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幽州戰事

朱浮在幽州戰敗,被彭寵率軍兵臨城下,局勢岌岌可危。可洛陽這邊,既無兵可派,也無將可派。

但朱浮的被困之危又不能不救,劉秀沒辦法,只能徵召洛陽周邊的縣兵,東拼西湊了一萬兵馬,然後命鄧隆率領,去往幽州。鄧

隆出自於銅馬軍,兩軍陣前,打起仗來十分驍勇,但對於他的統兵,劉秀還是有些不放心。

在鄧隆臨出征之前,劉秀是千叮嚀萬囑咐,讓他進入幽州之後,需定期傳書洛陽,稟報軍情。

其實朱浮在薊縣的情況,並沒有他上疏中寫的那麼危急,以彭寵的兵力,也不足以圍困住偌大的薊縣。只

不過朱浮在與彭寵的交戰中吃了敗仗,在回傳洛陽的戰報中,特意誇大其詞,把彭寵軍描述得兵強馬壯,兵力衆多,自己駐守的薊縣已危在旦夕。

鄧隆奉命,率軍救援幽州。一萬漢軍,風餐露宿,日夜急行,趕到了幽州潞城一帶。鄧隆下令,全軍駐紮在潞城城外,與朱浮所在的薊縣,相距百里左右。按

照鄧隆的想法是,己方駐紮在潞城,朱浮在薊縣,雙方可互成掎角之勢,彭寵若攻薊縣,己方可從彭寵軍背後殺到,彭寵若來攻己方,朱浮軍亦可由敵軍背後殺到。總之,不管彭寵率軍打誰,都會面臨被己方兩面夾擊的危險。鄧隆覺得自己的策略不錯,寫了一份詳細的戰術構思,回傳洛陽。當

劉秀收到鄧隆傳回的這份書信,從頭到尾地看罷一遍後,他當場將書信排在了桌案上,沉聲說道:“胡鬧!此戰,鄧隆必敗!”面

對強敵,己方的兵馬分別駐兩地,互成掎角之勢,這的確是應對敵人的辦法之一。但

關鍵的一點是,之間的距離得恰到好處才行。而現在,鄧隆軍與朱浮軍都相距百餘里了,還怎麼能構成掎角之勢?彭

寵無論是去打朱浮,還是去打鄧隆,另一邊根本無法做到及時增援,共同作戰的目標。劉

秀是打仗的行家,一個戰術可不可行,他大致閱覽一遍,心中便能判斷出個大概。

實際的情況,也的確與劉秀的判斷幾乎一模一樣。

彭寵軍的大營依舊是紮在薊縣附近,對薊縣形成壓力,彭寵則悄悄派出主力大軍,南下潞城,進攻鄧隆軍。彭寵軍在接近潞城的時候,又分出一支三千人的幽州突騎,繞行到漢軍的背後。當

彭寵軍對鄧隆軍發起進攻的時候,正面是主力大軍的向前推進,在漢軍的背後,三千幽州突騎突然殺出。這一仗,以鄧隆爲首的漢軍被彭寵軍殺得大敗。朱

浮得知鄧隆軍遭受敵軍進攻的消息後,並沒有多做耽擱,第一時間便親率麾下將士,去往潞城增援。可

惜朱浮軍才僅僅走到一半,彭寵軍和鄧隆軍的戰鬥就已經結束了,彭寵軍大獲全勝,而鄧隆軍則是潰敗,倉皇逃回潞城,閉門不出。

得知戰事已經結束,朱浮無奈,只能率兵回撤。

一場交戰下來,鄧隆軍傷亡過半,元氣大傷,再無力出城,向彭寵軍發起進攻。鄧隆所構想的,在潞城和薊縣之間形成掎角之勢的戰術,也就此一敗塗地。

此戰過後,朱浮算是看明白了一點,鄧隆軍,己方已指望不上,洛陽朝廷那邊,己方也指望不上,面對着來勢洶洶的彭寵軍,己方只能靠自救。

失去了請朝廷救援的念想,朱浮反而開始表現出了一定的統兵才能。他率領麾下的兵馬,以薊縣和雍奴爲中心,開始設置防線,擺出欲誓死抵抗彭寵軍的陣勢。彭

寵率軍發起連續進攻,但每次進攻都被朱浮親自坐鎮的防線給擋了下來,彭寵久攻不下,麾下將士的傷亡也越來越大,漸漸的攻勢也變得越來越弱。到

最後,彭寵軍無力再發起像樣的攻勢,朱浮更是龜縮在他親自佈置的薊縣、雍奴防線內,不敢露頭,幽州戰事,開始陷入僵局,雙方將士進入對峙階段。

幽州之戰,彭寵表現出了他的軍事才能,起碼在擊敗鄧隆的戰鬥中,彭寵的戰術運用得當,直接挫敗了鄧隆對朱浮的救援。潞

城一戰過後,知道己方已無法藉助外力的朱浮,也表現出了他的軍事才能。讓

他去做進攻戰,他未必會打,但他的防守戰打得的確是好,把薊縣、雍奴守得嚴實合縫,儼然變成了鐵桶陣,讓氣勢正盛的彭寵軍久攻不下,士氣大大受挫。

彭寵的造反,很大程度上就是被朱浮給逼反的,但彭寵始終未能控制下整個幽州,朱浮又確實稱得上功不可沒,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可以說朱浮完全是憑藉自己的能力,抑制住了彭寵在冀州的擴張。

每個人的身上都是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評價一個人,也很難用好與壞來簡單區分。朱

浮這個人,對劉秀那叫一個忠心耿耿、盡心盡力,劉秀許多利民的國策,也都是採納了朱浮的意見。但

朱浮給彭寵一個勁的穿小鞋,在背後不停的構陷彭寵,又顯得他這個人實在太小肚雞腸,性格陰暗,手段卑劣。

如果只用好壞來評價一個人,那麼朱浮到底算好人,還是算壞人呢?增

援幽州的鄧隆,被彭寵擊敗,而孤立無援的朱浮,反而憑藉一己之力,穩定住了幽州的局面,讓幽州戰事進入到相持階段,也爲劉秀,爲洛陽朝廷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洛

陽。鄧

奉造反的餘波,還在洛陽城內持續發酵,而且越傳越離譜。很

多傳言都是說,鄧奉的造反,只爲陰麗華。當

初鄧奉和陰麗華是青梅竹馬的戀人,陛下的突然出現,橫刀奪愛,拆散這對戀人,奪走了陰麗華。鄧奉是氣不過,才衝冠一怒爲紅顏,在南陽起兵造反。人

的本性就願意去相信這種淡化血腥,卻充滿浪漫主義的愛情故事,而且難得能八卦後宮的內幕,人們都樂於參與,樂於去插一腳。

諸如此類的傳言,都流傳進了皇宮裡。陰麗華若出了西宮,走在皇宮內,總是有三五成羣的宮女在背後指指點點,小聲議論。

張昆也有聽到傳言,第一時間向劉秀稟報。劉秀聽後,置之一笑,他是當事人,陰麗華和鄧奉之間是什麼關係,他能不清楚嗎?

他看着一臉緊張的張昆,笑問道:“張昆,你也認爲陰貴人和鄧奉的關係非同一般?”

“奴婢不敢!”張昆急忙躬身施禮。劉 шωш ●тt kдn ●¢〇

秀笑道:“你若是沒有這樣的想法,又何必來向我稟報這些傳言?”“

奴婢……奴婢……”“

行了!無論是誰在傳這些話,我希望到此爲止。以後,我不想在宮中聽到這些披風捉影,有損陰貴人名節的流言蜚語。”

“是!奴婢記下了!”張昆縮着脖子說道。

劉秀剛想揮手,讓張昆退下,恍然又想起什麼,問道:“對了,最近這幾日,陰貴人都在做什麼?”

張昆連忙說道:“貴人大多時候都待在西宮,很少外出。”劉

秀點點頭,說道:“我知道了,退下吧!”“

奴婢告退!”張昆躬着身子,退出大殿。劉

秀把手邊的幾份奏疏都批閱完,而後站起身形,向外走去。見劉秀出來,守在門口的張昆躬身施禮,說道:“陛下!”

“我去趟西宮!”劉秀出了清涼殿,走出沒多遠,便看見許汐泠帶着梅蘭竹菊四名侍女,走在前面。劉

秀加快步伐,張昆多機靈,見狀立刻小跑起來,追上前面的許汐泠,滿臉堆笑地躬身說道:“奴婢見過許美人!”

“喲!原來是張謁者!”許汐泠笑問道:“張謁者這是去哪啊?”

“他是陪我去趟西宮!”隨着話音,劉秀從後面走了上來。

見到劉秀,許汐泠和四名侍女,一同福身施禮,“臣妾(婢子)見過陛下!”

劉秀向她們擺了擺手,示意她們平身,而後他笑問道:“汐泠去哪裡?”“

臣妾也正要去趟西宮。”“

哦?”“

這段時間,陰貴人心情不佳,臣妾今日得閒,便想去西宮陪陰貴人說說話。”許汐泠含笑說道。

劉秀聽後,看向許汐泠的眼神明亮了幾分。劉秀的後宮沒有幾個人,到目前爲止,只有皇后郭聖通、貴人陰麗華、以及美人許汐泠三位。如

果她們能相處的很好,可以幫劉秀省下很多的心思,把精力集中在政務上。他點點頭,伸出手來,笑道:“正好,我們一起去西宮。”

許汐泠面露喜色,怯生生地握住劉秀的手,兩人並肩向前走去。劉秀在外面,很少會做出親暱的舉動,像牽手同行這樣的事,在皇宮裡,他二人還是第一次。從

清涼殿這邊到西宮,有一段距離,路上遇到了宮女、內侍,見到攜手同行的劉秀和許汐泠,紛紛跪地失禮的同時,心中也在暗暗詫異,看不出來,陛下和許美人的關係竟然這麼好,真是羨煞旁人。以前陛下可是隻和陰貴人牽手同行,看來,無風不起浪,那些傳言有可能都是真的,陰貴人怕是要失寵了吧!劉

秀並不清楚人們心裡是怎麼想的,到了西宮,劉秀快步走到正殿。

到了正殿門口,剛好遇到從裡面出來的雪瑩,後者看到劉秀,急忙跪地施禮,說道:“陛下!”

“陰貴人可在裡面!”“

在的!陛下里面請!”說完,她又看眼跟在劉秀身後的許汐泠,福身說道:“許美人請!”劉

秀和許汐泠剛走進大殿裡,陰麗華便從內室迎了出來,她福身說道:“陛下!”

“貴人!”許汐泠向她福身施禮。

相互都見過禮後,劉秀問道:“聽說這兩天,麗華一直都待在西宮沒有出去,可是病了?”“

臣妾身體無恙。”看着一本正經的劉秀,陰麗華暗暗翻了翻白眼。前段時間,她曾提出去趟南陽,勸鄧奉回心轉意,但劉秀沒有應允,兩人也因此鬧了點彆扭。

第八百一十三章 第三條路第三百六十八章 垂涎已久第五百九十章 借刀殺人第五百八十八章 緊急軍情第三百零一章 夕陽之戰第三十章 一敗塗地第二百九十七章 心悅誠服第三十二章 福緣深厚第六百二十七章 幽州戰事第七百六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八百三十一章 善因善果第八百六十三章 諫官出場第七百三十章 提人出走第一百二十四章 心中吃味第八百八十七章 志向不同第五百四十五章 內部矛盾第三百零五章 更始登基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將回歸第三百四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禍起蕭牆第十五章 又遇一敵第一百一十五章 打消疑慮第五百零八章 無愧於心第六百四十九章 出征魏郡第六百五十三章 漢營血戰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聞喜訊第四十九章 捉拿刺客第二百零二章 走投無路第八百九十五章 北山之戰第八百零六章 不良之風第一百三十一章 上門接親第二百零六章 長途跋涉第二百五十七章 觸底反彈第八百九十三章 行事果決第八百二十五章 以柔之道第三百二十三章 清剿餘孽第六百九十七章 轟然倒塌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中血戰第二百零三章 掃平隱患第三百四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六百零三章 戰鬥成長第五百二十八章 暗中私通第三百九十二章 兄弟迴歸第六百五十六章 天子寵愛第三百七十七章 分而治之第五百七十六章 滅賊之事第六百七十九章 定下親事第五百七十一章 行事機敏第三百六十六章 前來赴宴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戰成名第二百三十四章 終於來了第六百二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八百零三章 加以警告第一百四十六章 事前謀劃第七百五十九章 戰局如棋第六百八十五章 不祥徵兆第二百零九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中血戰第八百二十三章 仗勢欺人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細如絲第四百五十章 再次勸進第六百四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大營第三百六十一章 昆陽之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萬人莫敵第八百四十九章 桃鄉之戰第一百九十章 兵行險着第三百九十四章 雙喜臨門第七百七十一章 家賊難防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身立命第三百七十二章 京城鉅變第八十四章 天子劉秀第三百三十九章 峽谷設伏第五十六章 無功而返第七百零四章 宴請鄉親第四十四章 意氣用事第六百零二章 冤家路窄第四百一十章 繼續努力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祥之地第六百八十二章 弘農之戰第五百八十八章 緊急軍情第二百四十章 道不相同第三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二百零七章 局勢艱險第六百三十七章 漢軍偷營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邀請合作第八十章 同窗相會第七百零四章 宴請鄉親第七百四十章 橫掃豫州第五百八十八章 緊急軍情第四百八十七章 反制青犢第六百四十八章 後宮日常第三百九十八章 暗中推手第二百七十章 戰與不戰第六十七章 回到老家第三百二十一章 城中生變第六百六十九章 惹是生非第七百一十九章 南征未止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難臨頭第四百九十三章 破釜沉舟
第八百一十三章 第三條路第三百六十八章 垂涎已久第五百九十章 借刀殺人第五百八十八章 緊急軍情第三百零一章 夕陽之戰第三十章 一敗塗地第二百九十七章 心悅誠服第三十二章 福緣深厚第六百二十七章 幽州戰事第七百六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八百三十一章 善因善果第八百六十三章 諫官出場第七百三十章 提人出走第一百二十四章 心中吃味第八百八十七章 志向不同第五百四十五章 內部矛盾第三百零五章 更始登基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將回歸第三百四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禍起蕭牆第十五章 又遇一敵第一百一十五章 打消疑慮第五百零八章 無愧於心第六百四十九章 出征魏郡第六百五十三章 漢營血戰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聞喜訊第四十九章 捉拿刺客第二百零二章 走投無路第八百九十五章 北山之戰第八百零六章 不良之風第一百三十一章 上門接親第二百零六章 長途跋涉第二百五十七章 觸底反彈第八百九十三章 行事果決第八百二十五章 以柔之道第三百二十三章 清剿餘孽第六百九十七章 轟然倒塌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中血戰第二百零三章 掃平隱患第三百四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六百零三章 戰鬥成長第五百二十八章 暗中私通第三百九十二章 兄弟迴歸第六百五十六章 天子寵愛第三百七十七章 分而治之第五百七十六章 滅賊之事第六百七十九章 定下親事第五百七十一章 行事機敏第三百六十六章 前來赴宴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戰成名第二百三十四章 終於來了第六百二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八百零三章 加以警告第一百四十六章 事前謀劃第七百五十九章 戰局如棋第六百八十五章 不祥徵兆第二百零九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中血戰第八百二十三章 仗勢欺人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細如絲第四百五十章 再次勸進第六百四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大營第三百六十一章 昆陽之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萬人莫敵第八百四十九章 桃鄉之戰第一百九十章 兵行險着第三百九十四章 雙喜臨門第七百七十一章 家賊難防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身立命第三百七十二章 京城鉅變第八十四章 天子劉秀第三百三十九章 峽谷設伏第五十六章 無功而返第七百零四章 宴請鄉親第四十四章 意氣用事第六百零二章 冤家路窄第四百一十章 繼續努力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祥之地第六百八十二章 弘農之戰第五百八十八章 緊急軍情第二百四十章 道不相同第三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二百零七章 局勢艱險第六百三十七章 漢軍偷營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邀請合作第八十章 同窗相會第七百零四章 宴請鄉親第七百四十章 橫掃豫州第五百八十八章 緊急軍情第四百八十七章 反制青犢第六百四十八章 後宮日常第三百九十八章 暗中推手第二百七十章 戰與不戰第六十七章 回到老家第三百二十一章 城中生變第六百六十九章 惹是生非第七百一十九章 南征未止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難臨頭第四百九十三章 破釜沉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