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暗助劉璋

左馮翊,張遼退回這裡後,令兵馬休整了兩日,便帶數萬士兵迅速爲遷徙而來的百姓搭建房屋,協助他們開墾荒田。

如今正是早春,開墾了荒田,正好趕上春種秋收。

至於左馮翊境內的不法豪強和匪寇,早就被典韋的鬼面軍當初清理的差不多了,是以一些政令都極爲順暢,百姓擁戴,官吏信服。

張遼又徵調左馮翊和五陵原所有車輛,派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郿塢的糧草和珍寶全部運輸了過來,用來安頓和賑濟遷徙百姓。

郿塢附近如今有馬騰、韓遂的十多萬大軍虎視眈眈,張遼實在不放心,而且左馮翊人口陡漲十數萬,還在不斷增加,正好缺糧。

時下的百姓真的很窮困,尤其是三輔多年戰亂,加之董卓幾番劫掠,百姓可謂苦不堪言,張遼看到了很多窮困百姓的家境,確實是家徒四壁,兩餐難濟,大多數家中缺衣少糧,往往一日勉強一餐,孩子餓的枯瘦如柴,如賈逵,在河東還算出身不錯,但當年還窮的沒褲子穿,只能穿妻兄的褲子。

便是後世,一些窮困的地方仍然有吃不飽飯的情況,何況此時遠遠不如後世,張遼心中感嘆,從郿塢運回的糧草,除了支用軍隊一年外,其他的全部賑濟百姓,又從河東調撥了一部分糧食和食鹽,令左馮翊百姓感激涕零,以致貧家兒郎們紛紛要從軍,爲張遼效死,便是獨子也不例外。

百姓的要求確實不高,能吃飽、能安定就是最大的幸福了,而張遼則給了他們這一切,他們豈能不感激?

但張遼知道,只憑借調糧救濟,終究是杯水車薪,救得了一時,救不得長久。

所以他在左馮翊開始了屯田,左馮翊南部是渭水,東部是黃河灘地,田地豐饒,適合耕種,北面是山地,適合養殖。

張遼任命韓浩爲典農校尉,負責左馮翊屯田之事,又以杜畿爲馮毅丞,統管郡務,他曾與杜畿談過多次,此人治理地方有術,尤其是在農業生產、耕織畜牧方面,都有很細的想法,連養雞養豬養狗如何做,都瞭如指掌,顯然下過很大功夫,也是關心民生之人,讓他來恢復左馮翊民生,最是合適。

至於擔任左馮翊之人,張遼還在沉吟。

眼下他需要快速發展,李傕、郭汜不來攻打他,他也不會主動挑起事端,所以擔任左馮翊之人卻要仔細斟酌了,張遼心中有個想法,但還在琢磨,他還要看長安的局勢。

渭水之畔,張遼駐馬,帶着郭嘉和杜畿等人在查看地勢和民生,正在這時,王粲騎馬匆匆而來,急聲道:“主公,大喜,天子詔令,拜主公爲徵北將軍、幷州牧,開府……”

張遼一呆:“徵北將軍?幷州牧?還開府?”

“恭喜主公!以弱冠任州牧,前所未有也。”郭嘉率先回過神來,抱拳喜笑。

張遼身旁其他人隨即回過神來,無不面露喜色,紛紛向張遼道喜。

他們跟隨張遼,既是被張遼折服,但也未必不是圖個前程,能施展抱負,而張遼前景遠大,他們便會跟着受益,自然極是歡喜。

張遼這纔回過神來,徵北將軍,幷州牧,開府,這幾乎是僅次於李傕的職務,雖然在幷州亂地,但卻更合他的心意,也完全符合他平定並涼的戰略,這簡直是瞌睡送枕頭。

他心中立時明白,必然是師父賈詡暗中使了力,否則以李傕和郭汜對自己的恨意,便是安撫自己,也絕不會給這麼重的職務。

張遼跟着賈詡許久,自然也學了不少,從李傕、郭汜的任命,他立時採到了二人的忌憚和借刀殺人的心思。

回到駐地重泉縣,見了天子使節,竟然是奉車都尉劉璋!他一時也不由無語,虧得李傕、郭汜能打探出劉璋曾與他關係不錯。

劉璋見到張遼,竟然激動的落淚,長安大亂時,他因爲是宗室,住在未央宮邊上的尚冠裡,不在北闕甲第,沒有被張遼救走,性格軟弱的他這一段時間被嚇得不輕。

李傕、郭汜派他前來,他更是心中忐忑,傳了詔令後,便向張遼求脫身之計。

……

長安城,尚書檯中,李傕看着回來的劉璋,哼道:“張遼表奏手下任中郎將也罷,竟然還要表奏他人爲左馮翊?真是得寸進尺,不知所謂!”

郭汜大聲道:“是極,中郎將可,左馮翊卻絕不能遂了他的意!”

“文和,他表奏何人?”李傕看向一旁正看奏表的賈詡,見到他神情古怪,不由問了一句。

賈詡沒有說話,將奏表遞給了李傕,李傕接過一看,不由面色大變,奏表落在地上。

郭汜看到李傕的神情,心中疑惑,問道:“他表奏何人?”他卻是不識字,看不懂奏表。

賈詡依舊沒有說話,李傕卻面色連變,在郭汜幾番催促下,才道:“是牛中郎。”

“牛中郎?”郭汜初時還沒回過神來,唸叨了一句,才反應過來,失聲道:“牛中郎!怎麼會?他不是死在亂軍之中了?”

李傕沒有說話,他知道,張遼這個奏表,他不能反對,他根本沒想到,張遼表奏的竟然是牛輔!

若是他和郭汜反對,必然會失去涼州人之心,更何況牛輔曾是他們的上司,對他們也算不錯。

“好一個張遼。”李傕只能長嘆,絕了掌控左馮翊的僥倖心思。

這時,賈詡在一旁開口道:“牛中郎任左馮翊也好,必不會與我等爲敵,此亦張遼回報之意也。”

李傕、郭汜一怔,隨即才面色緩和,的確,牛輔爲左馮翊,他們一時之間便不必擔憂左馮翊的威脅了。

李傕又看向劉璋,問道:“張遼還有什麼請求?”

劉璋道:“張將軍恩謝天子,說擔任幷州牧,終於能回去看望母親了。”

李傕、郭汜不由再次一怔,李傕點了點頭:“他倒也顧家。”

不想他此話一落,劉璋卻一下子拜倒在地,大哭道:“張將軍想家,小臣也想父親,父親年邁,不知身體如何,小臣乞將軍許小人去益州探望父親。”

李傕不由皺起眉頭,看到劉璋哭鼻子抹眼淚的樣子,他也有些無語,他們涼州人可沒這麼愛哭的。

但要放劉璋回去,他卻是有些不願,不想劉璋又大哭道:“而今二位將軍擁護天子,小臣也願去益州說服父親,遣使貢獻,以表忠心。”

李傕神情微動,這時,賈詡在一旁道:“將軍既要派太傅去安撫關東,又何妨讓劉都尉去益州說服劉益州,劉益州爲宗室,聲名卓著,他若歸附朝廷,必然令朝廷威望大漲,四方來貢。”

李傕想了想,點了點頭:“如此甚好。”

下面伏在地上大哭的劉璋心中大喜,對爲他出計的張遼感激之極。

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五十二章 你怎麼不早說第三百七十章 狠辣的算計第五百八十九章 兇險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手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五百七十六章 車駕難渡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域都護府第六百七十章 高幹吐血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五百八十八章 詐馬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聲大漲第四百零四章 王允發怒第九十章 謀臣之助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生大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第二百四十九章 還要送兵馬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第七百二十九章 瘋狂追殺第一百四十八章 停留第六百五十五章 城門外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二百一十三章 典韋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六百三十四章 狠辣之計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府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五十七章 賈詡第六章 華雄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環計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五百三十三章 破曹第五百四十七章 呂布的守望第六百九十七章 終見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題第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三十五章 敘舊第五百四十章 搜刮第四百八十九章 糧草問題第四百零八章 長安亂(一)第六百二十六章 臣請罪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七百零一章 錦上添花第五十四章 赴任第二百二十章 無題第六百八十四章 舒縣傳來的消息第五百六十四章 各自行動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色變第五百七十章 張遼的擔憂第三百三十一章 韓馥的狡猾第三百五十章 變故第四百零五章 荀攸之言第七章 膽大妄爲第四百五十六章 南庭第七十七章 得手第七十九章 閃電戰!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八十四章 殺俘第七百一十九章 豪雄末路第六十一章 想法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三百二十五章 雷霆之勢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原第四十八章 警示第四十五章 唐突第六百八十六章 陷陣衝鋒第一百四十七章 隨行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一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一百一十三章 控制第二百五十六章 殺楊第二百七十六章 三英戰張遼第三百七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一百三十七章 慘象第九十三章 胡軫兵敗第二百九十五章 使君上任(四)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謀第三百八十六章 古採英的想法第三百一十七章 潛心發展第六百六十章 袁術大逃亡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儒出計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見第八十九章 虎咆第一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打大舅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典韋第二百一十二章 推動第五百七十四章 亂戰始第一百九十章 曹操西進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謀第四百九十九章 奪取長廣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三百零八章 上計與賦稅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廝殺第五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變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變
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五十二章 你怎麼不早說第三百七十章 狠辣的算計第五百八十九章 兇險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手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五百七十六章 車駕難渡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域都護府第六百七十章 高幹吐血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五百八十八章 詐馬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聲大漲第四百零四章 王允發怒第九十章 謀臣之助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生大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第二百四十九章 還要送兵馬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第七百二十九章 瘋狂追殺第一百四十八章 停留第六百五十五章 城門外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二百一十三章 典韋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六百三十四章 狠辣之計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府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五十七章 賈詡第六章 華雄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環計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五百三十三章 破曹第五百四十七章 呂布的守望第六百九十七章 終見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題第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三十五章 敘舊第五百四十章 搜刮第四百八十九章 糧草問題第四百零八章 長安亂(一)第六百二十六章 臣請罪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七百零一章 錦上添花第五十四章 赴任第二百二十章 無題第六百八十四章 舒縣傳來的消息第五百六十四章 各自行動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色變第五百七十章 張遼的擔憂第三百三十一章 韓馥的狡猾第三百五十章 變故第四百零五章 荀攸之言第七章 膽大妄爲第四百五十六章 南庭第七十七章 得手第七十九章 閃電戰!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八十四章 殺俘第七百一十九章 豪雄末路第六十一章 想法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三百二十五章 雷霆之勢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原第四十八章 警示第四十五章 唐突第六百八十六章 陷陣衝鋒第一百四十七章 隨行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一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一百一十三章 控制第二百五十六章 殺楊第二百七十六章 三英戰張遼第三百七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一百三十七章 慘象第九十三章 胡軫兵敗第二百九十五章 使君上任(四)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謀第三百八十六章 古採英的想法第三百一十七章 潛心發展第六百六十章 袁術大逃亡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儒出計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見第八十九章 虎咆第一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打大舅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典韋第二百一十二章 推動第五百七十四章 亂戰始第一百九十章 曹操西進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謀第四百九十九章 奪取長廣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三百零八章 上計與賦稅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廝殺第五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變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