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巡視(三)

秦錚巡視的最後一站是錦州,因爲錦州不在中東鐵路的沿線上,只能做爲最後一站。

錦州是東北的門戶,本身戰略地位就十分重要,現在又華東**在東北地區的最南方前沿,事實上人民軍的前沿陣地己經推到綏中,距離山海關僅僅只有不到60公里,正在開工興建的錦沈鐵路,就是以綏中縣爲起點,這也是爲日後鐵路連通關內作準備,同時在華東**對清廷開戰之後,也方便東北軍區向關內運送軍隊。

另外錦州還聯接着深入蒙古境內的赤峰,是華東**深入蒙古境內的大後方,因此對華東**來說,錦州的戰略地位相當重要,在東北軍區成立之後,錦州被派駐了一個師的兵力駐守。

而且現在任錦州市長的高瑾也是華東**重點培養的年輕幹部,因此也更是受到秦錚的重視。

秦錚到達錦州之後,首先聽高瑾彙報工作,其實錦州的情況,每天都有文件報告,因此大體的情況,秦錚都是清楚的,聽高瑾的彙報,主要是想了解華東**佔領的蒙古地區的經營情況。

應該說高瑾確實是有相當的地方治理能力,雖然現在只當5、6個月的市長,其中前兩個月還是戰爭時期,但依然在錦州地區搞得有聲有色,現在整個錦州地區的社會穩定,商業繁榮發達,再加上幾個工業項目的開建,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像。

當然,在高瑾上任之前,錦州地區己經恢復了秩序和社會生產,自身又處於交通要路,基礎相當不錯,但在幾個月內,讓錦州出現煥然一新的變化,也和高瑾的施政分不開的。

錦州位於遼西走廊的拆衝要口,聯結關內與關外,一向商業興旺,高瑾上任之後,就着力於簡化商業手續,提升**的服務水平,爲商業流通製造便利條件。當然高瑾也知道,陸地上的流通經濟潛力並不大,因爲現在華東**和清廷處於敵對關係,雖然還沒有切斷關內關外的經濟來往,但想要再擴大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不過錦州的地理優勢不僅是陸上的拆衝要路,同時還有海運便利,儘管只是內灣港口,但也大有發展的前途,而且在遠東戰爭的前期,華東**對葫蘆島港口進行了修建,現在能夠停泊5000噸級的貨船,並且修建了一條從葫蘆島港口到錦州地區的道路。

於是高瑾也充份利用葫蘆島港口,大力的發展海上貿易,先後開通了錦州-天津;錦州-煙臺;錦州-旅順等海上貿易航線,又筒化了港口的檢查、審批手續等等,使錦州的海上貿易迅速的上升。

同時錦沈鐵路開建,還有錦州地方的發電廠、水泥廠等項目開建,也拉動了相當一部份地方的需求,而高瑾又積極組級各村、鄉、鎮單位,集中向這些項目供應糧食、布匹、部份建築材料以及生活用品等,這樣既可以滿足各項目的需求,又爲村鄉鎮的民衆增加了收入,並且進一步刺激消費經濟的發展。

最後還有一點,就是在人民軍攻取了赤峰之後,錦州在蒙古草原收購牛羊牲口、皮毛等產品,轉手從葫蘆島港口運出,銷往天津、煙臺、旅順等地,既增加了錦州的財政收入,又增加了草原牧民的收入,並增加了他們對華東**的認同和歸屬感。

而這幾項措施,確實極大的刺激了錦州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增加了地區民衆的收入,同時也提高了**的稅收,儘管這些措施的利好效應纔剛剛開始,有些還尚不明顯,但己經可以預見到在這一年,甚致是未來幾年前,錦州的地方經濟、工業化水平都會呈現出一個明顯的上升期。這也讓當初對高瑾的能力有質疑的人,由其是原錦州地區的清廷遺留官員,也不得不佩服,這個女人果然不簡單,怪不得能夠出任一地知府的重任。

錦州地區一向是以商業爲主,農業的比重相對較小,土地改革的工作並不多,也並沒有太大的難度。而真正困難的地方,是怎樣處理草原的牧民,因爲牧民是以放牧爲生,沒有土地,不過對蒙古貴族還強烈的依附關係,因此華東**採取的辦法是對於名聲差、罪行較大的蒙古貴族,直接鎮壓,將他們的牧場、房屋、財產、牲畜等平均分配給他們治下的牧民,對有些名聲較好,惡行不多,或是沒有惡行的蒙古貴族,則允許他們保留房屋、財產,而牧場、牲畜則採取補貼、購買的方式收回,也分散給牧民,然後又從牧民中選擇的積極份子,組建以生產隊爲單位的,牧民基層行政組織,又盡力平均的給牧民分配牧場。

同時錦州市**又組織商人向牧民收購牛羊牲口、皮毛、骨製品等,並將糧食、鹽、茶、布匹、棉花、鐵器、器皿等牧民需要的生活日常用品運到草原,和牧民進行交易。無論是收購價格,還是出售價格,都十分公道,而且由於少了蒙古貴族這一層中間過手的關係,使牧民的收入有了大幅增加,並有了自己牛羊財產,而且社會地位也提高,基本不再受欺壓,因此對華東**也充滿了感激之情,歸屬感也加強了許多。同時也爲華東**以前處理蒙古問題積累了不少的經驗。

聽完了高瑾的報告之後,秦錚也十分滿意,道:“小高,這幾天你就辛苦一下,把在蒙古的工作情況總結一下得失成敗,寫成報告,發回青島去,我回去之後,會在行政院重點討論。”

高瑾道:“政委,現在蒙古的工作纔剛剛展開,許多工作我們也是在摸索當中,就算是己經做了的,但要檢驗這些做法的好壞也需要時間,這就開始總結,還太早了一點,我覺得至少要一年的時間,才能大體檢驗去我們在蒙古工作的成敗,再進行總結。階段性的工作報告我己經快完成了,如果要討論,可以先討論階段工作報告吧。”

秦錚點了點頭,笑道:“不錯,小高你能夠這樣想,說明頭腦還清醒,並沒有滿足現在取得的成績,很好啊!”

高瑾道:“現在我們才佔據中國的多大地方,恐怕是連1/3都沒有,有什麼可滿足的。”

秦錚道:“好,不過我既然來了,總要去下面的縣裡去看看,你說去那個縣最好。”

高瑾笑道:“我可不敢說,去那個縣您自己選吧,錦州市治下的6個縣,選那個縣都可以,免得您說我弄虛作假,把差得地方藏起來,只讓您看到光鮮的一面。”

秦錚呵呵笑道:“你這個丫頭,跟我打這個馬虎眼。”

高瑾道:“就是嘛,在舊時空裡還少嗎?既然我們這一夥人來到這個時代,可以開創一番新事業,舊時空的精華當然是要學習,但這一套只能算糟迫的東西,還是扔棄了好。反正我是不喜歡弄這一套的。”

秦錚點點頭,道:“好吧,既然你都這麼說了,那我就選一個。” 說着看了看地圖,道:“就選朝陽,這一次我是沒有空去赤峰,就在朝陽和歐陽隆興會面,免得他再跑到錦州來。”

高瑾道:“好,不過朝陽可也不近,沒有鐵路相通,路程就得一天時間,只能明天一早動身出發了,不過您放心,我保證不會提前給朝陽縣**打招呼,一定讓您看到朝陽縣正常的狀態。”

秦錚想了一想,搖了搖頭,道:“明天我想去看看錦沈鐵路的工程情況,那畢竟是二五計劃的項目,對了,詹天佑現在還在這裡吧,我巳經有快3年沒有見到他了。”

高瑾道:“對,就在這裡主持錦沈鐵路的工程,他差不多已經來了1個月了,但除了第一天是住在錦州我們給他安排的招待所裡,後來就一直住在施工現場,我去施工現場看了他幾次,勸他回錦州城裡來住,他都沒有聽,只能儘量安排他在施工現場住得好一點,真是一個幹實事的人啊。怪不得他的事蹟會入選舊時空我們的小學課本。如果您要去看他,就只能去施工現場。”

秦錚道:“是啊,他就是這麼一個人,當時在山東建環山東鐵路時,也是這樣,我每次都是在施工現場和他會面。可惜這個時代,像詹天佑這樣能夠幹實事的人實際太少了,而且舊中國給詹天佑提供的舞臺也確實太小了,其實以詹天佑的才華,如果是在一個工業發達的國家裡,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高瑾道:“不過現在我們可以爲他提供一個大舞臺,讓他能夠有充份的發揮,不是嗎。”

秦錚又點了點頭,道:“對,應該到施工現場去看看他,順隨也看看你們錦州的幾個地方五小工業項目搞得怎麼樣了。”

高瑾道:“那好啊!這兩個項目正在按步舊班的進行,現在水泥廠己經部份投產,從下個月開始,就可以給錦沈鐵路工程提供錦州產的水泥了,而且下個月發電廠的第一座發電爐也要開始點火,再過幾天市**裡就要開始佈線了,錦州就要進入電器工業時代了。”

第四三五章 戰爭再啓(六)第四零四章 談判破裂(五)第四零四章 談判破裂(五)第一一九章 秋收行動(八)第八十六章 戰前準備(三)第一九五章 巴達維亞(三)第三七八章 對馬海戰(五)第一五四章 回師第二五三章 工作組第一零二章 攔截(上)第七十八章 陸軍編制(二)第四二三章 進攻北京(二)第三三六章 工業成就(二)第六零八章 西安之行(八)第十七章 追擊日艦第三零九章 二進膠州(二)第二二三章 青島戰役(七)第四十二章 出擊第二十三章 接管濟南(十六)第三二六章 海參崴(九)第三九六章 全面開戰(五)第二八六章 年終會議(二)第五一一章 清廷招撫(八)第七一七章 上海談判(四)第七十四章 來訪者(二)第一七四章 南下上海(四)第五七七章 進攻瀋陽(一)第二八四章 會談(下第七十一章 金融(二)第六十八章 工業(五)第五四七章 土地改革(二)第三八八章 新聞發佈會(二)第三七一章 餘波未平(八)第三二七章 李鴻章來訪(四)第三四三章 李鴻章之死(四)第五五九章 美國(二)第四二九章 撤軍第二零二章 英國干涉(四)第一零七章 造艦(二)第八十五章 安置營(上)第五四二章 未來計劃第十四章 接管濟南(七)第六十九章 德國使團(九)第一五三章 新農村建設(四)第四二四章 停戰期(五)第二零一章 作戰計劃第二一八章 青島戰役(三)第五七九章 進攻瀋陽(三)第五五七章 地主聯盟(一)第二二三章 談判(五)第三四六章 財政工作報告(三)第七二三章 歸國(三)第六七八章 大獲全勝(九)第一六一章 日本的訪問(四)第八十六章 安置營(二)第一八二章 護僑行動(四)第六十四章 工業(一)第五一七章 穆棱河之戰(十三)第二六一章 反撲(一)第五章 收關行動(五)第七一七章 上海談判(四)第五十二章 佔領大沽口(三)第二七五章 戰爭開始(四)第三一六章 錦州(四)第二一零章 戰爭規則(六)第一一九章 農村調查(五)第三二四章 李鴻章來訪(一)第五五四章 接受談判(六)第五零二章 清廷出兵(二)第一六零章 農業部的運作(一)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五二九章 攻佔哈爾濱(四)第一七五章 南洋鉅富(下)第二一四章 爪哇之戰(四)第二六一章 反撲(一)第二四一章 王家寨(三)第二六七章 根據地(九)第二十三章 錦州告急(二)第四十三章 錦州之戰(一)第四二四章 進攻北京(三)第二七四章 戰爭開始(三)第一四六章 訪問(六)第二十六章 接管濟南(十九)第一零七章 考查(四)第四十六章 擊沉第一五六章 對日談判(上)第三一六章 錦州(四)第一三二章 海軍假期(三)第四十一章 敘舊(下)第二九六章 脅迫(一)第一八三章 護僑行動(五)第三七一章 餘波未平(八)第二一九章 青島戰役(三)第五六二章 夜襲(三)第九十八章 新根據地(一)第二七七章 五人會議(一)第六三八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第一一一章 接管天津(三)第四三六章 政客(一)第三四二章 軍事計劃(上)
第四三五章 戰爭再啓(六)第四零四章 談判破裂(五)第四零四章 談判破裂(五)第一一九章 秋收行動(八)第八十六章 戰前準備(三)第一九五章 巴達維亞(三)第三七八章 對馬海戰(五)第一五四章 回師第二五三章 工作組第一零二章 攔截(上)第七十八章 陸軍編制(二)第四二三章 進攻北京(二)第三三六章 工業成就(二)第六零八章 西安之行(八)第十七章 追擊日艦第三零九章 二進膠州(二)第二二三章 青島戰役(七)第四十二章 出擊第二十三章 接管濟南(十六)第三二六章 海參崴(九)第三九六章 全面開戰(五)第二八六章 年終會議(二)第五一一章 清廷招撫(八)第七一七章 上海談判(四)第七十四章 來訪者(二)第一七四章 南下上海(四)第五七七章 進攻瀋陽(一)第二八四章 會談(下第七十一章 金融(二)第六十八章 工業(五)第五四七章 土地改革(二)第三八八章 新聞發佈會(二)第三七一章 餘波未平(八)第三二七章 李鴻章來訪(四)第三四三章 李鴻章之死(四)第五五九章 美國(二)第四二九章 撤軍第二零二章 英國干涉(四)第一零七章 造艦(二)第八十五章 安置營(上)第五四二章 未來計劃第十四章 接管濟南(七)第六十九章 德國使團(九)第一五三章 新農村建設(四)第四二四章 停戰期(五)第二零一章 作戰計劃第二一八章 青島戰役(三)第五七九章 進攻瀋陽(三)第五五七章 地主聯盟(一)第二二三章 談判(五)第三四六章 財政工作報告(三)第七二三章 歸國(三)第六七八章 大獲全勝(九)第一六一章 日本的訪問(四)第八十六章 安置營(二)第一八二章 護僑行動(四)第六十四章 工業(一)第五一七章 穆棱河之戰(十三)第二六一章 反撲(一)第五章 收關行動(五)第七一七章 上海談判(四)第五十二章 佔領大沽口(三)第二七五章 戰爭開始(四)第三一六章 錦州(四)第二一零章 戰爭規則(六)第一一九章 農村調查(五)第三二四章 李鴻章來訪(一)第五五四章 接受談判(六)第五零二章 清廷出兵(二)第一六零章 農業部的運作(一)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五二九章 攻佔哈爾濱(四)第一七五章 南洋鉅富(下)第二一四章 爪哇之戰(四)第二六一章 反撲(一)第二四一章 王家寨(三)第二六七章 根據地(九)第二十三章 錦州告急(二)第四十三章 錦州之戰(一)第四二四章 進攻北京(三)第二七四章 戰爭開始(三)第一四六章 訪問(六)第二十六章 接管濟南(十九)第一零七章 考查(四)第四十六章 擊沉第一五六章 對日談判(上)第三一六章 錦州(四)第一三二章 海軍假期(三)第四十一章 敘舊(下)第二九六章 脅迫(一)第一八三章 護僑行動(五)第三七一章 餘波未平(八)第二一九章 青島戰役(三)第五六二章 夜襲(三)第九十八章 新根據地(一)第二七七章 五人會議(一)第六三八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第一一一章 接管天津(三)第四三六章 政客(一)第三四二章 軍事計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