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六)

“轟轟轟轟!”

紅蓮教軍的陣地立刻被一片爆炸覆蓋,兩翼的人民軍炮兵以最快的射擊速度,在短短1、2分鐘內,至少發射了15發,有的操熟練的迫擊炮,甚至達到20發,在這樣急促密集的火力打擊之下,共計傾斜的炮彈超過300發,而在爆炸覆蓋的範圍內,幾乎每一寸土地都被爆炸翻過一遍,而人員更是十不存一。

等這一輪炮擊結束之後,紅蓮教軍的整個指揮中樞,連同那些裝神弄鬼做法事的人,幾乎全是非死既傷,留下屍橫遍野一地。

而指揮中樞被毀,大大的動搖了紅蓮教軍的士氣,除了少數信仰堅定,或者說是被紅蓮教洗腦比較徹底的人之外,其他人基本都開始動搖起來,畢竟那些法師都抵擋不住炮火的轟擊,誰還會再相信所謂的神功可以保護自己不受槍炮的傷害。

結果紅蓮教軍的軍心迅速崩潰,本來紅蓮教軍的進攻雖然不算是氣勢如虹,但也算是攻勢如潮,但幾乎就是在一瞬之間,大部份進攻的紅蓮教軍士兵都停了下來,茫然無措,很快就退了回去,只有少數士兵還在進攻,但在人民軍的密集火力打擊下,很快就倒在衝鋒的途中。

時間不長,紅蓮教軍就全線轍退了,而且敗退得極爲混亂,人們互相沖撞踐踏,還有些受傷倒地的士兵都被撤退的敗軍肆意的踩踏,又造成了不少傷亡。

如果在這個時候,人民軍發動追擊,足可以給紅蓮教軍造成沉重打擊,傷亡至少過半,而且還能抓獲大量的俘虜,但羅嶽未下令追擊,一來羅嶽是並不想多製造殺傷,二來現在人民軍的人數不多,雖然憑着強大的火,可以擊敗紅蓮教的大軍,但如果抓獲的俘虜太多,現在也不好管理,而且一但追擊,就會將紅蓮教軍徹底打散,殘兵敗將四散奔逃,散落各地,爲害四方,因此還不如不追擊,讓紅蓮教軍都逃回到六安城裡去,這樣人民軍的增援部隊到達之後,可以將其集中殲滅在六安城中。

另外這一次戰鬥的勝利,可以戳穿紅蓮教的功法神話,並極大的打擊紅蓮教軍的軍心士兵,作戰的目地也已經達到了,就沒有必要再節外生枝。

紅蓮教軍退回六安城之後,查點人數,損失竟達3000餘人,另外還有近4000人受傷,戰鬥減員超過6000人,達到軍隊的兩成以上,這還是人民軍在獲勝之後沒有追擊的結果。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一役中,紅蓮教軍的高層幾乎全部喪命,留在六安城中主持大局的只有幾個壇主、香主,威望權勢都不足以服從,而且逃回城裡的士兵也都被人民軍強大的火力嚇破了膽,根本不敢再和人民軍交戰了。

結果幾個香主商議之後,最終決定放棄六安州,撤回穎州府去和紅蓮教軍的總部匯合,於是就在第二天,幾個香主帶領軍隊,撤出了六安州城,向穎州府進發。

紅蓮教軍的行動很快就被人民軍的偵察兵發現,立刻回報給羅嶽。這個消息也讓羅嶽有些意外,沒想到就這一戰紅蓮教軍就撤退了,雖然昨天一戰,紅蓮教軍的損失不小,但城中至少也還有2萬以上的兵力,而且又有城牆可以做爲依託,因此紅蓮教軍如果要堅守六安州的話,還是可以堅守幾天的。

雖然在上一戰中,人民軍取得了少有的零傷亡勝利,但也僅僅只俘虜了不到200名紅蓮教軍的士兵,不過羅嶽還是打算,等上海來的增援部隊到了,再向六安州發動進攻,畢竟現在他手頭上的兵力太少了,並不適合打攻堅戰。但現在紅蓮教軍主要撤出了六安州城,羅嶽當然也不會客氣,立刻下令進駐六安州,在城內駐紮。同時又派人通知安置營,抽調一批人手到六安州來,協助人民軍管理。

三天之後,一個團的人民軍部隊匯同1600餘名災民到達六安州,同時還攜帶來了大量的物資。團長是姜海東,也是海軍陸戰隊中的王牌部隊,本來是留在上海,做爲機動兵力使用,現在被派來增援羅嶽,而災民是由2個營區及3支保安隊組成,不僅負責維六安州的秩序,而且還要擔負爲人民軍運送物資的任務。

當然,在等候的時間裡,羅嶽也沒有閒着,向駐河南的西北軍區發出調令,要求西北軍區派遣一個師的兵力,從河南進入穎州府,準備協助自已,圍剿紅蓮教的軍隊。羅嶽制定的計劃是,等援軍到達以後,由六安州進軍,一路北進,將紅蓮教軍全部趕回穎州府,然後和西北軍區的增援部隊匯合,對紅蓮教的軍隊進行圍殲。同時又向鳳陽安置營下令,調幾艘軍艦過來參戰。因爲穎州府位於穎水西岸,而穎水是淮河的支流,因此這次救災使用的巡邏艇可以直接通達穎州。

援軍到了,羅嶽也十分高興,將六安州城進行了安排,並且還留下一個營的軍隊駐守,然後和姜海東一起,帶領共計4個營的軍隊,離開六安州,向穎州府進發。

從六安州撤出的紅蓮教軍這時正在淮河岸邊的霍丘縣駐紮,在紅蓮教軍進攻六安州時,曾在淮河上搭建了一座浮橋,但紅蓮教軍從六安州撤出時,攜帶了大量從六安州掠奪的物資,要確保這些物資先運過淮河,但浮橋的承載量有限,物資運送的速度很慢,有不少物資還必須從馬車上卸下來,由人力先運過去,這樣一來自然就擱誤了時間,因此軍隊也只能先在這裡等着。

而見人民軍殺到,紅蓮教軍也只能堅守在霍丘縣城裡,準備抵擋人民軍的進攻,爲物資運送爭取時間。

不過上次羅嶽是由於自己的兵力不足,才放過紅蓮教軍,而現在自己手頭的兵力己多了一倍,同時背後還有六安州城所倚,當然就不會再放過這一支紅蓮教軍了,同時羅嶽也收到報告,從鳳陽府災民安置營派來的兩艘大型巡邏艇,兩艘中型巡邏艇組成的艇隊都已經到達了壽州,距離霍丘縣只有不15公里的路程。

收到報告之後,羅嶽立刻下令,命艦隊向霍丘縣河段進發,並摧毀架設在淮河上的浮橋,然後沿江列陣,準備攔截紅蓮教軍的敗軍。

隨後羅嶽又下令,命姜海東帶來兩個營分別繞過霍丘縣,在東西兩側佈置陣地,以防紅蓮教軍逃出霍丘縣之後,向東西兩側散逃,這樣就迫使紅蓮教軍只能向淮河方向逃竄,人民軍就可以順勢藉助淮河,殲滅這股紅蓮教軍。

佈置之後,羅嶽率領帶下的兩個營軍隊,向霍丘縣發動進攻。

姜海東帶來的這個團中,有一個100迫擊炮營,共計有12門100迫擊炮,這也是威力最大的迫擊炮,在陣前架好,向霍丘縣的城牆發動轟擊。

霍丘只是一個小縣城,城牆除了城樓段,其他部份都是土坯,而且因年久失修,還有不少城牆段都已損壞了,因此根本就扛不住100迫擊炮的轟擊,幾輪炮擊之後城牆被轟開了3個缺口,城樓也被炮擊炸燬,城門被炸開,守城的士兵傷死無數,其他的紅蓮教士兵見了,那裡還敢再留在城牆上守衛,頓時都逃下了城牆,人民軍也迅速跟進,從炮火打開的缺口中,殺入城中。

這時霍丘城裡還有2萬餘紅蓮教軍,雖然己被人民軍突入城中,但這時雙方卻是短兵相接,可以進行近身作戰,而且這也原本是紅蓮教軍最希望的作戰模式。

人民軍的威名、戰績,紅蓮教的高層人員也都知道一二,不過在他們看來,人民軍雖然火器犀利,但在他們的觀念中,火器不利於近戰,因此只要能夠扛住人民軍前幾輪的火力打擊,突進到人民軍的近前,和人民軍進行近身作戰,就可以擊敗人民軍了,上次大頂崗之戰,紅蓮教軍就是這個作戰思路,只是沒想到人民軍的火力太猛太強,根本就不給紅蓮教軍突到近前的機會。

但現在紅蓮教軍一直期待的機會居然真的出現了,因此有不少紅蓮教軍的士兵也都精神大振,紛紛舉起刀槍,向人民軍衝殺過來。

那知雙方一接戰,紅蓮教軍才知道,即使是近身作戰,自己也沒有什麼機會,一來是人民軍的戰術素養遠遠高於紅蓮教軍,他們迅速組成以班爲作戰單位,互相協作配合,並充份利用城市內空四狹小的環境特點,在局部形成雙方勢均力敵,甚致是以多打少的優勢,而紅蓮教軍的人數雖多,但卻是烏合之衆,全無章法,反而發揮不了自已的人數優勢。

二來既使是在近戰中,人民軍仍然有不少有用的武器,96式連發手槍、手**等,均在近戰中發揮重要作用;而且既使是白刃作戰,人民軍的戰士也絲毫不遜色於紅蓮教軍的士兵,因此戰鬥在霍丘縣城內展開之後,紅蓮教軍仍然不敵人民軍,而且反而被人民軍殺得節節敗退,屍橫遍地,血流成渠,最後被人民軍殺得退出了霍丘縣城,而城外東西兩側均有人民軍佈置好的陣地攔截,根本就殺不過去,紅蓮教軍只能向淮河方向敗退。

第四零三章 談判破裂(四)第四八七章 激烈博弈(一)第四零四章 談判破裂(五)第四十一章 勝利第五六四章 陰謀(二)第一五三章 徳國之行(十)第七十七章 水災(二)第十九章 自沉第一二七章 外調(一)第八十四章 造艦競標(一)第一六五章 慶賀大會(三)第一六六章 新艦下水(二)第五二七章 攻佔哈爾濱(二)第四二五章 進攻北京(四)第四十六章 天津分治(四)第三十章 市長上任(二)第一二零章 晚餐(上)第五一四章 清廷招撫(十一)第五十六章 上海新區(九)第六六九章 臺灣海峽之戰(十)第四十六章 錦州之戰(四)第二六八章 根據地(十)第六零三章 應對計劃(三)第五三九章 美國調停(上)第七一二章 日本屈服(上)第二三七章 作戰計劃(五)第二四八章 王家寨(十)第九十章 青州之亂(三)第五八四章 張作霖歸附(三)第七三零章 決策(四)第三五四章 徳國特使(二)第二四七章 第一家族(六)第一三零章 外調(四)第一五一章 上任(五)第九十六章 青州之亂(九)第三十三章 市長上任(五)第四三七章 政客(二)第五三九章 聯合軍演(四)第五一五章 穆棱河之戰(十一)第五四七章 鎮南浦登陸(七)第十二章 五年規劃(三)第四十九章 上海新區(二)第四十三章 錦州之戰(一)第三九六章 談判(四)第六八一章 結束戰爭(二)第二三六章 作戰計劃(四)第一八九章 德國海軍戰略(七)第二四零章 教育(上)第三三八章 工業成就(四)第一五二章 新農村建設(三)第五四六章 土地改革(一)第二七六章 戰爭開始(五)第四零八章 北京攻略(四)第四章 收關行動(四)第三六零章 徳國特使(八)第四百章 談判破裂(一)第四三零章 進攻北京(九)第三三零章 李鴻章來訪(七)第五六四章 陰謀(二)第二三零章 各方反應(四)第五三八章 聯合軍演(三)第一五三章 新農村建設(四)第五五五章 土地改革(十)第三十二章 襲擊(下)第四一七章 北京攻略(十三)第三八零章 足球比賽(一)第一四一章 上海新區(五)第一五七章 訪徳使團(四)第二十五章 責任問題第五三五章 土地政策(三)第六四二章 日本本土作戰(二)第六九九章 求和(六)第五四五章 鎮南浦登陸(五)第四零九章 北京攻略(五)第六四九章 撤僑(一)第五九五章 上海租界(七)第一二八章 電報(下)第二四五章 天誅(二)第三十四章 導彈戰術(上)第二二三章 清廷求和(六)第六七五章 大獲全勝(六)第十三章 怪異的軍艦第一八六章 德國海軍戰略(四)第七零八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二五八章 公審大會(三)第二一七章 外交之爭(下)第一八五章 護僑行動(七)第二八六章 全面展開(一)第五三七章 聯合軍演(二)第三八三章 足球比賽(四)第二零二章 蒙古攻略(五)第五二二章 反圍剿(二)第五一二章 穆棱河之戰(八)第六零七章 西安之行(七)第二一六章 外交之爭(中)第二二二章 清廷求和(五)第九十二章 青州之亂(五)第五八七章 隔空交手(三)第一八零章 軍事交流(二)第六十九章 睡不着的人(三)
第四零三章 談判破裂(四)第四八七章 激烈博弈(一)第四零四章 談判破裂(五)第四十一章 勝利第五六四章 陰謀(二)第一五三章 徳國之行(十)第七十七章 水災(二)第十九章 自沉第一二七章 外調(一)第八十四章 造艦競標(一)第一六五章 慶賀大會(三)第一六六章 新艦下水(二)第五二七章 攻佔哈爾濱(二)第四二五章 進攻北京(四)第四十六章 天津分治(四)第三十章 市長上任(二)第一二零章 晚餐(上)第五一四章 清廷招撫(十一)第五十六章 上海新區(九)第六六九章 臺灣海峽之戰(十)第四十六章 錦州之戰(四)第二六八章 根據地(十)第六零三章 應對計劃(三)第五三九章 美國調停(上)第七一二章 日本屈服(上)第二三七章 作戰計劃(五)第二四八章 王家寨(十)第九十章 青州之亂(三)第五八四章 張作霖歸附(三)第七三零章 決策(四)第三五四章 徳國特使(二)第二四七章 第一家族(六)第一三零章 外調(四)第一五一章 上任(五)第九十六章 青州之亂(九)第三十三章 市長上任(五)第四三七章 政客(二)第五三九章 聯合軍演(四)第五一五章 穆棱河之戰(十一)第五四七章 鎮南浦登陸(七)第十二章 五年規劃(三)第四十九章 上海新區(二)第四十三章 錦州之戰(一)第三九六章 談判(四)第六八一章 結束戰爭(二)第二三六章 作戰計劃(四)第一八九章 德國海軍戰略(七)第二四零章 教育(上)第三三八章 工業成就(四)第一五二章 新農村建設(三)第五四六章 土地改革(一)第二七六章 戰爭開始(五)第四零八章 北京攻略(四)第四章 收關行動(四)第三六零章 徳國特使(八)第四百章 談判破裂(一)第四三零章 進攻北京(九)第三三零章 李鴻章來訪(七)第五六四章 陰謀(二)第二三零章 各方反應(四)第五三八章 聯合軍演(三)第一五三章 新農村建設(四)第五五五章 土地改革(十)第三十二章 襲擊(下)第四一七章 北京攻略(十三)第三八零章 足球比賽(一)第一四一章 上海新區(五)第一五七章 訪徳使團(四)第二十五章 責任問題第五三五章 土地政策(三)第六四二章 日本本土作戰(二)第六九九章 求和(六)第五四五章 鎮南浦登陸(五)第四零九章 北京攻略(五)第六四九章 撤僑(一)第五九五章 上海租界(七)第一二八章 電報(下)第二四五章 天誅(二)第三十四章 導彈戰術(上)第二二三章 清廷求和(六)第六七五章 大獲全勝(六)第十三章 怪異的軍艦第一八六章 德國海軍戰略(四)第七零八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二五八章 公審大會(三)第二一七章 外交之爭(下)第一八五章 護僑行動(七)第二八六章 全面展開(一)第五三七章 聯合軍演(二)第三八三章 足球比賽(四)第二零二章 蒙古攻略(五)第五二二章 反圍剿(二)第五一二章 穆棱河之戰(八)第六零七章 西安之行(七)第二一六章 外交之爭(中)第二二二章 清廷求和(五)第九十二章 青州之亂(五)第五八七章 隔空交手(三)第一八零章 軍事交流(二)第六十九章 睡不着的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