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推手

賈詡手指在地圖上又向西劃到涼州:“何況還有涼州,馬騰、韓遂、宋建作亂,聯合羌人,足有十萬人,一旦進入關中,佔據三輔,則可輕易攻入雒陽,如烈火烹油,關東守牧縱然各懷心思,但見此機會豈能不趁火打劫?到時候四面皆敵,超過三十萬,朝堂恐怕也會生了變故,內外交困,縱是孫子復生也乏回天之力。是以遷都長安,雖是下下之策,但也是一條生路。”

聽賈詡這麼一分析,張遼不由動容,他知道歷史上董卓打敗了關東諸侯,只以爲問題不大,沒想到董卓當前處境竟如此兇險,一步不慎,就是萬劫不復,難怪董卓會遷都長安!

雖然遷都長安失了政治資本,只能保住半壁江山,但總比全軍覆沒的好。而且退據關中,也佔據地利優勢,只要佈局得當,收復了涼州,整合兵馬,也不乏再次爭霸天下的希望。

沒想到賈詡這時卻嘆了口氣:“漢人從此多難了,涼州羌亂不能平定,北方鮮卑起興,如今中原內亂,非數十年不能安定,漢廷威信盡失,胡人得以趁勢而起,數十成百年後,必成大禍。”

張遼一聽,不由悚然一驚,這是連五胡亂華的大勢也能分析出來的節奏?!同時也代表着不看好董卓,推測到這天下遲早要大亂,董卓根本無法收拾殘局。

此時他再看向賈詡,心中已經對這個強認的師父佩服的無以復加了!

孃的,這個師父他可是賴定了!打死自己也不放手,有了這個神級師父,他從此再也不用爲別人的算計擔心了。

張遼目光炯炯:“師父,當務之急該怎麼做?”

“謹守小平津關,莫要被袁紹、王匡所趁,到時候董公問罪,你我誰也難逃。”賈詡淡淡的道了一句。

“是!弟子這就去加強防禦。”張遼卻不敢絲毫怠慢,看賈詡神態,知道他要結束談話了,便拱拱手退了出去。

他如今是平津司馬,謹守小平津關纔是根本,誰知道袁紹會不會突然腦洞大開,突襲小平津,一旦小平津失守,那自己可就丟大人了,再也沒臉說什麼爭霸天下了。

他張遼的口頭禪是:寧教我打天下人,休教天下人打我。要打也是他主動打,又怎能讓別人先打。

賈璣輕手輕腳進來大帳的時候,發現父親還在盯着大帳門口看,眼睛微微失神,他心中有些奇怪,試探的問了句:“父親?”

賈詡這纔回過神來,看了一眼賈璣,沒有說話,只是轉過身去又看向那副地圖,陷入沉思。

賈璣看到父親在沉思,知道父親在琢磨事情,不敢打擾,給父親倒了杯熱水,輕手輕腳的退出去。

不過就在賈璣要出門時,賈詡的聲音從後面傳來:“文遠機警,你跟着他也不錯,大廈將傾,覆巢無完卵,或許你們的將來還要靠他了。”

“是!”賈璣一怔,忙應了聲,心中卻是一陣自得,還是自己有眼光,早早就認了張遼作兄長。

他還是第一次聽到父親如此高的評價一個人,能將他們託付,可見父親算是極信任極看重他認的這個兄長了。

……

張遼回到小院,吩咐趙武幾個頭領去召集軍士,傳達取消休沐之令,安排好巡邏之事。

他進了裡屋,看到左慈正悠哉悠哉的躺在一張小躺椅上打盹,屋裡的火盆烘得人昏昏欲睡。

當初張遼爲了討好賈詡,專門找人給賈詡訂做了一副獨一無二的躺椅,沒想到左慈看得眼熱,也讓張遼去給他做了一副,每日閒的躺在上面睡覺。

看到張遼進來,左慈懶洋洋的睜了一下眼睛,哼道:“又敗給呂布了?”

張遼擺了擺手:“我已經盡力了,不過奉先那廝就是個牲口,每切磋一次,都會發現他的武功還是深不見底。”

“這倒是!”左慈咧嘴道:“呂布這莽夫的智商與他的武力成反比,都是深不見底。

噗!張遼剛端起碗,一口水還沒喝進去就全嗆了出來,左慈這嘴巴着實夠損,不過細想來這比喻倒也有那麼幾分道理,就是不知道呂布如果能聽到會是什麼樣的感覺,會不會想要暴揍左慈一頓。

張遼惡作劇的想着,突然腦海裡又浮現出剛纔聽賈詡分析時,自己心底閃過的一個看似怪異的想法,他拍了拍左慈的肩膀:“元放,黃巾、白波、黑山是怎麼回事?”

左慈眨了眨眼睛:“什麼怎麼回事?”

張遼皺眉道:“不知是不是我想多了,總感覺和五行有些關係?你們道門在搞什麼?”

“嘖!嘖!”左慈一下子坐起來:“沒想到你小子居然能察覺這一點,果然有點小聰明。”

張遼一怔:“果真有問題?快說來聽聽!”

左慈遲疑了下,哼道:“告訴你小子也無妨,但不能亂說出去。否則你我都要倒黴。”

“快說!”張遼有些不耐煩,心中卻更好奇了。

左慈哼道:“還不是南華幾個老傢伙搞得鬼。”

“南華?”張遼瞪大了眼睛:“還真有南華老仙?張角的師傅?會呼風喚雨撒豆成兵?”

“什麼狗屁老仙。”左慈撇了撇嘴:“不過是個老傢伙而已,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他與于吉幾個老傢伙推演到道門將興於漢末,昌盛數百年,幾個老傢伙便以五行相生相剋之道佈局道門興盛之事。”

“五行相生相剋?”張遼敏銳的察覺到了這個用詞。

“不錯,五行乃大道運行之根本,朝代興替自然離不開五行之道。”

看到張遼不以爲然,左慈沒理會他,只是接着道:“五行者,金木水火土,金在西方,顯以白色,木在東方,顯以青色,火在南方,顯以赤色,水在北方,顯以黑色,土在中央,顯以黃色。後漢乃火德,火生土,故而南華收徒張角,傳太平經,太平經中自有說法,張角頗有野心,便自號黃天,麾下稱黃巾軍,是以土代漢火德之意。”

張遼哼道:“好一個火生土,還不是失敗了?”

第七十五章 拔除變數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五百二十七章 屠殺第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意人爲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五百零四章 太平道第二百零九章 酸棗大戰(一)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三百一十四章 史督郵第六百六十二章 善戰無名第六百五十四章 再生變故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十一章 堅定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三百九十七章 志大才疏孔北海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變第三百二十五章 雷霆之勢第三百九十五章 直取董璜第三百零五章 衛固入彀第三百六十五章 棒殺第五十九章 軍紀第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蔡琰第五百三十八章 八百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洞房(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變第五十六 懷疑與不信第二十八章 訓兵第三百八十五章 怎連環第五百七十六章 車駕難渡第一百五十一章 辯駁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的學術打擊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四百四十三章 準備行動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七章 膽大妄爲第六百三十八章 劉備的選擇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皋,虎牢!第二百二十二章 郭圖之謀第二十二章 乃公華雄第六百六十九章 曹操下黑手第七百二十八章 汝阿母的鴻門宴第七百三十五章 全面追擊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廝殺第三百一十六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六十章 再抱一個?第五十一章 踩第九十五章 此謂大丈夫!第四百六十六章 袁紹找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退卻第二百四十二章 胡騎下潁川(二)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子駕崩第三百七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六百六十六章 虛虛實實第三十六章 擔憂第四百五十章 休屠各覆沒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子駕崩第三十九章 歸隊第六百五十章 耳光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五百三十五章 張紘第四百三十七章 門前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六百五十三章 夜見第二百四十四章 激戰第八十章 奔襲第七百零一章 錦上添花第六百八十五章 哭哭笑笑第一百二十五章 徒勞第一百二十七章 哭泣第二百八十五章 擢拔第一百二十一章 送行第二百一十九章 唐母第六百四十章 雷聲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五百二十九章 一角第七百三十五章 全面追擊第七百一十四章 張遼論袁紹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罵曹鮑第五百一十二章 回馬槍第二百零四章 謀劃,亂營,入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二百五十六章 殺楊第四百三十九章 登門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面受阻第六百六十三章 教導和佈局第二十一章 暴起第三章 形勢第五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變第二十九章 救人第四百一十章 長安亂(三)第四百六十五章 第三次召集令第四百零五章 荀攸之言第二百三十二章 效命第九十三章 胡軫兵敗
第七十五章 拔除變數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五百二十七章 屠殺第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意人爲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五百零四章 太平道第二百零九章 酸棗大戰(一)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三百一十四章 史督郵第六百六十二章 善戰無名第六百五十四章 再生變故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十一章 堅定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三百九十七章 志大才疏孔北海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變第三百二十五章 雷霆之勢第三百九十五章 直取董璜第三百零五章 衛固入彀第三百六十五章 棒殺第五十九章 軍紀第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蔡琰第五百三十八章 八百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洞房(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變第五十六 懷疑與不信第二十八章 訓兵第三百八十五章 怎連環第五百七十六章 車駕難渡第一百五十一章 辯駁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的學術打擊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四百四十三章 準備行動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七章 膽大妄爲第六百三十八章 劉備的選擇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皋,虎牢!第二百二十二章 郭圖之謀第二十二章 乃公華雄第六百六十九章 曹操下黑手第七百二十八章 汝阿母的鴻門宴第七百三十五章 全面追擊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廝殺第三百一十六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六十章 再抱一個?第五十一章 踩第九十五章 此謂大丈夫!第四百六十六章 袁紹找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退卻第二百四十二章 胡騎下潁川(二)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子駕崩第三百七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六百六十六章 虛虛實實第三十六章 擔憂第四百五十章 休屠各覆沒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子駕崩第三十九章 歸隊第六百五十章 耳光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五百三十五章 張紘第四百三十七章 門前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六百五十三章 夜見第二百四十四章 激戰第八十章 奔襲第七百零一章 錦上添花第六百八十五章 哭哭笑笑第一百二十五章 徒勞第一百二十七章 哭泣第二百八十五章 擢拔第一百二十一章 送行第二百一十九章 唐母第六百四十章 雷聲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五百二十九章 一角第七百三十五章 全面追擊第七百一十四章 張遼論袁紹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罵曹鮑第五百一十二章 回馬槍第二百零四章 謀劃,亂營,入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二百五十六章 殺楊第四百三十九章 登門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面受阻第六百六十三章 教導和佈局第二十一章 暴起第三章 形勢第五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變第二十九章 救人第四百一十章 長安亂(三)第四百六十五章 第三次召集令第四百零五章 荀攸之言第二百三十二章 效命第九十三章 胡軫兵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