明顯少了不少人,好多營帳空空蕩蕩的,如果不是見到益州軍還有人在營地巡邏,他們還以爲那位昨日被刁難的巴郡太守待人灰溜溜的逃了呢!

也是,任那位外戚太守再厲害,到了他們荊州地界也得低頭走,不然就得受排擠。顯然,昨日伏泉開軍事會議被故意刁難的事情早就被傳了出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特別是這種類似於大佬之間爭鋒相對的言語衝突,更是那些底層士兵樂意聽到的消息。

營地裡益州軍缺人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漢軍營寨,就在荊州軍高層都在疑惑伏泉到底意欲何爲時,此時的他早已帶着麾下兵卒在營寨外十里的一座隱秘樹林裡挖坑了。

既然決定挖地道了,伏泉當然不會拖沓了,在宣佈他要挖地道後,便與手下衆人商討計策。畢竟挖地道可不是嘴上說了一句,就能立馬決定下來的事情,且不說這是伏泉今生第一次做,甚至他麾下也沒有一個有這方面經驗的將領,需知各地土壤不同,受限於土層、土質的問題,冒冒失失的去挖,說不得選了一個極差的地點,最後派去挖地道的人沒死在戰場上,卻死在了地道塌方了,這不是憑白讓兵卒送命嗎?是絕對不可取的。

最終,在尋遍麾下諸將沒有一人適合擔當此職,就在伏泉自己都因爲沒有合適將領準備放棄此職時,關羽提議去尋那提出用地道之法攻城的文姓將領後,伏泉這才眼睛一亮,直接帶人夜尋其人。

如今,指揮這樹林裡三千餘板楯蠻兵挖地道的就是那文姓將領,一番認識,伏泉得知,此人叫文尚,那是荊州南陽郡宛縣的一名司馬,此番朝廷命令荊州郡兵合兵平亂後,受徵召帶兵前來的。

當然了,這文尚一開始聽說伏泉要他幫忙挖地道,心裡雖然有些意動,畢竟這事情成功率很高,做成了便是大功一件,但是嘴上卻是拒絕的。

原因無他,現在明眼人都知道荊州刺史趙凱和伏泉不對付,像文尚這些在趙凱地下混日子的將領怎麼敢去得罪自家上官,事實上整個荊州軍集團現在都是如此,不敢和益州軍有太多接觸。不過,異類也不是沒有,那一直和刺史趙凱不合的零陵太守楊璇不就是如此,天天和伏泉密會,也不知道整天兩人談了什麼,據說刺史趙凱爲此對着身邊謀士大發了不少脾氣,但終究因爲手上沒有楊璇的把柄奈何不了其人。

伏泉最初看到文尚模樣,心中便知其人定有能力可挖地道,而觀察到他面色猶豫的模樣後,略一思索便知其人心中畏懼何事。

只是,山人自有妙計,伏泉心裡對此自有定論,文尚怕的是現管他的趙凱,畢竟後世有句話說得好,現官現管不是?除非是皇帝劉宏親自來了,這文尚纔不會趙凱,不然無論是誰來,在文尚眼裡都不如趙凱的命令有用,終歸其他人來即使權利大,也只能一時的命令他和限制趙凱,可是隻要那人一走,身爲地方土皇帝的趙凱,有不知道多少種方法對付文尚,因此這文尚可能因爲伏泉的家世身份就聽命幫助他嗎?

不過,即使文尚在怎麼堅持,當伏泉諸般口舌之後,又許諾出此番戰事結束,便在車騎將軍宋酆面前幫他諫言,招其入京,隨宋酆博一個大好的前程後,這文尚終於抵不過伏泉話語裡的誘惑,屈服妥協了,今日一早便拖了副司馬管理本部兵馬,自己出營幫助伏泉規劃挖地道事情。

之所以文尚答應的這麼堅決,其實很簡單,因爲伏泉給他介紹了一個趙凱都不敢惹的好靠山,當今天子的岳父,外戚車騎將軍宋酆。以宋家如今的權勢,明眼人都知道趙凱根本不敢招惹他們,甚至他背後的宦官勢力也不敢輕易招惹宋酆。

後顧之憂已解除,甚至伏泉還許諾幫他在禁軍中謀得一官半職,這文尚還有什麼理由拒絕,是個人都清楚在地方郡兵任職和在禁軍任職那個地方升遷的機會大,福利更好,更何況文尚待的還是除非天下有鉅變,否則根本不會有任何亂子的光武帝鄉。

樹林裡,文尚四處勘測一番,便大致安排了在哪裡挖地道,同時叮囑了挖地道的注意事項。而伏泉也是嚴令麾下將帥兵卒千萬要小心,終究是地道土方挖掘,即使是後世有着那麼多精密儀器,科學方法挖掘,還是經常事故頻發,更何況是在漢代,他可不希望真的出了一次性憑白損失無數兵馬,畢竟他手下的都算是百戰精兵了,損失一個伏泉都十分心疼。

經過了解,伏泉知道其人也算戎馬半生,軍旅經驗十分豐富,而這挖地道卻是他在軍中自學的一番技藝。畢竟這文尚在外貌上雖然長相魁梧,不過武藝卻不是十分拔尖,相比較猛夫之流的蠻力解決,文尚更崇尚憑着智慧應變戰場,因此自幼便猶愛讀兵書,對於兵書裡各種戰法都愛鑽研,而這挖地道的方法就是文尚自己平時鑽研所得。

“文將軍,依將軍之見,孤這地道需多少時日方可速成?”隨着伏泉一聲令下,樹林裡各部兵馬依次行動,浩浩蕩蕩的地道挖掘工程就此開始,想到自己也是時間緊迫,伏泉便向文尚問道,對他而言地道挖掘成功的時間越早越有利,自然十分重視。

“君侯莫慌,此地據鄂縣約二十餘里,末將曾與吾兒文聘測算挖掘時日,若依此三千兵馬挖掘,晝夜罔替,不出意外,三日內當可至也。”

這邊文尚話語說完,伏泉卻是根本沒有聽進去完全,而是驚呼道:“汝子文聘乎?”

第五百八十七章 一元難有再復始第六百四十章 胡狗安敢欺吾第六百八十四章 鹿死誰手第四百三十七章 草聖第四百七十章 張繡楊阿若第二百八十章 張魯 休得呱噪第四百三十六章 弘農張氏第三百六十章 士爲知己者用第六百二十五章 搶先決戰第六百一十八章 豈有汝之妄負國恩之輩哉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義建威爲誰有第四百零五章 此女日後必大貴之第二十九章 幫助第六十七章 孫文臺成名戰鮮卑第三百五十九章 提攜長刀爲君死第四百六十三章 馬踏彈汗山第二章 伏完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五百四十九章 被王允惦記上了第五百零九章 最軟蛋的綠帽男第六百七十三章 鹽鐵之利第五十三章 無妄之災第二百五十二章 白虎主殺伐第五百四十八章 關雲長可排第幾第二百零二章 施計誘蠻伏殺之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二百四十二章 老子當爹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出兵戰南匈奴第一百二十二章 令支潛行第一百四十四章 涿縣巧遇第三百零八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五百三十五章 陽翟俊傑已不少第二百七十四章 冬至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候未到 尚需從長計議第二十五章 索賄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將軍之位不好第二百二十六章 局勢應對第三百四十八章 秦川徐晃第四百九十七章 蹴鞠實力誰爲勝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城賊子如蟻附第一百零八章 素利頭落第五百九十二章 法若不行 何以服人第一章 皇親國戚第八十四章 對峙第一百四十章 可願通漢第六百一十章 又是一年不穩事第五百一十四章 化塞外爲漢疆第五百六十六章 四面八方皆死路第四百四十三章 彈汗山和連第五百六十七章 廣宗蛾賊已先平第六百五十七章 沒有下限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甫中郎有何意第三百零一章 把賈詡揪出來第四百八十九章 名將的休止符第二百八十一章 抑制邪教第四百三十一章 受冠禮成第六十三章 大漢名將自此不存第三百九十九章 朕欲滅鮮卑也第二百五十五章 改日再來第三十八章 王甫歹毒第二百二十七章 千餘烏合之衆第六百八十三章 西域第一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天命一說何有之第六百六十一章 形勢變了人皆自私第二百零七章 終平亂第三百五十二章 爾等欺吾刀不利乎第二百九十九章 人各有志 出處異趣第六百章 伏泉小兒必敗也第五百六十七章 廣宗蛾賊已先平第四百二十九章 宋後所思第六百八十七章 完勝域外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里奇襲終得手第四十四章 宋酆與蔡邕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第四百七十五章 做本朝的李陵第三百二十七章 速下鄂縣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倉古道議古今第二百三十六章 欲募板楯蠻爲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豎子戾龍也第五百零九章 最軟蛋的綠帽男第三章 鄭颯第五百三十九章 沒能力也能混成高官第五百九十一章 士別五年 當刮目相看第五十九章 曹孟德五色棒揚名第四百二十九章 宋後所思第五百六十八章 猗猗惠君第五百六十二章 勾心鬥角諸騎軍第七十六章 袁氏妖言惑衆之輩第四百九十二章 鮮卑思變何惶惶第四百三十章 冠禮伊始第二百三十一章 此大丈夫之志哉第六百二十七章 南匈奴屠各反第五百零四章 兩軍皆撤無勝負第五百九十五章 叛軍並非鐵板一塊第二百零二章 施計誘蠻伏殺之第四百五十章 打仗就是來搶劫的第五百零二章 大戰之下真情義第一百六十一章 蘇不韋怒審解縣第一百一十三章 漢軍威武第四十二章 江東生亂
第五百八十七章 一元難有再復始第六百四十章 胡狗安敢欺吾第六百八十四章 鹿死誰手第四百三十七章 草聖第四百七十章 張繡楊阿若第二百八十章 張魯 休得呱噪第四百三十六章 弘農張氏第三百六十章 士爲知己者用第六百二十五章 搶先決戰第六百一十八章 豈有汝之妄負國恩之輩哉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義建威爲誰有第四百零五章 此女日後必大貴之第二十九章 幫助第六十七章 孫文臺成名戰鮮卑第三百五十九章 提攜長刀爲君死第四百六十三章 馬踏彈汗山第二章 伏完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五百四十九章 被王允惦記上了第五百零九章 最軟蛋的綠帽男第六百七十三章 鹽鐵之利第五十三章 無妄之災第二百五十二章 白虎主殺伐第五百四十八章 關雲長可排第幾第二百零二章 施計誘蠻伏殺之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二百四十二章 老子當爹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出兵戰南匈奴第一百二十二章 令支潛行第一百四十四章 涿縣巧遇第三百零八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五百三十五章 陽翟俊傑已不少第二百七十四章 冬至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候未到 尚需從長計議第二十五章 索賄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將軍之位不好第二百二十六章 局勢應對第三百四十八章 秦川徐晃第四百九十七章 蹴鞠實力誰爲勝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城賊子如蟻附第一百零八章 素利頭落第五百九十二章 法若不行 何以服人第一章 皇親國戚第八十四章 對峙第一百四十章 可願通漢第六百一十章 又是一年不穩事第五百一十四章 化塞外爲漢疆第五百六十六章 四面八方皆死路第四百四十三章 彈汗山和連第五百六十七章 廣宗蛾賊已先平第六百五十七章 沒有下限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甫中郎有何意第三百零一章 把賈詡揪出來第四百八十九章 名將的休止符第二百八十一章 抑制邪教第四百三十一章 受冠禮成第六十三章 大漢名將自此不存第三百九十九章 朕欲滅鮮卑也第二百五十五章 改日再來第三十八章 王甫歹毒第二百二十七章 千餘烏合之衆第六百八十三章 西域第一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天命一說何有之第六百六十一章 形勢變了人皆自私第二百零七章 終平亂第三百五十二章 爾等欺吾刀不利乎第二百九十九章 人各有志 出處異趣第六百章 伏泉小兒必敗也第五百六十七章 廣宗蛾賊已先平第四百二十九章 宋後所思第六百八十七章 完勝域外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里奇襲終得手第四十四章 宋酆與蔡邕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第四百七十五章 做本朝的李陵第三百二十七章 速下鄂縣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倉古道議古今第二百三十六章 欲募板楯蠻爲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豎子戾龍也第五百零九章 最軟蛋的綠帽男第三章 鄭颯第五百三十九章 沒能力也能混成高官第五百九十一章 士別五年 當刮目相看第五十九章 曹孟德五色棒揚名第四百二十九章 宋後所思第五百六十八章 猗猗惠君第五百六十二章 勾心鬥角諸騎軍第七十六章 袁氏妖言惑衆之輩第四百九十二章 鮮卑思變何惶惶第四百三十章 冠禮伊始第二百三十一章 此大丈夫之志哉第六百二十七章 南匈奴屠各反第五百零四章 兩軍皆撤無勝負第五百九十五章 叛軍並非鐵板一塊第二百零二章 施計誘蠻伏殺之第四百五十章 打仗就是來搶劫的第五百零二章 大戰之下真情義第一百六十一章 蘇不韋怒審解縣第一百一十三章 漢軍威武第四十二章 江東生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