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藥石無醫非是病

淮南王劉安一夜沒睡,整個王府便一夜不得安寧,長安城也驚擾了一夜。

當雨勢又一次停下來,東方晨曦微亮,幾個跌跌撞撞跑來報信的後院侍女 ,懷着巨大的喜悅告訴自家王爺,郡主已經回來了的時候,淮南王驚喜交集,放下了提在手中的劍。

苦等一夜沒有消息,劉安本來已經集合了府中所有剩餘的人,準備殺去長樂侯府,搜遍角角落落,也要把劉姝和元召找到。此前派去的人說元召沒有回府,可是找遍了長安,都沒有尋到一點兒蹤跡,難到他還能帶着姝兒飛了不成!

總算是回來了,淮南王一顆心放回肚子裡。簡單問過幾句,得知劉姝安然無恙,當下吩咐韋陀去傳令,讓劉健把所有人都撤回來。猶不放心,親自來到後面繡樓,見換了一身衣裙的女兒並沒受傷,只不過因爲淋了雨,鼻息有些沉重,只不過精神還好,臉上不減明媚之色。

安心之餘,瞥見她如玉皓腕間有一道烏青,一定就是被元召那小子挾持時所傷的了,不禁怒罵幾句,安慰她一定去尋那廝的晦氣,替她出氣。

卻見劉姝眉梢眼角掠過一絲不爲人知的羞怯,反而勸父王不必生氣,這次本來是一場誤會,都怪哥哥不好,無端惹出這些麻煩。如果因此影響到當前淮南與朝廷的大局,那就因小失大了。只要好好的撫卹府中死傷的護衛就好,昨夜之事,不宜大肆聲張。

淮南王拈鬚微笑,女兒的心胸不輸男子,向來大局觀極強,倒是向來懂得自己心思。見她神色間有些疲倦,怕她淋雨生病,連忙吩咐侍女好好伺候歇息,不要亂想,然後才下樓而去。

待到送父王走後,劉姝臉上的笑容隱去,全身鬆懈下來,把身邊的侍女全都打發出去,感到再沒有力氣支撐,躺倒鬆軟的睡榻間,用被子蒙了頭,昨夜的經歷涌上來,只覺臉頰發燒,全身滾燙,刻骨銘心,恍然如夢……!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淮南王終究還是打將上門來了。因爲,劉姝郡主病了,病的很重,已經五天了。延請名醫十幾個看過後,最後的會診結論是風寒入體太深,如果再有兩天吃藥無效的話,就藥石無醫,命在旦夕了!

元召帶着心虛,臉上陪笑,接待了氣勢洶洶的淮南王爺。自己欺負了人家的女兒,雖說事出有因,但這終究是理虧的事,他這幾天,想來想去,也沒有想出一個最好的辦法,不知道怎樣善後這件事才最合適。

這次見面不同上回,淮南王收起了那副和藹客氣的神情,呆板着臉,話語間也是冷冰冰。

“……是你讓姝兒淋了雨,才受了這麼重的風寒,你就是罪魁禍首!我不管你是什麼侯爺還是尚書令,今天你要是不給我一個交代,來來來,這就去未央宮找當今天子論理去!”

劉安並沒有提此事的起因,故意當做忘了是自己兒子的胡作非爲才引起來的。倒是直接就把劉姝的病因推給了元召,並且越說越氣,拉着元召的衣袖,就要去當殿面君。

聽到不是因爲那件事來興師問罪的,元召暗中長出了一口氣,話說,他現在還沒有想好怎麼辦呢!

“王爺且慢,先彆着急。她……額,郡主的病,到底是怎樣的情形,王爺可否詳細的說一下?我倒是略通些岐黃之術,說不定可以有些用處。呵呵。”

聽到元召這樣說,淮南王心中一鬆,停下了腳步,放開手。其實,這正是他這次來的目的,不過,他臉上並不動聲色,依然冷冷的看着元召。

劉姝郡主的病確實很重,自從那夜之後,就開始高燒不退,並且逐漸飲食不進,把劉安急得一夜之間頭髮都白了許多。始作俑者劉健,已經被他不知道打罵了多少次了。長安城中的名醫也請遍了,可是人人束手無策,都搖頭嘆息,說郡主病勢沉重,恐怕已經無力迴天了。

就在他急得不知道怎麼辦纔好的時候,謀主伍被在他耳邊提醒了一句。

“聽說長樂侯元召醫術無雙,當初以絕妙手段替竇太后復明雙眼,可謂通神!王爺何不請他來給郡主看看呢?”

一句話提醒夢中人,這件事劉安在淮南的時候也曾經聽說,當時還派人詳細的瞭解過,對世間有這樣的醫術讚歎了許久。

“可是,淮南王府與他剛剛發生了那樣的事,再去請他來醫治,此人恐怕不會答應的吧?唉!都怪你這個逆子!”

淮南王又狠狠的瞪了小心翼翼侍立一旁的劉健一眼,早知今日,何必當初!這位世子最近滿臉是傷,早已經習慣了這種打罵,自知理虧唯唯喏喏,不敢說一句話。

“這一點,王爺倒不必擔心。據我的觀察,那位小侯爺卻也是個性情中人,雖然此前發生了那樣的誤會,但只要王爺真心去請,救人性命這樣的事,他一定會答應的。王爺去時,可如此這般……。”

聽了自己謀主的話,劉安略微使了點小手段,掠過前次事情不提,上來就直接興師問罪,果然見效。見元召答應去醫治,他冷哼了一聲,頭前在護衛們的簇擁下,打馬回府。

元召並不耽擱,略微收拾一下,對侯府衆人說聲不必擔心,便隨後跟來。

管家元一及崔弘、冷家姐妹等雖然感覺到小侯爺這幾天有些古怪,卻也沒往別處去想。只當是他最近新任了朝廷官員,事務繁忙所致。

驟雨初歇,深秋微寒,一路行來,見連日大雨導致的路邊積水甚深。有些住在低窪處的人家,家裡進了不少水,趁着這點兒空隙,在加緊的排水防澇。

新任的長安令大人,一早就領着全部府衙中人出來了, 勤勉的在幾處受災點巡查,不時的親自動手幫助百姓擡起沉重的家中雜物,卻堪稱是一個好官。

正在忙碌間,遠遠的見一匹馬從大街轉角拐出來,正向這邊走過,他眼睛一亮,站起身來,臉帶笑意,早早的拱手爲禮。

“小侯爺,多日不見,這麼早是要出城回長樂塬嗎?呵呵!”

元召連忙甩鐙離鞍,跳下馬來,挽了他手臂,帶了尊重之情說道:“姚公,辛苦了!雖然民情爲重,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要記住,有了一副好身板,才能爲國爲民做更多的事。”

原來,這位新進任命的長安令,正是曾經在府衙任職的姚尚。姚尚今年已經四十六歲了,可謂大器晚成。他與元召是老相識,兩人年紀相差了三十多歲。按說,一個少年對年長者當面說這樣帶了撫慰性質的話,是有些不妥當的,然而,姚尚聽在耳中,感受卻是不同。

長安令,帝都最高長官,看似是一個風光無限的職位,卻也是一個最不好乾的位置,在這個官位上待過的官員,都會明白其中的辛苦。

當初汲黯卸任之後,接替他的是丞相田玢推薦的人。可是,那個倒黴蛋,白白的送給了武安侯兩千兩金子,板凳還沒坐熱呢,就遇上了“玄武街事件”,在長樂侯元召與勳貴集團的鬥爭中,做了可憐的犧牲品。

然後,在元召的舉薦下,皇帝大筆一揮,三個月前,姚尚從普通的府吏一躍而成了正式的長安府衙正堂。

這件事,也曾經引起過一陣熱議,作爲朝廷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典範,給許多普通的低層吏員樹立了很大的信心。而姚尚也不負所望,憑着多年來對長安城方方面面的熟悉,短短几個月時間內,改善了許多積弊,在百姓中間樹立起了良好的官聲。

汲黯以“嚴”治,姚尚以“仁”治,兩人前後相承,都把長安治理得井井有條。史稱“汲、姚二公,俱爲能吏。”

元召一向對他們這些真正爲民的官員禮敬有加,他說的關心之語,不帶一點敷衍,出於至誠,姚尚自是心知。

兩人就在路邊說了幾句,長安城內澇災尚且如此,其餘地方的嚴重可想而知。如果老天繼續雨勢不住的話,大災將成,形勢十分嚴峻。

分別之後,元召一路沉思,前幾日各地已經有多處郡縣報上來災情,大江大河決口處甚多。皇帝已經派出了十幾路巡查使奔赴天下,瞭解真實的受災情況,以便朝廷做出應對。

由於傳訊手段的落後,想必是路途難行,還遲遲沒有一處傳回來消息。看來,秋後的災民潮是避免不了的了,有必要提醒皇帝,現在就要開始早做準備了,以免出現流民動亂的局面。

馬蹄停住,元召擡頭看時,淮南王府已經到了。在府門外領着人等候他的是那位布衣先生伍被。本來這是世子劉健的差事,可是滿臉是傷的王世子打死都不會以這副尊容見元召的。

彼此簡單見禮,閒話不再多敘,府中人都知道王爺已經急得冒火了,連忙領着元召直接就來到後院郡主繡樓下,自有貼身侍女領着他上去。

元召隨着進來,並不去看冷着臉坐在一旁的淮南王。閨房錦繡,暗香襲人,卻正是似曾相識的伊人氣息,想起那夜,他心中一蕩。擡頭時,微風吹拂起碧紗帳,與自己已經有過肌膚之親的女子,美眸輕闔,容顏憔悴。不由得微微嘆息了一聲……。

第六百九十一章 步步殺局第三百七十五章 當年少 在天涯第五百零一章 報國忠烈不惜身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起雲涌 塞北長安第四百二十五章 策馬驚鴻 似你溫柔劍鋒第四百一十四章 系入詔獄 其中多少冤魂第七百七十七章 琅琊又別第六百零二章 千重兵戈第六百零五章 奪命追魂第三百五十章 三軍畢 將出塞第三百三十九章 遼東雪 塞上風第四百一十九章 龍在九天 大音處聽無形第四百二十一章 此心誰知 榮辱功名爲輕第三百二十四章 肝膽氣 摧鋒芒第三百八十章 傾城立 有佳人第五百九十九章 虎威喝斷小西山第三百二十二章 雪中刀 刀頭血第七百二十章 春雪飛煞第八百九十八章 肝膽相照人無雙第二百五十七章 俠骨原是女兒香第五十八章 臨敵莫行險 生死須臾間第五百五十八章 舊恨難消人成魔第八百七十六章 洗劍屠龍最英雄第三百八十章 傾城立 有佳人第三十二章 牛刀初小試 般若有大才第八百一十章 一枕黃粱驚夢斷第三十一章 風過長安肆 香飄梵雪樓第二百六十六章 陌路從此是劉郎第五百四十八章 塞上風塵埋殺機第七百九十六章 九門圍殺第六百九十八章 名將選擇第四章 天涯曾相隔 人生若初見第五十六章 禍福身所繫 長街風波起第六百一十七章 巾幗紅顏第七百三十章 仇人之恨第四百二十四章 天涯海角 爲誰深情不負第一百六十八章 烈焰焚火 天道好還第八百九十七章 長劍爲令字鏗鏘第二百四十八章 天馬西來明月中第七百九十六章 九門圍殺第七百零七章 天下爲棋第三章 青郊十里外 秋風酒意香第九百九十三章 星火傳日月第二百八十八章 臨危受命披戎甲第六百零四章 煞氣縱橫第四十七章 紅袖爲君舞 素衣挽風流第六百九十一章 步步殺局第五百四十七章 殺王奪命消怨恨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史斑駁 紅塵傳說第六百一十九章 漢廷繡衣第二百七十六章 回首長安煙雲暮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起上林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戰將起 勝負誰知第十五章 人間故夢裡 曾有暗花香七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五百七十八章 蘆葦灘前飛鳥驚第四百五十三章 長安新府 美人笑靨如花第四百五十八章 明月樓上 驕橫誰家子弟第四百三十一章 煌煌大漢 豈容小醜跳樑第六百九十九章 封喉之刃第七百八十三章 少年李陵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甲長安第五百六十四章 山高水闊青草長第三百九十二章 夜歸人 孤鴻影第九百九十四章 少年多熱血第三百一十一章 無缺劍 男兒膽第四百零二章 若許恩仇 也只淡若雲煙第三百四十八章 人如癡 心似海第六十四章 男兒何饒舌 一箭貫當胸第八百一十二章 紅顏不負眉間雪第四百三十一章 煌煌大漢 豈容小醜跳樑第六百四十八章 山河抉擇第八百三十二章 睥睨千軍我疏狂第六百零七章 劍拔弩張第三百九十一章 春秋義 熱血行第五百零一章 報國忠烈不惜身第三百四十章 白頭將 烈焰行第二百四十二章 畫屏深處起天瀾第七百八十六章 無形殺機第八百一十八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二百四十四章 天外更有天外天第五百二十二章 氣塞西北何人劍第二百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酒中刀第四百三十二章 手掌乾坤 必定不負卿意第七百七十三章 東海之鯊第四百八十章 大戰起時 千騎萬弩激發第三百六十二章 飛騎走 肝膽照第八百四十八章 劍如崑崙山勢傾第六十四章 男兒何饒舌 一箭貫當胸第六百零三章 風雷雲動第四百二十七章 今夜林中 拼得幾番死生第三百三十七章 山河間 留傳說第八百零二章 去留肝膽報崑崙第七百一十章 氣若山河第十三章 緣是他年因 豈知今日意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昭日月第五百二十章 策馬雙騎情切切第八百六十八章 擒王埋伏已十面第七百六十三章 林中見鹿
第六百九十一章 步步殺局第三百七十五章 當年少 在天涯第五百零一章 報國忠烈不惜身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起雲涌 塞北長安第四百二十五章 策馬驚鴻 似你溫柔劍鋒第四百一十四章 系入詔獄 其中多少冤魂第七百七十七章 琅琊又別第六百零二章 千重兵戈第六百零五章 奪命追魂第三百五十章 三軍畢 將出塞第三百三十九章 遼東雪 塞上風第四百一十九章 龍在九天 大音處聽無形第四百二十一章 此心誰知 榮辱功名爲輕第三百二十四章 肝膽氣 摧鋒芒第三百八十章 傾城立 有佳人第五百九十九章 虎威喝斷小西山第三百二十二章 雪中刀 刀頭血第七百二十章 春雪飛煞第八百九十八章 肝膽相照人無雙第二百五十七章 俠骨原是女兒香第五十八章 臨敵莫行險 生死須臾間第五百五十八章 舊恨難消人成魔第八百七十六章 洗劍屠龍最英雄第三百八十章 傾城立 有佳人第三十二章 牛刀初小試 般若有大才第八百一十章 一枕黃粱驚夢斷第三十一章 風過長安肆 香飄梵雪樓第二百六十六章 陌路從此是劉郎第五百四十八章 塞上風塵埋殺機第七百九十六章 九門圍殺第六百九十八章 名將選擇第四章 天涯曾相隔 人生若初見第五十六章 禍福身所繫 長街風波起第六百一十七章 巾幗紅顏第七百三十章 仇人之恨第四百二十四章 天涯海角 爲誰深情不負第一百六十八章 烈焰焚火 天道好還第八百九十七章 長劍爲令字鏗鏘第二百四十八章 天馬西來明月中第七百九十六章 九門圍殺第七百零七章 天下爲棋第三章 青郊十里外 秋風酒意香第九百九十三章 星火傳日月第二百八十八章 臨危受命披戎甲第六百零四章 煞氣縱橫第四十七章 紅袖爲君舞 素衣挽風流第六百九十一章 步步殺局第五百四十七章 殺王奪命消怨恨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史斑駁 紅塵傳說第六百一十九章 漢廷繡衣第二百七十六章 回首長安煙雲暮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起上林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戰將起 勝負誰知第十五章 人間故夢裡 曾有暗花香七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五百七十八章 蘆葦灘前飛鳥驚第四百五十三章 長安新府 美人笑靨如花第四百五十八章 明月樓上 驕橫誰家子弟第四百三十一章 煌煌大漢 豈容小醜跳樑第六百九十九章 封喉之刃第七百八十三章 少年李陵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甲長安第五百六十四章 山高水闊青草長第三百九十二章 夜歸人 孤鴻影第九百九十四章 少年多熱血第三百一十一章 無缺劍 男兒膽第四百零二章 若許恩仇 也只淡若雲煙第三百四十八章 人如癡 心似海第六十四章 男兒何饒舌 一箭貫當胸第八百一十二章 紅顏不負眉間雪第四百三十一章 煌煌大漢 豈容小醜跳樑第六百四十八章 山河抉擇第八百三十二章 睥睨千軍我疏狂第六百零七章 劍拔弩張第三百九十一章 春秋義 熱血行第五百零一章 報國忠烈不惜身第三百四十章 白頭將 烈焰行第二百四十二章 畫屏深處起天瀾第七百八十六章 無形殺機第八百一十八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二百四十四章 天外更有天外天第五百二十二章 氣塞西北何人劍第二百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酒中刀第四百三十二章 手掌乾坤 必定不負卿意第七百七十三章 東海之鯊第四百八十章 大戰起時 千騎萬弩激發第三百六十二章 飛騎走 肝膽照第八百四十八章 劍如崑崙山勢傾第六十四章 男兒何饒舌 一箭貫當胸第六百零三章 風雷雲動第四百二十七章 今夜林中 拼得幾番死生第三百三十七章 山河間 留傳說第八百零二章 去留肝膽報崑崙第七百一十章 氣若山河第十三章 緣是他年因 豈知今日意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昭日月第五百二十章 策馬雙騎情切切第八百六十八章 擒王埋伏已十面第七百六十三章 林中見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