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三章 伯姬求情

即便李子春和李子玉與刺客無關,劉秀還是讓鄧晨繼續關押他二人。

爲此,劉良還特意到廷尉府找過鄧晨兩次,鄧晨也很是無奈,陛下不肯放人,他又能有什麼辦法?總不能他私自就把人給放了吧!

鄧晨安慰劉良道:“叔父也不用太擔心,陛下只是對李子春、李子玉心懷怨氣,等陛下的氣消了,自然會釋放他二人的。”

劉良忍不住搖頭嘆息一聲。按理說,他應該去向劉秀求情,但他和李子春的特殊關係,又讓他很難去向劉秀開這個口。

事隔兩天,鄧禹給劉秀寫了一封奏疏,奏疏中詳細闡述了對洛陽縣府整改的方案。其一是擴大編制,增加洛陽縣府的衙役,其規模基本等同於郡府。

其二,提升洛陽縣令和洛陽縣尉的俸祿,縣令由一千五百石提高到比兩千石。比兩千石,就是不滿兩千石,但接近兩千石。yuyV

要知道郡太守的俸祿,也就是比兩千石或者兩千石。

洛陽縣尉的俸祿,也由一千石提高到一千五百石。

當時沒有品級,看一個官員職位的高低,就是看他的俸祿。

把洛陽縣令和洛陽縣尉的俸祿提高到郡太守、郡都尉規格,也就等同於將這兩個職位的等級提升了,洛陽縣令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參加朝議。

其三,大幅增加洛陽縣府的開支用度,以此來培養縣府自己的暗樁、眼線,在洛陽城內組建自己的情報體系。

其四,將五校軍中的步兵虎符配發給洛陽令半顆,當縣府的衙役遇到解決不了問題時,洛陽令可以憑藉半顆虎符,去找五校的步兵校尉,與步兵校尉一同出兵。

通過鄧禹的這份奏疏,可以看得出來,他是要把洛陽令打造成半個執金吾,之所以說是半個執金吾,是因爲洛陽令本身並沒有單獨的調兵權,他只能和步兵校尉配合,方可一同出兵。但即便是這樣,也大大節省了上報的時間,能大幅提升縣府的應急能力。

劉秀收到鄧禹的奏疏後,特意把他請入宮內,與尚書檯合議此事。在討論鄧禹方案的時候,尚書八座也都提出各自的見解和疑問。

鄧禹準備得非常充分,對答如流,在得到尚書檯的認同後,劉秀這才同意,按照鄧禹提出的方案,進行實施。

劉秀這次對洛陽縣府的改革,是大大提高了洛陽縣府的地位,使得洛陽縣府已經凌駕於長安的京兆尹之上。對此,董宣的反應倒是非常平淡。

他在朝中的地位是提升了沒錯,但事務也相應的變得更多,整個京城的治安,幾乎一下子全都落到他這個洛陽令身上。

以後洛陽再發生什麼大案,他也別想再推脫干係了。

與董宣不同,洛陽縣尉張賁可是異常興奮。這次縣府改革,最大的受益者當然是洛陽令,其次的受益者就是他洛陽尉。

現在他的級別已經相當於郡都尉,而通過改革,郡都尉都已經被撤銷掉了,他這個相當於都尉的縣尉,普天之下,就他這麼一個,他能不高興,能不自豪嗎?

以前他只是洛陽的一個小混混,現在他可是麾下有數百衙役,關鍵時刻,還能調兵的洛陽尉,張賁只是想想,都樂得合不攏嘴。

董宣和張賁這兩位洛陽縣府的首腦,對於劉秀的聖旨,反應是截然相反。

看着嘴角快要咧到耳朵根下,走路都發飄的張賁,董宣頗感無奈地搖搖頭,說道:“張縣尉看起來很興奮嘛!”

張賁瞅了董宣一眼,走到他近前,用胳膊肘捅捅他,笑道:“我說大人,平日裡你總是板張臉,也就算了,今日接到這樣的聖旨,你還不能露出個笑臉啊?”

看着董宣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他都不知道董宣在擔心些什麼。

“笑?呵,我可笑不出來!”董宣說道:“以前,我們洛陽縣府只是洛陽城裡芝麻大的小衙門,洛陽真出個大事小情,縣府還有辦法推脫干係,可從今往後,是再沒有這樣輕鬆的日子了。”

張賁一挺腰板,拍了拍胸脯,說道:“我們是地位越高,責任越大,這也理所應當嘛!”

董宣無話可說,看着得意的手舞足蹈,眉飛色舞的張賁,頓是氣不打一處來。他恍然想起了什麼,說道:“我聽說,你曾去過李府,還向李府要了一百金。”

張賁面色頓是一正,急聲說道:“大人,這一百金可不是賄賂!是李子春答應我的,只要我肯幫他給趙王捎句話,他就贈予我一百金。”

董宣點點頭,表情淡漠地說道:“我又沒有追究,你急什麼?!”

張賁暗暗鬆了口氣,董宣要是翻起臉來,那可是六親不認的主兒,他也忌憚三分。他緊繃的神經鬆緩下來,說道:“大人,你可要嚇死下官了。”

董宣老神在在地繼續說道:“你收這一百金,雖未犯法,但也屬不義之財,現在縣府擴編,用錢的地方很多,你就捐出一半吧!”

憑個啥?我憑啥要捐出一半?!張賁像是被人踩了尾巴似的,差點一蹦多高,急聲說道:“大人,你要這麼說就太欺負人了吧……”

董宣白了他一眼,說道:“再有廢話,我就讓你捐出全部。如果你覺得不服氣,明日我上朝時,可徵求陛下的意見,讓陛下來做定奪,看你這一百金是該捐還是不該捐!”

張賁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着董宣。董宣低聲嘀咕道:“第一次參加朝議,正犯愁着沒什麼好上奏的。”

你就損吧你!張賁從牙縫中擠出一句:“我捐!”

董宣拍拍他肩膀,還衝他點點頭,讚道:“甚好!”

甚好個鬼!見董宣轉身走了,張賁跟在後面,憤憤不平地說道:“縣府擴編,朝廷可是有下發錢的。”

董宣邊揹着手往前走,邊頭也不回地說道:“東面,在和張步交戰,西面,在和公孫述開戰,朝廷用錢的地方太多,如果有我們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就不要再去拖累朝廷了。”

張賁聞言,牙根直癢癢,你說的倒好聽,關鍵的問題是,這五十金不是我們大家一起出的,全是我一個人出的!“難怪你在洛陽城裡沒朋友。”

“你說什麼?”

“你在這樣下去,連我這最後的一個朋友都快要失去了。”

說起來,他倆並無太多的私交,純粹是工作上的搭檔,董宣還真不知道,張賁竟有把自己當成朋友。走在前面的董宣,嘴角微不可察地勾了勾。

這日,劉伯姬來到皇宮,探望剛出生不久的小侄子劉陽。

就內心而言,劉伯姬對陰麗華更有親近感,畢竟兩人認識的久,而對郭聖通,則要相對疏遠一些。

劉伯姬是帶着她的兒子來的。她和李通的兒子,名叫李音,年紀不大,才五、六歲。

得知小妹入宮的消息,劉秀也興致勃勃地去了西宮。看到劉秀來了,李音的小臉上滿是笑容,興奮地跑了過去,叫道:“舅父!”

劉秀哈哈一笑,彎下腰身,把李音抱起,上下悠了悠,說道:“嗯,又沉了些!”

“皇兄(陛下)!”劉伯姬和陰麗華從內室走出來,兩人一同福身施禮。劉秀放下李音,走上前去,笑問道:“今日小妹怎麼如此得閒?”

劉伯姬一笑,說道:“伯姬許久未見皇嫂和侄兒,甚是想念,便不請自來了!”

劉秀擺擺手,示意小妹落座。他問道:“最近次元的身體可好?”

李通患有消渴症,用現代的話講,就是糖尿病。

劉伯姬向劉秀笑了笑,說道:“現在好多了。”

“那就好。”劉秀安心的點點頭,而後他看向一旁的李音,笑問道:“音兒有六歲了吧?”

李音脆生生地說道:“是的,舅父,音兒已經六歲了!”

劉伯姬皺着眉頭說道:“音兒,叫陛下!”

“就叫舅父!”劉秀不滿地看眼小妹,都是一家人,弄得那麼見外幹嘛。他樂呵呵地把李音拉到自己近前,笑問道:“音兒以後想做什麼?”

李音正色說道:“以後音兒要做將軍,去幫舅父打仗!”

劉秀聞言,哈哈大笑,對劉伯姬說道:“我這外甥,可是位將才啊!”

劉伯姬看着都笑得見牙不見眼的劉秀和李音,無奈地搖搖頭,糾正道:“皇兄不要聽音兒亂講,等他長大了,天下早已打定,還打哪門子的仗。”

劉秀拉着李音,讓他坐在自己懷中,說道:“音兒不要聽你孃親的,以後,我們就做將軍!”

李音平日裡很怕母親,但到了劉秀這裡,便一改常態,衝着劉秀重重地點下頭,表示舅父說得對,他以後就做將軍。

劉伯姬又好氣又好笑,她話鋒一轉,說道:“聽說陛下現在扣押了李子春?”

劉秀一怔,不明白小妹怎麼突然問起李子春的事。他點點頭,說道:“李子春現被關押在廷尉府。”

劉伯姬好奇地問答:“是犯了很大的事?”

劉秀笑了笑,說道:“其實也沒什麼大事,關押一段時間,我就打算把他放了。”稍頓,他問道:“伯姬爲何會突然問起此人?”

劉伯姬說道:“我在叔父家中,見過李子春幾次,對他的印象還不錯!叔父的年紀大了,又一個人在洛陽,難免會孤單,平日裡有李子春能陪陪叔父,逗逗叔父開心,也很好。”

雖然劉伯姬沒有把話說得太直白,但爲李子春求情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她這麼說,讓劉秀頗感爲難。

小妹到了洛陽之後,幾乎沒求過自己什麼事,現在她爲李子春求情,自己能駁了小妹的面子嗎?

雖說劉秀心裡對李子春和李子玉兩兄弟的氣還沒有完全消,但劉伯姬的開了口,讓他只能放下成見,決定釋放李子春和李子玉。

他沉吟片刻,說道:“既然伯姬這麼說了,明日,我便讓偉卿放了他二人。”

劉伯姬一笑,欠身說道:“謝謝三哥!”

劉秀擡手輕輕揉了揉她的頭頂,笑問道:“這回怎麼不叫皇兄了?”

劉伯姬急忙擡手,捂住自己的頭髮,生怕被劉秀弄亂了,同時還不滿地瞪了他一眼。見狀,劉秀大笑,這纔是他們兄妹二人從小到大相處的常態。

陰麗華在旁笑道:“陛下不要再欺負小妹了!”

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八百八十二章 重用縣府第八百八十一章 趙王出面第四百四十二章 正面交鋒第六百一十六章 狠人本色第三百八十三章 陰謀算計第三百一十八章 斬首成功第三百零三章 強推劉玄第二百五十二章 香消玉損第一百二十一章 殺機重重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七百三十六章 閒雲野鶴第六百零六章 生出罅隙第八百七十一章 鎩羽而歸第八百九十一章 請纓出戰第七百九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二百二十七章 劍上有毒第七百二十二章 點到爲止第四百二十四章 揚名河北第三百零六章 以哭收心第七百二十一章 節外生枝第四百八十七章 反制青犢第二百二十一章 橫生事端第三百九十六章 改朝換代第八百一十三章 第三條路第八百三十七章 心照不宣第二百三十五章 前因後果第三百零八章 瘋狂反撲第四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六百八十七章 天才統帥第五百六十五章 約見酒館第三百二十五章 改變戰術第三百零二章 應對之策第九十五章 事先安排第五百七十四章 懾退敵軍第七百二十六章 心煩意亂第八百九十二章 出征漢中第七百四十八章 北伐之戰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聞喜訊第三百零五章 更始登基第三百六十章 一敗塗地第一百九十五章 對簿公堂第五百五十章 舉兵歸漢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錘定音第八百二十五章 以柔之道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兵作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南陽決戰第三百九十五章 出謀劃策第七百七十二章 盡在掌握第二百六十五章 蔡陽會盟第五百八十七章 駐足不前第二百八十六章 死戰到底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力抵抗第三百七十七章 分而治之第四百六十二章 劫走糧草第八百八十三章 伯姬求情第一百五十八章 先行一步第七百八十八章 巡視南陽第五百一十六章 心生警惕第六百九十九章 全軍投降第五百五十一章 夫妻相見第五百八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六十一章 昆陽之戰第八百五十二章 軍中戰神第一百一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五百零九章 又起波瀾第三百二十六章 奇襲陽關第六百七十八章 情關難過第二百九十五章 局勢突變第六百二十一章 無事生非第六十二章 恨意種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八百八十二章 重用縣府第一百九十章 兵行險着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券在握第七百一十一章 初見成效第三百四十章 激發鬥志第九十八章 現身示警第三章 拜爲主公第二百三十七章 美豔無雙第三百一十二章 攔路打劫第七百二十六章 心煩意亂第四百七十八章 局勢變換第二百二十六章 肆無忌憚第三十二章 福緣深厚第一百零七章 血戰突圍第七百三十二章 環環相扣第三百二十五章 改變戰術第二百八十二章 來接佳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漢興百年第三百五十五章 決戰開始第三百六十三章 揮師南下第五百零四章 大戰銅馬第七百六十二章 親臨宜城第六百八十八章 決戰在即第三百五十二章 希望之光第二百一十六章 新野之戰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券在握第七百一十八章 左右爲難
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八百八十二章 重用縣府第八百八十一章 趙王出面第四百四十二章 正面交鋒第六百一十六章 狠人本色第三百八十三章 陰謀算計第三百一十八章 斬首成功第三百零三章 強推劉玄第二百五十二章 香消玉損第一百二十一章 殺機重重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七百三十六章 閒雲野鶴第六百零六章 生出罅隙第八百七十一章 鎩羽而歸第八百九十一章 請纓出戰第七百九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二百二十七章 劍上有毒第七百二十二章 點到爲止第四百二十四章 揚名河北第三百零六章 以哭收心第七百二十一章 節外生枝第四百八十七章 反制青犢第二百二十一章 橫生事端第三百九十六章 改朝換代第八百一十三章 第三條路第八百三十七章 心照不宣第二百三十五章 前因後果第三百零八章 瘋狂反撲第四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六百八十七章 天才統帥第五百六十五章 約見酒館第三百二十五章 改變戰術第三百零二章 應對之策第九十五章 事先安排第五百七十四章 懾退敵軍第七百二十六章 心煩意亂第八百九十二章 出征漢中第七百四十八章 北伐之戰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聞喜訊第三百零五章 更始登基第三百六十章 一敗塗地第一百九十五章 對簿公堂第五百五十章 舉兵歸漢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錘定音第八百二十五章 以柔之道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兵作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南陽決戰第三百九十五章 出謀劃策第七百七十二章 盡在掌握第二百六十五章 蔡陽會盟第五百八十七章 駐足不前第二百八十六章 死戰到底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力抵抗第三百七十七章 分而治之第四百六十二章 劫走糧草第八百八十三章 伯姬求情第一百五十八章 先行一步第七百八十八章 巡視南陽第五百一十六章 心生警惕第六百九十九章 全軍投降第五百五十一章 夫妻相見第五百八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六十一章 昆陽之戰第八百五十二章 軍中戰神第一百一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五百零九章 又起波瀾第三百二十六章 奇襲陽關第六百七十八章 情關難過第二百九十五章 局勢突變第六百二十一章 無事生非第六十二章 恨意種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八百八十二章 重用縣府第一百九十章 兵行險着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券在握第七百一十一章 初見成效第三百四十章 激發鬥志第九十八章 現身示警第三章 拜爲主公第二百三十七章 美豔無雙第三百一十二章 攔路打劫第七百二十六章 心煩意亂第四百七十八章 局勢變換第二百二十六章 肆無忌憚第三十二章 福緣深厚第一百零七章 血戰突圍第七百三十二章 環環相扣第三百二十五章 改變戰術第二百八十二章 來接佳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漢興百年第三百五十五章 決戰開始第三百六十三章 揮師南下第五百零四章 大戰銅馬第七百六十二章 親臨宜城第六百八十八章 決戰在即第三百五十二章 希望之光第二百一十六章 新野之戰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券在握第七百一十八章 左右爲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