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 公然決裂

陛下的詔書下得很容易,可真要去實施,又談何容易。蓋延暗歎口氣,環視在場諸將,問道:“諸位將軍以爲如何?”

在場的衆人誰都沒有接話。天子下詔,讓己方採用圍魏救趙的戰術,可是其中的風險太大,但他們又不能說天子的詔書不對。

就在衆將沉默不語的時候,龐萌突然開口問道:“大將軍,陛下只送來這一份詔書?”

蓋延被龐萌突如其來的一句話給問愣住了,下意識地說道:“是啊!只有這一份詔書!”難道陛下還派人送來了密詔不成?

龐萌眉頭緊鎖地問道:“陛下沒有給末將送來詔書?”

上次,他可是給陛下送去了大量的金銀珠寶,還有那麼多的美人,陛下傳書東征軍,沒有理由不提及此事,也沒有理由不給自己下詔啊!

聽聞他的話,蓋延鼻子都快氣歪了,這種話,龐萌已經不是在自己面前說起一次兩次了,每次見面,他都要問一句天子有沒有給他下詔。

自己是東征軍的主將,天子詔書不傳給自己,還能越過自己,直接傳給龐萌嗎?這簡直是笑話。

大戰在即,局勢如此緊張,龐萌不想着如何作戰破敵,心裡光瞎捉摸這些有的沒的。蓋延沒好氣地說道:“沒有。”

“陛下真的沒有給末將下詔?”

“我已經說了,沒有!”

龐萌的臉色陰沉下來,怒視着蓋延,說道:“大將軍能否把詔書讓末將一看!”

蓋延強壓怒火,還是把詔書遞給了龐萌。

後者接過來,定睛細看。詔書的開頭是,‘制詔虎牙大將軍延’。

龐萌是平狄將軍,在東征軍裡,除了蓋延就屬他了,正常情況下,劉秀的詔書應該寫成‘制詔虎牙大將軍延、平狄將軍萌’,不過也不知道是不是劉秀疏忽了,只寫了蓋延,而未寫龐萌。

看罷詔書,龐萌的臉色越發難看,他將詔書遞還給蓋延,轉身回到自己的位置,低垂着頭,一聲未吭。

按理說,自己把從劉永行宮裡繳獲的大量金銀珠寶以及美女都送到洛陽,天子是應該下詔表彰自己的功績。

可現在,天子表彰的詔書非但一直沒來,就連給東征軍的詔書裡,也只提蓋延,卻不提自己。

之所以會這樣,只有一種可能,有人向天子進獻讒言,說了自己的壞話。而能幹出這種事的人,恐怕也只有一個了,就是自己面前的這位虎牙大將軍蓋延。

一直以來,龐萌都是很受劉秀喜愛的,劉秀當衆讚賞龐萌,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以龐萌的能力和功績,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原本他自己也是這麼認爲的,可是現在,他感覺事情有變。

他認準了蓋延是妒賢嫉能,生怕自己的地位會超越他,在天子面前屢次進諫讒言,構陷自己,這才導致天子對自己生出不滿的情緒,既不給自己下詔,也不在東征軍的詔書裡提及自己的名字。

龐萌這個人,其實哪都挺好,就是心思太過敏感,遇到點事情,心裡總是七上八下,疑神疑鬼,說白了,就是心胸太小,缺乏大將該有的度量。

蓋延白了龐萌一眼,也沒有再多說什麼,他轉目看向其他諸將,問道:“諸位將軍都認爲陛下的圍魏救趙戰術可行嗎?”

一名將領清了清喉嚨,說道:“大將軍,圍魏救趙之戰術,恐怕……不可行!”

蓋延問道:“爲何?”

那名將領皺着眉頭說道:“東海郡乃董憲的老巢,董憲勢力,早已根深蒂固,我軍貿然深入,變數太多。另,東海郡乃隔絕我大漢和張步的屏障之地,張步絕不會讓東海有失,我軍若深入東海,弄不好,董憲還沒率軍回救,張步已先派軍增援,到那時,我軍將會陷入到被董憲軍和張步軍兩面夾擊的境地,有全軍覆沒之危!”

他的這番話,說進衆將的心坎裡,他們也認爲貿然深入東海,太過冒險,董憲和張步早已達成結盟,而且東海之後,就是張步的勢力範圍,東海郡於張步而言,就是天然屏障,張步能讓自己的天然屏障有失嗎?

在場衆將紛紛點頭,附和道:“沒錯!以當前之局勢,我軍絕不能貿然深入東海!”

“還望大將軍明斷!”

一直沉默不語的龐萌,環視一眼在場諸將,朗聲說道:“陛下已經下詔,要我東征軍奉詔行事,你們現在可是要抗旨不遵?”

剛纔說話的那名將領皺着眉頭說道:“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這話難道龐將軍沒聽過?”

本來就心情不佳的龐萌,一聽這話,勃然大怒,氣道:“陛下乃用兵之奇才,戰不勝,攻必克,難道陛下之才,還不如汝等?你們能想到的兇險,難道陛下會想不到?”

龐萌這麼說,就等於是拿着天子強壓衆人,這自然激起衆人不滿的心理。一名將官意味深長地說道:“之所以會有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這句話,是因爲天子遠在千里之外,根本不瞭解戰場的局勢,即便了解一些,也是過時的情報,所以,天子的授命,往往是不合時宜。”

“所以,你們是認定了陛下的圍魏救趙不可行,你們要集體抗旨不遵?認爲法不責衆?”龐萌氣惱地質問道。

在場衆人面面相覷,皆垂下頭,都不說話了。沒有誰可以做到未卜先知,圍魏救趙的戰術只要還沒有實際去執行,就沒人能知道這個策略是會失敗還是會成功。

現在人們唯一能判斷出來的是,這個策略風險太大,一旦張步舉重兵來援東海,己方的十萬將軍,很可能要被困死在東海郡的腹地。

蓋延眉頭緊鎖,思前想後,斟酌再三,他也認爲劉秀的圍魏救趙不太可行,他不能拿着十萬將士的性命去做這一場豪賭。

他深吸口氣,說道:“當前,董憲軍雖衆,但蘭陵之城防,也不是那麼容易被攻破的,我軍與賁休軍裡應外合,未必不能攻破二十萬的董憲軍。”

諸將紛紛點頭,在他們看來,直接解蘭陵的被困之危最爲可行,己方十萬將士,賁休有數萬將士,合到一起是十多萬人,敵方的董憲軍兵力是衆,但也僅僅是二十萬而已,此戰己方並不是真的沒法打。

退一步講,哪怕己方真戰敗了,也不至於全軍覆沒,還是可以撤走的嘛。

至於賁休以及他麾下的那幾萬人,終究是降軍,己方也實在沒有必要爲了這幾萬降軍,拿全軍將士的性命去冒險。

蓋延的話剛說完,龐萌手指着桌案上的詔書,厲聲說道:“蓋將軍,蓋延!陛下的詔書已經送到你的手裡了,你要抗旨不遵,你可知這是何罪?”

眯了眯眼睛,蓋延直視怒髮衝冠的龐萌,振聲說道:“我很清楚我在做什麼!未能遵從詔書行事,我蓋延身爲全軍主將,自會去向陛下解釋!”

“你……你好大的膽子!”龐萌擡手指着蓋延,氣得直哆嗦。

蓋延也生出了火氣,大聲喝道:“如果龐將軍怕受到牽連,現在就可以走,也可以回到洛陽,去向陛下告我蓋延的狀!”

龐萌氣得臉色漲紅,指着蓋延的手指頭都直哆嗦,他連連點頭,說道:“好、好、好!蓋將軍好大的本事,既然如此,我龐萌也不奉陪了,我就看你怎麼去向陛下解釋!”說完話,龐萌一甩袍袖,轉身走出中軍帳。

見狀,蓋延狠狠一拍桌案,氣得呼哧呼哧直喘粗氣。

在場的衆將面面相覷,都不知道該說點什麼好。

對於蓋延和龐萌的分歧,很難說誰對誰錯,一人主張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一人主張應該遵照詔書行事,都有各自的道理。

蓋延和龐萌這次的爭端,所產生的直接後果是,兩人的關係徹底決裂。龐萌帶着自己的部下,合計三萬之衆,離開蘭陵,回撤到楚郡。yuyV

龐萌的負氣離去,對於東征軍而言,可是個不小的打擊。其一是分散了兵力,其二,也是最主要的一點,對漢軍的士氣造成沉重打擊。

這次的分兵,就連最底層的兵卒都意識到,己方的高層將領之間,已產生嚴重的分歧。大戰在即,將帥不和,這不是太要命了嗎?

龐萌率軍撤回到楚郡,駐紮於楚郡的郡城——彭城一帶。

蓋延對於龐萌的離去,也沒太往心裡去,在蓋延的心目當中,多龐萌一個不多,少龐萌一個不少,現在龐萌率部走了,倒也好,省得給自己添亂。

即便目前他麾下的兵馬只剩下七萬,在他看來,此戰己方還是有的一打。

蓋延以及大多數的將令都認爲劉秀主張的圍魏救趙戰術太過冒險,決定不按照詔書行事,強攻圍困蘭陵城的董憲軍。

以蓋延爲首的漢軍,對董憲軍發起了全力猛攻。

目前,董憲軍的主帥,正是董憲本人。

董憲可不是泛泛之輩,他能佔據東海,在東海稱王稱霸,讓劉永都忌憚三分,不得不以封王來拉攏他,可見董憲這個人的厲害之處。

得知蓋延親帥漢軍主力大舉來攻,董憲並不驚慌,他微微一笑,對麾下的衆將說道:“既然蓋延急於進城,欲與賁休合兵一處,那麼,就放他進城好了!”

“大王,這……這萬萬不可啊!”下面的衆將聞言,臉色同是一變,紛紛勸阻。

董憲向衆人擺擺手,似笑非笑地說道:“蓋延小兒,有勇無謀,在孤面前,只是呈匹夫之勇罷了!”

他力排衆議,傳令麾下將士,避開漢軍的鋒芒,給蓋延讓路,放他率漢軍進入蘭陵城,與賁休匯合。

董憲乃全軍主帥,即便下面的衆將覺得不妥,但也無可奈何,只能遵照將令行事。

來勢洶洶,欲與董憲軍決一死戰的蓋延軍,並沒有遭遇到董憲軍的頑強抵抗,抵其鋒芒的董憲軍,紛紛向東西退讓,蘭陵城外的包圍圈隨之裂開一道豁口,故意放蓋延軍入城。

如此一來,蓋延軍就如同一隻握緊的拳頭,使出全力揮出的一拳,完全是打在一團棉花上。

董憲軍的避戰,讓蓋延軍幾乎沒收到任何的阻擋,順利挺近蘭陵城,與賁休軍匯合。

只是,蓋延軍進城容易,再想出城,可是難如登天。

第五百八十二章 誅殺反賊第一百零七章 血戰突圍第五百一十四章 隻身勸降第四百五十七章 失信於人第八百一十四章 進獻寶物第七十四章 來龍去脈第八百三十四章 嚴刑逼供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中資助第五百五十八章 餘孽肆虐第三十四章 擒賊擒王第八百四十二章 蘭陵之戰第三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五百七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天道之子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漢爲名第二百三十七章 美豔無雙第八百一十九章 朝堂議事第七百七十二章 盡在掌握第八百二十八章 逃過一劫第六百三十七章 漢軍偷營第五十二章 非我族類第五百二十八章 暗中私通第一百三十九章 家族衰亡第八百七十六章 閒逛南市第八百五十八章 董憲覆滅第五百四十二章 暗示警告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頭血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挺身相助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券在握第五百七十四章 懾退敵軍第三百六十章 一敗塗地第一百三十章 識破陰謀第八百五十八章 董憲覆滅第一百九十三章 穩定局勢第六百一十三章 家人團聚第六百章 開口表白第七百二十章 狐假虎威第八百九十八章 蜀地猛將第三百二十六章 奇襲陽關第四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八十五章 提前準備第五十八章 攔路打劫第七百七十九章 真兇現身第六百一十五章 頭號酷吏第二十九章 慘遭埋伏第六十二章 恨意種子第十七章 明修棧道第五百一十一章 詭詐岑彭第八百四十章 公然決裂第七百四十六章 夜間行動第十章 初次相見第二百六十九章 遙望宛城第十二章 李氏爲輔第一百三十一章 上門接親第四百七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九十二章 東征捷報第八百八十三章 伯姬求情第一百九十一章 江湖援兵第二十六章 剛愎自用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漢爲名第四百九十九章 忠臣隕落第二百四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事前謀劃第五百二十章 高歌猛進第五百零四章 大戰銅馬第七百八十三章 四阿再現第六百二十一章 無事生非第八百一十二章 治國棟樑第五百二十三章 險象環生第八百一十七章 精簡機構第七百七十三章 小人之心第七百八十八章 巡視南陽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中資助第三百一十章 奇襲奏效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臣互補第八百三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六百五十九章 識破詭計第二百零五章 違抗軍令第七百二十五章 誅殺鄧終第五百一十七章 領袖風範第六百四十一章 漢土之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箭破敵第九十二章 爭風吃醋第一百八十三章 奸商之禍第三百九十六章 改朝換代第七百一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一百六十章 引君入彀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來結親第二百七十五章 突生變數第四百五十二章 商討發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心狠手辣第五百七十八章 兩漢並立第二十二章 明犯漢者第八百一十五章 中央集權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傷元氣第四百零七章 發展壯大第三百一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六百八十章 增派援軍第二百零七章 局勢艱險
第五百八十二章 誅殺反賊第一百零七章 血戰突圍第五百一十四章 隻身勸降第四百五十七章 失信於人第八百一十四章 進獻寶物第七十四章 來龍去脈第八百三十四章 嚴刑逼供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中資助第五百五十八章 餘孽肆虐第三十四章 擒賊擒王第八百四十二章 蘭陵之戰第三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五百七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天道之子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漢爲名第二百三十七章 美豔無雙第八百一十九章 朝堂議事第七百七十二章 盡在掌握第八百二十八章 逃過一劫第六百三十七章 漢軍偷營第五十二章 非我族類第五百二十八章 暗中私通第一百三十九章 家族衰亡第八百七十六章 閒逛南市第八百五十八章 董憲覆滅第五百四十二章 暗示警告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頭血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挺身相助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券在握第五百七十四章 懾退敵軍第三百六十章 一敗塗地第一百三十章 識破陰謀第八百五十八章 董憲覆滅第一百九十三章 穩定局勢第六百一十三章 家人團聚第六百章 開口表白第七百二十章 狐假虎威第八百九十八章 蜀地猛將第三百二十六章 奇襲陽關第四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八十五章 提前準備第五十八章 攔路打劫第七百七十九章 真兇現身第六百一十五章 頭號酷吏第二十九章 慘遭埋伏第六十二章 恨意種子第十七章 明修棧道第五百一十一章 詭詐岑彭第八百四十章 公然決裂第七百四十六章 夜間行動第十章 初次相見第二百六十九章 遙望宛城第十二章 李氏爲輔第一百三十一章 上門接親第四百七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九十二章 東征捷報第八百八十三章 伯姬求情第一百九十一章 江湖援兵第二十六章 剛愎自用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漢爲名第四百九十九章 忠臣隕落第二百四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事前謀劃第五百二十章 高歌猛進第五百零四章 大戰銅馬第七百八十三章 四阿再現第六百二十一章 無事生非第八百一十二章 治國棟樑第五百二十三章 險象環生第八百一十七章 精簡機構第七百七十三章 小人之心第七百八十八章 巡視南陽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中資助第三百一十章 奇襲奏效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臣互補第八百三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六百五十九章 識破詭計第二百零五章 違抗軍令第七百二十五章 誅殺鄧終第五百一十七章 領袖風範第六百四十一章 漢土之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箭破敵第九十二章 爭風吃醋第一百八十三章 奸商之禍第三百九十六章 改朝換代第七百一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一百六十章 引君入彀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來結親第二百七十五章 突生變數第四百五十二章 商討發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心狠手辣第五百七十八章 兩漢並立第二十二章 明犯漢者第八百一十五章 中央集權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傷元氣第四百零七章 發展壯大第三百一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六百八十章 增派援軍第二百零七章 局勢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