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章 攔截(上)

羅嶽站在永城號驅逐艦的艦橋上,放眼向兩側看去,盡是滔滔的江水,白浪翻滾,幾乎看不到岸線,彷彿大海般無邊無際,不過還是不時可以看到兩岸被洪水衝跨的殘剩河堤,以及少數的樹冠,屋頂,這都提醒着羅嶽,這是在長江裡航行,而不是在大海里。

看到這樣的景像,羅嶽心裡也不僅感概萬千,道:“想不到這次的災情這麼重。”

在羅嶽身邊的永城號艦長何平道:“是啊,首長,我第一次送廬州安置營的時候,這一帶的江堤都還沒跨,但現在全都被洪水衝跨了。這裡的老百姓可是遭罪了。這比7年前我和哥哥的遭遇還要慘得多啊!”

羅嶽呵呵笑道:“你們哥倆不錯,你哥現在己經是巡洋艦的艦長,你也當上了驅逐艦的艦長,當初我救你們兩兄弟的時候,可沒有想到你們兩會有今天的成就。”

何平今年22歲,和哥哥何新都是在穿越者在剛來到這個時代時救下的兩個漁民孑弟,哥哥何新很早就加入了人民軍海軍,現在已經擔任二級巡洋艦的艦長,軍銜是少校,而何平的年齡小,因此先在希望學校裡學習,在遠東戰爭前才正式加入人民軍海軍,由於在歷次的戰爭中表現出色,也立了不少戰功,軍銜晉升到中尉,而且在戰爭結束之後,人民軍海軍擴編,因此就在前不久被任命爲永城號驅逐艦的艦長,並且隨編隊一起參加這次長江流域的救災行動,爲運用物資的船隊護艦。

永城號驅逐艦是人民軍海軍序列中最新一型驅逐艦,但是前一級驅逐艦高密級的低配版,艦長60米、寬7.5米、吃水2.85米,標準排水量爲,不含**發射管720噸,含**發射管760噸,航速22節,續航力爲12節/3000海里,艦載武器爲首尾各有1門105毫米主炮,兩門50毫米速射炮,艦體中部左右舷各有2個50毫米速射炮架,3個馬克沁機槍架, 4具550毫米旋迴式**發射管。其中艦體中部的50毫米速射炮,**發射管可根據作戰需求進行配置安裝。

同級艦共有五艘,分別是永城號、柘城號、虞城號、考城號、鄲城號,並組成一支驅逐艦分隊,分隊司令由旗艦永城號的艦長何平兼任,這五艘軍艦的艦名全部都是河南省歸德府的縣城名稱,因爲都有一個“城”字,因此這支驅逐艦分隊又被叫做五城艦隊。

由於這次是執行救災任務,因此這5艘軍艦均沒有安裝**發射管,但所有後火炮、機槍均配備齊全。而一般的護航艦隻是由兩艘驅逐艦和兩艘內河巡邏艇組成。

而參與護航的內河巡邏艇長45米、寬6米、吃水2.3米,標準排水量355噸,航速20節,續航力爲10節/2800海里,艦載武器爲:艦首1門75毫米主炮,2門50毫米速射炮;艦尾3門50毫米速射炮,艦體中部左右舷各有1個50毫米速射炮架,2個馬克沁機槍架,由於是內河巡邏艇,因此沒有安裝**發射管。

這一型巡邏艇同4艘,分別是江灣號、石浦號、塘橋號、南橋號,均是用上海地區的鎮名,也是內河戰鬥艇中最大的一型,並且還兼顧近海巡邏的功能,也是內河艇中唯一安裝了中口徑火炮的軍艦,其他內河艇均只安裝50毫米速射炮和馬克沁機槍,因此這型軍艦的戰鬥力較強,也是上海的內河艦隊中,僅有的一支大型內河戰鬥艇分隊。不過由於這型軍艦的噸位偏大,吃水較深,因此不能深入到災區去救災,只能作爲護航軍艦使用。

不過這次羅嶽隨艦隊一起出行,到各個災民安置營視查,隨行的護衛軍隊有兩個營,另外還有20艘運需船,因爲現在12個災民安置營己經建立起來,收容的災民己超過百萬,所需要的物資量十分巨大,因此這次參與護航的編隊規模也擴大,共計出動了3艘驅逐艦,永城號、柘城號、虞城號,4艘內河巡邏艇也全部都出動。

船隊的第一站就是廬州安置營,因爲這一條水路何平己來往了3趟,也十分熟悉,道:“首長,差不多再過1個小時,我們就要駛離長江,進入新裕河了。”

羅嶽點了點頭,道:“好。”

就在這時,在前方領航的江灣號發來信號,在前方10公里發現不明船隻。由於是在清廷控制的區域內,因此每次航運都不敢意,必然會派一艘軍艦前出到距離船隊4-5公里的位置領航,一但發現危險,可以提前示警。

而收到了江灣號的示警之後,羅嶽和何平都拿起望遠鏡,向前方看去,果然看見了10餘艘船隻的帆影,在江面上橫向排開,這顯然不是正常的航行,而是有攔截的意圖。於是何平立刻發令,命江灣號迴歸艦隊,而所有軍艦戒備,準備戰鬥,又命全部運輸船停止航行,就地停泊。

又過了大約20分鐘,江灣號己經歸隊,同時和前方不明船隊的距離也拉近到10公里以內,而羅嶽和何平也都看清楚了,船隻上打出的清廷和安徽巡撫的旗號,並且可以看到船上的士兵確實都是清軍的服飾。

這也讓羅嶽多少有些意外,沒想到清廷居然打算在江面上攔截華東**的船隊,看來到是有幾分膽量啊。不過看對方的船隻數量到是不少,足有15、6艘,至少是護航的人民軍艦隊的一半以上,但其中大部份都還是風帆、船槳動力的木質帆船,而還有3、4艘雖然看得出來是用蒸汽動力,因爲沒有風帆而有煙囪,但看樣式也不像是軍艦,而是用民船改造的,因此這樣一支艦隊,儘管數量不少,但戰鬥力卻實在是有限,絕不可能是人民軍艦隊的對手。

這時瞭望臺發來報告,原來是對方發來旗語,要求華東**的船隻停航,接受檢查,或者返航。

何平道:“首長,我們應該怎麼回覆他們。”

羅嶽冷笑了一聲,道:“告訴他們,馬上離開這一帶水域,否則我們就視爲敵對行爲,並將立刻開戰。等距離拉近之後,進行一次警告射擊。怎麼戰鬥,你來指揮吧。”

何平道:“是。”立刻下令旗手回覆,然後又命令艦隊排列橫隊型,進入戰鬥模式。人民軍的艦隊迅建調整各自的位置,由永城號居中,柘城號、虞城號分列永城號的左右,排成一個“品”字形,而江灣號、石浦號居左,塘橋號、南橋號居右,橫向展開。

羅嶽道:“何艦長,注意不要讓他們穿過我們的戰線,攻擊我們後面的運輸船。”

何平道:“放心吧,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的。”

這時雙方的距離己拉近到6000米左右,主炮炮位發來信號,己經完成了射擊單元的設定,可以進行警告射擊,於是何平下令:“開火,警告射擊。”

原來攔截華東**船隊的這支艦隊是安徽巡撫恩銘派來的,本來恩銘下令安徽省各地的地方官員驅逐華東**的救災人員,但各地的地方官員都不傻,把華東**的救災人員趕走了,災民爆了怎麼辦,何況也趕不走啊,每個災民安置營可都是有人民軍守衛的,因此紛紛向恩銘述苦,表示自已無能爲力,廬州府甚致給恩銘發來公文,稱廬州的災情嚴重,府庫空虛,兵革不足,根本無力驅趕,若是省府財有餘,兵甲充足,那麼還請省府出兵驅趕,廬州靜候佳聲,言辭之中也頗有譏諷之意。

而恩銘也被氣得拍案大怒,立刻就向北京發電,彈亥廬州知府盧成祥,不過彈亥可以用電報發,但清廷要將盧成祥撤職或治罪,就必須將正式的公文先下到安徽巡撫衙門,然後再由巡撫衙門發到廬州府,在正常情況下,這個過程一般在1個月左右,但現在安徽發生水災,而河南省也被華東**佔領,雖然華東**並沒有切斷清廷的南北聯通,但這樣的官府公文,清廷可不敢再從河南走,只能繞道而行,這一來至少需要3、4個月的時間,因此等廬州知府盧成祥被貶了,水災恐怕是也快結束了。

但朝廷是要求驅逐華東**的救災人員,不是彈亥幾個不聽話的官員,因此恩銘發完彈亥的電報之後,也先把這事放在一邊,立刻下令聚集軍隊,真打算前往廬州府驅逐華東**的救災人員。

好在是恩銘的幕僚還算是明白人,知道這是萬萬使不得的,因此以安徽受災嚴重,缺錢少糧,軍隊亦是久不經戰陣,冒然出兵恐怕難收全功,還是要從長計議爲好。其實恩銘也是一時的衝動,他當然也知道,出兵打仗都是要錢的,別的不說,就是軍隊一開拔,首先要把士兵的安家銀孑發了,否則根本沒有人會挪窩,就算是強令軍隊開拔,到了戰場上也是出工不出力,這仗根本打不了。

但一名士兵的安家銀子至少也要2、3兩,以出動5000軍隊計,這就是上萬兩白銀,而且軍隊開拔前還要準備糧草物資船隻,這些也都是要用錢的,但現在巡撫衙門的府庫早就空了,那拿得出這筆錢來呢?另外安徽省也確實沒有什麼精銳軍隊,還是靠原來的老綠營兵,恩銘也知道老綠營兵是什麼德行,確實是不堪大用,因此這兵也實在是沒法出的。

第五六四章 美國(七)第一零八章 考查(五)第三零九章 備戰(三)第二十三章 接管濟南(十六)第三零四章 反制行動(二)第三八九章 新聞發佈會(三)第四十五章 錦州之戰(三)第十四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一)第二零六章 艦隊出發第一三五章 外調(九)第六百章 濟南衆態(九)第三三零章 海歸(一)第四八七章 激烈博弈(一)第一七零章 投資考察(一)第七十四章 進攻赤峰(中)第二十八章 清室回京(二)第六二七章 登陸日本(九)第三一五章 錦州(三)第一七零章 德國之行(二)第一零三章 天津租界(十)第四一零章 北京攻略(六)第四二九章 進攻北京(八)第一六六章 新艦下水(二)第一章 收關行動(一)第五七一章 預備會議(六)第二四四章 天誅(一)第四七五章 山海關之戰(四)第六零九章 滿洲里戰役(二)第六一六章 歸途第一六六章 新艦下水(二)第六十八章 工業(五)第一七五章 南洋鉅富(下)第五十六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七)第一八零章 護僑行動(二)第二十八章 出兵第三一四章 錦州(二)第五十三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四)第三八九章 新聞發佈會(三)第二四八章 創業(一)第二六七章 根據地(九)第二一六章 青島戰役第一五六章 對日談判(上)第一六八章 決議第二零四章 懲罰行動(上)第二六一章 根據地(三)第二零七章 奇襲庫倫(一)第三十三章 聯軍的實力第四五七章 山海關(三)第二四五章 王家寨(七)第三四九章 上海警戒(二)第一八八章 護僑行動(十)第六五七章 遠東遠征軍(四)第一一八章 秋收行動(七)第四二九章 撤軍第一一六章 秋收行動(五)第六零七章 東北戰事再起(五)第五二八章 攻佔哈爾濱(三)第二六一章 根據地(三)第六十一章 英日同盟(一)第三七一章 餘波未平(八)第一一八章 秋收行動(七)第五三九章 聯合軍演(四)第二百 中標者(下)第四六八章 迎擊俄軍(五)第六十六章 工業(三)第三四二章 軍事計劃(上)第二一五章 青島攻略(四)第一四零章 上海新區(四)第一七九章 軍事交流(一)第三三八章 工業成就(四)第三十三章 聯軍的實力第二七零章 陰島第一五四章 回師第一四二章 訪問(二)第一五八章 天津見聞(三)第一三二章 渤海海戰第一一一章 造艦(六)第六零五章 西安之行(五)第五七三章 北洋議事(三)第三二三章 海參崴(六)第六章 無畏號戰列艦第三三九章 工業成就(五)第六五零章 撤僑(二)第五八八章 隔空交手(四)第四六四章 迎擊俄軍(一)第四十九章 上海新區(二)第五六七章 預備會議(二)第二零七章 奇襲威海衛第二二九章 各方反應(三)第一六八章 回訪日本(下)第四十三章 導彈命中第三一八章 騎軍(二)第四八七章 登陸作戰(八)第五三五章 土地政策(三)第五八五章 青島密約(五)第四六五章 迎擊俄軍(二)第四四六章 遼陽之戰(八)第二二二章 青島戰役(六)第四四七章 外交斡旋(四)第五七五章 談判(三)
第五六四章 美國(七)第一零八章 考查(五)第三零九章 備戰(三)第二十三章 接管濟南(十六)第三零四章 反制行動(二)第三八九章 新聞發佈會(三)第四十五章 錦州之戰(三)第十四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一)第二零六章 艦隊出發第一三五章 外調(九)第六百章 濟南衆態(九)第三三零章 海歸(一)第四八七章 激烈博弈(一)第一七零章 投資考察(一)第七十四章 進攻赤峰(中)第二十八章 清室回京(二)第六二七章 登陸日本(九)第三一五章 錦州(三)第一七零章 德國之行(二)第一零三章 天津租界(十)第四一零章 北京攻略(六)第四二九章 進攻北京(八)第一六六章 新艦下水(二)第一章 收關行動(一)第五七一章 預備會議(六)第二四四章 天誅(一)第四七五章 山海關之戰(四)第六零九章 滿洲里戰役(二)第六一六章 歸途第一六六章 新艦下水(二)第六十八章 工業(五)第一七五章 南洋鉅富(下)第五十六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七)第一八零章 護僑行動(二)第二十八章 出兵第三一四章 錦州(二)第五十三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四)第三八九章 新聞發佈會(三)第二四八章 創業(一)第二六七章 根據地(九)第二一六章 青島戰役第一五六章 對日談判(上)第一六八章 決議第二零四章 懲罰行動(上)第二六一章 根據地(三)第二零七章 奇襲庫倫(一)第三十三章 聯軍的實力第四五七章 山海關(三)第二四五章 王家寨(七)第三四九章 上海警戒(二)第一八八章 護僑行動(十)第六五七章 遠東遠征軍(四)第一一八章 秋收行動(七)第四二九章 撤軍第一一六章 秋收行動(五)第六零七章 東北戰事再起(五)第五二八章 攻佔哈爾濱(三)第二六一章 根據地(三)第六十一章 英日同盟(一)第三七一章 餘波未平(八)第一一八章 秋收行動(七)第五三九章 聯合軍演(四)第二百 中標者(下)第四六八章 迎擊俄軍(五)第六十六章 工業(三)第三四二章 軍事計劃(上)第二一五章 青島攻略(四)第一四零章 上海新區(四)第一七九章 軍事交流(一)第三三八章 工業成就(四)第三十三章 聯軍的實力第二七零章 陰島第一五四章 回師第一四二章 訪問(二)第一五八章 天津見聞(三)第一三二章 渤海海戰第一一一章 造艦(六)第六零五章 西安之行(五)第五七三章 北洋議事(三)第三二三章 海參崴(六)第六章 無畏號戰列艦第三三九章 工業成就(五)第六五零章 撤僑(二)第五八八章 隔空交手(四)第四六四章 迎擊俄軍(一)第四十九章 上海新區(二)第五六七章 預備會議(二)第二零七章 奇襲威海衛第二二九章 各方反應(三)第一六八章 回訪日本(下)第四十三章 導彈命中第三一八章 騎軍(二)第四八七章 登陸作戰(八)第五三五章 土地政策(三)第五八五章 青島密約(五)第四六五章 迎擊俄軍(二)第四四六章 遼陽之戰(八)第二二二章 青島戰役(六)第四四七章 外交斡旋(四)第五七五章 談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