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破釜沉舟

當紀靈得知劉澤此次進攻義成只有三萬人的時候,不禁大喜,心道,真乃天助我也!看來今日就是我紀靈一雪前恥之日了,於是他決定,在義成列陣,與劉澤進行決一死戰。上次在盱眙之時,紀靈就是兩番用計反而被劉澤將計就計,以彼之道,還是彼身,損失慘重,這回他就老實了,劉澤遠道而來,他也不敢再去偷營劫寨了,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紀靈壓根兒就沒想再去襲營,決心以正道破敵,排出堂堂正正的戰陣來,與劉澤一決生死。

雖然紀靈是武將出身,但也是讀過幾本兵書的,明白兵者詭道也這個道理,可他更清楚,戰場之上憑藉的更多的是實力,他就不信憑着自己五萬人,幾乎要比劉澤多一倍的人馬以堂堂之師打不敗劉澤。

所以渡過淮水之後,紀靈背淮水而立寨,嚴加防範徐州軍的偷襲,擺出一付準備與徐州軍決戰的架式。但讓紀靈有些擔憂的,是淮南軍的士氣,袁術稱帝之後,爲了搞登基大典,挪用了軍隊的不少糧餉,現在軍營之中是怨聲載道,士氣低迷,如何提升軍隊的士氣,成爲決戰之前紀靈最需要考慮的問題。這幾日紀靈正在讀史記,正讀到項羽本記,忽然他一拍大腿,連叫有了!

第一軍團來勢很快,從夏丘出發,不過只用了三天時間,就已經抵達了義成北三十里的地方,探得紀靈已經在淮水北岸立寨,劉澤也就傳令軍團在義成北安營下寨,與淮南軍的大營遙遙相對。

“背水立營,乃是兵家之大忌,按說這個紀靈也算是袁術手下的首席大將。如何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莫非其中有詐乎?”趙雲看到斥侯的詳細報告之後說道。

劉澤微微一笑道:“若子龍處在紀靈的位置之上,當如何來佈陣迎敵?”

趙雲沒有猶豫,直接道:“我若爲袁軍主將。上策是依淮據守,在淮水南岸佈防。阻遏敵軍的攻勢;中策是依城固守,藉助義成城池做防禦佈署;至於這背淮水而列陣,不過是下下之策,絕不肯用。”

賈詡微微一笑道:“子龍將軍所言極是,若單純以防禦而言,依淮據守無疑是最上佳的選擇,但這個紀靈背水而列陣,卻是別有用心。試圖與我軍在淮北進行決一死戰,寓守於攻。”

趙雲冷哼一聲道:“這個紀靈不但愚蠢而且狂妄,自恃手中有五萬兵馬,就看輕了我軍的三萬人,他還真不知道這個死字怎麼寫!”

這時,中軍官進來稟報,遞上了紀靈下的戰書,約以明天決戰。

劉澤道:“上次的盱眙之戰,讓紀靈全師而退,顯然沒有打疼他。這次紀靈肯定是想報上次的一箭之仇,在淮水北岸列陣,想同我軍決一死戰。那好的很,就如他所願。”劉澤在戰書上親筆簽上了名字,遞給中軍官,讓他轉交給紀靈派來的使者。

如果紀靈沿淮拒守,雖然劉澤不是沒有破敵之法,但相對來說就會比較困難一些,但狂妄自大的紀靈在淮水北岸列陣,想一學韓信的背水一戰,對於劉澤而言。卻是一個極其難得的機會。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紀靈只看到了徐州軍的三萬人馬,卻不曾看到這三萬人馬的戰力何在。而劉澤早已把紀靈的五萬人馬摸得透透的。

盱眙之戰前,袁術總共擁有二十萬兵力,大部分是他轉戰南陽、豫州等地招募來的,在盱眙損失掉了四五萬人,雖然後來補充了一部分新兵,但淮南人口有限,兩個郡加起來不過四五十萬人,扣掉老弱婦孺,按照極限徵兵比例八比一計算,淮南最多也只能爲其提供六七萬的兵源。但此前袁術在淮南已經強行徵過幾次兵了,幾乎沒有可以再拉的壯丁了,所以盱眙損失掉的兵力袁術一直未能補得回來,現在袁術的總兵力大約維持在十六七萬的樣子。

此次爲了抵禦徐州軍從兩個方向的進攻,袁術派紀靈和張勳各率五萬人馬分別在淮北和陰陵進行阻擊,守衛壽春的軍隊最多也只有五六萬人了。紀靈率領的五萬人馬之中,步兵佔據了絕大部分的比例,沒有成建制的騎兵,而且新老士卒混雜,戰鬥力良莠不齊,加上袁術剋扣士兵的糧餉,現在淮南軍中,就連一日兩頓都已經是吃不飽了,讓一支連飯都吃不飽的軍隊上陣打仗,戰鬥力可想而知。

對付這樣的一支軍隊,劉澤就連計謀都省了,紀靈不是想決一死戰嗎,那就讓他趁心如意!上次盱眙之戰,正是因爲呂布偷襲了徐州,劉澤急着回軍救援徐州,方纔放過了紀靈一馬,讓他得以全師而退,否則上次的盱眙之戰就完全可以解決掉紀靈了。倒是這個紀靈真算是蠢到家了,估計對上次能從盱眙戰場上全師安然退卻還沾沾自喜,顯然完全沒有痛感,沒有掂量掂量自己有幾斤幾兩,就敢掛出來吆喝,既然他想找死,劉澤完全沒有不成全他的想法。

戰略上蔑視敵人,不代表戰術上輕視對手。劉澤在軍部與賈詡、趙雲、徐榮還是十分認真地制定了明日交戰的計劃,以徐榮的第一師爲中軍,排出了主戰的方陣,左翼是管亥的第一騎兵師,右翼是陳到的第二步兵師,進入戰鬥之後,中軍向後退卻,引袁兵來攻,左右兩翼則順勢出擊,將袁軍攔腰截爲兩斷。至於剩下的,就變得簡單了,在上一次的盱眙之戰中,雙方一直是圍繞着淮水兩岸進行戰鬥,紀靈並沒有吃到過弓騎兵的苦頭,顯然他還不清楚弓騎兵的威力,這次就給他擺一道大餐嚐嚐。

次日清晨,天剛拂曉,紀靈早早地就披掛整齊,跨上戰馬,綽了三尖兩刃刀,點兵完畢,號令全軍全體出動,結陣以待。而後命令將營寨全部拆除,所有鍋竈,一律搗毀,並將淮水的浮橋縱火焚燒,船隻全部鑿沉。

雷薄陳蘭大吃一驚,急忙勸阻道:“紀將軍萬萬不可,這浮橋和船乃是我軍的退路,萬一戰事不利,我軍尚有退路,今日毀橋沉舟,我軍將無生路,何以爲戰?”

紀靈大笑道:“爾等鼠目寸光之輩,豈知本將軍的妙計?兵法有云,破釜沉舟,置之於死地而後生,我軍人數佔優,但士氣低迷,今日本將軍背水列陣,破釜沉舟,就是要激勵士氣,誓與劉澤決一死戰,勝則生,敗則死,諸軍無半點退路,敢不效死以戰?”

陳蘭疑慮地道:“背水之戰,已經是兵行險棋了,何況劉澤並非無能之輩,若我軍一戰而未克,豈不使全軍陷入絕境,望將軍三思而後行。”

紀靈道:“韓信背水列陣,項羽破釜沉舟,皆成不世之功,此先人戰例在前,某效之以後,有何不可?今日暫看本將軍如何勢如破竹,破劉澤於淮水之上,一雪前恥!”

雷薄也勸諫道:“用兵之道,講究奇正相輔,當年韓信項羽破敵,一戰成名,也是倚仗天時地利,將軍不明敵情,冒然行險,恐難全勝。”

紀靈大怒,道:“某意已決!爾等再敢惑亂軍心,怠慢士氣,定斬不赦!”

雷薄陳蘭無奈,也只得退下。紀靈立令將浮橋船隻盡毀,鍋竈營寨拆除,每個士兵只帶三日之糧,浩浩蕩蕩地向北開進,在徐州軍營前列陣以待。

袁軍破釜沉舟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徐州軍營,劉澤不禁大笑,這個紀靈不但是蠢,而且蠢到可愛至極,背水列陣效韓信,破釜沉舟學霸王,可惜他只學了個皮毛,沒有學到真正的精髓,背水一戰固然可以提升士氣,但那完全是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當年的韓信深謀遠慮,對敵將陳餘的性格能力瞭若指掌,才大膽的地佈下奇兵,一戰而功成。至於項羽,紀靈有項羽那力撥山兮氣蓋世的勇氣嗎?

紀靈不光對徐州軍的實力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而且對自己手下的實力也看不清楚,現在淮南兵疲憊羸弱,兵怨沸騰,只憑自己的臆想,就以爲可以提升士氣,既不知彼,又不知己,到頭來不過是邯鄲學步,東施效顰,只會輪爲世人的笑柄。

其實象韓信這樣的背水一戰,用兵至險至奇,稍有半點差池,那結果就是身死灰滅的下場,所以這種戰例,也決定了它幾乎是不可複製的,紀靈只學到了一點皮毛,就敢在劉澤面前賣弄,不作死,真就不用死!

徐榮道:“主公緣何發笑?”

劉澤道:“我笑那紀靈一介粗鄙莽夫,竟然想學韓信項羽,他有韓信的腦子,有項羽的氣概嗎?哈哈哈……”

“但末將覺得紀靈如此做,必然會令袁軍士氣大漲,非死戰而不可求生,必定人人爭先,殊死而戰。”

劉澤意味深長地一笑道:“誰說只有置之死地而後生了?”()

第195章 風波突起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57章 引蛇出洞第305章 火燒平原第337章 糜竺心事第429章 袁術稱帝第528章 鐵鎖橫舟第239章 酸棗大營第514章 周瑜決斷第393章 出城迎戰第211章 誓堵決口第331章 路遇刺客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685章 周瑜北伐第93章 轘轅舍粥第245章 三英戰呂第550章 興建武昌第194章 秉燭夜談第692章 趙括第二第612章 進軍南中第164章 皇甫義真第563章 勸降黃忠第249章 洛陽大火第642章 四渡涪水第426章 將星璀燦第205章 覲見陛下第299章 長途奔襲第595章 彭蠡水戰(下)第474章 五年之約第605章 昨日如夢第513章 劃江而治第300章 秒殺文丑第535章 調兵遣將第382章 袁術來犯第578章 一觸及發第141章 三萬戰俘第205章 覲見陛下第367章 開科取士(三)第79章 富可敵國第326章 賈詡進言第617章 巧破象陣第418章 王庶同罪第295章 雪地獵熊第589章 郭嘉殞命第385章 火燒浮橋第156章 千里躍進第662章 葫蘆山谷第648章 第九軍團第330章 羊脂凝玉第680章 窮途末路第450章 風露中宵第589章 郭嘉殞命第242章 刀斬華雄第627章 迂迴川東第168章 加官晉爵第56章 西域諸國第280章 八拜之交第207章 再別洛陽第211章 誓堵決口第129章 打個五折第373章 奸細風波第212章 初入平原第36章 青花瓷器第301章 刀斬顏良第582章 糜芳投敵第137章 初舉孝廉第39章 考覈比試第361章 喪心病狂第215章 丈量田畝第679章 被圍忻口第2章 與狼共舞第651章 火燒陽平第409章 紅顏禍水第699章 喬裝改扮第363章 願賭服輸第667章 街亭阻擊(中)第302章 河間張合第365章 開科取士(一)第105章 蔡府拜師第620章 火槍逞威第40章 三榜名單第367章 開科取士(三)第245章 三英戰呂第586章 初顯崢嶸第585章 臨危受命第638章 嚴顏歸降第700章 武昌烽煙第461章 回到下邳第12章 高橋馬鞍第64章 渡口遇匪第670章 直指關中第185章 攻心爲上第188章 破陣之法第686章 偷營劫寨第394章 坑陷陣營第284章 瞞天過海第63章 重返涼州第652章 到底降誰第159章 小喬被劫第366章 開科取士(二)
第195章 風波突起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57章 引蛇出洞第305章 火燒平原第337章 糜竺心事第429章 袁術稱帝第528章 鐵鎖橫舟第239章 酸棗大營第514章 周瑜決斷第393章 出城迎戰第211章 誓堵決口第331章 路遇刺客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685章 周瑜北伐第93章 轘轅舍粥第245章 三英戰呂第550章 興建武昌第194章 秉燭夜談第692章 趙括第二第612章 進軍南中第164章 皇甫義真第563章 勸降黃忠第249章 洛陽大火第642章 四渡涪水第426章 將星璀燦第205章 覲見陛下第299章 長途奔襲第595章 彭蠡水戰(下)第474章 五年之約第605章 昨日如夢第513章 劃江而治第300章 秒殺文丑第535章 調兵遣將第382章 袁術來犯第578章 一觸及發第141章 三萬戰俘第205章 覲見陛下第367章 開科取士(三)第79章 富可敵國第326章 賈詡進言第617章 巧破象陣第418章 王庶同罪第295章 雪地獵熊第589章 郭嘉殞命第385章 火燒浮橋第156章 千里躍進第662章 葫蘆山谷第648章 第九軍團第330章 羊脂凝玉第680章 窮途末路第450章 風露中宵第589章 郭嘉殞命第242章 刀斬華雄第627章 迂迴川東第168章 加官晉爵第56章 西域諸國第280章 八拜之交第207章 再別洛陽第211章 誓堵決口第129章 打個五折第373章 奸細風波第212章 初入平原第36章 青花瓷器第301章 刀斬顏良第582章 糜芳投敵第137章 初舉孝廉第39章 考覈比試第361章 喪心病狂第215章 丈量田畝第679章 被圍忻口第2章 與狼共舞第651章 火燒陽平第409章 紅顏禍水第699章 喬裝改扮第363章 願賭服輸第667章 街亭阻擊(中)第302章 河間張合第365章 開科取士(一)第105章 蔡府拜師第620章 火槍逞威第40章 三榜名單第367章 開科取士(三)第245章 三英戰呂第586章 初顯崢嶸第585章 臨危受命第638章 嚴顏歸降第700章 武昌烽煙第461章 回到下邳第12章 高橋馬鞍第64章 渡口遇匪第670章 直指關中第185章 攻心爲上第188章 破陣之法第686章 偷營劫寨第394章 坑陷陣營第284章 瞞天過海第63章 重返涼州第652章 到底降誰第159章 小喬被劫第366章 開科取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