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據城死戰

一直以來,南陽郡對待柱天都部的家眷就一個態度,殺!衙

役們面面相覷,不由自主地把手中的東西放到地上,一個個眼巴巴地看向劉秀。

劉秀環視在場衆人,大聲說道:“這一戰,我們不能逃,也逃不了,無論於公還是於私,我們都得將來犯之莽軍抵擋在新野城外!”見

人們皆有被劉秀說動的跡象,劉童急的直搓手,逃走一人,起碼能多活下一人,與莽軍力戰,他們這些人恐怕一個人都活不下來。他

正要說話,劉秀振聲喝道:“這一戰,往大了說我們是爲柱天都部而戰,往小了說,是爲保護家人而戰!倘若我等的家人都死光了,我們獨自苟活還有什麼意思?今日,我劉秀會與諸位弟兄並肩而戰,要麼同生,要麼共亡!”

“要麼同生,要麼共亡!”衙役們紛紛將肋下的佩劍抽了出來,羣情激動,異口同聲地喊喝道。“

大家都跟我走!”說着話,劉秀邁步向縣衙外走去,一干衙役們也都紛紛跟隨。劉

童跑上前去,攔住劉秀的去路,急得滿腦門子的汗珠子,他低聲喝道:“阿秀,你瘋了不成?就這麼幾個人,怎麼去和莽軍打?”

劉秀跨前一步,走到劉童近前,說道:“童哥,我只知道,當‘戰還有一線生機,不戰必亡’的時候,就只能選擇拼死一戰!”劉

童聞言,倒吸口涼氣。劉秀說道:“倘若童哥要走,那麼就趕快走,快去找我大哥救援。”

“我……”“

倘若童哥不想走,那麼就儘快在城內組織人力,把滾木礌石都搬運上城牆,鞏固城防!”說完話,劉秀拍下劉童的肩膀,從他身邊走了過去。

後面的百餘名衙役們呼隆隆的跟着劉秀,一併出了縣衙,直奔莽軍出現的北城而去。

劉童臉色變換不定,最後他狠狠跺了跺腳,轉身向大堂跑去,書寫動員文書。

劉秀不肯走,他又怎麼可能自己一個人逃走?他真這麼做了,包括劉縯在內,柱天都部的所有人都不會放過他。

且說劉秀一行人,帶着百餘名衙役到了北城,和朱祐等人匯合一處。目前,他們所有的人加到一起還不到兩百,其中有一百名精銳親兵,還有八十多名衙役。

向城外看,來犯的敵軍的確有一千多人。看

莽軍打的旗幟,其中有一面大旗,上寫一個斗大的‘淯’字。看清楚這面大旗,劉秀皺了皺眉頭,脫口說道:“難道來敵是淯陽縣兵?”朱

祐難以置信地瞪大眼睛,說道:“不會吧,主公,大哥讓鄧奉領兵兩千,去攻淯陽了!”淯陽的縣兵現在應該死守淯陽城纔對,怎麼可能會突然跑到新野來呢?劉

秀眼珠轉了轉,心中瞭然,幽幽說道:“率領這支淯陽縣兵的人不簡單,他看出我軍來勢洶洶,淯陽難以堅守,便另闢蹊徑,帶着淯陽縣兵,放棄守城,直接繞過左前軍,偷襲我軍後方的新野!”這

一招避敵鋒芒,劍走偏鋒,奇襲敵人軟肋的戰術很是厲害,起碼是大大出乎了己方的預料。劉

秀的推測沒錯,這支突然出現在新野的莽軍,正是以淯陽縣令爲首的淯陽縣兵。淯

陽東岸之戰,不僅郡軍損失慘重,淯陽縣兵也戰死了一兩千人之多,其中還包括淯陽縣的縣尉。目

前淯陽城內的一千多縣兵,大多都是臨時徵召的新兵,戰鬥力不強,想靠着這一千來人,去抵禦來勢洶洶的鄧奉一部,那無疑是以卵擊石。

淯陽縣令名叫費駿,字德義,雖爲文官,但卻頗具謀略,在自知戰無可戰的情況下,他果斷選擇棄守淯陽,親率淯陽全部縣兵,於淯水西岸繞行,避開鄧奉一部的鋒芒,神不知鬼不覺地突然出現在新野。費

駿算計得很清楚,現在柱天都部是傾巢出動,新野必定空虛,己方是出其不意,趁虛而入,攻佔新野的可能性極大。如

此一來,自己雖丟失了淯陽,但卻奪回了新野,功過可相抵,另外,己方拿下新野,還能對柱天都部的主力造成致命的打擊,甚至有機會將柱天反軍一舉殲滅。

費駿算計得很好,但他偏偏漏算了一人,在新野養傷的劉秀。登

上城頭,看過莽軍的兵力後,劉秀叫來朱祐,說道:“等會莽軍攻城,阿祐,你率一百親兵,於城頭抵禦,我率衙役,出城迎戰!”朱

祐倒吸口涼氣,急聲說道:“主公,你要出城迎戰?”劉

秀點點頭,說道:“敵衆我寡,就我方目前的這點人,根本做不到分散守城,而敵軍的兵力卻能做到分散攻城,我們必須得想辦法,將敵人集中在一處,讓他們無法去分散攻城!”

朱祐正色說道:“我懂了!主公可留在城頭守城,我去出城,吸引敵軍!”

劉秀搖頭,說道:“一百親兵,皆配有弩箭,他們留在城頭,方可發揮最大的戰力,那麼出城一戰的只能是衙役,若想讓衙役具備出城一戰的勇氣,只有我親自帶着他們才行!”

衙役不是軍兵,他們沒有那麼強的鬥志和責任心,現在之所以願意留下來守城,只是爲保護他們在城內的家人而已。若

是沒有一個威望極高的人帶領他們,凝聚他們,別說他們不具備出城一戰的勇氣,就算有這份勇氣,等真和敵軍交上手了,也會一擊即潰,發揮不出任何功效。朱

祐滿臉擔憂地說道:“可是這太危險了!何況,主公的傷還未痊癒呢!”劉

秀向他一笑,輕描淡寫地說道:“我的身體,我心裡有數,阿祐儘管放心就是!”

他們正說着話,城外的莽軍陣營裡已響起號角聲。緊

接着,一千多人的淯陽縣兵,開始齊齊向前推進,直奔新野的北城門而來。

見狀,站於城頭上的親兵紛紛端起弩機,弩箭的鋒芒一致對準了城外的敵軍。

劉秀下令道:“等敵軍距城三十步在放箭!”

他話音剛落,在場的傳令兵便把劉秀的命令傳達下去。弩

箭的殺傷力比弓箭要大,但它有個致命的缺點,箭矢在空中飛行時不穩,距離越遠,偏差越大,所以弩箭多作爲近距離殺傷性武器,遠程殺傷,還是用弓箭。親

兵當中沒有弓箭手,衙役更不會用弓箭,現在他們能射殺敵人的,就只有弩箭了。莽

軍進入新野百步之內後,速度明顯慢了下來,兵卒們一個個高舉着盾牌,似乎在等着城頭上的箭陣射下來。不

過又向前推進了二、三十步,遲遲沒有等到守軍的箭射,人們這下徹底放下心來,看來縣令大人所言不假,反軍在新野城內根本沒有駐軍。官

兵們紛紛放下高舉的盾牌,向前推進的速度也明顯快了起來。時間不長,淯陽縣兵已推進到距離城門不足三十步遠的地方。就

在這時,忽聽城頭上傳來嗡的一聲悶響,人們還沒弄懂怎麼回事呢,一百支弩箭已從城頭上飛射下來,落入縣兵的人羣當中,弩箭穿透皮甲的聲響不絕於耳。“

啊——”在

一連串的慘叫聲中,縣兵瞬時間倒下了起碼二、三十人。位於人羣當中的縣令費駿,抽出佩劍,向前揮舞,大聲喊喝道:“頂盾前進!全軍頂盾,加速前進!”

在費駿的指揮下,縣兵們紛紛將手中的盾牌舉起,甩開雙腿,向前飛奔。縣

兵的盾牌大多爲木製的,運氣好,或許能擋住弩箭,運氣不好,便直接被弩箭射穿了,當然了,射穿了盾牌的弩箭,對縣兵也無法造成太致命的殺傷力。很

快,縣兵便頂着弩箭,攻到新野城下,有的兵卒搭起雲梯,向上攀爬,有的兵卒則把衝車推了過來,合力撞擊城門。

站於城頭上的劉秀,見攻城的莽軍越來越分散,連帶着,己方守城人員也只能被迫分散開來,他明白,不能再等了。

他把所有的衙役都召集到自己近前,說道:“現在敵軍正在全力攻城,正是我方反殺出去的好機會,諸位隨我出城殺敵!”

如果這話不是出自於劉秀之口,衙役們一定會氣到破口大罵,目前城外密密麻麻的都是莽軍,就他們這點人,還出城迎戰,只怕剛一出城,就被莽軍亂刃分屍了。

可這話是劉秀說的,而且他還要親自出城作戰,如此來看,現在出城的確是有取勝的機會,否則劉秀也不會親自涉險嘛!劉

秀可是劉縯的親弟弟,柱天都部名副其實的二把手,而且一直以來,劉秀都是戰必勝,攻必克,在柱天都部內,他的威信自然極高,人們對他說的話,也會產生出一種本能的信任感。

聽聞他的話,衆衙役異口同聲地喊喝道:“我等願追隨將軍,與敵決一死戰!”劉

秀再不多話,率領一干衙役,快速跑下城牆。

就在劉秀帶着衙役們聚集在城門洞裡,準備把城門打開的時候,忽聽後面傳來尖叫聲:“三哥——”

能叫他三哥的人,除了劉伯姬也不會再有第二個了。他留下衆衙役,從城門洞裡擠出來,到了外面一瞧,果然,劉伯姬和許汐泠正快步向自己這邊奔跑過來。等

她二人到了近前,劉秀問道:“你們怎麼來了?趕快回府去!”“

三哥,你要做什麼?”劉伯姬滿臉關切地看着劉秀。劉

秀不想多說什麼,而且他心裡也明白,說得越多,只會讓小妹越擔心。他故意陰沉着臉,轉頭看向許汐泠,說道:“汐泠,立刻帶伯姬回府,這是命令!”

第四十五章 喜訊傳來第七十三章 暗中解圍第七百一十一章 初見成效第三十八章 中流砥柱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箭破敵第一百三十三章 心懷不軌第八百三十六章 交代真相第四十九章 捉拿刺客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受挫第六百零三章 戰鬥成長第三百三十二章 莽軍破綻第一百三十三章 心懷不軌第六百七十二章 以和爲貴第四百九十五章 蕩陰之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雙管齊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二十六章 剛愎自用第三十五章 屠殺報復第八百三十四章 嚴刑逼供第二百零五章 違抗軍令第六百三十八章 當年舊識第五百五十一章 夫妻相見第八百一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八十四章 困獸之鬥第五百六十二章 種因得因第一百三十九章 家族衰亡第五十八章 攔路打劫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歸來第三百八十章 向南推進第八百四十五章 排憂解難第九十七章 不歡而散第三百三十章 全軍覆沒第六百三十六章 識人不明第六百三十章 出宮追妻第五百八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七十六章 被擺一道第四百六十五章 肉包打狗第三百四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六十七章 回到老家第二百四十二章 據城死戰第五百一十二章 計謀得逞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六百一十八章 倖免於難第一百八十三章 奸商之禍第六百二十三章 禍起南陽第二百七十一章 將帥不和第七百零六章 堵鄉之戰第七百三十八章 睢陽戰線第一百五十五章 嚴明軍紀第二百五十七章 觸底反彈第二百三十一章 試探無果第七百七十九章 真兇現身第五百一十五章 權勢之道第八百八十二章 重用縣府第四百三十九章 英雄相惜第六百四十九章 出征魏郡第三百五十四章 重蹈覆轍第七十五章 街頭衝突第五百一十二章 計謀得逞第八百四十五章 排憂解難第六百七十二章 以和爲貴第五十一章 再次相助第六百六十三章 黎陽之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勸降倒戈第七百四十九章 山谷之戰第七百五十一章 夢寐以求第七百七十一章 家賊難防第三百一十八章 斬首成功第一百三十三章 心懷不軌第七百一十三章 命中剋星第五百三十一章 登頂帝位第二百二十一章 橫生事端第三章 拜爲主公第七百三十二章 環環相扣第一百六十九章 陷入險境第二百五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三十八章 中流砥柱第七百七十一章 家賊難防第五百零五章 趁勝追擊第七百一十五章 馭人之道第八百一十一章 治國之才第八百九十一章 請纓出戰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手政改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活一個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其鋒芒第三十章 一敗塗地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郡報信第六百一十五章 頭號酷吏第八百九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四百四十八章 順利聯姻第二十九章 慘遭埋伏第六百九十章 真假難辨第六百八十九章 營中刺客第六百四十八章 後宮日常第四百七十四章 王朗伏誅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券在握第八百八十八章 人選難定第三百七十六章 勾結一處第六百八十四章 直言進諫第七百三十章 提人出走
第四十五章 喜訊傳來第七十三章 暗中解圍第七百一十一章 初見成效第三十八章 中流砥柱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箭破敵第一百三十三章 心懷不軌第八百三十六章 交代真相第四十九章 捉拿刺客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受挫第六百零三章 戰鬥成長第三百三十二章 莽軍破綻第一百三十三章 心懷不軌第六百七十二章 以和爲貴第四百九十五章 蕩陰之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雙管齊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二十六章 剛愎自用第三十五章 屠殺報復第八百三十四章 嚴刑逼供第二百零五章 違抗軍令第六百三十八章 當年舊識第五百五十一章 夫妻相見第八百一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八十四章 困獸之鬥第五百六十二章 種因得因第一百三十九章 家族衰亡第五十八章 攔路打劫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歸來第三百八十章 向南推進第八百四十五章 排憂解難第九十七章 不歡而散第三百三十章 全軍覆沒第六百三十六章 識人不明第六百三十章 出宮追妻第五百八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七十六章 被擺一道第四百六十五章 肉包打狗第三百四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六十七章 回到老家第二百四十二章 據城死戰第五百一十二章 計謀得逞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六百一十八章 倖免於難第一百八十三章 奸商之禍第六百二十三章 禍起南陽第二百七十一章 將帥不和第七百零六章 堵鄉之戰第七百三十八章 睢陽戰線第一百五十五章 嚴明軍紀第二百五十七章 觸底反彈第二百三十一章 試探無果第七百七十九章 真兇現身第五百一十五章 權勢之道第八百八十二章 重用縣府第四百三十九章 英雄相惜第六百四十九章 出征魏郡第三百五十四章 重蹈覆轍第七十五章 街頭衝突第五百一十二章 計謀得逞第八百四十五章 排憂解難第六百七十二章 以和爲貴第五十一章 再次相助第六百六十三章 黎陽之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勸降倒戈第七百四十九章 山谷之戰第七百五十一章 夢寐以求第七百七十一章 家賊難防第三百一十八章 斬首成功第一百三十三章 心懷不軌第七百一十三章 命中剋星第五百三十一章 登頂帝位第二百二十一章 橫生事端第三章 拜爲主公第七百三十二章 環環相扣第一百六十九章 陷入險境第二百五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三十八章 中流砥柱第七百七十一章 家賊難防第五百零五章 趁勝追擊第七百一十五章 馭人之道第八百一十一章 治國之才第八百九十一章 請纓出戰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手政改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活一個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其鋒芒第三十章 一敗塗地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郡報信第六百一十五章 頭號酷吏第八百九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四百四十八章 順利聯姻第二十九章 慘遭埋伏第六百九十章 真假難辨第六百八十九章 營中刺客第六百四十八章 後宮日常第四百七十四章 王朗伏誅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券在握第八百八十八章 人選難定第三百七十六章 勾結一處第六百八十四章 直言進諫第七百三十章 提人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