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看誰有耐心

“皇上是想?”范文程雙目一亮,驚訝的望着皇太極。

“這樣的機會不能放棄。”皇太極捏緊着拳頭,望着范文程說道:“這一次,可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李信和明朝大軍在一起廝殺的時候,李信的兵馬人數較少,肯定要盡數投入進去,或許會防守我們,但是明朝方向卻是不會防備我們的,他們只是會在錦州防備我們。”

“明朝雖然軍隊大部分都是在地方上,可是在京師還是有不少兵馬的,皇上這次要攻打北京城,恐怕沒那麼容易吧!”范文程以爲皇太極又要進攻北京城,皺了皺眉頭,婉轉的勸說道。

“我合適說過要進攻北京城,北京城有御林軍,崇禎這個人又是一個剛毅之主,想要攻下北京城還是很困難的,不過,北京城難打,宣府不難打啊!楊嗣昌精兵全出,宣府兵馬空虛,正好是進攻宣府的最佳時機,先生以爲呢?”

“宣府乃是明朝重鎮,若是能攻克宣府,必定是京師震動,只是要通過李信的地盤,恐怕很難啊!”范文程也認爲皇太極出了一個好主意,但是這宣府可不是喜峰口,距離雲中可是沒有多少路的。進攻宣府倒是沒有問題的,可是讓李信知道消息了,天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要知道,現在全軍上下對李信可還是沒有恢復信心的。

“李信是沒機會管到我們了,也不會知道的,就算他知道了,恐怕也會放我們過的。”皇太極想了想,說道:“楊嗣昌大軍來攻,若我是李信,就會將從宣府到雲中的牧民盡數遷移到漠北去,楊嗣昌的兵鋒是指向雲中的,只要避開這條道就沒有關係,不但能減少損失,而且還能減少資敵,讓楊嗣昌不能從牧民手中獲取更多的糧草,這樣方便李信的騎兵騷擾楊嗣昌的糧道。我也相信李信必定會這麼做的,宣府一帶恐怕已經沒有徵北軍的牧民了。先生若是不信,可以去看看。”

“皇上的意思是說,李信早就知道三路大軍圍攻了?”范文程這下就吃驚了。

“當年李信單騎南下中原,你認爲他真的有那個本事嗎?若是沒有人暗中支持,打聽消息,李信能這麼安全的回到草原嗎?不要忘記了,當年的晉商是如何向我們傳遞消息的。眼下這些晉商們都歸順李信了,難道他就不知道利用。我相信,楊嗣昌的一舉一動,都是在李信的堅實之中。這也是讓我忌憚的地方。”皇太極冷哼哼的說道。

“這麼說,楊嗣昌這次是必敗無疑了?”范文程失神道。

“從他出主意的那一天,實際上他就已經敗了。”皇太極毫不猶豫的說道:“李信又豈是那麼好對付,那我們大金不是輸的很冤枉的嗎?”

“若我們大金和他們聯合起來呢?一起對付李信?”范文程咬牙切齒的說道。雖然李信和明朝這次關係可能是徹底的破裂,可是若是在兩個敵人當中選一個的話,他還是選擇明朝,明朝已經腐朽,可是李信還是剛剛升起的太陽,徵北軍軍紀森嚴,作戰勇猛,內部的文官大多都是清廉之輩,這樣的勢力纔是大金最大的敵人。所以這次他不是想着如何趁着宣府空虛,進攻宣府,而是想着如何和明軍聯合進攻李信,一舉蕩平李信的勢力,甚至還能佔據草原,這個念頭一想起來,瞬間就佔據了整個大腦,只聽范文程拱手說道:“皇上,我們這邊有科爾沁騎兵、大金八旗子弟,一起進攻,到那個時候,就算李信再怎麼厲害,也擋不住我們的進攻。我們的兵馬熟悉草原,只要擊敗了李信,就能輕鬆佔領草原。皇上,微臣以爲這是一個好機會,絕對不能錯誤。若是選擇留下一個敵人的話,微臣情願面對看上去實力很強大的明朝,也不願意面對李信。微臣以爲,李信日後必定是我們的大敵。能短時間消滅李信,那就最好了。”

“李信沒那麼容易對付的。”皇太極也不得不承認,范文程的建議很有建設性,說的連他都有些心動了,可是李信真的是那麼容易對付的嗎?皇太極可不是那麼認爲的,與自己一樣,他看的出來,李信也是視自己爲生平大敵。若是能輕鬆消滅李信,自然是好的,就算段時間內,明朝佔據上方,他也相信,草原最後還是會落到自己手上的,然後慢慢的蠶食明朝。可惜的是,他知道李信不會將自己所有的實力都投入到和明朝的戰爭中,肯定會有一部分兵力在防守自己。百萬部衆,隨手召集,也是有十幾萬兵馬的。進攻李信,很難取得勝利,反而會浪費這樣一個進攻宣府的機會的。

“可是?”范文程看見皇太極的一絲遲疑,正待勸說,卻被皇太極擺了擺手。

“先生不要說了。要是進攻李信,弄不好李信會與我們來個魚死網破,大不了他就放棄雲中,指揮部衆,向北進攻,至於雲中,你以爲明朝軍隊能守的住雲中嗎?”皇太極笑呵呵的說道:“曾幾何時,中原的軍隊能在草原上立足的,明朝以前有太祖、成祖都曾經征戰草原的,可是最後如何?能在草原上做主的還是草原人,李信的雲中不是任何人都能佔領的。而我們南下宣府,就是要給明朝一個教訓,甚至還能激化明朝和李信之間的矛盾。先生難道沒有發現,李信和明朝即將出現的戰爭,在北京城裡並沒有消息嗎?”

“皇上的意思是說,在明朝內部並不是所有人都贊同明朝討伐李信?或者說,崇禎皇帝有意隱瞞此事?”范文程雙眼一亮,十分的驚訝的問道。

“不知道。”皇太極罕見的搖搖頭,說道:“十三衙門並沒有消息傳來。或許兩者都有之,或者就是明朝內部的大臣們並不贊同征討李信。不管怎樣,明朝和李信之間的戰爭是不可能改變的,他們之間的戰爭只要進行,李信對朝廷肯定是更加失望,他的麾下大將們也會對朝廷離心離德,李信就得兩面防禦,甚至他對我們進攻中原還是持贊成的態度。明朝實在是太大了,而我們又是滿人,中原對我們這樣的民族可是相當抵制的,只能是將能團結的人一起團結起來,無論是李信,或者是高迎祥這樣的義軍,或者是王好賢這樣神神叨叨的人物,我們都應該支持他們。中原越亂,我們這邊就輕鬆,中原的士子文人們,就沒有心思計較什麼中原正統的問題,中原越亂,明朝崩潰的越快,我們的機會就越多。上次爲什麼我們沒有趁機攻佔北京城,就是因爲我們的實力還不夠,中原人是不會接受我們的,但是若是中原徹底亂了起來,我們的機會就大多了,先生以爲呢?”

“皇上聖明。”

范文程見皇太極已經決定了,心中一嘆,也就不再說什麼了。雖然他不願意,可是也不得不承認皇太極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在這種情況下,也只有他很清醒。

“不過,你說的也是有道理。”這個時候皇太極又說道:“我們無論是哪個方向進攻,都是會碰到李信的軍隊和牧民。這也是逼着李信和我們決一死戰。我們又要專心進攻宣府,不能對付李信,可是如此,也不能讓李信就這樣輕鬆的應付過去,還是要派兵騷擾一下李信,就算是削弱一下李信的力量也是可以的。吳克善可是等了許久,科爾沁部族可以說是在李信的打擊下,才損失慘重的,被迫投靠了我們,這次這樣的機會,相信他很願意去騷擾一下李信的。”

“皇上所言甚是。”范文程也點了點頭。

皇太極允許李信進攻中原,不但是因爲自己要進攻宣府,不希望李信插手,更重要的是,他希望中原是越亂越好,但是同樣的,他也不希望李信的勢力越來越大,所以他也需要削弱李信。這個時候,科爾沁的殘餘兵馬吳克善無疑是一個最好的人選。

“都說崇禎這個人聰明,這次恐怕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楊嗣昌的這點建議真的能消滅李信?那我大金也不可能屢次在李信面前吃虧了。”皇太極不屑的搖搖頭,說道:“楊嗣昌跟他老子楊鶴一樣,眼高手低,瞧不起李信這樣並非科班出身的人,也看不起李信的年輕,卻不想想,李信能有今天,又豈是用年齡來說話的?崇禎也是唄楊嗣昌給矇蔽了,纔會做出這樣的蠢事。真是讓人笑話啊!”

“這也是爲什麼泱泱大明朝,到了崇禎這邊是越來越差了,我大金兵馬能輕鬆到達北京城下。”范文程也哈哈大笑道。

“既然如此,就傳令吳克善,讓他率領所屬兵馬騷擾李信。”皇太極點了點頭,又叮囑道:“記住了,讓他只允許騷擾,而不是進攻,若是深入了徵北軍範圍境內,被對方圍困,我大金是沒有多少兵力去援救他們的。”皇太極想了想,還是叮囑了一番,科爾沁部族原是蒙古草原,除掉建奴之外,第二大部族,可是上一次,跟隨林丹汗南下,被李信消滅了主力,科爾沁部族在吳克善的帶領下,徹底的投靠了建奴。可是皇太極明白,在吳克善心中,對李信是充滿着仇恨的。科爾沁部族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是死在李信手中,整個部族淪落爲別人的附庸,以前比較弱小的部族現在都凌駕在科爾沁之上,若非皇太極的後宮中,尚有不少的嬪妃都是來自科爾沁,恐怕科爾沁已經被人吞併的差不多了。這次皇太極讓科爾沁部族前往騷擾李信,也是爲了讓吳克善有一個報仇的機會。他知道,若是大軍前往,李信弄不好就會與他來個魚死網破,若是小部隊前往,一代梟雄的李信會知道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

當然,這前提條件就是吳克善能夠剋制住自己的仇恨,僅僅只是騷擾李信的部族而已,一旦深入其中,弄不好最後連自己都被套進去。

“皇上既然決定進攻宣府,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崇禎皇帝逼迫李信快速進軍中原,剿滅叛逆。”范文程又出主意道:“李信現在是引而不發,佔據了事情的上風,他一旦出手,就有可能處在事情的下風,此事就算李信做了準備,但是臣知道這個殺胡口,想攻佔殺胡口本身就很困難,更何況殺胡口背後的左雲右玉兩縣,當年曾經抵擋過蒙古人十幾萬軍隊的進攻,按照李信的性格,微臣認爲他是不可能強行進攻殺胡口的。”

“先生的意思是,他會採取其他的策略進入殺胡口,或者乾脆不從殺胡口經過,轉而從其他的方向?”皇太極面色一變,忽然說道:“你說他會不會選擇宣府?”

“皇上放心,我們可以進攻宣府,但是李信絕對不會進攻宣府。”范文程毫不猶豫的說道:“微臣估計,李信想要的是大同。大同地勢險要,周圍有險關護衛,更奇妙的是,處在雁門關外,就算李信佔據了大同,然後像崇禎皇帝上書一道,崇禎皇帝就算不滿,也不會放在心上,他只是會加強雁門關的防禦,不會派兵強行奪取。”

“若是李信佔據了大同,恐怕他也不會有太多的兵馬奪取大同了。”皇太極哈哈大笑道:“這若不是要削弱明朝,破壞李信和明朝之間的關係,我還真不會進攻宣府。”他這個時候發現,若是自己進攻宣府的話,實際上是幫助李信,讓明朝將目光轉移到建奴身上來。

“只要能破壞李信和明朝的關係,那就是勝利,李信就算佔據了大同,他雖面臨的還是四面封鎖。一個大同還養活不了李信太多的兵馬。”范文程搖搖頭說道。

“嘿嘿,沒想到我大金居然也有一天能與李信合作的時候。”皇太極苦笑的搖搖頭,實際上,眼下這種情況不正是如此的嗎?

“這得感謝崇禎小兒了。”范文程連連點頭,世界之奇妙,莫過於如此。

且不說這對君臣二人在鳳凰樓內謀劃着,遠在北京城內的崇禎皇帝也接到了楊嗣昌的秘密奏摺,望着上面的要求,崇禎皇帝遲疑了起來。

此刻的他,只能是拿着奏摺在大殿內走來走去,畢竟剿滅李信的事情只是他下了密旨,並沒有通過內閣,儘管他也知道,或許內閣的那些大臣們也都知道了此事,可是卻沒有一個人幫他出主意的,現在在他身邊只有一個王承恩還能商量。

“李信兵馬不出,這如何是好?”崇禎皇帝握着手中的奏摺,自言自語的說道:“難道他已經發現了什麼不成?”現在的崇禎皇帝陷入了進退兩難之中,若是李信真的出兵,那此事就有可能繼續下去,擊敗李信,甚至消滅李信,可是李信若是不出兵,整天縮在雲中,他還真沒有什麼辦法,他很慶幸李信沒有反心,但是大軍勞師遠征,無論是宣府也好,或者是大同也罷,更或者是三邊,大軍都已經準備妥當,等待着李信出兵,最後迎頭痛擊,這下好了,李信兵馬到現在還沒有出現,朝廷每天都在消耗着大量的錢糧,天長日久這麼下去,恐怕朝廷也支撐不起啊!

一邊的王辰恩將崇禎皇帝的臉色看在眼中,深深的嘆了口氣,原本他也是不贊成出兵的,但是崇禎皇帝剛愎自用,一意孤行,他王承恩也沒有任何的辦法。當下出言道:“皇爺若是有不絕,可以找內閣商議一番。”

“內閣多時庸庸碌碌之輩。能商議出什麼呢?”崇禎皇帝想也不想就拒絕了,他的說的話雖然有點道理,但是實際上,卻是不想向內閣低頭。

“皇爺,若是下聖旨,恐怕天下人都知道此事,對朝廷極爲不利。”王承恩還是勸說道:“李信現在是引而不發,就是在等着皇爺的聖旨,有聖旨在手,他進軍殺胡口,若是遇人偷襲,那就是朝廷的事情了,奴才以爲,這個聖旨絕對不能發。”

“可是李信不出兵那該如何是好?”崇禎皇帝遲疑道。

“奴才聽說姜瓖此人貪財好色,生性極爲殘忍,現在晉商七大世家都在大同,皇爺只要稍微暗示一下,他必定會對晉商七大世家動手,到時候,李信就是想不動手都難了。”王承恩想了想說道:“不過在此之前,皇上最好將曹文詔將軍調離山西,此人生性剛毅,恐怕是看不慣姜將軍的。”

“這是一個好辦法,你這個老狗,沒想到居然想出這種計策來。”崇禎皇帝想了想,頓時指着王承恩笑罵道。李信現在靠的是晉商七大世家,若是七大世家損失慘重,必定會向李信求救,李信若是不救,必定會讓這些心中憤懣,這樣也就等於斷了李信一臂,也就能逼的李信不得不出兵。

“都是皇爺調教的好。”王承恩趕緊說道。

第368章 遵化揚威第401章 給你一巴掌第194章 皮島水師第220章 二敗毛承祿(上)第289章 被拋棄的大玉兒第122章 漁翁得利第293章 敲詐第339章 進攻皮島第405章 齊聚雲中城第148章 大破林丹汗第82章 無恥祖澤潤第407章 借道第308章 王輔臣第241章 狗咬狗第177章 海盜顧三麻子第126章 進宣府第16章 名將之後趙廣第58章 各方反應第439章 朔州失陷(一)第237章 四面皆敵第16章 名將之後趙廣第330章 追殺第380章 一怒下京師(一)第172章 江南第223章 招降第186章 吳淞大亂第361章 遵化失守第124章 征討第356章 相互算計第324章 宋矮子的厲害第66章 騎虎難下第222章 敗退第7章 結怨第343章 趙廣領兵第111章 斬殺第293章 敲詐第25章 董小宛南下第361章 遵化失守第239章 書信第312章 潛伏第276章 滿奸一名第241章 狗咬狗第273章 斬盡殺絕第328章 投降第284章 未雨綢繆第142章 玩的你死去活來第303章 收服七大世家第190章 民心第252章 高起潛驚慌了第365章 盧象升掩面而走第91章 多爾袞和何可綱第14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223章 招降第350章 各路出手第143章 將你綁上戰車第178章 婁東張採第311章 冒功第88章 徹底死心第229章 宋獻策說江山第29章 揚威第177章 海盜顧三麻子第435章 楊嗣昌出兵第204章 這是一個大坑啊第11章 邱禾嘉第388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27章 後金勇士鰲拜第145章 大戰林丹汗(一)第194章 皮島水師第375章 混戰(二)第212章 登州平第41章 皇太極氣的吐血第252章 高起潛驚慌了第370章 指點江山第450章 祖大壽投敵第450章 祖大壽投敵第291章 不知道你信不信 反正我信了第99章 決戰(二)第457章 追擊第188章 周道登,你行嗎?第100章 決戰(三)第367章 政客第286章 想不來也不行第314章 難解第245章 皇帝睡不着了第197章 海賊第294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第377章 喜峰口失守(一)第113章 漢奸無處不在第432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297章 肉夾饃林丹汗第258章 進退兩難第452章 最後的輝煌第163章 侯氏父子第31回 百騎踏聯營第192章 崇禎後悔了第415章 索要騎兵第337章 風波第213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440章 朔州失陷(二)
第368章 遵化揚威第401章 給你一巴掌第194章 皮島水師第220章 二敗毛承祿(上)第289章 被拋棄的大玉兒第122章 漁翁得利第293章 敲詐第339章 進攻皮島第405章 齊聚雲中城第148章 大破林丹汗第82章 無恥祖澤潤第407章 借道第308章 王輔臣第241章 狗咬狗第177章 海盜顧三麻子第126章 進宣府第16章 名將之後趙廣第58章 各方反應第439章 朔州失陷(一)第237章 四面皆敵第16章 名將之後趙廣第330章 追殺第380章 一怒下京師(一)第172章 江南第223章 招降第186章 吳淞大亂第361章 遵化失守第124章 征討第356章 相互算計第324章 宋矮子的厲害第66章 騎虎難下第222章 敗退第7章 結怨第343章 趙廣領兵第111章 斬殺第293章 敲詐第25章 董小宛南下第361章 遵化失守第239章 書信第312章 潛伏第276章 滿奸一名第241章 狗咬狗第273章 斬盡殺絕第328章 投降第284章 未雨綢繆第142章 玩的你死去活來第303章 收服七大世家第190章 民心第252章 高起潛驚慌了第365章 盧象升掩面而走第91章 多爾袞和何可綱第14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223章 招降第350章 各路出手第143章 將你綁上戰車第178章 婁東張採第311章 冒功第88章 徹底死心第229章 宋獻策說江山第29章 揚威第177章 海盜顧三麻子第435章 楊嗣昌出兵第204章 這是一個大坑啊第11章 邱禾嘉第388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27章 後金勇士鰲拜第145章 大戰林丹汗(一)第194章 皮島水師第375章 混戰(二)第212章 登州平第41章 皇太極氣的吐血第252章 高起潛驚慌了第370章 指點江山第450章 祖大壽投敵第450章 祖大壽投敵第291章 不知道你信不信 反正我信了第99章 決戰(二)第457章 追擊第188章 周道登,你行嗎?第100章 決戰(三)第367章 政客第286章 想不來也不行第314章 難解第245章 皇帝睡不着了第197章 海賊第294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第377章 喜峰口失守(一)第113章 漢奸無處不在第432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297章 肉夾饃林丹汗第258章 進退兩難第452章 最後的輝煌第163章 侯氏父子第31回 百騎踏聯營第192章 崇禎後悔了第415章 索要騎兵第337章 風波第213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440章 朔州失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