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豈有汝之妄負國恩之輩哉

昨夜的允吾縣城,經過短暫的交鋒以後,馬上趨於平靜,但對城內的百姓而言,卻依舊不安了一夜,生怕夜裡會有暴兵在戰亂之時,破門而入。

直到清晨以後,城內並無異樣,家門也沒有兵卒硬闖,這才安穩下來,隨着伏泉派麾下文吏貼榜安民,這才安心,紛紛上街觀望情況,待見到漢軍巡視,並無不妥後,這才安下心來,招呼藏在家中的親人出行,被圍困數日一直戒嚴的允吾縣城,漸漸恢復了一些生氣。

允吾縣金城郡郡署裡,昨夜進城休息了一夜的伏泉,正在和賈詡等人,商討破城諸事。

除了貼榜安民、維護治安這些還需要跟進的常規操作外,還有其他對於降官、降將的處置,以及那些來不及隨叛軍撤走的叛軍家眷的安排,畢竟漢軍昨夜裡應外合,可以說十分的出其不意,並且叛軍逃跑也快,到漢軍徹底佔領全城,根本沒過多少時間,很多老弱婦孺被漢軍破門俘虜時,都剛剛收拾完一些細軟,還沒決定好往那裡逃就被漢軍拿下了。

“胡將胡兵,皆依前法,婦孺之輩,只留年輕婦女,車輪以下男童。”官署大堂裡,伏泉冷冷說道:“至於叛軍中漢將漢兵,皆編入先登營,涼州半壁皆在韓遂之手,尚需其等破城,便留其等一命。”

聞言,當下便見王謀出列勸誡道:“使君不可,如此爲之,必令韓賊麾下漢羌敗軍死戰,他日復涼州故土,何其難也?”

王謀作爲伏泉老部下,自然知道他的性格,當然不敢用什麼“殺俘不詳”的話來勸解,只能用軍事實際的利益來勸解。畢竟,一旦伏泉今日在允吾縣,殺了所有胡人,並且讓漢人降兵降將做接下來攻克涼州其他城池的炮灰的話,那些還在韓遂手下的叛軍不是要徹底炸了?

明白自己投降沒有好下場,不投降死戰的話,還能有勝機,他們會怎麼選明顯猜得出來。到時候,一旦叛軍死戰的話,漢軍每攻一城,所花費的代價必然非常多,這對於涼州漢軍來說消耗極大。

“爾等不需再勸,依令行事,違者,通敵論處!”伏泉大喝道:“昔日段公平羌亂,只恨殺其衆甚少,方有今日之禍,如今孤掌涼州,必令其等不復反也!”

衆人眼見伏泉發怒,當即左右相視一眼,齊齊行禮道:“諾!”

他們都是伏泉的老部下,自然明白伏泉這般下令,已無法更改,只能領命,不然難道要讓激怒這位已經是獨霸一方的封疆大員的主公嗎?

將衆人神情收於眼底,伏泉不再多說,他們想要用小損失取到大戰果,這當然是好事。但是對伏泉而言,如果這樣做的話,的確可以在如今局勢下,用各種收買威脅的辦法,讓那些叛軍的兵將在伏泉大敗韓遂的形勢下,學習湟中盧水胡的路子投降漢軍,最終造成韓遂衆叛親離,涼州也能十分簡單的收復。

然而這樣的話,損失雖然是少了,但這明顯不是伏泉想要的結果,讓他們投降看上去的確是可以讓涼州暫時安穩,可是一旦大漢在涼州又勢微,或者中原再出現如同太平道黃巾蛾賊起事那樣的大亂的話,這些涼州的胡人肯定會繼續反叛的,首當其衝的,最有可能爲禍的就是那些羌人。

因此,現在伏泉有這個機會剷除羌族隱患,那就毫不猶豫的去剷除,在伏泉想來,即使這些胡人都是曾經在大漢籍貫上的“漢人”,是大漢編戶齊民交稅的“百姓”,但他們終究是胡人。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些隱患肯定要徹底剷除,但也不能把吃相做的太難看,所以纔會有他下令只要不抵抗主動投降的,不在追究。但是對於那些只有到了最後才投降的,那就不能留了,而且不止是他們,只要他們的親族裡,有高於車輪的成年男丁,就要斬殺,這樣的話,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將涼州的胡人比例消耗,從根本上斷絕了胡人反叛的可能。

而且,那些留命的胡人,按照伏泉的計劃,都是要保證儘量多留一些漢羌混血兒,到時候再設法從中原移民,加上這些人的話,慢慢用人口比例同化羌胡和其他胡人。如此,數代之後,涼州基本上不會再有可能出現這四次漢羌大戰的機會了。

當然爲了保證涼州的安定,伏泉還準備對付即使一直安穩的盧水胡或者其他胡族,都要用這和辦法,但是在方式上要相對溫和一些,畢竟不能逼得他們反抗,溫水煮青蛙慢慢換血纔是最好的。

“大勢在吾,其等若不早降,必死之!”伏泉話音一落,空氣之中仿若一下子寒冷一樣,但是話語之中,透着無邊霸氣。

的確,韓遂這一戰損兵近半,他剩下的地盤都不是涼州富庶之地,只要伏泉徹底把金城郡和武威郡拿下,那樣的話,叛軍將徹底沒有機會了,大勢就是這樣,叛軍就算反抗,也沒有辦法反抗。

至於這樣會不會造成天性悍勇不畏死的羌人,和漢軍玉石俱焚,寧願死都要和漢軍拼死,伏泉倒是不怕。畢竟,不怕死的人有,但怕死的人更多,當年段熲殺東、西二羌便是活生生的例子,那些原本不可一世的羌人,最終不還是在段熲的屠刀下全部投降,並且在段熲在世,終其等一生都不敢有所動作。

因此,一旦漢軍真的把涼州羌人殺的血流成河的話,那麼可以預見,將那些有骨氣不怕死的傢伙殺光了,剩下的羌人肯定會爭相識大體的前來請降,爲求保命。

這一點,無論那個民族也是一樣,想到後世,元清入主中原,哪一個不是用屠刀把有骨氣的全部殺了,剩下怕死的失去氣節投降。而在先秦時候,華夏祖先,從黃河流域的一角,將勢力拓展到現在大漢十三州的疆土,裡面都是充滿了屠刀式的征服,歷史無數次證明了一點,只有把一個民族的脊樑全部打斷,才能讓那個民族氣節消失,從而進行最快的征服。雖然有朝一日,那個民族的脊樑可能會在其挺起,但無法改變他們曾經被征服奴役的事實。

如此看來,卻是不知道在擴展疆土,對待異族的政策上面,軍事文化不斷提升的漢人,和先秦時候披荊斬棘的華夏先祖比起來,到底是進步還是後退了。

憤怒之後,話語一轉,伏泉看着賈詡笑道:“文和有言,韓文約此人手段爲長,軍事爲短,割據一州或可,妄進一步,幾無可能!今日觀之,果然如此,孤甚服也!”說完,伏泉心中也又一次感嘆賈詡之能,若非是真知道賈詡和韓遂兩人之間並不是非常熟悉的話,說不得伏泉要好好查下賈詡是不是早和韓遂是密友了,竟然能將韓遂的一生都說得如此詳細,不得不說,真是個老狐狸怪物。

“使君妙贊!”賈詡謙虛回道:“若非使君開明,聯絡安定盧水胡,吾等若破韓賊,亦甚難之。”

聞得此言,在場衆人有心思通靈輩,也跟着道:“使君開明,涼州之福。”

伏泉被衆人這般恭維,弄得大笑不已,但並沒有阻止,的確,這場戰事如果拋除賈詡早給他定下的讓韓遂主動中伏的計策,那麼功勞最大的確實是伏泉這樣不計前嫌,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拉攏安定盧水胡的緣故。

畢竟,在湟中盧水胡反叛之下,其他人都盼着安定盧水胡待在部落裡不動,即使他們能給大漢軍隊提供不少的僱傭僕從兵,也沒人會願意讓安定盧水胡人上戰場,終究誰也不知道安定盧水胡的心思到底如何。

可是伏泉卻偏偏不按套路出牌,直接派了皇甫堅壽和秦宓二人,出使安定盧水胡所在,以皇甫堅壽所代表的安定皇甫氏在盧水胡的威信,還有秦宓的三寸不爛之舌,很快便說動了也盼望漢朝早日接納他們的沮渠慕漢和彭當二人,這纔有漢軍在叛軍不知青的情況下,用着相對優勢的兵力掃蕩叛軍騎兵的伏擊戰事。

一番客套之後,衆人行禮離去,紛紛依照伏泉命令,準備對待叛軍降將降兵的處置,伏泉剛準備休息一二,卻得到親兵傳信,言道郡署外有雒陽來人求見。這倒是令伏泉感到稀奇,畢竟他這纔剛剛攻克允吾縣,就有千里之外的人上門求見,明顯有些不太對勁。

шωш▪TTκan▪¢ ○

或許,對方僅僅是想見自己而已,最終,伏泉帶着疑惑,便令兵卒讓那人進郡署大堂裡,而他自己,簡單準備後,眼看時機差不多,便去郡署大堂了。

剛到大堂,便聽到一聲“樑縣張處虛見過使君!”

問聲望去,便見一個衣冠翩翩的中年文士向他行禮,伏泉看他一身頗有家教的樣子,暗道此人來歷定不簡單,細細思索之下,突然想到一人道:“張君莫非乃穆宗孝和皇帝名臣張伯饒後人乎?”

“正是家祖!”聽到伏泉提起先祖,那人正聲回道,他叫張玄,字處虛,此刻面帶幾分驕傲,顯然對於他爲張伯饒後人十分驕傲。

當然,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張伯饒也是本朝有名的不畏權貴,依舊能終老並且取得偌大名聲的人。其名張霸,字伯饒,他年齡很小就知道孝順和謙讓,即使出入飲食,自然合乎禮節,鄉里人稱他叫“張曾子”。

而張霸之字,其實也有典故,他七歲時就通曉《春秋》,又想進修其他經書,父母說“汝小未能也”,意思是說張霸年紀小,學不了那麼多知識。然而,他們不曾想到,七歲的張霸頓時反譏道:“我饒爲之”,所以之後取字之時,便因此事和其家中輩分,取字“伯饒”。

當然,張霸不只是早慧,而且爲官也很有能力,特別在識人上,其任會稽太守,上表錄用郡人處士顧奉、公孫鬆等。顧奉後來做了潁川太守,公孫鬆做了司隸校尉,都很著名。其餘有專業特長的,都被提拔錄用。郡中人從此都爭相磨礪志節,學習經書的上千數人,道路上都聽見誦讀聲。

不過,張霸最令人稱讚的就是他七十年老時,生病而死,臨終前不希望厚葬,並且寫遺書給兒子們道:“昔延州使齊,子死嬴、博,因坎路側,遂以葬焉。今蜀道阻遠,不宜歸塋,可止此葬,足藏發齒而已。務遵速朽,副我本心。人生一世,但當畏敬於人,若不善加己,直爲受之。”

這意思是說從前延州季子出使齊國,兒子死在贏、博之間,就在坎坷的路側,埋葬在那裡。現在蜀道阻遠,不宜運歸鄉里,可埋在此處,夠掩埋頭髮牙齒就夠了。務必遵照速朽的原則,體現他的心願。人生一世,應當受別人畏敬,如果不好好安排自己,簡直自作自受。

之後,張霸的兒子們遵照父命,將他葬於河南樑縣,就在那裡安了家。而因爲此信在現在大漢提倡厚葬的權貴之中有些異類,所以一直爲後人道哉,後將作大匠翟酉甫等與諸儒門人還追錄他的生平行事,諡曰“憲文”,和本朝同樣叮囑後人不要厚葬的“涼州三明”之一的皇甫規一樣,令人尊敬。

既然對方來歷不凡,伏泉不知他的目的,便請他坐下,而後一番閒談之後,便問詢其拜見自己的目的,只是,張玄話一出口,立刻便讓伏泉憤怒不已。

卻聽張玄道:“天下寇賊雲起,豈不以黃門常侍無道故乎?聞中貴人公卿已下當出祖道於平樂觀,明公總天下威重,握六師之要,若於中坐酒酣,鳴金鼓,整行陣,召軍正執有罪者誅之,引兵還屯都亭,以次翦除中官,解天下之倒懸,報海內之怨毒,然後顯用隱逸忠正之士,則韓遂之徒宛轉股掌之上矣。”

伏泉越聽越怒,當下在其說完後,拍案怒道:“汝祖張伯饒忠正賢達之士,一心爲國,豈有汝之妄負國恩之輩哉!”

第四百五十一章 鮮卑俘虜做炮灰第二十九章 幫助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漢孝廉之法 必無存也第一百零二章 武聖歸心第四百八十四章 龐柔第一百四十章 可願通漢第五百零六章 北疆百年有安寧第六百六十三章 兵權必須要爭第四百六十章 男子最大之樂事第一百零五章 狼煙起第二十二章 太學第五百九十一章 士別五年 當刮目相看第四百一十八章 解危度厄何伯求第一百三十九章 古文左傳第四百三十六章 弘農張氏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裡北地羌亂第五百五十一章 音清體柔易推倒第六百八十二章 爲將者 只有忠第六百八十二章 爲將者 只有忠第十八章 渤海王涉謀反第五章 徐州世叔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別山下突遇伏第三百六十一章 夜襲功成誰可敵第一百六十六章 四世出了六位三公第二百四十四章 懷孕的女人最可怕第六十四章 黃漢升抱子求醫第六百七十二章 塞北豐收和大婚第五章 徐州世叔第一百二十二章 令支潛行第四百七十五章 做本朝的李陵第八十八章 戰畢第六百八十九章 重開西域都護府第七十章 伏完假節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五章 徐州世叔第五百六十章 今必將滅賊餘一役第一百三十章 猛將之威當如斯第六百零二章 韓遂疑竇變兵事第二百三十一章 此大丈夫之志哉第五十六章 枉爲名門之後第二百七十八章 道觀異象第四百六十五章 立碑留名爲漢興第二百一十七章 意外斷案第五百四十五章 王佐留香厚臉談第三百三十四章 竇武真的是君子楷模嗎第七十章 伏完假節第六百三十三章 晉陽第一百五十二章 小兒曹乃有大意哉第五百六十六章 四面八方皆死路第三百四十八章 秦川徐晃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軍中侯第二百三十三章 待人以誠 人必待己以忠第四百二十五章 淳于瓊第二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 況人乎第二十九章 幫助第一百三十四章 坑殺胡俘第二百八十九章 孤這就隨仙姑成仙得道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戰伊始第一百四十六章 漢室三興第六百六十五章 削弱世族豪強根基第十章 佳兒早慧第五百五十章 兩虎相爭誰獲利第六百二十章 臧霸投誠 西域之爭第二百三十七章 皆爲利第一百五十二章 小兒曹乃有大意哉第六百八十五章 山國消息第一章 皇親國戚第六百零六章 韓文約兵進平襄第四百七十七章 王庭京觀胡兒懼第六百四十四章 調外兵入京第五十一章 段紀明欲挖牆腳第一百五十七章 韓家老賊顯影蹤第五百二十二章 小城望援唯死戰第六百八十五章 山國消息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地往事第七十四章 再議太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禍水東移第一百章 青青子衿第一百三十三章 檀石槐授首第五百零六章 北疆百年有安寧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能再低調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家麒麟兒第三百八十三章 譁變伊始只爲糧第六百零三章 孫堅將計欲襲賊第十八章 渤海王涉謀反第一百四十一章 胡不歸第五百四十五章 王佐留香厚臉談第四百九十三章 持久遊擊的影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願得一心人第四百七十章 張繡楊阿若第六百八十一章 化肥第四百四十四章 僕從兵比職業兵好使第一百零五章 狼煙起第二十二章 太學第五百三十二章 單家子中出徐福第六百八十三章 西域第一戰第五百八十四章 今日之禍已有先因第二十三章 舅父欲重演宮變乎?
第四百五十一章 鮮卑俘虜做炮灰第二十九章 幫助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漢孝廉之法 必無存也第一百零二章 武聖歸心第四百八十四章 龐柔第一百四十章 可願通漢第五百零六章 北疆百年有安寧第六百六十三章 兵權必須要爭第四百六十章 男子最大之樂事第一百零五章 狼煙起第二十二章 太學第五百九十一章 士別五年 當刮目相看第四百一十八章 解危度厄何伯求第一百三十九章 古文左傳第四百三十六章 弘農張氏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裡北地羌亂第五百五十一章 音清體柔易推倒第六百八十二章 爲將者 只有忠第六百八十二章 爲將者 只有忠第十八章 渤海王涉謀反第五章 徐州世叔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別山下突遇伏第三百六十一章 夜襲功成誰可敵第一百六十六章 四世出了六位三公第二百四十四章 懷孕的女人最可怕第六十四章 黃漢升抱子求醫第六百七十二章 塞北豐收和大婚第五章 徐州世叔第一百二十二章 令支潛行第四百七十五章 做本朝的李陵第八十八章 戰畢第六百八十九章 重開西域都護府第七十章 伏完假節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五章 徐州世叔第五百六十章 今必將滅賊餘一役第一百三十章 猛將之威當如斯第六百零二章 韓遂疑竇變兵事第二百三十一章 此大丈夫之志哉第五十六章 枉爲名門之後第二百七十八章 道觀異象第四百六十五章 立碑留名爲漢興第二百一十七章 意外斷案第五百四十五章 王佐留香厚臉談第三百三十四章 竇武真的是君子楷模嗎第七十章 伏完假節第六百三十三章 晉陽第一百五十二章 小兒曹乃有大意哉第五百六十六章 四面八方皆死路第三百四十八章 秦川徐晃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軍中侯第二百三十三章 待人以誠 人必待己以忠第四百二十五章 淳于瓊第二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 況人乎第二十九章 幫助第一百三十四章 坑殺胡俘第二百八十九章 孤這就隨仙姑成仙得道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戰伊始第一百四十六章 漢室三興第六百六十五章 削弱世族豪強根基第十章 佳兒早慧第五百五十章 兩虎相爭誰獲利第六百二十章 臧霸投誠 西域之爭第二百三十七章 皆爲利第一百五十二章 小兒曹乃有大意哉第六百八十五章 山國消息第一章 皇親國戚第六百零六章 韓文約兵進平襄第四百七十七章 王庭京觀胡兒懼第六百四十四章 調外兵入京第五十一章 段紀明欲挖牆腳第一百五十七章 韓家老賊顯影蹤第五百二十二章 小城望援唯死戰第六百八十五章 山國消息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地往事第七十四章 再議太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禍水東移第一百章 青青子衿第一百三十三章 檀石槐授首第五百零六章 北疆百年有安寧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能再低調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家麒麟兒第三百八十三章 譁變伊始只爲糧第六百零三章 孫堅將計欲襲賊第十八章 渤海王涉謀反第一百四十一章 胡不歸第五百四十五章 王佐留香厚臉談第四百九十三章 持久遊擊的影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願得一心人第四百七十章 張繡楊阿若第六百八十一章 化肥第四百四十四章 僕從兵比職業兵好使第一百零五章 狼煙起第二十二章 太學第五百三十二章 單家子中出徐福第六百八十三章 西域第一戰第五百八十四章 今日之禍已有先因第二十三章 舅父欲重演宮變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