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笮融出逃

潘鳳暗叫不好,對趙雲道:“情勢不好,子龍將軍還是先退回來再說吧。”

趙雲無奈之下也只得退兵回府,將府門關閉,忿恨地道:“笮融那廝竟然如此惡毒,使出如此下作計策,哎——”趙雲現在是空有一身氣力,無處發泄。

潘鳳嘆道:“這正是笮融的歹毒險惡之處,唆使手下煽動不明真相的百姓困住子龍將軍,他便可以從容地全身而退,他正是利用子龍將軍愛民如子不敢大開殺戒的弱點,設下如此計策,當真是奸滑之極。”

“難道就這樣讓他逃了不成?”趙雲恨聲連連,心有不甘。

潘鳳道:“唯今之計,也只有派人潛出府去,稟報於主公,請他定奪了。”

趙雲點點頭,現在下邳城滿城都是暴民,自己又不能大開殺戒,無法追擊笮融,也只有通知劉澤,讓他來想辦法了。

錦鷹衛只在徐州郯城建有一個飛鴿傳信點,下邳廣陵還未能覆蓋,向郯城傳信還得采用驛馬速遞,知道此事事關重大,潘鳳不敢假手他人,命肖狼親自帶人回郯城向劉澤傳信。

雖然外面人山人海圍得是水泄不通,但對於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錦鷹衛而言這不算什麼難事,肖狼和幾名錦鷹衛喬裝改扮,很輕易地就混出了下邳城,快馬加鞭,飛馳向郯城。

劉澤聞訊之後,不禁扼腕而嘆,他也沒想到笮融竟然如此奸滑,使出了這麼一個金蟬脫殼之計,把自己精心布的一個局全然毀掉了,看來想不動聲色秘密抓捕笮融的計劃完全是失敗了,再想擒獲笮融,可就不是那麼地容易了。

忽然,劉澤暗叫不好,笮融南逃江東。必走廣陵,廣陵太守趙昱太過迂直,對人面善心的笮融全無半點防備,歷史上笮融就是利用趙昱的信任在酒宴之上暗殺了趙昱,縱掠廣陵之後南投薛禮的,難不成這段歷史還要重演不成?

趙昱劉澤也只見過一兩面而已,不過趙昱的忠直耿言清正不阿品格和氣節給劉澤留下過很深的印象。這樣的人才可是劉澤準備重用的,如果他死在奸詐小人笮融的手中,豈不冤屈,何況笮融貪婪成性,早已對富庶的廣陵垂涎三尺,此時途徑廣陵。如果不縱兵焚掠那他就不是笮融了。

所以形勢已經刻不容緩,下邳的趙雲已經被笮融使奸計困在了下邳,指望不上了,現在只有廣陵的都尉張郃手中尚有三千兵馬,或許還有阻止住笮融的可能,可笮融叛逃的消息尚未傳到廣陵,張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也恐難做出防備。劉澤當即立斷,命快馬給張郃傳令,要他不惜一切代價阻止笮融進入廣陵城,保護好趙昱的性命安全。隨後立即召集郯城的八百弓騎,準備親赴廣陵,畢竟笮融徒衆上萬,單憑張郃的三千人馬恐難鎮壓。

一面傳令集合弓騎,一面對肖狼道:“你即刻返回下邳。告訴趙雲和潘鳳,一定要保持克制,無論如何不能和百姓發生流血衝突,對鬧事的百姓要極力安撫,錦鷹衛要秘密出擊,對那些煽動暴亂挑唆滋事的首惡分子一律嚴懲!”劉澤深知,在鬧事的百姓之中定然有笮融派出的人挑唆滋事。混淆視聽,蠱惑民衆,不把這些害羣之馬揪出來,下邳的民變很難平息。至於普通百姓。沒人領頭的話很快就會一鬨而散。

肖狼領命而去。中軍官近來稟報八百弓騎已經集合完畢,劉澤這纔想起無將可用。關羽擔負徐州整個防務,不可輕離,管亥駐守沭陽鎮,一時半會也調不回來,城內唯一剩下的武將武安國今天也正好率丹陽兵出去拉練了,本來將星雲集的部下四散在徐州各地,劉澤真想用人之際卻無將可調,不禁心生尷尬。

無奈之下,劉澤只得命人將太史慈請來。

“子義,今日有一緊急軍務,我欲親征廣陵,事起倉促,想請子義爲先鋒,不知可否趨就?”太史慈在劉府只是客人,劉澤自然無權徵調他,只能是好言相請。

太史慈跟隨劉澤到了徐州,按照他們的賭約,這半年之內太史慈是不好離開劉府的,無所事事的太史慈早就已經是悶得發慌了,聽得劉澤請他出戰,不禁眼前一亮,欣然領命。劉澤立即點齊八百弓騎,離開郯城,塵煙滾滾直望廣陵而去。

張郃自拜爲廣陵都尉之後,不敢有絲毫懈怠,恪盡職守,大力整肅廣陵城的防務,加強士卒的訓練,廣陵城的內外防務煥然一新。不過太守趙昱卻自視名士出身,對張郃這樣庶族出身的武將卻是頗爲輕視,所以兩人的關係並不和諧。不光是趙昱,就整個漢末社會而言,重文輕武,講究出身,名門世閥的豪族根本就看不起低微貧寒的庶族,那些文人士子對武人皆是不屑一顧。

不過張郃卻無意計較這些,自己奉主公之命鎮守廣陵,也無需看他人的臉色,做好自己的本職就好。

這一日,張郃在城外操練完畢,帶一隊人馬剛剛返回廣陵城,卻見城內平空的多了許多的陌生面孔,許多還是僧侶的裝束。張郃投身軍旅多年,一眼就瞧見這些人來路不善,個個面露兇光,腰間鼓鼓囊囊的,似乎藏着什麼東西。於是張郃便喝問在城內巡邏的士兵:“這些人是從哪裡來的?”

巡邏的士兵告訴他,這些人是下邳國相笮融的部下,笮融接受趙昱太守的邀請,此時正在太守府飲宴。

張郃感到很奇怪,下邳國的國相如何會出現在廣陵城內,是公務往來?還是受趙昱的私人邀請?不管是何種緣由,笮融來廣陵也用不着帶着麼多部衆吧,何況這些部衆個個一付殺氣騰騰的模樣,不由地讓張郃心生疑竇。

“笮國相到此是公務往來還是私人會見?”張郃不禁又問道。

巡邏的士兵搖搖頭道:“這個小的確不知,他既是趙太守的貴客,趙太守待之甚爲禮厚,小的那敢詢問。”

按理說都尉和太守平日關係並不和睦,既是太守的客人,做都尉的大多也就懶得過問了,可張郃素來機變,笮融興師動衆地來到廣陵,在他看來,這肯定有着不尋常的原因,不管如何,他都要查個究竟。

張郃決定問問笮融帶過來的這些人,他衝着路邊上的那幾個穿着僧侶衣裳的手指一點,喝道:“過來!”

那幾個僧侶本來是低着頭在那兒私聊,突然看到一個將軍模樣的人過來,心底發慌,轉身就跑。

張郃原本只是看見他們形跡可疑,喚他們過來問話,那知他們居然撒腿就跑,顯然是做賊心虛,如此張郃便認定這幾個人肯定有問題,一聲令下,手下的士兵立刻追上去。若論長跑,天下還沒有那支軍隊能跑得過劉澤的軍隊,幾名軍士健步如飛,嗖嗖嗖,就追上了那幾名僧侶,不容分說就將他們摁倒在地,反剪了雙手,將其押解到了張郃的面前,同時在他們身上,搜出了長短刀劍各兩把。

“說,你們是什麼人?來廣陵有何圖謀?”張郃掃了一眼那幾把刀劍,制式的兵器,在徐州的軍隊裡多有配製,主公的禁械令已經在徐州全境開始實施,這些武器都是違禁品,光私藏軍械這一條就已經夠治他們的罪了。

那幾個僧侶相互之間對望了幾眼,強辨道:“我們是笮國相的護衛,憑什麼抓我們?”

他們幾個目光閃爍,神色慌張,對望之時分明是暗通信息,這一切都沒有逃得到張郃的眼睛。張郃把臉一沉,喝道:“既是笮國相的部屬,爲何喬裝成僧侶模樣,在城內鬼鬼崇崇?還有笮融既爲下邳國相,爲何會到廣陵來,難道他就不知道擅離職守該當何罪?”

一僧侶道:“笮國相已經抱病辭官,準備回鄉養老,途經廣陵,受你家趙太守相邀方纔來到城中,我等安奉守己,並無做奸犯科之舉,將軍饒恕!”

他不說不打緊,一說更引起了張郃的懷疑,笮融辭官不做?這又是什麼情況?就算笮融辭官的話,那也必須得到劉澤的批准,重新任命其他人擔任國相,辦理交接事務之後方可離任,如此一來二去,就算不通報的話消息也必將會傳遍全徐州。可現在張郃根本就沒聽說過關於笮融辭官的消息,何況笮融辭官之後,就已經是平民百姓了,還如此大規模的攜屬帶衆,暗藏利器,公然違犯禁械法令,本身就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了。

張郃覺得事情遠不止這僧侶說的這般簡單,當即喝道:“滿口雌黃,你以爲本官是那麼好騙的嗎?來人,給我重責三十軍棍,看他還說不說實話!”

噼哩叭啦地一頓軍棍,打得那幾個僧侶皮開肉綻,連聲討饒:“將軍饒命,我們願招——”

第570章 血仇昭雪第27章 鳳凰山谷第627章 迂迴川東第148章 離別樓桑第619章 藤甲奇兵第431章 鳩佔鵲巢第356章 三不原則第134章 洛陽紙貴第113章 月蝕之夜第246章 將帥失和第183章 裡應外合第666章 街亭阻擊(上)第366章 開科取士(二)第9章 柳城信燈第468章 劍履上殿第261章 東點軍校第547章 敗訊傳來第579章 諸葛徵南第356章 三不原則第105章 蔡府拜師第249章 洛陽大火第353章 殘月之夜(下)第510章 輕取襄陽第611章 另闢蹊徑第264章 刺客來襲第177章 臨河賦詩第278章 不肯就範第213章 平原國相第369章 秋狩郊遊第64章 渡口遇匪第527章 草船借箭第694章 撤離許都第200章 廢刺置牧第562章 奪路而逃第434章 破釜沉舟第625章 強攻德陽第681章 棄守晉陽第362章 絕望南岸第433章 黯然而別第253章 孫堅離去第282章 懸賞通緝第38章 中山馬商第512章 探親江東第286章 退婚風波第470章 晉封王爵第638章 嚴顏歸降第375章 呂布來了第613章 蠻王孟獲第450章 風露中宵第363章 願賭服輸第608章 秦淮條約第552章 神醫華陀第84章 守孝百日第621章 藤甲覆滅第511章 平定荊州第30章 桃園結義第383章 盱眙之戰第258章 醉翁之意第555章 出兵荊南第373章 奸細風波第697章 巧舌如簧第235章 盧植遇刺第490章 黃祖授首第330章 羊脂凝玉第694章 撤離許都第704章 漢家一瓦第57章 引蛇出洞第271章 西去長安第616章 祝融夫人第335章 屯田之法第364章 遷治之議第662章 葫蘆山谷第193章 錢莊議事第394章 坑陷陣營第512章 探親江東第598章 暗香浮動第265章 人工呼吸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485章 水師總兵第446章 攻破皖城第551章 疫病來襲第619章 藤甲奇兵第399章 衆叛親離第638章 嚴顏歸降第308章 文津渡口第673章 救援曹洪第570章 血仇昭雪第706章 一笑恩仇第356章 三不原則第193章 錢莊議事第117章 關羽歸來第296章 喜得貴子第168章 加官晉爵第443章 兵圍壽春第534章 據理力爭第349章 賓客如雲第127章 衛家公子第481章 蒙衝鬥艦第340章 破釜沉舟第466章 還璽於都
第570章 血仇昭雪第27章 鳳凰山谷第627章 迂迴川東第148章 離別樓桑第619章 藤甲奇兵第431章 鳩佔鵲巢第356章 三不原則第134章 洛陽紙貴第113章 月蝕之夜第246章 將帥失和第183章 裡應外合第666章 街亭阻擊(上)第366章 開科取士(二)第9章 柳城信燈第468章 劍履上殿第261章 東點軍校第547章 敗訊傳來第579章 諸葛徵南第356章 三不原則第105章 蔡府拜師第249章 洛陽大火第353章 殘月之夜(下)第510章 輕取襄陽第611章 另闢蹊徑第264章 刺客來襲第177章 臨河賦詩第278章 不肯就範第213章 平原國相第369章 秋狩郊遊第64章 渡口遇匪第527章 草船借箭第694章 撤離許都第200章 廢刺置牧第562章 奪路而逃第434章 破釜沉舟第625章 強攻德陽第681章 棄守晉陽第362章 絕望南岸第433章 黯然而別第253章 孫堅離去第282章 懸賞通緝第38章 中山馬商第512章 探親江東第286章 退婚風波第470章 晉封王爵第638章 嚴顏歸降第375章 呂布來了第613章 蠻王孟獲第450章 風露中宵第363章 願賭服輸第608章 秦淮條約第552章 神醫華陀第84章 守孝百日第621章 藤甲覆滅第511章 平定荊州第30章 桃園結義第383章 盱眙之戰第258章 醉翁之意第555章 出兵荊南第373章 奸細風波第697章 巧舌如簧第235章 盧植遇刺第490章 黃祖授首第330章 羊脂凝玉第694章 撤離許都第704章 漢家一瓦第57章 引蛇出洞第271章 西去長安第616章 祝融夫人第335章 屯田之法第364章 遷治之議第662章 葫蘆山谷第193章 錢莊議事第394章 坑陷陣營第512章 探親江東第598章 暗香浮動第265章 人工呼吸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485章 水師總兵第446章 攻破皖城第551章 疫病來襲第619章 藤甲奇兵第399章 衆叛親離第638章 嚴顏歸降第308章 文津渡口第673章 救援曹洪第570章 血仇昭雪第706章 一笑恩仇第356章 三不原則第193章 錢莊議事第117章 關羽歸來第296章 喜得貴子第168章 加官晉爵第443章 兵圍壽春第534章 據理力爭第349章 賓客如雲第127章 衛家公子第481章 蒙衝鬥艦第340章 破釜沉舟第466章 還璽於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