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六章 接受談判(八)

送走了海因裡希親王之後,秦錚立刻來到夏博海的辦公室,將海因裡希提供的消息向夏博海進行彙報。

夏博海聽了秦錚的講說之後,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應該說在這次談判之前,華東政府上下對這次談判都是充滿信心的,畢竟日本、俄國都在軍事上基本徹底失利,沒有什麼可以和華東政府討價還價的本錢,而英法兩國,華東政府對其的判斷是不大可能主動干涉,畢竟亞洲太遠,而且兩國在歐洲還有一攤子事。但德國的情報顯示,英法兩國的行動,顯然是華東政府沒有預料到的。

夏博海沉思了一下,道:“老秦,你認爲海因裡希所說的,可能性有多大?”

秦錚道:“老夏,我認爲現在研究可能性的問題,己經沒有意義了,底於50%,高於50%有多大的區別,當然我也想過,這不能排除這是英法兩國故意設計的一個套,有些通過德國將如果是因爲戰爭賠款問題導致談判破裂,英法兩國就會聯合出兵介入這場遠東戰爭的信息傳遞給我們,就是要迫使我們放棄賠款的要求,但我們現在必須要將這個情報視爲英法兩國的決意,並確定在這種情況下,是否還堅持要求日本、俄國支付戰爭賠款。所以我建議我們馬上開工作會議,協商這仵事情。”

夏博海點了點頭,道:“你說的對,不過現在老肖和諸亞平正在前線視察,這件事情關係重大,而且我們一但決定堅持要求賠款,就很有可能會面臨和英法兩國的戰爭,因此這一次的會議必須要有老肖和諸亞平參加才行。”

工作組的成員一共有8人,平時也不是每次會議都到齊,少1、2個人也能開,但這一次的討論事情太重要了,因此必須要8個人都聚齊才行,秦錚道:“那麼要不要讓老肖和諸亞平放棄視察的行程,馬上趕回來?”

夏博海道:“那到不用,也不差這幾天,談判的代表團纔剛出發幾天,離美國還遠着呢?我們也不必急於一時,就讓他們完成視察之後再說,以免對前線的部隊造成影響。”

秦錚也明白,高級官員到前線去視察,其實是鼓舞軍心士氣的一種方式,有時還會給立功的戰士發獎章以示激勵全軍,而如果冒然終止視察,不僅僅會對部隊士氣造成打擊,還會造成軍心動盪,畢竟終止視察肯定是有重大的事情發生,因此不到萬不得己,最好不要終止預定好的視察行動。

肖建軍作爲軍事委員會委員,但直到現在才安排前線視察的行程,也是由於前段時間華東政府的事情太多,根本不容他長時間的離開青島。直到進入12月份,東北地區的戰爭基本吿一段落,而華東政府的事情也沒有那麼多了,肖建軍才安排到前線視察的行程,卻沒有想到又有意外事情發生。不過正如夏博海所說,這件事情雖然關係重大,但確實不是急於一時,完全可以等肖建軍和諸亞平完成視察行程之後再討論。

夏博海又道:“不過這件事情可以先讓他們知道,並且正好利用這幾天,可以好好考慮一下,這樣開會的時候,能有比較成熟的思想。”

秦錚點點頭,道:“這樣也好。”

――――――――分割線―――――――――分割線――――――――

肖建軍和諸亞平是在8天以後纔回到青島,這時工作組的8個人也都到齊了,於是夏博海招集衆人,正式開會討論談判的事宜。

夏博海首先道:“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我就不多廢語了,我的意見也很簡單,如果英法兩國聯合出兵介入這場戰爭,我們能不能打贏?如果可以,我們當然要堅持賠款,如果不能,那麼也就不要硬撐下去了,老老實實的放棄賠款算了。”

肖建軍首先道:“如果只是從軍事上說,我認爲我們完全有把握打贏,即使是英法兩國參戰,即使是他們能夠出動20艘戰列艦。”

夏博海點了點頭,道:“老肖,能夠說得更詳細一點嗎?”

肖建軍顯然是做了充足的功課,道:“有關於英法兩國參戰的預案,其實在我們參戰之前,軍委就做過預案,只是當時不知道東北的戰場會打得怎麼樣,因此這個預案只有參考價值,不過現在可以確定,日本、俄國的軍事力量基本被我們打殘了,現在可以確認,我們只能對應英法兩國的軍隊就行了。由於距離的因素,英法兩國不可能出動大規模的陸軍到遠東參戰,必然會是以海軍爲主,陸軍部份只能由俄國、日本付責,這個等一會再說,但這就要求英法兩國的海軍必須擊敗我們的海軍,奪取制海權,那麼英法兩國的海軍獲必須有壓倒性的優勢,德國提供的情報,英法兩國會出動20艘以上的戰列艦,我認爲是可信的,畢竟英法兩國的戰列艦加起來總計超過了60艘,而且20艘戰列艦,在這個時代確實超過了除英國之外的任何一個國家的戰列艦數量。如果我是這場戰爭的制定者,也會做出同樣的決策。”

“不過英法兩國這次顯然是失策了,因爲我們的海軍,不能用這個時代的海軍標準來衡量。我們的5艘穿越軍艦目前的狀態都還不錯,可以參加戰鬥,而且*、*的數量也在7成左右,因此不要說是20艘戰列艦,就是來了40艘戰列艦,我也有足夠的把握將他們會部殲滅。而一但殲滅了英法艦隊,日本、俄國還有什麼依仗,那時我們甚致還可以提高賠款的要價。不過這5艘穿越軍艦是我們最大的底氣,而這一戰之後,就算不將所有的*、炮彈全部打光,也所剩無幾了,以後就只能靠我們自己的艦隊作戰了。”

夏博海道:“這到沒問題,如果我們能夠重創英法艦隊,那麼這個威攝力就大去了,恐怕沒有那個國家再敢輕易和我們開戰了。”

秦錚道:“這一次戰爭,我們又俘虜了不少軍艦,光是戰列艦就有近10艘,因此戰爭結束之後,要不了幾年我們就可以建立一支以這個時代的標準也是強大的艦隊,而且我們自己的造船工業己有了長足的發展,完全可以自建軍艦,完全可以保護自己。”

肖建軍道:“那就好,下面我在說說我預想的下一步針對日本、俄國的作戰計劃,現在日軍參戰的軍隊大部份都被我們殲滅,剩下的少數也都駐守在朝鮮半島,而且制海權己經被我們控制,日軍根本就無法回去。而根據我們得到的消息,日本正在國內徵召士兵,組建軍隊,但這些士兵的訓練能力和實戰經驗都不足,另外現在日本國內的經濟極爲困難,因此我認爲這些新士兵的訓練質量也難以保證,我建議我們下一步可以考慮在談判破裂之後,在日本登陸,軍隊不用太多,4-5個師就夠了,只在日本的沿海地區活動就行,燒殺搶掠,幹什麼都行,而且這樣可以得到海軍的保護,根本不用怕日本的軍隊,而日本經濟發達的城市都位於沿海地區,我們這樣一鬧,日本肯定受不了,只能老老實實的受我們擺佈,我們要多少賠款,日本就只能給多少。”

徐濟超道:“在日本本地去燒殺搶掠,在國際輿上不太好吧。”

肖建軍道:“這個就由政府取捨吧,軍隊聽指揮就是了。”

夏博海道:“這個先不討論,俄國那邊呢?俄國可不是日本,他們在歐洲方面還有大量軍隊,就是再拉5、60萬軍隊到遠東來,也並不廢力。”

肖建軍道:“俄國確實有足夠的兵力,但一來是距離太遠,二來俄國在歐洲方向還要保持足夠的軍隊,因此5、60萬是不可能的,最多2、30萬吧,當然這只是數字問題,俄國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在遠東地區沒有立足點,數十萬軍隊如果不能依附一個大城市,在後勤方面的壓力將會相當大,而現在俄國的經濟也並不怎麼好,一但談判破裂,我們首先要儘快收復瀋陽,殲滅瀋陽的俄軍,然後將主力調動北上,進攻滿洲里,將俄軍徹底趕出中國境內,然後在滿洲里一帶佈置防線,以逸待勞,並可以適時沿鐵路線出去,與裝甲列車協同作戰,而且由於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運輸能力有限,俄國只能採取添油戰術,我們完全採用短促出擊戰術,攻擊俄軍,我認爲有兩個軍就足夠了,而另一個軍則可以由海參崴出發,進攻烏蘇里江流域,俄國在這一帶的兵力十分薄弱,根本不可能是我們的對手,等我們收復了烏蘇里江流域之後,看俄國還能不能穩得住。”

秦錚道:“現瀋陽駐守有30萬俄軍,要攻下瀋陽,殲滅俄軍恐怕是並不容易吧。”

肖建軍道:“我己經命令第二軍的軍長邱亞輝制定進攻瀋陽的作戰計劃,他到有幾分信心,過幾天作戰計劃制定出來以後,我們就知道了。軍事上面的計劃,我就考慮了這些,並且有充份的自倚,但我們是否還有足夠支持戰爭的資金和物資,這就不是我考慮的範圍了。”

第一二二章 學校第四二三章 進攻北京(二)第五二零章 穆棱河之戰(十六)第二二二章 青島戰役(六)第四六九章 迎擊俄軍(六)第二七七章 中立(一)第五十章 上海新區(三)第四七九章 統一商界(一)第四五九章 圍殲日軍(三)第五五九章 美國(二)第三四三章 李鴻章之死(四)第三一八章 海參崴(一)第二二六章 青島戰役(十)第一三六章 海軍假期(七)第六三五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七)第五六四章 美國(七)第一五四章 回師第五一一章 清廷招撫(八)第九十一章 青州之亂(四)第二十六章 夜話(上)第四十二章 艦隊出發第二四二章 王家寨(四)第十八章 接管濟南(十一)第一七四章 南洋鉅富(上)第四二六章 停戰期(七)第七二三章 歸國(三)第四十八章 錦州之戰(六)第六五二章 撤僑(四)第六五七章 遠東遠征軍(四)第二零四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十)第六十四章 德國使團(四)第三五零章 上海警戒(三)第五九二章 上海租界(四)第四二一章 停戰期(二)第七十五章 規劃(一)第一三六章 外調(十)第二九零章 漁人行動(二)第二十五章 責任問題第一八三章 護僑行動(五)第四四八章 外交斡旋(五)第三二五章 海參崴(八)第四七一章 迎擊俄軍(八)第一四七章 徳國之行(四)第五八二章 張作霖歸附(上)第五零六章 清廷招撫(三)第二八零章 五人會議(四)第二四七章 王家寨(九)第五二九章 攻佔哈爾濱(四)第四二九章 撤軍第四八七章 登陸作戰(八)第六九八章 求和(五)第一九三章 訪問英法(四)第一章 收關行動(一)第二十九章 市長上任(一)第三二九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一八八 船上的屌絲第二二七章 後續影響(二)第六九二章 再度出擊(三)第四二五章 進攻北京(四)第三十四章 換裝(上)第六零四章 東北戰事再起(一)第三九九章 談判(七)第七二四章 歸國(四)第六六一章 臺灣海峽之戰(二)第一零九章 造艦(四)第一四四章 訪問(四)第六一六章 皇帝與太后(下)第一七六章 南下上海(六)第四零四章 旅順攻略(一)第二二八章 各方反應(二)第一一三章 秋收行動(二)第三四七章 歐洲危機(四)第三九六章 談判(四)第二三三章 訪日艦隊(四)第三四零章 李鴻章來訪(十七)第三三七章 李鴻章來訪(十四)第四四八章 外交斡旋(五)第十五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二)第五七五章 力排衆議第一三四章 外調(八)第五八六章 隔空交手(二)第九十九章 天津租界(六)第五九九章 聯合遠東遠征軍(上)第二十一章 接管濟南(十四)第三七三章 上海(一)第三一二章 備戰(六)第三九二章 新聞發佈會(六)第五一七章 叛逃第四零七章 旅順攻略(四)第三六七章 餘波未平(四)第五十五章 艦隊匯合(三)第二八七章 全面展開(二)第六六二章 臺灣海峽之戰(三)第一三一章 海軍假期(二)第七百章 求和(七)第六十二章 大沽口會議(三)第四五八章 圍殲日軍(二)第七一九章 上海談判(六)第六七八章 大獲全勝(九)第三四七章 歐洲危機(四)
第一二二章 學校第四二三章 進攻北京(二)第五二零章 穆棱河之戰(十六)第二二二章 青島戰役(六)第四六九章 迎擊俄軍(六)第二七七章 中立(一)第五十章 上海新區(三)第四七九章 統一商界(一)第四五九章 圍殲日軍(三)第五五九章 美國(二)第三四三章 李鴻章之死(四)第三一八章 海參崴(一)第二二六章 青島戰役(十)第一三六章 海軍假期(七)第六三五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七)第五六四章 美國(七)第一五四章 回師第五一一章 清廷招撫(八)第九十一章 青州之亂(四)第二十六章 夜話(上)第四十二章 艦隊出發第二四二章 王家寨(四)第十八章 接管濟南(十一)第一七四章 南洋鉅富(上)第四二六章 停戰期(七)第七二三章 歸國(三)第四十八章 錦州之戰(六)第六五二章 撤僑(四)第六五七章 遠東遠征軍(四)第二零四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十)第六十四章 德國使團(四)第三五零章 上海警戒(三)第五九二章 上海租界(四)第四二一章 停戰期(二)第七十五章 規劃(一)第一三六章 外調(十)第二九零章 漁人行動(二)第二十五章 責任問題第一八三章 護僑行動(五)第四四八章 外交斡旋(五)第三二五章 海參崴(八)第四七一章 迎擊俄軍(八)第一四七章 徳國之行(四)第五八二章 張作霖歸附(上)第五零六章 清廷招撫(三)第二八零章 五人會議(四)第二四七章 王家寨(九)第五二九章 攻佔哈爾濱(四)第四二九章 撤軍第四八七章 登陸作戰(八)第六九八章 求和(五)第一九三章 訪問英法(四)第一章 收關行動(一)第二十九章 市長上任(一)第三二九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一八八 船上的屌絲第二二七章 後續影響(二)第六九二章 再度出擊(三)第四二五章 進攻北京(四)第三十四章 換裝(上)第六零四章 東北戰事再起(一)第三九九章 談判(七)第七二四章 歸國(四)第六六一章 臺灣海峽之戰(二)第一零九章 造艦(四)第一四四章 訪問(四)第六一六章 皇帝與太后(下)第一七六章 南下上海(六)第四零四章 旅順攻略(一)第二二八章 各方反應(二)第一一三章 秋收行動(二)第三四七章 歐洲危機(四)第三九六章 談判(四)第二三三章 訪日艦隊(四)第三四零章 李鴻章來訪(十七)第三三七章 李鴻章來訪(十四)第四四八章 外交斡旋(五)第十五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二)第五七五章 力排衆議第一三四章 外調(八)第五八六章 隔空交手(二)第九十九章 天津租界(六)第五九九章 聯合遠東遠征軍(上)第二十一章 接管濟南(十四)第三七三章 上海(一)第三一二章 備戰(六)第三九二章 新聞發佈會(六)第五一七章 叛逃第四零七章 旅順攻略(四)第三六七章 餘波未平(四)第五十五章 艦隊匯合(三)第二八七章 全面展開(二)第六六二章 臺灣海峽之戰(三)第一三一章 海軍假期(二)第七百章 求和(七)第六十二章 大沽口會議(三)第四五八章 圍殲日軍(二)第七一九章 上海談判(六)第六七八章 大獲全勝(九)第三四七章 歐洲危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