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章 電報

上海,丁香花園。

雖然己是秋季,但上海的氣候溫和,因此這時丁香花園裡依然是定綠意昂然。而在一片丁香、樟樹的環繞當中,有兩幢兩層樓美式的別墅建築。而內行人知道,這兩幢別墅樓是由美國著名建築師,被後世稱爲現代化建築開創者之一,艾賽亞*羅傑斯設計作品。

在前面一幢呈凹形的別墅樓裡,客廳的正中,放置着一套豪華的美式皮革沙發,正座的位置上,端坐着一個年過花甲的老人,雖然這老人的年齡看來己過古希,鬚髮都己大半花白,臉上也是皺紋堆累,但卻依然精神抖數,目光精爍,雖然身穿着常服,但卻自有一派威嚴。

而在老人的面前,兩名身着繡袍馬褂,戴花翎,胸掛朝珠,全套清朝官服,而且年齡均己不在年輕的官員躬身施禮,道:“見過中堂大人。”

“中堂”是對清朝軍機大臣的尊稱,自從在雍正年間,成立了軍機處這樣一個機構以後,軍機處就逐漸取代了內閣,成爲淸朝的權力中心,而軍機大臣也就成了清朝官職的最高職務,可以等同於宰相。不過淸朝的宰相在這個時候應該是隨着慈禧太后、光緒皇帝一起在逃亡的道路上,而不會出現在上海。

不過縱觀清朝卻有一個特例,一個人未曾進入軍機處,但卻可得以“中堂”的尊稱,無宰相之名,卻有宰相之實,而這個人就是原清朝的文淵閣大學士、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也就是端坐在沙發上的這個老人,當然他現在的官職己不是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而是兩廣總督。這座丁香花園,則是李鴻章在上海的寓所。

李鴻章是應淸廷的要求,七月十七日從廣東北上進京,主持局面,處理中外矛盾。七月二十一日,李鴻章到達上海,同時也收到兒孑李經述發來的急電:天津失守、北京將不保,萬勿冒險北上,切切。

其實李鴻章啓程從廣東北上,就十分免強,因爲早在五六月間,李鴻章就堅決反對朝廷倚重義和團的力量來對抗外國人,再三向朝廷上本,告誡朝廷一定要約束義和團發展,不能讓義和團肆意激化中外矛盾。

但以慈禧爲首的清廷統治者並沒有聽從李鴻章的勸告,不僅放任義和團發展,在6月1日還正式下召,向八國宣戰,並且下旨全國督撫大員,率軍北上勤王。

這時東南的督撫大員們正在策劃組成【東南互保】,確保南方不陷入亂局,李鴻章正是最先倡導東南互保的重臣之一,而對朝廷命令各地率軍北上勤王的聖旨,又是李鴻章率先亮明自己的態度:此亂命也,粵不奉詔。也讓東南的督撫大員們信心大增,終於不理朝廷的聖旨,促成了【東南互保】。

不過清廷向八國宣戰之後,局勢卻每況愈下,7月9日,直隸提督兼武衛前軍總統領聶士成陣亡於八裡臺,同日淸廷電詔李鴻章進京;7冃14日,天津失守,淸廷再電急催李鴻章北上。因此李鴻章纔不得不離開廣東,乘船北上。但這個時候,李鴻章也明白,目前北京的局面不是自己能夠主持得了的。因此住進自己在上海丁香花園寓所,靜觀局勢的變化。儘管後來清廷又再三下詔,要求李鴻章儘快北上,但李鴻章仍然不爲所動,左推右託就是賴在上海不走,一直拖了近兩個月的時間。

而在李鴻章面前的兩名清廷官員也不是普通人,一個是現任四川布政使周馥,他早年因多次應試未中,遂投筆從戎,在淮軍中做了一名文書。成爲李鴻章的文牘,協助李鴻章興辦洋務三十餘載,在北洋海軍、武備學堂、天津電報局及開平煤礦等近代企業的創辦過程中均有作爲,是後期洋務運動實際上的操盤手。

光緒七年周馥(1881年)受李鴻章保薦,任天津海關道;光緒九年又兼任天津兵備道;光緒十四年(1888年)升任直隸按察使。甲午戰爭爆發後,又被李鴻章任命爲前敵營務處總理。在馬關議和後,周馥以身體病弱自請免職。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又被起復任四川布政使。

淸廷下詔調李鴻章北上以後,李鴻章立刻想到了自己的這個老部下,即奏請朝廷調周馥爲直隸藩司,隨同辦理中外事宜,因此兩人在上海聚齊,又同因局勢不明,留在上海靜待時局的發展。

而另一人則是現任大理寺正卿盛宣懷,這個名字在中國近代史上可以是大大有名,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共計創造了11項“中國近代實業的第一”。而且盛宣懷和李鴻章的關係更爲密切,他的父親和李鴻章有金蘭之交,民間甚致傳言盛宣懷認李鴻章爲義父。而盛宣懷創辦的實業也大多與李鴻章有關,可以沒有李鴻章的支持,也不會有盛宣懷的成就。

在李鴻章的關照之下,盛宣懷官商兩路無不暢通,現在己官任大理寺正卿兼北洋電報大臣,主要經辦的實業有上海電報局、招商局輪船公司,均是洋務運動時期少有的能夠確保盈利的企業。而盛宣懷自然也是財源滾滾,據這時他的個人資產己達到二千五百餘萬兩白銀,而他的義父李鴻章的資產,才只有一千五百餘萬,其中有相當一部份都是盛宣懷的孝敬。

在前不久,就是由盛宣懷出面,積極奔走周旋,才促成了【東南互保】,隨後盛宣懷就一直留在上海,靜觀局勢變化。

今天兩人是受李鴻章之邀,來到丁香花園。

李鴻章擺了擺手,道:“玉山(周馥),杏蓀(盛宣懷),不必客氣,坐吧。”

兩人告謝之後,在左右的沙發上就座,待從送上茶來,周馥才道:“中堂,喚我等到此,不知有何見教。”

李鴻章從茶几上的一疊書籍中抽出兩張紙箋,分別遞給兩人,道:“你們先看看這個。”

兩人接紙在手,發現原來是兩份電報,其中第一份電報的內容兩人實際都已經清楚,也可以整個上海,甚致是整個中國的大城市都已經知道了。上海【申報】上還全文發表了這份電報的內容。這就是在三天以前,由穿越集團向全國發布的電報,內容是穿越集團正式以海外華人、迴歸中華的名議登場,並且要求八國聯軍立刻停止戰鬥,無條件退出中國,否則穿越軍隊會以武力將他們趕出去等等。

而另一份電報則是發給李鴻章的私信,署名趙維忠。當然是由穿越集團授議趙維忠,給李鴻章發來的電報,內容首先是介紹趙維忠與穿越集團相識的經過,以及隨穿越集團經歷的歷次戰鬥,然後以趙維忠的名議表示這羣海外華人原意迴歸中華,幫助大清抵禦外冦,請李鴻章派人到天津來與海外華人接洽,自己可以做中間人等等。

看完了這兩份電報以後,周馥和盛宣懷也久久不語,第一份電報到沒什麼,但第二份電報的內容確實有些驚人,而李鴻章也沒有催促他們,靜等他們消化。

過了好一會兒,周馥才道:“中堂,這個趙維忠是何許人,卑職到是聽看有些耳熟?”

李鴻章道:“他是我的一個淮軍舊部之後,在天津機器局裡當書辦,在你手下也做過幾年事情。”

聽李鴻章這麼一提醒,周馥立刻就想了起來,了頭,道:“原來是他,想不到他居然和這夥海外華人相識了。”

李鴻章又道:“你們怎麼看這兩份電報?”

上海是這個時代中國最發達的城市,消息靈通,在十餘天以前,就有一些風聲傳到了上海,有一夥自稱是海外華人的軍隊突擊了大沽口,消滅了八國聯軍的艦隊,並在大沽口登陸。

一開始的時候,周馥和盛宣懷對這些傳言只是半信半疑,而且以不信居多,因爲兩人都是辦了幾十年洋務的人,是這個時代對國外世界最爲了解的一批中國人,但也從來沒有聽過在海外有一個由華人建立的國家,而且這夥海外華人還要回歸中國。因此兩人都認爲這可能又是義和團的餘部弄出來的事情,而只要等北京的八國聯軍反應過來,立刻就可以將這股義和團的餘部滅了。

不過隨着時間推移,大量的消息傳到上海,這夥海外華人竟然還攻下天津城和天津租界,而天津的各國領事也不斷向上海發電,通報天津的情況,而上海的各國領事也不斷來找李鴻章、周馥、盛宣懷等清廷官員,詢問這夥海外華人和清廷有無關係,兩人這才知道,原來這夥海外華人競然是真的,而且根據從各國領事那裡得來的消息,這夥海外華人競然也是船型炮利,使用的武器決不在八國聯軍之下。

而就在三天以前,這夥海外華人正式通電全國,宣告自己到來,兩人這才相信,傳言竟然是真的,當然,他們是不是海外華人並不重要,但確實有一股新的勢力介入到這場戰爭中來,也給這一場戰爭憑添了不少變數。

第四五六章 處罰(下)第三五六章 徳國特使(四)第二七八章 中立(二)第三四四章 財政工作報告(一)第六一七章 滿洲里戰役(十一)第二十五章 責任問題第三一九章 騎軍(三)第二零三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九)第三零八章 備戰(二)第四二四章 停戰期(五)第二三零章 訪日艦隊(一)第二九四章 開荒(二)第一七四章 德國之行(六)第二四八章 天誅(五)第五零三章 調查(下)第三四七章 財政工作報告(四)第一三七章 合肥見聞(一)第四三零章 戰爭再啓(一)第一二三章 學校(二)第一一六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二)第一五九章 對日談判(四)第八十一章 災民(一)第二十六章 接管濟南(十九)第一八零章 軍事交流(二)第一二零章 晚餐(上)第八十一章 陸軍編制(五)第一六七章 天津新區第六四九章 撤僑(一)第二六四章 反撲(四)第八十五章 戰前準備(二)第八十九章 天津戰役(二)第二六四章 反撲(四)第三七四章 對馬海戰(一)第三一八章 騎軍(二)第五五七章 接受談判(九)第三一零章 備戰(四)第三七一章 德國的收穫(上)第六十一章 大沽口會議(二)第七十四章 來訪者(二)第三三一章 海歸(二)第二三七章 遇襲(上)第二二四章 舞會(上)第三零六章 反制行動(四)第六四一章 日本本土作戰(一)第三七六章 對馬海戰(三)穿越艦隊簡介一054A型護衛艦第二零九章 戰爭規則(四)第一一一章 造艦(六)第一六三章 日本的訪問(六)第三二八章 奉天會戰(下)第四二一章 空降作戰(下)第四四五章 外交斡旋(二)第五四五章 鎮南浦登陸(五)第一五六章 對日談判(上)第三八八章 新聞發佈會(二)第一三二章 海軍假期(三)第六七三章 大獲全勝(四)第四五九章 山海關(五)第五七四章 交收東三省條約第四十八章 上海新區(一)第二五四章 工作組(二)第二十二章 接管濟南(十五)第五零六章 穆棱河之戰(二)第一四八章 上任(二)第一一三章 失蹤(上)第五一七章 叛逃第八十九章 安置營(五)第六四二章 日本本土作戰(二)第四二零章 空降作戰(上)第四零五章 北京攻略(一)第二三九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二)第三十二章 市長上任(四)第二二二章 青島戰役(六)第五十六章 上海新區(九)第六一六章 皇帝與太后(下)第五二二章 反圍剿(二)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三十八章 聯軍進攻第一五零章 上任(四)第六八六章 結束戰爭(七)第四十三章 錦州之戰(一)第二三九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二)第三五二章 上海警戒(五)第五十九章 上海新區(十二)第五六七章 預備會議(二)第二二八章 後續影響(三)第一二二章 秋收行動(十一)第九十三章 天津戰役(六)第四八零章 統一商界(二)第四一四章 北京攻略(十)第六十一章 英日同盟(一)第四四九章 外交斡旋(六)第六三一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三)第二九一章 情報機構(上)第三九七章 談判(五)第二一九章 青島戰役(三)第五六六章 預備會議(一)第二章 收關行動(二)第四四三章 進京(十)第五二六章 反圍剿(六)
第四五六章 處罰(下)第三五六章 徳國特使(四)第二七八章 中立(二)第三四四章 財政工作報告(一)第六一七章 滿洲里戰役(十一)第二十五章 責任問題第三一九章 騎軍(三)第二零三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九)第三零八章 備戰(二)第四二四章 停戰期(五)第二三零章 訪日艦隊(一)第二九四章 開荒(二)第一七四章 德國之行(六)第二四八章 天誅(五)第五零三章 調查(下)第三四七章 財政工作報告(四)第一三七章 合肥見聞(一)第四三零章 戰爭再啓(一)第一二三章 學校(二)第一一六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二)第一五九章 對日談判(四)第八十一章 災民(一)第二十六章 接管濟南(十九)第一八零章 軍事交流(二)第一二零章 晚餐(上)第八十一章 陸軍編制(五)第一六七章 天津新區第六四九章 撤僑(一)第二六四章 反撲(四)第八十五章 戰前準備(二)第八十九章 天津戰役(二)第二六四章 反撲(四)第三七四章 對馬海戰(一)第三一八章 騎軍(二)第五五七章 接受談判(九)第三一零章 備戰(四)第三七一章 德國的收穫(上)第六十一章 大沽口會議(二)第七十四章 來訪者(二)第三三一章 海歸(二)第二三七章 遇襲(上)第二二四章 舞會(上)第三零六章 反制行動(四)第六四一章 日本本土作戰(一)第三七六章 對馬海戰(三)穿越艦隊簡介一054A型護衛艦第二零九章 戰爭規則(四)第一一一章 造艦(六)第一六三章 日本的訪問(六)第三二八章 奉天會戰(下)第四二一章 空降作戰(下)第四四五章 外交斡旋(二)第五四五章 鎮南浦登陸(五)第一五六章 對日談判(上)第三八八章 新聞發佈會(二)第一三二章 海軍假期(三)第六七三章 大獲全勝(四)第四五九章 山海關(五)第五七四章 交收東三省條約第四十八章 上海新區(一)第二五四章 工作組(二)第二十二章 接管濟南(十五)第五零六章 穆棱河之戰(二)第一四八章 上任(二)第一一三章 失蹤(上)第五一七章 叛逃第八十九章 安置營(五)第六四二章 日本本土作戰(二)第四二零章 空降作戰(上)第四零五章 北京攻略(一)第二三九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二)第三十二章 市長上任(四)第二二二章 青島戰役(六)第五十六章 上海新區(九)第六一六章 皇帝與太后(下)第五二二章 反圍剿(二)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三十八章 聯軍進攻第一五零章 上任(四)第六八六章 結束戰爭(七)第四十三章 錦州之戰(一)第二三九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二)第三五二章 上海警戒(五)第五十九章 上海新區(十二)第五六七章 預備會議(二)第二二八章 後續影響(三)第一二二章 秋收行動(十一)第九十三章 天津戰役(六)第四八零章 統一商界(二)第四一四章 北京攻略(十)第六十一章 英日同盟(一)第四四九章 外交斡旋(六)第六三一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三)第二九一章 情報機構(上)第三九七章 談判(五)第二一九章 青島戰役(三)第五六六章 預備會議(一)第二章 收關行動(二)第四四三章 進京(十)第五二六章 反圍剿(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