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

鮑信身後,一衆兗州將士聽到這些原本的同袍竟然拒絕歸隊,無不大怒,一個個怒視牧寒等人,握緊兵器,殺氣畢露。

面對鮑信的質問,面對數千兗州將士的怒視,牧寒拜倒在地,神色不變,朝鮑信道:“使君是明主,張校尉也是明主,只是……我等在滎陽已經背叛過一次,不想再背叛第二次。”

鮑信聽了牧寒這話,不由神色一怔,他看着牧寒堅定的神色,再看過那三千士兵,只覺得半年不見,他們身上似乎多了一種特質,但又說不出來。

他一時之間也不知說什麼了,心中只是回味着那句話:我等在滎陽已經背叛過一次,不想再背叛第二次……

鮑信身後原本憤怒的兗州將士聽了牧寒這話,本來迸射的殺氣不由散去。牧寒的話令他們感同身受。是啊,他們這些士兵在亂世中身不由己,但也有尊嚴,誰想一再投降。

張遼也聽到了牧寒那一番話,他二話不說,從馬上一躍而下,大步來到陣前:“允誠兄,我來帶弟兄們歸隊!”

形勢陡然逆轉,鮑信情緒不好,張遼卻是心情大好,四千多人,有三千多願意留下來,着實令他振奮,也令他感激。他從來不懼戰鬥,但他卻重視情義。

這些將士的迴轉,對於戰鬥力的增加一時之間未必有多大,但卻讓張遼趕到了認同,對大破這亂世的束縛充滿了信心。無論如何,他有同袍不離不棄,便足以面對一切!

面對鮑信難看的臉色,張遼抱拳道:“允誠兄,我二人雖是敵對,我卻向來敬佩你的人品,勿令兄弟們爲難。”

鮑信臉頰抽搐了下,想說什麼,卻沒說出來。雖然牧寒說他與張遼都是明主,但鮑信卻知道,自己敗給張遼了。他想起昔日自己的請求,照顧好我的兒郎,本來他還有些擔憂,如今他卻知道了,張遼做的很好,恐怕比他更好,這些士兵選擇了處於劣勢的張遼,就足以說明一切。

他看着那三千舊部,本想再說照顧好我的兒郎,卻再也說不出口,轉身回陣。

張遼迅速接了牧寒三千人回陣,軍陣之中,張郃、張健同樣是神情振奮,無論是猛虎、大戟還是驍騎,看向這三千人的眼神都極爲親近,經此一事,他們的關係無形中拉近了許多,從此多了一份信任,讓他們在戰場上能夠將後背交由彼此保護。

韓卻狠狠抱了抱牧寒,大笑道:“牧兄弟,衆位兄弟,歡迎歸來,俺們又是好兄弟,與子同袍照肝膽!不過眼前這一戰,你們可要先在後方休息一會了。”

牧寒反抱了抱韓卻,眼裡也露出激動之色,他們感到自己更加深入的融入到了這個團體之中。事實上,他們選擇留下來,不只是因爲敬佩張遼的志向和行爲,更是因爲在張遼麾下,在這個隊伍裡,他們感到自己不只是一個聽命卒子,不只是一個殺戮的機械,而是一個真正的人,融入在信任和活力之中的人。

張遼在回陣的最後一步,轉過身來,朝那選擇回到鮑信麾下的那一千士兵抱拳道:“諸位,保重!”

那一千人朝張遼長拜三拜,大聲道:“張校尉保重!”

鮑信看到張遼回陣,早已忍耐不住,大吼一聲:“準備戰鬥!今日定要活捉張遼!”

張遼也翻身上馬,手握鉤鐮長刀,準備戰鬥。雖然他眼下可戰之兵還是隻有四千,但他卻絲毫不懼鮑信,尤其是經歷剛纔一幕,如今手下將士個個精神振奮,士氣高昂,可以一戰!

鮑信看到歸隊的一千舊部還擋在身前,當即道:“爾等先回後陣,不必參戰!”

不料那一千人伏地不起,懇求道:“使君,我等斗膽以死請命,還請使君罷戰一次!”

鮑信眼裡露出不可置信之色,臉色陡然鐵青,大喝道:“爲何如此!竇老三!爲何如此!陳個小!爲何如此!”

他看着這些曾經熟悉的手下,心中有一種被背叛的心痛。

竇老三落淚道:“張校尉勇武善戰,今日遭逢大敵,若非爲了保護我等,又豈會損失慘重,小人聽軍醫說他受傷十三處,可他還親手爲小人包紮傷口,小人……小人實在無以爲報,使君若要戰,便踏過我等屍體,我等絕不怨恨使君。”

鮑信聞言,不由面色一緩,下意識的看向竇老三手臂上包紮的細緻整齊的布條,再看其他人,竟有數十人都是同一手法,他不由擡頭,看向對面同樣怔在那裡的張遼。

許久,鮑信不由縱聲大笑,笑得眼淚都快出來了:“文遠哪文遠,論打仗我不如你,如領兵我也不如你,難道我鮑信便只能趁人之危嗎?哈哈哈哈!……衆兒郎聽命!”

“喏!”鮑信身後將士齊聲應道。

“撤軍!”鮑信大手一揮,又看向竇老三這一千舊部,道:“竇老三,張文遠信人也,爾等還是回去吧。”

竇老三再拜道:“我等既迴歸使君麾下,便當爲使君誓死效命,絕無回頭之理。”

鮑信聞言不由大笑:“好!好!都是好兒郎,沒有丟了某的臉!”

此時鮑信不知道的是,正是由於今日他放過張遼一馬,令竇老三這一千人從此對他忠心不二,在兗州與黃巾征戰之時,誓死保護他,令他躲過了原本命裡的死劫。

隨着鮑信一聲令下,他的兵馬開始南撤,張遼坐在象龍之上,看着那跟隨鮑信而去的一千舊部,竟有大半都是傷兵,他忽然明白了什麼,虎目不由一下子溼潤。

這些傷兵是爲了怕連累他,所以才隨了鮑信。否則爲何離開的都是傷兵,而留下來的都是沒有受傷的。

“鮑允誠!”張遼一提象龍,縱聲大吼:“莫虧待了我的弟兄!”

鮑信哈哈大笑而去,只留下了一句話:“張文遠,前途兇險,關東羣雄此番討董,半在尋汝。”

張遼沒有說話,看着那一千士兵隨着鮑信渡過伊水,消失在視野中,才長吸了口氣:“趕赴畢圭苑!”

鮑信、鮑韜兄弟帶着兵馬渡過伊水,正好一羣大雁從天空飛過,鮑信不由喃喃道:“鴻雁南飛,遊子思歸,可是他們卻沒有跟隨我回鄉,而是選擇了張文遠……文遠,文遠,我不如也。當他日安天下者,唯其與孟德乎?”

鮑韜道:“兄長,我等如今該往何處?”

鮑信馬鞭一指雒陽皇宮方向,道:“去與其他各鎮諸侯會和,共擊董卓!”

張遼在傍晚時趕到了畢圭苑,一到畢圭苑之中,他便感到一股緊張而詭異的氛圍。

尤其是在他去見董卓的途中,竟有二十多個親衛牢牢看着他,令他感到有些不妙,提高了警惕。

不過就在他進大殿的前一刻,看到了神色有些焦急的田儀,田儀沒有說話,卻在手中文書上虛劃了兩個字。

楊定!

張遼心中不由一沉,楊定還活着?

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甫酈的求助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七十三章 兵出小平津第五十七章 賈詡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我兒郎第一百七十九章 高順歸,八營成!第六十四章 分歧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戰(一)第三十六章 擔憂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標長安第一百七十章 身影第六百九十一章 古怪的劫匪第三百零四章 玉璽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一百四十八章 停留第一百六十七章 沿途第七十五章 拔除變數第二百一十二章 推動第二百一十四章 先消敵意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甫酈的求助第二百四十九章 還要送兵馬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一百零一章 臨機應變第四百六十五章 第三次召集令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紹入主冀州第二百二十章 無題第三百九十四章 拐來援軍第四百九十九章 奪取長廣第三百六十三章 巡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酸棗歌第一百零五章 袁紹第一百七十五章 厚賞第一百六十三章 災難第六百一十四章 壽春第三百三十八章 追趕第八十六章 各謀第五百一十七章 兗州第三百九十六章 詔令至第四十三章 蘇嫿第六百六十九章 曹操下黑手第六百二十五 風口浪尖第五百零二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九十章 決裂第六百九十九章 接見第三百二十九章 借糧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環計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四百八十八章 青州黃巾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年三十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畔望月第三百七十八章 先下劉囂第五百二十八章 什麼是屠殺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縣第六百八十九章 城破第三百零八章 上計與賦稅第二百九十二章 使君上任(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董卓伏誅(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使君上任(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住第五百二十五章 出手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之計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第七百二十七章 欲動第三十一章 正主出現第六百六十七章 曹操之疑第四百四十二章 決定第一百五十二章 強行招攬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標長安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在青州第三百八十五章 怎連環第六百二十二章 暗箭處處是第七十五章 拔除變數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見郭嘉第四百三十九章 登門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四百四十九章 潰退第五百五十章 兗州之亂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嘯!第一百四十二章 遊俠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見蔡琰第二百九十八章 使君上任(七)第三百七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四十章 雷聲第五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三百七十八章 先下劉囂第二百四十一章 胡騎下潁川第三百七十七章 探監第二百三十七章 調動第四百二十五章 猛攻第三十八章 怨恨第二百五十八章 結交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二百六十八章 舌辯楊定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第六百九十一章 古怪的劫匪
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甫酈的求助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七十三章 兵出小平津第五十七章 賈詡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我兒郎第一百七十九章 高順歸,八營成!第六十四章 分歧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戰(一)第三十六章 擔憂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標長安第一百七十章 身影第六百九十一章 古怪的劫匪第三百零四章 玉璽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一百四十八章 停留第一百六十七章 沿途第七十五章 拔除變數第二百一十二章 推動第二百一十四章 先消敵意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甫酈的求助第二百四十九章 還要送兵馬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一百零一章 臨機應變第四百六十五章 第三次召集令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紹入主冀州第二百二十章 無題第三百九十四章 拐來援軍第四百九十九章 奪取長廣第三百六十三章 巡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酸棗歌第一百零五章 袁紹第一百七十五章 厚賞第一百六十三章 災難第六百一十四章 壽春第三百三十八章 追趕第八十六章 各謀第五百一十七章 兗州第三百九十六章 詔令至第四十三章 蘇嫿第六百六十九章 曹操下黑手第六百二十五 風口浪尖第五百零二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九十章 決裂第六百九十九章 接見第三百二十九章 借糧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環計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四百八十八章 青州黃巾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年三十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畔望月第三百七十八章 先下劉囂第五百二十八章 什麼是屠殺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縣第六百八十九章 城破第三百零八章 上計與賦稅第二百九十二章 使君上任(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董卓伏誅(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使君上任(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住第五百二十五章 出手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之計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第七百二十七章 欲動第三十一章 正主出現第六百六十七章 曹操之疑第四百四十二章 決定第一百五十二章 強行招攬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標長安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在青州第三百八十五章 怎連環第六百二十二章 暗箭處處是第七十五章 拔除變數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見郭嘉第四百三十九章 登門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四百四十九章 潰退第五百五十章 兗州之亂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嘯!第一百四十二章 遊俠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見蔡琰第二百九十八章 使君上任(七)第三百七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四十章 雷聲第五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三百七十八章 先下劉囂第二百四十一章 胡騎下潁川第三百七十七章 探監第二百三十七章 調動第四百二十五章 猛攻第三十八章 怨恨第二百五十八章 結交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二百六十八章 舌辯楊定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第六百九十一章 古怪的劫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