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呂布來投

州牧府後院,與一個月前同樣的情景,裡裡外外忙成一團,因爲二夫人蔡琰要分娩了。

這一次,蔡邕也從河東趕過來了,女兒分娩,他可謂又喜又憂,與他隨行的還有從考城接來的後妻吳氏和幼子蔡琅,當初蔡邕被董卓強召,生怕家人出意外,又因在吳地生的幼子少人知曉,便將幼子隱藏在了考城,與兄長一家同住。

這兩年在河東安定下來,他就非常想念幼子,蔡琰向張遼提起後,張遼便派親衛去將小舅子接了過來。

此次蔡琰分娩,蔡邕便將他們全從河東領了過來,看護女兒。

屋子裡,張遼緊緊拉着蔡琰的手,感受着她的痛苦,爲她擦拭額頭上不斷冒出來的汗水,蔡琰與唐婉一樣,文雅的她們痛得悶哼,也不會放聲嘶叫。

好在蔡琰分娩比較順利,片刻之後,隨着一聲哇的哭喊,又生下一個男孩,屋裡屋外衆人齊聲歡呼,年過六旬的蔡邕在外面哭的像個小孩子,蔡瓔對這個外甥可是疼愛的不行。

張遼爲第二個兒子取名張禎。

一個月內,張遼先後添了兩個兒子,消息傳開後,整個幷州與河東都爲之歡慶,不但官府爲之慶賀,連百姓也紛紛自發上街買酒慶賀,歡天喜地,載歌載舞,包括許多匈奴人,他們獨特的舞蹈也引起了一時風尚。

接下來的整整兩個月中,張遼一直留在幷州,除了處理政事外,大多時間都留在府中陪伴幾女,逗弄着初生的孩子,享受着初爲人父的喜悅。

期間,四方也不安定。

在郭嘉的操縱下,北方鮮卑王庭中,一直處於下風的蹇曼突然襲殺單于蒲頭,王庭大亂,部衆離散,雄踞在雁門以北的鮮卑大人步度根得知兄長蒲頭身死,立時移兵向北,進入王庭,與蹇曼徵殺,各自奪取部衆,鮮卑人再也無暇南顧,甚至有不少鮮卑難民逃到幷州,被荀彧穩妥安撫下來,像匈奴一樣編戶入坊。

西面北地郡,典韋在荀攸的協助下,穩住了陣地。典韋長於陣戰而不長於機變,荀攸便給典韋設計了一套戰法,搶佔先機,一步先步步先,掌控戰場節奏,每次襲擊敵人要害,或攻敵必救,逼迫羌人不得不出來與典韋陣戰,而論陣戰,他們根本不是典韋的對手,幾番陣戰後,兇悍的羌人可謂畏典如虎。

不少羌人投降,張遼通過太尉周忠上表朝廷,以皇甫酈爲北地太守,算是在涼州挺進一角,有北地郡爲西沿,上郡算是徹底安定了下來,在荀攸的治理下,開始煥發生機。

河內郡由橋瑁和徐晃一文一武坐鎮,抵擋了幾次袁紹的攻擊,原本黑山軍也在其中劫掠,但張燕從太行南下後,掌控了數萬黑山餘部,反而成爲河內的助力,令袁紹焦頭爛額,河內形勢也穩定了下來。

並且張遼開始佈局向南擴張,他以沮授領騎都尉,帶五千兵馬南下進入雒陽屯田,並聚攏兗豫百姓,逐步恢復曾經被毀於一旦的焦土廢墟。

東面冀州,在袁紹的離間計下,公孫瓚發兵攻打了一次中山郡,被趙雲強勢擊退。

公孫瓚陳兵邊境,誓不罷休,郭嘉當即派人僞作袁紹使者,鼓動烏桓人從側翼襲擊公孫瓚,又派人給公孫瓚報信,公孫瓚得到消息後,有了準備,大敗烏桓,感激中山的暗中通信,又聽說烏桓人是袁紹鼓動的,大怒之下,復去進攻袁紹,中山一時又安定了下來。

至於關中,有牛輔掛着左馮翊的名頭,李傕、郭汜仍是不好動手,而且他們吃過李儒和徐榮幾次虧,也不敢動手了。

張遼在四面佈置的無不是頂尖猛將與謀士,每一處都是一文一武配合,足以讓他在幷州高枕無憂。

六月中,天氣漸漸熱了起來,河東小麥又是大豐收,河東郡在張遼勢力中心,據地利之勢,最是穩當,加上開渠之利,屯田政策,發展的最好,府庫充裕,百姓富足。

而關中則是大風、冰雹和地震連發,華山崩裂,太尉周忠被策免,朱儁擔任太尉,錄尚書事。

張遼暗歎失去了一個助力,因左馮翊也受到了災害,他從河東調糧賑濟流民,又遷部分流民於幷州。

張遼地盤上的各處郡縣基本都安定了下來,百姓不虞戰亂之苦,四處傳揚張遼名聲,他手下那些屬吏也越來越擁戴他,形勢比之關中長安和關東其他水深火熱的郡縣,可謂一片大好。

不過唯一缺乏的就是人口,幷州之地的人口本就稀薄,一州還比不上關東一郡,所以張遼在幷州並沒有閒着,他在治下又開始大力鼓勵生育,在各郡縣都配備了官方醫館,重點針對嬰幼兒疾病,宣揚一些基礎的衛生知識,建立了緊急救援體系。

因爲有很多難產的情況,尤其是臍帶繞頸或胎位不正的,生下來或者活下來的機會很小,所以張遼又向左慈提起了剖腹產,剖腹產在這個時代有三大難處。

一是消毒,不過張遼有高濃度酒精,唯一可慮的就是酒精刺激性較大,但危機時候這個不算什麼了。

其次就是麻醉,剖腹的痛苦是尋常人難以忍受的,所以必須要麻醉,張遼知道華佗發明過麻佛散,他一邊派人去尋華佗,一邊讓左慈研究,因爲他知道麻佛散的最主要成分是曼陀羅花。

三者就是縫合傷口了,這個就需要醫術了。

當然,在這個時代,剖腹產不可能普及,張遼只是提出一個方向,用於萬一之時拯救死難,希望會越來越好。

時下氣候變幻無常,瘟疫頻頻發生,所以他又提高了醫生和穩婆的行業地位,使他們不再成爲賤役,又發明了簡簡單單的產鉗,卻令嬰兒的存活機會大大提高。 щшш ☢TтkΛ n ☢¢o

他要求官吏上任之前,深入民間,查訪民情,提出了沒有查訪就沒有政令的理念,深得荀彧等人認同和重視。

他又提高了督郵的監察地位,選取深得民心和正直嚴明的官吏擔任督郵,明察暗訪,巡查諸縣,查察不法。

張遼的奇思妙想和一系列善政,令治下官吏之風爲之一變,百姓無不稱道。

七月初,張遼收到從青州傳來的消息,曹操大敗袁術、於夫羅和於毒,袁術攻殺揚州刺史陳瑀,割據淮南,而曹操回師兗州,準備攻打徐州陶謙。

曹操回師後,袁紹底氣大足,改自己任命的青州刺史臧洪爲東郡太守,又以長子袁譚爲青州刺史,領兵進入青州,再次與劉備和田楷對戰。

青州西面民生凋敝,張遼雖然給了關羽、張飛兩郡之地,但沒有糧草,難以徵兵,何況還有公孫瓚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掣肘,劉備三兄弟施展不開。

青州的情況再次複雜起來,張遼正與荀彧等謀士商討策略,突然有人來報:“司隸校尉呂布來投。”

第七十三章 兵出小平津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三百九十二章 脫身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二十二章 乃公華雄第一百六十九章 退卻第二百九十五章 使君上任(四)第五十八章 王方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六百一十三章 定音第二百二十三章 錯過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色變第七百一十一章 落幕第四百四十五章 詐敵於內第三百九十五章 直取董璜第五百四十六章 曹操出兵第四百零一章 郿塢救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猛攻第五百三十五章 張紘第二百三十四章 酸棗歌第七百二十九章 瘋狂追殺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三百零五章 衛固入彀第十二章 初見董卓第六百七十一章 急報第二百五十七章 僞作第五百四十七章 呂布的守望第五百八十三章 同盟第三百零九章 河東書院第一百章 再次出擊第二百五十六章 震怒第六百六十四章 河內使節第六百九十七章 終見第一百四十四章 手段第五百六十四章 各自行動第四百零三章 蔡邕下獄第七百二十四章 重建絲路第六百七十三章 路途艱難第六百九十章 天子東逃第一百六十九章 退卻第二百二十一章 反謀第五百零七章 喝!第五百七十六章 車駕難渡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徵曹第七百三十章 幕後推手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治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三百六十八章 臣冤枉第二百五十七章 僞作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聲雷霆驚坐起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馬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四百三十章 回河東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聲雷霆驚坐起第三十五章 敘舊第五百二十九章 一角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四百四十六章 兵臨馬邑第三百零五章 衛固入彀第六百四十八章 長秋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六百六十章 袁術大逃亡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紹入主冀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徒勞第五百七十二章 劉協的決定第十八章 風物第五十三章 用人之道第四百零一章 郿塢救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郭嘉出計第五百七十七章 霸水慘禍第七十六章 突襲第三百二十八章 韓馥第四百七十九章 援兵至第五章 營房外第六百九十六章 誤會第三百五十章 變故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爲青州牧第三百二十三章 過年第五百七十七章 霸水慘禍第一百零一章 臨機應變第九十五章 此謂大丈夫!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四百五十三章 如火如荼第五百六十七章 黎明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操的狡詐第四百九十八章 橫推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三百零二章 伏虎太守第四百零九章 長安亂(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打第四百五十七章 貴人庭會第三百四十七章 潁川第二百七十章 鬥將(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曹操反擊第五百零四章 太平道第六百六十五章 橋瑁
第七十三章 兵出小平津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三百九十二章 脫身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二十二章 乃公華雄第一百六十九章 退卻第二百九十五章 使君上任(四)第五十八章 王方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六百一十三章 定音第二百二十三章 錯過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色變第七百一十一章 落幕第四百四十五章 詐敵於內第三百九十五章 直取董璜第五百四十六章 曹操出兵第四百零一章 郿塢救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猛攻第五百三十五章 張紘第二百三十四章 酸棗歌第七百二十九章 瘋狂追殺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三百零五章 衛固入彀第十二章 初見董卓第六百七十一章 急報第二百五十七章 僞作第五百四十七章 呂布的守望第五百八十三章 同盟第三百零九章 河東書院第一百章 再次出擊第二百五十六章 震怒第六百六十四章 河內使節第六百九十七章 終見第一百四十四章 手段第五百六十四章 各自行動第四百零三章 蔡邕下獄第七百二十四章 重建絲路第六百七十三章 路途艱難第六百九十章 天子東逃第一百六十九章 退卻第二百二十一章 反謀第五百零七章 喝!第五百七十六章 車駕難渡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徵曹第七百三十章 幕後推手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治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三百六十八章 臣冤枉第二百五十七章 僞作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聲雷霆驚坐起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馬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四百三十章 回河東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聲雷霆驚坐起第三十五章 敘舊第五百二十九章 一角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四百四十六章 兵臨馬邑第三百零五章 衛固入彀第六百四十八章 長秋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六百六十章 袁術大逃亡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紹入主冀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徒勞第五百七十二章 劉協的決定第十八章 風物第五十三章 用人之道第四百零一章 郿塢救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郭嘉出計第五百七十七章 霸水慘禍第七十六章 突襲第三百二十八章 韓馥第四百七十九章 援兵至第五章 營房外第六百九十六章 誤會第三百五十章 變故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爲青州牧第三百二十三章 過年第五百七十七章 霸水慘禍第一百零一章 臨機應變第九十五章 此謂大丈夫!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四百五十三章 如火如荼第五百六十七章 黎明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操的狡詐第四百九十八章 橫推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三百零二章 伏虎太守第四百零九章 長安亂(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打第四百五十七章 貴人庭會第三百四十七章 潁川第二百七十章 鬥將(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曹操反擊第五百零四章 太平道第六百六十五章 橋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