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天之驕子 梨花槍下無敵

對於衛青的這樁婚事,元召當然要隨大禮祝賀。問他想要什麼時,衛青支吾幾句才說出自己的要求。

原來在他來長樂侯府之前,那位得到消息的平陽公主特意派管家傳話給他,想要以他的名義向元召索要幾套長安學院最新發行的那種紙版書。前幾天,平陽公主入未央宮中的時候,在皇帝劉徹的案頭上看到過一套,大爲喜歡,她當場就想要搬回府中,沒想到那是皇帝剛從長樂塬帶回來的,還沒有熱乎手呢,他自己都愛惜的不行,豈能送人!

於是,心有不甘的平陽公主就把這個任務派給了即將成爲自己夫君的衛青了。派人對他說,寧願不要元召的任何賀禮,也要讓他帶些紙版書回來。衛青雖然沒有讀過多少書,但也知道這種新書的珍貴,對元召開口,怕讓他爲難。但這是公主頭一次讓他辦事,又推卻不得,因此免不了心下躊躇。

元召聽完,驚愕過後不禁哈哈大笑。原來那位平陽公主倒是馭夫有道,這麼早就開始把衛大將軍馴服的服服帖帖了,這些小事吩咐的他也不敢怠慢。看到衛青有些爲難的樣子,元召暗自感嘆這位老實人並不懂得怎麼經營關係。

“元哥兒,如果實在不行,你也不要爲難。我回去……。”

“小意思!幾本書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我一定吩咐他們特別定製一批,儘快送到平陽公主府上。呵呵!青哥就可以回去交差了。”

衛青一聽,大爲感激。謝過元召之後,臉色鄭重的說。

“元哥兒,實不相瞞,這些書都是平陽公主要逼着我讀的……我出身低下,原也正需要多長些學識的,今後還望你多多賜教呢!”

聽他這樣說,元召倒是對平陽公主肅然起敬。轉念一想,哎呀,這一對簡直就是後世“小保安逆襲女王總裁”的絕佳版本兒啊!

閒話少說,轉回正事。兩天之後,在長安南門之外的大校軍場上,旌旗招展,三軍畢集,比武選將,正式開始。

這處校軍場,就在渭河的北岸,佔地範圍極廣,總共能容納幾萬人還顯得很寬綽。平日裡就是漢軍在此排兵佈陣演練的地方,一旦大軍有所征伐,都是從此處誓師出發。

皇帝在大朝會上親自定下西征大計,大漢軍將要踏出玉門關對西部匈奴和一些不友善的國家開戰的消息,早已經傳遍了朝野內外,軍民皆知。

眼見又一次立功的機會來了,大漢軍中將士情緒高漲,自然是不必多說。許多將校早已在暗中摩拳擦掌,決定抓住這次機會,好好的立些功勞,說不定這次馬上封侯就能輪到自己了。

而民間的熱情也是很高,與從前對戰爭的態度不同,大漢的子民們一旦聽到又要對外打仗,馬上就意識到,也許又一輪發財的機遇來了。與以前相比,這可是一個重大的改變。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這次校軍場選將,不僅皇帝和朝堂部分重臣們都來了,軍中將校精銳士卒們來了,就連許多百業民衆都來了許多,裡三層外三層把校軍場周圍都堵得水泄不通,場面可謂盛大。

春光正好,大地蔥蘢。皇帝劉徹在高臺上落座之前,擡眼掃過整個目力所及之處。但見各處旗幟飛揚,旗角之下,大漢軍中健兒在場上根據所屬的不同,分列於不同的地方。一個個盔明甲亮,精氣神十足。他不由得心中豪氣頓生,這幾年通過數次戰爭的磨練,大漢的軍隊在自己手中終於漸漸強大起來,他相信,以後還會越來越強大,直至成爲這天下諸國間無敵的存在!

說是所有軍中將士比武選將,其實前期已經篩選的差不多了。大漢軍中藏龍臥虎,在這關鍵時刻,身上的本事自然不需要藏着掖着,盡情施展就是了。經過好幾輪龍爭虎鬥之後,今天能夠上場奪帥的自然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走馬飛射、精騎對決、排兵佈陣……這一系列的比試進行下來,場內的驚呼和喝彩聲一直不斷。不要說是普通的軍民人等,就連皇帝和朝中大臣以及擔任裁判任務的一干軍中宿將,也感覺到大開眼界。

雖然只是軍中同袍間的鬥將演兵,但其緊張和激烈程度並不遜色於真正的戰場。當一些自告奮勇的軍中驍將都紛紛敗下陣去,皆被淘汰,留在校軍場正中央的,腥紅戰袍下,一人一馬一槍一劍,傲然臨風,一杆飄揚的大旗早已被激動得渾身顫抖的赤火軍騎士們插在了他們校尉的馬後。

自春秋戰國以來,有許多名將的傳說流傳在世間,得到軍中將士們的欽佩崇敬。大漢開國近百年,也涌現出許許多多的勇將,立下赫赫功勳。至於當世名將,如李廣、程不識等也算得上是威名播於天下。

可是今天,從皇帝以下到所有的長安臣民,都親眼見證了一代絕世名將的誕生!

以一人之力,連敗三十六員大漢軍中驍將,這樣的無敵鋒芒,單純以個人勇力來說,已經不輸於任何古之名將了。

而且,即便是這般激烈的鬥將,名叫霍去病的驃騎校尉卻似乎贏得很輕鬆。其中稍微費了些力氣的也許就只有對戰李敢與公孫戎奴這兩場了。

羽林將軍李敢這次終於等到皇帝鬆了口,同意他離開羽林軍的職位進入軍中,隨軍出戰。這是因爲老將李廣最新被皇帝任命爲了郎中令,全權負責整個未央宮內外宮廷的安全警戒。鎮北侯李廣的年紀已經大了,隨着軍中年輕新銳力量的崛起,已經不需要他再去策馬衝鋒在最前線。所以皇帝重新把他安排在身邊,有這位老將軍坐鎮守衛禁宮,他很放心。

李廣神射,天下無雙!李敢作爲他最得意的兒子,自然從小得到李家的真傳,細心培養,習得弓馬騎射深髓,成長爲年輕一代中的佼佼者。他這次可是躊躇滿志,意在奪帥而來!

不過,很可惜,他遇到的對手是霍去病!天賦異稟的材質加上元召的悉心調教,全身披掛整齊,赤火劍梨花槍、龍馬在馭的霍去病就是戰場上最無敵的存在!

李敢與霍去病的對決,選取的是他最得意的挽弓騎射。他策馬之間,輕舒猿臂,弓弦鬆處,一發三箭!正是李家的絕技“流星三趕月”。

幾百步之外,三箭全部同時射中靶心。校軍場上響起雷鳴般的喝彩,見者無不心服。隴西李家世代善射,果然是名不虛傳!

李敢得意的打馬而回,擡頭看向對面的紅袍小將時,本來以爲其會知難而退。卻沒想到,他從對方臉上看到的是不屑一顧的一抹淺笑。李敢有些來氣,心中暗自冷哼了一聲。自己要不是看在元召的面子上,一定會出言訓斥幾句的。小小年紀就這麼驕傲,一點兒都不知道謙虛,元召也對弟子們嬌縱的太厲害了吧!

然而還沒等他有所表示呢,眼前一道紅色閃電掠過,那一人一馬踏起煙塵,與他循着同樣的路線繞過一個半圈,然後彎弓在手,一聲清叱,箭去如流星,直奔箭靶方向……而後連回頭看都沒看,策馬繼續前行,經過高臺之下時,竟然側過頭來,對着就站在臺上觀看的元召做了個鬼臉兒,然後繼續回原處去了。

校軍場上忽然安靜下來,那負責檢視箭靶的幾個士卒去到跟前時,目光有些發呆,似乎是見到什麼不可能的事一般。稍等片刻以後,當頭的校尉直接就把箭靶扛了起來,跳上馬背,幾個人沿着校軍場的邊緣一邊打馬狂奔,一邊大聲呼喊。

“全中!全中……驃騎校尉的箭!威武……!”

已經不用聽他們叫喊了,所經過的人羣處不管是臺上還是臺下都已經看得明白,霍去病隨手射出去的三支箭,不僅全中靶心,而且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這三支箭正射在李敢所發三箭的箭尾羽簇間,巨大的衝擊力把那三支箭穿靶而過,霍之箭三,佔據靶心!

這樣的神射之技,不要說是李敢了,就算是“天下第一箭”李廣好像也是力有不逮啊!李敢大吃一驚,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是這一切就真真切切的發生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根本就不可能弄虛作假。站在師父身邊的李陵在衆人喝彩聲出口之前,早已經大聲的叫嚷起來,和陸浚幾個一起爲霍去病鼓舞振奮。只不過當李陵轉頭看到自己二叔李敢那張轉成灰色的臉時,又連忙閉上了嘴巴,他可不想回去之後捱揍呢。

元召就站在皇帝身邊,臉上帶着微笑,一直不動聲色的看着自己弟子過關斬將、所向披靡。就連他心中也不禁爲霍去病連聲喝彩了。世間有一種人就是這樣的逆天般存在,遇強則強,越戰越勇,面對的敵人越強大,激發出的自身內在潛能就越強大。此爲天縱之才!

第二百五十一章 赤火龍駒英雄心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紅顏 傾城色第八百五十四章 麒麟佳兒當爲王第四十四章 乍處久不厭 何如相見歡第六百七十一章 父子君臣第三百五十五章 氣凜凜 馬蕭蕭第五百六十四章 山高水闊青草長第三百四十一章 劍赤火 名英雄第二百五十七章 俠骨原是女兒香第五百三十五章 紅塵舊恨誤此身第六百八十二章 霜刀似箭第十七章 大雨臨將至 情尤埋怨生第二百三十六章 黃花伴酒分龍蛇第二百八十三章 笑談天下布棋局第四百一十章 鐵肩道義 俯仰無愧天地第四百六十八章 九龍階下 今日且去疏狂第四百五十八章 明月樓上 驕橫誰家子弟第八百三十九章 雄霸之圖將崩塌第一百二十六章 空城妙計 兵法傳奇第三百零三章 王之怒 氣如虎第一百七十七章 揚鞭策馬 所向披靡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下棋局 若似掌上煙雲第六百九十八章 名將選擇第七十六章 黃沙埋玉骨 草木葬紅顏第五百五十八章 舊恨難消人成魔第八百三十六章 十萬敵虜盡誅殺第八百八十八章 王權寂滅轉眼間第八百五十八章 長刀所向殺無疆第八百二十八章 龍戰於野血玄黃第六百九十二章 名劍鋒芒第三百八十五章 河上誡 曾聽聞第八百四十章 生死咫尺戰天涯第四百九十六章 長槍斜挽 破城滅國殺王第八百七十七章 爲國何須功與名第四百一十五章 身在溝渠 來去明月相照第八十九章 刀光藏魅影 劍氣碧煙痕第八百五十章 飛躍千山九萬重第六百一十一章 白衣入朝第九十九章 挽弓射鵰處 千里暮雲平第二百八十七章 魂魄毅兮難回家第二百三十八章 睥睨屑小我爲尊第六百零七章 劍拔弩張第八百零四章 一劍光寒魄千軍第五百七十八章 蘆葦灘前飛鳥驚第四十三章 煙雲人獨立 歲月藏鋒芒第七百零四章 顛倒乾坤第一百七十六章 烽煙盡處 傳奇開始第一百七十九章 鷹隼試翼 風塵吸張第七百七十四章 計殺諸王第六百七十七章 生死在握第一百零九章 飛羽流雲 彈指殺機第一百七十八章 南顧北望 梅雨秋霜第七十九章 滄海珠有淚 滴落明月邊第一百一十九章 利之所在 義之所往第三百五十五章 氣凜凜 馬蕭蕭第三百六十三章 長風吟 虎狼嘯第二百五十章 長刀所向殺氣生第七百六十二章 碧海青天第九百九十一章 鐵骨柔情兮第五百二十二章 氣塞西北何人劍第二百一十三章 藥石無醫非是病第七百五十六章 青史斑駁第五十三章 畫山河表裡 踏縱橫阡陌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戰將起 勝負誰知第四百一十章 鐵肩道義 俯仰無愧天地第八百三十四章 蒼茫大地誅強梁第三百三十七章 山河間 留傳說第四百八十章 大戰起時 千騎萬弩激發第四百二十一章 此心誰知 榮辱功名爲輕第二百章 長劍既出 飲血方休第一百八十八章 明月樓頭 覆水難收第四百七十一章 揚眉淡笑 朝堂廷堂沙場第六百八十六章 煙籠長安第六百七十八章 明日大難第四百三十三章 巾幗紅顏 爲誰紅塵一瞥第四百一十六章 斑斑青史 自能重見天日第五百七十章 殺機無形卻似無第五百三十二章 英雄本自重橫行第八百六十五章 氣塞西北何人劍第八百九十八章 肝膽相照人無雙第七章 小樓名梵雪 有女字靈芝第七百六十三章 林中見鹿第三百七十四章 刀藏笑 袖底花第三百一十六章 當無敵 萬軍破第四百八十八章 柔情千種 似你脈脈春風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風忽起青萍末第七百九十九章 赤火丹心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變始生第六百二十六章 塵世烈骨第五百八十四章 刀光劍影顯神兵第四百八十七章 帝王之心 當以仁德爲重第三百九十六章 紅蓮火 烈焰升第三百二十三章 決戰地 馬蹄霜第八百一十二章 紅顏不負眉間雪第五百二十六章 千秋大業半壺酒第一百七十九章 鷹隼試翼 風塵吸張第五百三十七章 漢軍遮斷生死路第三百零八章 黑鷹颶 漢之羽第三百七十二章 玉笛挽 人傾城第七十二章 雲山隔不斷 天外借三分
第二百五十一章 赤火龍駒英雄心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紅顏 傾城色第八百五十四章 麒麟佳兒當爲王第四十四章 乍處久不厭 何如相見歡第六百七十一章 父子君臣第三百五十五章 氣凜凜 馬蕭蕭第五百六十四章 山高水闊青草長第三百四十一章 劍赤火 名英雄第二百五十七章 俠骨原是女兒香第五百三十五章 紅塵舊恨誤此身第六百八十二章 霜刀似箭第十七章 大雨臨將至 情尤埋怨生第二百三十六章 黃花伴酒分龍蛇第二百八十三章 笑談天下布棋局第四百一十章 鐵肩道義 俯仰無愧天地第四百六十八章 九龍階下 今日且去疏狂第四百五十八章 明月樓上 驕橫誰家子弟第八百三十九章 雄霸之圖將崩塌第一百二十六章 空城妙計 兵法傳奇第三百零三章 王之怒 氣如虎第一百七十七章 揚鞭策馬 所向披靡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下棋局 若似掌上煙雲第六百九十八章 名將選擇第七十六章 黃沙埋玉骨 草木葬紅顏第五百五十八章 舊恨難消人成魔第八百三十六章 十萬敵虜盡誅殺第八百八十八章 王權寂滅轉眼間第八百五十八章 長刀所向殺無疆第八百二十八章 龍戰於野血玄黃第六百九十二章 名劍鋒芒第三百八十五章 河上誡 曾聽聞第八百四十章 生死咫尺戰天涯第四百九十六章 長槍斜挽 破城滅國殺王第八百七十七章 爲國何須功與名第四百一十五章 身在溝渠 來去明月相照第八十九章 刀光藏魅影 劍氣碧煙痕第八百五十章 飛躍千山九萬重第六百一十一章 白衣入朝第九十九章 挽弓射鵰處 千里暮雲平第二百八十七章 魂魄毅兮難回家第二百三十八章 睥睨屑小我爲尊第六百零七章 劍拔弩張第八百零四章 一劍光寒魄千軍第五百七十八章 蘆葦灘前飛鳥驚第四十三章 煙雲人獨立 歲月藏鋒芒第七百零四章 顛倒乾坤第一百七十六章 烽煙盡處 傳奇開始第一百七十九章 鷹隼試翼 風塵吸張第七百七十四章 計殺諸王第六百七十七章 生死在握第一百零九章 飛羽流雲 彈指殺機第一百七十八章 南顧北望 梅雨秋霜第七十九章 滄海珠有淚 滴落明月邊第一百一十九章 利之所在 義之所往第三百五十五章 氣凜凜 馬蕭蕭第三百六十三章 長風吟 虎狼嘯第二百五十章 長刀所向殺氣生第七百六十二章 碧海青天第九百九十一章 鐵骨柔情兮第五百二十二章 氣塞西北何人劍第二百一十三章 藥石無醫非是病第七百五十六章 青史斑駁第五十三章 畫山河表裡 踏縱橫阡陌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戰將起 勝負誰知第四百一十章 鐵肩道義 俯仰無愧天地第八百三十四章 蒼茫大地誅強梁第三百三十七章 山河間 留傳說第四百八十章 大戰起時 千騎萬弩激發第四百二十一章 此心誰知 榮辱功名爲輕第二百章 長劍既出 飲血方休第一百八十八章 明月樓頭 覆水難收第四百七十一章 揚眉淡笑 朝堂廷堂沙場第六百八十六章 煙籠長安第六百七十八章 明日大難第四百三十三章 巾幗紅顏 爲誰紅塵一瞥第四百一十六章 斑斑青史 自能重見天日第五百七十章 殺機無形卻似無第五百三十二章 英雄本自重橫行第八百六十五章 氣塞西北何人劍第八百九十八章 肝膽相照人無雙第七章 小樓名梵雪 有女字靈芝第七百六十三章 林中見鹿第三百七十四章 刀藏笑 袖底花第三百一十六章 當無敵 萬軍破第四百八十八章 柔情千種 似你脈脈春風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風忽起青萍末第七百九十九章 赤火丹心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變始生第六百二十六章 塵世烈骨第五百八十四章 刀光劍影顯神兵第四百八十七章 帝王之心 當以仁德爲重第三百九十六章 紅蓮火 烈焰升第三百二十三章 決戰地 馬蹄霜第八百一十二章 紅顏不負眉間雪第五百二十六章 千秋大業半壺酒第一百七十九章 鷹隼試翼 風塵吸張第五百三十七章 漢軍遮斷生死路第三百零八章 黑鷹颶 漢之羽第三百七十二章 玉笛挽 人傾城第七十二章 雲山隔不斷 天外借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