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先下劉囂

天色陰濛濛一片,空中又飄起了秋雨,淅淅瀝瀝,帶着清寒,地上處處可見水窪。

太師府外,蔡琰姊弟、皇甫酈、趙雲等人在對面一片屋檐下等候,史阿也在,他押着三人。

今日正是董卓提審張遼和劉囂的日子,董卓沒有選擇廷尉府,而是選擇了太師府。

太師府正堂中,董卓高坐上首,左右兩側司徒王允、太尉馬日磾、司空淳于嘉、尚書僕射士孫瑞、廷尉宣璠、衛尉楊琦、京兆尹司馬防、御史中丞皇甫嵩、廷尉正鍾繇等一衆官員都在。

自然也少不了董卓的長史劉艾、謀士李儒和主簿田儀,至於呂布,則帶着甲士在外護衛。

堂中衆臣看下中間站着的執金吾張遼和司隸校尉劉囂二人,無不神情古怪。

二人站在那裡,張遼神情平和,目光有神,曾經不可一世的劉囂卻是滿臉悲憤,或者說悲憤已經從青腫的豬頭上看不出來了,只是衆人看他這副模樣,就能感受到他的悲憤,尤其是他們發現劉囂的豬頭比前幾日更大了些。

董卓剛看到劉囂的那副模樣,也是呆了好一會,再看旁邊神采奕奕的張遼,嘴角不由抽搐了下,這纔想到張遼這廝慣來會打人,不用想,也知道劉囂在獄中捱了打。

“太師!太師!”劉囂一下子撲倒在地,嚎啕大哭道:“太師爲臣做主哪,張遼要打死臣了!”

其聲音悽慘,真是聞者傷心聽者流淚,只是他往日作惡多了,衆人心中怎麼也傷心不起來,都是有那麼一股子快感。

有董卓在,衆朝臣很是沉默,包括王允,事實上衆人大多本就不相信張遼會無緣無故行兇作案,蔡琰爲張遼作證後,他們更知道張遼已然是沒事了。

不過王允的神情並不好看,他千防萬防,自己幼子王定攙和歌舞坊一事還是被傳了出去,而且還被傳的親眼看到張遼行兇,分明是中了他人的算計,只是歸根結底還是幼子自己不檢點,氣得他將王定狠狠的暴打了一頓,卻猶是怒氣不歇。

上首董卓看着張遼和劉囂二人,沉着臉哼道:“汝二人是怎麼回事?”

正大哭的劉囂還沒來得及說話,張遼便朗聲道:“稟太師,他公報私仇!”

劉囂哭聲登時一頓,悲憤的指着張遼:“汝血口噴人!”

張遼哼道:“歌舞坊血案,傻子一看都知道是有人嫁禍,偏偏汝帶着八百司隸來攻打執金吾衙署,不是公報私仇是什麼?”

“我……”劉囂神情一滯,隨即爭辯道:“吾聽到有血案發生,有人舉報於汝,爲以防萬一,帶兵去請汝,有何不對?又何爲公報私仇?”

張遼淡淡的道:“不分青紅皁白擅自捉拿大臣,這邊是司隸的行事作風嗎?是否公報私仇,太師自有公斷,汝扭了舌頭狡辯也沒用。”

董卓沒有說話,長史劉艾開口道:“張文遠,劉重寧爲何不對別人公報私仇,偏偏對汝,總是汝有差錯。”

張遼瞥了一眼劉艾:“劉長史既然責問,某便說了也罷,當初西遷長安時,此賊要濫施淫威,捉拿朝臣家眷,某奉命督辦遷徙之事,自然不允,便捉了他,又暴打了一頓,此人心胸狹窄,不知羞愧,反而懷恨在心。”

說到這裡,張遼又看着劉艾,道:“若是我打汝一頓,想必汝也會天天想着公報私仇,不對,我還未曾打汝,如今汝卻常常打壓於我,比劉囂更加狹隘陰險,真是莫名其妙,莫非汝與劉囂結黨不成?”

“一派胡言!”劉艾氣得渾身顫抖,怒斥張遼。

張遼冷笑一聲,全不理會他。

董卓看着張遼:“歌舞坊之事,可是汝所爲?”

張遼斷然搖頭:“不是。”

董卓點了點頭,看向廷尉宣璠:“此事還要廷尉細細再查,蔡伯喈之女已爲文遠作證,老夫亦知文遠非是行兇之人。”

“是。”宣璠應了聲,看到董卓對張遼頗是偏袒,暗自慶幸當日選擇沒錯。

“太師!”劉囂看到張遼竟然託難,不由大急,嘶聲道:“太師,張遼擅殺車師王侍子,我兒前去救人,又被這賊子壞了根,太師爲我做主哪!”

董卓看向張遼:“汝爲何擅殺車師王侍子?”

張遼沉聲道:“車師王侍子搶掠民女,該殺!”

王允等朝臣沒想到張遼在董卓面前還會如此剛正不阿,不由愕然,對他的硬氣心生佩服之意。

董卓臉色有些不好看了:“那汝可知胡漢三乃老夫近侍?”

“胡漢三?”張遼這下子真的愕然了:“誰是胡漢三?”

李儒見狀,提醒了一句:“胡漢三正是車師王侍子的名字,是太師親自爲他所取。”

張遼這纔回過神來,尼瑪,取的什麼破名字!難怪這廝如此惡行累累,又死的這麼快!

他毫不猶豫,當即道:“屬下不知他是太師親信,否則定會留他一命,請太師定奪!”

先前還暗贊張遼剛正不阿的朝臣不由無語,董卓卻是哈哈大笑,心情頗是大好:“很好!不過,漢三終究是老夫近侍,汝便打殺手下兩個屬吏爲他陪葬吧,也算老夫安慰於他。”

張遼神情一凜,沉聲道:“太師,打殺胡漢三,此張遼所爲,與手下何干?若太師要問罪,還請處置張遼,便是罰俸三年,張遼也認了!”

董卓笑容微斂,看着張遼,張遼並不退讓。

堂中一時靜寂一片,衆朝臣神情複雜的看着張遼,這個人忠奸難辨,卻是個敢擔當之人。

須臾,董卓又緩緩道:“此事也罷,但汝打殘劉重寧之子,卻是不該。”

“請太師做主!”劉囂立時大叫。

張遼看向他,冷哼一聲:“劉囂,汝惡子伏法,汝心中悲傷,難道汝刺殺於我,我心中便無怨乎?偏汝能刺殺於我,奪我性命,我卻不能名正言順懲治汝那惡子,還真是強盜之辭。”

劉囂神情一滯,隨即嘶聲道:“血口噴人,吾何曾刺殺於汝!”

張遼不再理會他,而是看向上首董卓,還有一旁的廷尉宣璠,肅聲道:“劉囂在我來長安途中行刺於我,我早已得了證據,只是昔日念在同在太師麾下效命,加之自己只是受傷,並無性命之憂,因而不與他計較,不想他反倒因小事屢屢爲難於我,如今我便也與他理論一番,太師,可否允許屬下請證人?”

今日,張遼早已下定決心,要先除去劉囂這個威脅!

劉囂面色微變,董卓沉吟了下,擺擺手:“便請來吧。”

一個司隸校尉卻派人刺殺重臣,這絕非小事,更是違背了董卓之意,董卓也不得不重視,否則劉囂如此膽大妄爲,他日未必不會對自己造成威脅。

第六百七十章 高幹吐血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我兒郎第七百一十九章 豪雄末路第十二章 初見董卓第四十七章 精絕舞第七百二十二章 平定第五百三十三章 破曹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第五百八十九章 兇險第五百七十五章 愈亂第二百七十六章 三英戰張遼第五百六十八章 天子窘境第五百八十三章 同盟第三百四十七章 潁川第七百三十一章 關東之亂第二百三十九章 軒轅關第三百三十一章 韓馥的狡猾第六百六十三章 教導和佈局第六百七十四章 黃昏第七百八十章 趕至第二百九十四章 使君上任(三)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一百五十二章 強行招攬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被算計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郭追至第六百四十七章 南宮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有謀劃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變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見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三百五十二章 責難第三百一十五章 不妥之處第二百六十六章 抉擇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難中郎將第五百二十三章 援救第四百八十二章 報復第五百四十五章 刺頭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畔望月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的學術打擊第六百二十五 風口浪尖第四百三十三章 妙法破天機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域都護府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爲華雄第一百零八章 登場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儒出計第七十二章 初平元年第六百九十九章 接見第二百五十七章 僞作第四十九章 路見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宮之中第四百二十九章 暗助劉璋第六百二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二百七十章 鬥將(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一百八十二章 病來如山倒第二百三十七章 調動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儒出計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六十九章 尹氏第二百九十一章 休沐之日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卓伏誅(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明白第七章 膽大妄爲第三百零七章 因何而殺第三章 形勢第一百七十九章 高順歸,八營成!第六百八十八章 城門樓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一百二十三章 騎兵訓練第一百二十九章 洞房(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嫁禍第六百零六章 陰招第三百五十一章 長安秋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爲幷州牧第二百三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手第七百零八章 衆女至第三十章 暴怒第五百四十七章 呂布的守望第四十章 離開第五百七十九章 背信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七章 膽大妄爲第七百三十八章 荊州亂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一百四十九章 蔡琰第五百八十五章 高順趕至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停留第四百四十章 匈奴、鮮卑第六百五十一章 搜尋第五百一十八章 災害來臨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戰第三百六十章 再抱一個?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我兒郎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七百一十章 惆悵
第六百七十章 高幹吐血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我兒郎第七百一十九章 豪雄末路第十二章 初見董卓第四十七章 精絕舞第七百二十二章 平定第五百三十三章 破曹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第五百八十九章 兇險第五百七十五章 愈亂第二百七十六章 三英戰張遼第五百六十八章 天子窘境第五百八十三章 同盟第三百四十七章 潁川第七百三十一章 關東之亂第二百三十九章 軒轅關第三百三十一章 韓馥的狡猾第六百六十三章 教導和佈局第六百七十四章 黃昏第七百八十章 趕至第二百九十四章 使君上任(三)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一百五十二章 強行招攬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被算計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郭追至第六百四十七章 南宮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有謀劃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變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見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三百五十二章 責難第三百一十五章 不妥之處第二百六十六章 抉擇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難中郎將第五百二十三章 援救第四百八十二章 報復第五百四十五章 刺頭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畔望月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的學術打擊第六百二十五 風口浪尖第四百三十三章 妙法破天機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域都護府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爲華雄第一百零八章 登場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儒出計第七十二章 初平元年第六百九十九章 接見第二百五十七章 僞作第四十九章 路見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宮之中第四百二十九章 暗助劉璋第六百二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二百七十章 鬥將(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一百八十二章 病來如山倒第二百三十七章 調動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儒出計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六十九章 尹氏第二百九十一章 休沐之日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卓伏誅(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明白第七章 膽大妄爲第三百零七章 因何而殺第三章 形勢第一百七十九章 高順歸,八營成!第六百八十八章 城門樓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一百二十三章 騎兵訓練第一百二十九章 洞房(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嫁禍第六百零六章 陰招第三百五十一章 長安秋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爲幷州牧第二百三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手第七百零八章 衆女至第三十章 暴怒第五百四十七章 呂布的守望第四十章 離開第五百七十九章 背信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七章 膽大妄爲第七百三十八章 荊州亂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一百四十九章 蔡琰第五百八十五章 高順趕至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停留第四百四十章 匈奴、鮮卑第六百五十一章 搜尋第五百一十八章 災害來臨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戰第三百六十章 再抱一個?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我兒郎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七百一十章 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