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禍起南陽

劉秀仔細看了一遍伏黯提交的卷宗,問道:“就這些?”

伏黯躬身說道:“是的,陛下,暫時就查到這些。”劉

秀點點頭,將竹簡放下,幽幽說道:“劉永,乃我漢室心腹之患!”劉

永的這一招其實挺狠的,想要搞亂洛陽,搞亂朝廷,一旦真讓他實施成功了,己方的三線戰場將會全面崩潰,到時劉永再趁機出兵,洛陽連自救的能力都沒有。伏

黯小心翼翼地看眼劉秀,低垂下頭,沒有接話。

劉秀現在很想御駕親征,兵伐豫州,直取劉永的老巢睢陽,可惜他實在是無兵可用,對劉永用兵的心思,他也只能暫時壓下去。眼

下,劉秀十分渴望吳漢能迅速平定荊州,撤回己方的主力大軍,然後對劉永用兵,儘早剷除這個心腹大患。

目前吳漢在荊州的戰事很順利,連戰連捷,先取棘陽,再取涅陽、育陽等地,大軍勢如破竹,一路南下,直逼新野。吳

漢率領着三萬多漢軍,先行一步,抵達新野。

新野縣的縣令名叫牟陽,更始舊臣,牟家也是新野的大家族之一。吳

漢本以爲自己率領着大軍抵達新野後,牟陽不敢做出抵抗,會獻城投降。可沒想到,牟陽率部,堅守城邑,決不投降。

另外,新野城內的大家族,乃至普通百姓們,也都支持牟陽,出人出力,出錢出糧,幫着牟陽抵禦漢軍。

新野本地的大家族,對劉秀的印象原本是很不錯的,劉秀的夫人,現在被封爲貴人的陰麗華,就是出自於新野的大家族陰家,對劉秀,他們有天生的親近感。關

鍵的問題是,吳漢率軍進入南陽之後,沒幹什麼好事,縱容部下,四處搶掠,惹得南陽百姓怨聲窄道。吳

漢本身就是南陽宛城人氏,南陽是他的家鄉,他應該厚待南陽纔是,而實際的情況則恰恰相反,這讓南陽人又怎能不怨恨吳漢呢?

放縱部下,其一是和吳漢本身的性格有關,他本身就具備極強的痞子氣和匪氣,殺燒搶掠,在他看來,這不算多麼大不了的事。其

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打仗要錢、要糧。現

在劉秀剛剛定都洛陽,百廢待興,而且還是三線作戰,內部又極不穩定,既有賊軍四處亂竄,又是彭寵那樣的奸臣起來造反,領兵在外的吳漢,實在是不好意思向朝廷伸手要軍餉、要糧草。

但沒有軍餉,將士們就沒有作戰的積極性,沒有糧草,將士們就要餓肚子,這怎麼辦?只能去搶,就地解決軍餉和糧草的問題。另

外,當時軍中普遍都存在着一種觀念,將士們拼死拼活的打下一城,主帥必須要給將士們獎勵,現在吳漢自己都窮的叮噹響,哪裡還有獎賞分給麾下的將士們,就得靠將士們自己去搶。

出於這些原因,吳漢對漢軍所過之地的燒殺搶掠等惡行,便睜隻眼閉隻眼,全當沒看到。吳

漢的縱容,漢軍的肆無忌憚,自然激發起南陽百姓的強烈不滿,所以牟陽要在新野,全力抵抗漢軍,不僅得到城中大家族的支持,也得到城中百姓的支持。新

野之戰,是吳漢率軍進入南陽,打得罪艱難的一仗。

首先,新野城防堅固,易守難攻,其次,城內守軍衆多,主要是自願加入城防的壯丁數量多,壯丁加上守軍,超過了萬人。

漢軍對新野發動進攻的時候,遭受到新野軍民的頑強抵抗。城頭上,箭如雨下,滾木、礌石,如同雪片一般。

進攻的漢軍,一千人攻上去,都用不上一頓飯的時間,便死傷得七七八八。首

日的進攻,漢軍打得極不順利,傷亡慘重,多達兩千餘人。翌

日,吳漢親自上陣,指揮漢軍攻城,結果戰事依舊很不順利,未能撕開新野的城防。第三天,吳漢再次組織兵力,強攻新野,還是被守軍打退。

連續三日攻城,未能拿下新野,反而自身傷亡慘重,這把吳漢也打出了火氣。望着近在咫尺的新野,吳漢咬牙切齒地說道:“破城之日,我定將新野塌爲平地!”

三萬多將士,打不下新野,吳漢急調後方的主力兵馬。漢軍主力,輜重太多,行進緩慢,吳漢從主力大軍裡抽調出六萬將士,輕裝上陣,直撲新野。

隨着這六萬生力軍的到來,新野終於開始支撐不住了。畢竟鎮守新野的不是正規軍,其主力是由百姓們自發組成的壯丁隊。

如果漢軍的攻勢不太猛烈,他們還能堅持,可現在是接近十萬之衆的漢軍在四面圍攻新野城,光是這陣勢,就把百姓們震懾住了。

由吳漢親自指揮,進攻新野北城的漢軍,率先突破了守軍的城防,攻上城頭。衝上城牆的漢軍,如同下山的猛虎,與城頭上的守軍展開近身肉搏戰。沒

有城防做倚仗,雙方做面對面的正面交鋒,新野守軍的戰力與久經沙場的漢軍相比,差得太懸殊了。漢軍砍殺守軍,如同砍瓜切菜一般。隨

着攻上城頭的漢軍數量越來越多,漢軍開始向城內推進。守

軍根本抵擋不住漢軍的進攻,順着城牆的臺階,向下敗退。一部分守軍退入城內,另一部分守軍,退到城牆底下,龜縮在城門洞這一塊區域裡。漢

軍暫時沒管退縮進城內的守軍,先對城門洞這裡的守軍展開圍攻。

面對着殺紅了眼的漢軍,守軍真的已無力抵抗,一千多殘兵,紛紛放下手中的武器,大聲叫喊道:“投降!我們投降了!”

圍攻的漢軍紛紛停止進攻,面面相覷。這時候,漢軍當中有人大聲嘶吼道:“我三個同鄉都死在他們手裡了,我們不接受他們的投降!”

“我大哥也是死在他們手裡的!”“

我兄弟的腿摔折了!”“

……”漢軍將士,喊什麼的都有。

這麼多天的攻城,漢軍的傷亡不小,難免有親朋好友傷亡在攻城戰中,現在漢軍將士就一個念頭,爲傷亡的親人、同袍兄弟,報仇雪恨。

漢軍不接受守軍的投降,也不管守軍是不是放下了武器,繼續進攻,接下來,都不能稱之爲戰鬥,只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殺。

一千多名走投無路的守軍,最後無一倖免,全部被漢軍屠殺殆盡。而

後,漢軍將士打開城門,放城外的漢軍主力放入城內。吳漢騎着高頭大馬,在衆多部將、侍衛的簇擁下,手持虎威亮銀戟,進入城內。一

名漢軍兵卒快步上前,插手施禮,說道:“稟報大司馬,城內守軍,已退縮至縣府!”吳

漢嘴角勾起,冷笑出聲,下令道:“進攻縣府,殺光所有敵軍,片甲不留!”“

遵命!”漢軍將士們齊齊喊喝一聲,開始向縣府推進。

路上,有零星的守軍出來抵抗,但很快便被漢軍殺倒在地。漢軍幾乎沒遇到像樣的阻攔和抵抗,一路攻到縣府,將縣府團團包圍。現

在,退縮進縣府的守軍,連一千人都不到。十多名膀大腰圓、光着膀子的漢軍,合力擡着大木頭樁子,撞擊縣府的大門。

轟轟轟的聲響不絕於耳。縣府內的守軍,則是合力頂着府門,在做最後的抵抗。可惜,縣府的大門根本承受不住如此強烈的持續撞擊。還

不到一刻鐘的時間,縣府大門被硬生生的撞倒,裡面傳出叫聲一片。看到門內那些驚慌失措的守軍,漢軍將士紛紛大吼一聲,端着長矛,向裡面衝殺。縣

令牟陽手持佩劍,親自參戰,砍殺攻入進來的漢軍。正在他率領着手下人,拼死作戰之際,就聽漢軍後方有人大喝一聲:“都讓開!”隨

着話音,吳漢騎着戰馬,直接衝入縣府的院子裡。漢軍將士紛紛向兩旁閃躲,給吳漢讓出一條通道。吳漢策馬來到牟陽近前,一戟劈砍下去。牟

陽橫劍向上格擋。他太低估吳漢的力氣,也太高估他自己的力氣了,在他面前的這位,可是被劉秀評價爲一人敵一國的大司馬,吳漢吳子顏。吳

漢這勢大力沉的一戟,把牟陽震得倒飛了出去,手中劍都橫飛出去多遠。牟陽仰面朝天在摔倒在地,人還沒有起身,先噗的一聲吐出口血水。他

掙扎着想從地上坐起,只覺得眼前寒芒一閃,虎威亮銀戟貫穿他的胸膛,將他硬生生地釘在了地上。

在吳漢面前,牟陽都沒走過一個回合,吳漢也只出了兩戟,一戟震退敵人,一戟貫穿敵人。乾脆利落,兩戟取敵性命!殺

了牟陽,吳漢還是沒能消除心頭之恨,把他長戟從牟陽體內拔出,回手又是一戟,斬下牟陽的頭顱,用戟尖將其斷頭高高挑起,他仰天發出一聲怒吼。

吳漢之兇殘,把在場的守軍嚇得魂飛魄散,牟陽已死,人們也失去了繼續抵抗下去的意志,紛紛跪地投降。擡

手環指跪地的守軍,吳漢一字一頓地說道:“拉到外面,一個不留!”他

一聲令下,漢軍將士們紛紛答應一聲,拽起跪在地上的俘虜,拖着就往外走。縣

府外面,刀斧手都已經準備就緒,漢軍拉出來一批俘虜,便被斬首一批。縣府門前,無頭的屍體堆積成山,血淋淋的斷頭也同樣堆積成山。

守軍當中,除了縣兵外,大多數人都是城內的百姓。現在漢軍要殺他們的頭,他們的至親紛紛來到縣府,跪地請求漢軍饒過他們的性命。漢

軍以實際行動告訴百姓,饒過這些加入守軍的百姓,那是不可能的。漢軍依舊是把一批批的俘虜從縣府內拖出來,拖出來一批砍一批。很

多百姓看到至親的親人被斬首,放聲大哭,甚至直接暈死過去。一

名青年看到自己的大哥被漢軍從縣府內拽出來,他不管不顧的向前衝去,同時大喊道:“放開我大哥!你們放開我大哥!”附

近的漢軍橫起手中的長矛,擋住他的去路。

青年衝不過去,眼珠子都急紅了,猛然從後腰拔出一把匕首,狠狠刺入前面漢軍的胸膛。那名漢軍瞪大眼睛,臉上帶着難以置信的表情,直挺挺地仰面而倒。

見己方的同袍兄弟被城內的百姓給殺了,在場的漢軍都不幹了,人們紛紛嗷的怒吼一聲,衝至那名青年近前,長矛齊刺,耳輪中就聽噗噗噗一連串的悶響聲,至少有十五、六支長矛刺在他的身上。殺

了這名青年,在場的漢軍還是不解恨,人們瞪着充血的眼睛,看向在場的新野百姓,也不知道是誰,大吼一聲:“殺——”緊

接着,漢軍對在場這些手無寸鐵的百姓們,展開了血腥的大屠殺。

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天乏術第一百零四章 冒死潛入第二百四十六章 姐妹鬩牆第一百一十七章 巧遇族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風波又起第二百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零九章 率兵奇襲第五十六章 無功而返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中資助第七十二章 暫避新野第一百六十五章 悍將劉稷第七百一十九章 南征未止第六百七十一章 結下樑子第七百四十章 橫掃豫州第一百八十一章 寶馬烏騅第六百九十二章 決戰開啓第二百六十四章 劉氏宗親第三百九十六章 改朝換代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邑打臉第四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一十九章 捲土重來第七十二章 暫避新野第七百二十七章 軍營底層第三百一十七章 出手行刺第一百五十章 兄弟情深第七章 箭在弦上第一百一十章 上門提親第一百八十六章 時機把握第八百五十七章 全力一擊第四百九十二章 決戰魏郡第四百八十六章 反應機敏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將回歸第三百二十六章 奇襲陽關第四百五十章 再次勸進第四百九十五章 蕩陰之戰第五百二十四章 再次相遇第六百一十九章 君臣之道第八百零三章 加以警告第四十章 勾心鬥角第九十五章 事先安排第六百三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一百八十九章 奇兵偷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上門接親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臣互補第六百三十六章 識人不明第三十三章 仗義相救第二百九十六章 主動請纓第二百九十八章 雙方融洽第四百七十六章 矛盾尖銳第三十七章 帥才之能第六百八十五章 不祥徵兆第五百六十九章 城內營救第五十二章 非我族類第五百三十三章 封賞羣臣第九十三章 你吟我舞第四百八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六百三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二百一十四章 出城作戰第四百二十八章 以德服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順勢而爲第五百四十七章 中途遇襲第八百二十八章 逃過一劫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自食其蠱第五百二十三章 險象環生第九十八章 現身示警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兵綠林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天乏術第八百三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七十一章 步步緊逼第八百四十九章 桃鄉之戰第三百一十章 奇襲奏效第八百八十章 大難臨頭第四百二十六章 實力飛漲第三百九十七章 契機出現第七十八章 找上門來第四百四十九章 身份轉變第五十七章 說服衆人第八十章 同窗相會第五百五十六章 立後之事第四百零七章 發展壯大第六百零三章 戰鬥成長第三百四十二章 親和之力第五百八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八十五章 驚天鉅變第三百九十二章 兄弟迴歸第八百四十八章 馳援桃鄉第八百九十八章 蜀地猛將第一百六十九章 陷入險境第二百三十四章 終於來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城內對峙第四百一十九章 心懷鬼胎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賊方針第六百六十一章 睢陽朝廷第五百八十二章 誅殺反賊第七百五十五章 震懾敵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地獄難度第四百一十六章 拉開帷幕第二百一十四章 出城作戰第六百四十二章 宛城惡戰第七十五章 街頭衝突
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天乏術第一百零四章 冒死潛入第二百四十六章 姐妹鬩牆第一百一十七章 巧遇族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風波又起第二百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零九章 率兵奇襲第五十六章 無功而返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中資助第七十二章 暫避新野第一百六十五章 悍將劉稷第七百一十九章 南征未止第六百七十一章 結下樑子第七百四十章 橫掃豫州第一百八十一章 寶馬烏騅第六百九十二章 決戰開啓第二百六十四章 劉氏宗親第三百九十六章 改朝換代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邑打臉第四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一十九章 捲土重來第七十二章 暫避新野第七百二十七章 軍營底層第三百一十七章 出手行刺第一百五十章 兄弟情深第七章 箭在弦上第一百一十章 上門提親第一百八十六章 時機把握第八百五十七章 全力一擊第四百九十二章 決戰魏郡第四百八十六章 反應機敏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將回歸第三百二十六章 奇襲陽關第四百五十章 再次勸進第四百九十五章 蕩陰之戰第五百二十四章 再次相遇第六百一十九章 君臣之道第八百零三章 加以警告第四十章 勾心鬥角第九十五章 事先安排第六百三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一百八十九章 奇兵偷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上門接親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臣互補第六百三十六章 識人不明第三十三章 仗義相救第二百九十六章 主動請纓第二百九十八章 雙方融洽第四百七十六章 矛盾尖銳第三十七章 帥才之能第六百八十五章 不祥徵兆第五百六十九章 城內營救第五十二章 非我族類第五百三十三章 封賞羣臣第九十三章 你吟我舞第四百八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六百三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二百一十四章 出城作戰第四百二十八章 以德服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順勢而爲第五百四十七章 中途遇襲第八百二十八章 逃過一劫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自食其蠱第五百二十三章 險象環生第九十八章 現身示警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兵綠林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天乏術第八百三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七十一章 步步緊逼第八百四十九章 桃鄉之戰第三百一十章 奇襲奏效第八百八十章 大難臨頭第四百二十六章 實力飛漲第三百九十七章 契機出現第七十八章 找上門來第四百四十九章 身份轉變第五十七章 說服衆人第八十章 同窗相會第五百五十六章 立後之事第四百零七章 發展壯大第六百零三章 戰鬥成長第三百四十二章 親和之力第五百八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八十五章 驚天鉅變第三百九十二章 兄弟迴歸第八百四十八章 馳援桃鄉第八百九十八章 蜀地猛將第一百六十九章 陷入險境第二百三十四章 終於來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城內對峙第四百一十九章 心懷鬼胎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賊方針第六百六十一章 睢陽朝廷第五百八十二章 誅殺反賊第七百五十五章 震懾敵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地獄難度第四百一十六章 拉開帷幕第二百一十四章 出城作戰第六百四十二章 宛城惡戰第七十五章 街頭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