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八章 護僑行動(十)

遠處是阿姆斯特丹號的孤單艦影,而近處的烏特勒支號己經差不多全部沉沒,只剩下少許的甲板上建築,附近的海面上盡是殘碎的軍艦部件和在海水中掙扎的荷蘭士兵。

其實這時阿姆斯特丹號還並沒有逃遠,憑青州號、沂州號的速度,完全可以在半個小時內,追趕上阿姆斯特丹號,因此雷猛向張威請令,去追趕阿姆斯特丹號,將其擊沉。

但張威考慮了一下之後,決定不追擊阿姆斯特丹號。因爲這一場戰鬥打到現在,人民軍海軍以兩艘軍艦對陣荷蘭6艘軍艦,並擊沉了5艘,這己經取得了十分輝煌的勝利,即使是逃走了一艘軍艦,也並不影響人民軍的勝利;而且阿姆斯特丹號是荷蘭艦隊中戰鬥力最強的,主炮的口徑達到240毫米,這己經是戰列艦級別的主炮口徑了,對青州號、沂州號是相當大的威脅,在剛纔的戰鬥中,青州號中了兩發210毫米炮彈,造成了兩處受損最大的傷損,而240毫米炮彈威力比210毫米炮彈幾乎要強出近1倍,既使是隻中一炮,也是夠受的,在己經取得重大勝利的情況下,實在是沒有必要再冒險;而且這纔是剛剛開始,後面或許還有戰鬥,在短時間內,爪哇海域還只能靠這三艘軍艦,因此還是要保存一點實力。

於是張威下令,不再追趕最後一艘荷蘭軍艦,就此停戰,並且抓緊時間修整軍艦,治療受傷的艦員,同時也救援落入海水中的荷蘭士兵,當然也是抓俘虜。而落水的荷蘭士兵也十分老實,被救上軍艦以後,根本就沒有反抗,就連逃上救生艇的荷蘭士兵也都束手就擒。

這一場海戰進行的時間並不長,只有1個多小時,而荷蘭艦隊被擊沉5艘軍艦,僅僅只有旗艦阿姆斯特丹號逃回港口,陣亡或被俘士兵1047人,傷27人,當然受傷的都是阿姆斯特丹號上的士兵;而人民軍海軍兩艘軍艦中,沂州號基本完好,青州號雖然受到一定的傷損,但也能保持7成左右的戰鬥力,陣亡士兵31人,受傷43人,另外還俘虜了荷蘭士兵267人,以及11艘救生艇。

這也是人民軍海軍正式成立之後,參加的第一次正式海戰,也是穿越者在沒有現代軍艦助戰的情況下,進行的第一場海戰,當然由於有直升機的空中指揮,因此還不能算完成以這個時代技術的海戰。但取得這樣的勝利,己經是非常圓滿了,同時這一場勝利也給人民軍海軍開了一個好頭。

而趁着收拾戰場,舍爾對張威道:“張將軍,恭喜您取得了一場輝煌的戰利,相信這將是一場足以被記載入史冊的經典戰役。”

張威呵呵笑道:“少校,你太過獎了,這不過是一場普通的戰利而己,並沒有什麼值得過份誇耀的。”

舍爾道:“不過我有一個問題希望請教您,我記得在7年以前,清國和日本進行的甲午戰爭中的一場關建海戰,清國的北洋艦隊就是使用的橫隊戰術,以艦首對敵,而日本聯合艦隊是以線型縱隊戰術應戰,結果這一場戰爭是以日本聯合艦隊的大獲全勝而告終。而在這一場海戰之後,線型縱隊戰術就取代了橫隊艦首對敵戰術,成爲海戰的主流戰術,而這一場戰鬥中,您確是釆用橫隊戰術,卻成功的擊敗了使用線型縱隊戰術的荷蘭艦隊,那麼您認爲,橫隊戰術、縱隊戰術,到底那一個更強呢?”

張威道:“戰術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所以沒有最好的戰術,只有最適合的戰術,而在我們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意思就是戰術的選擇,要根據戰場的實際情況、敵我的優劣而定,不能機械死板的執行某一種戰術,就拿這一戰來說,我們的軍艦數量少,如果使用縱隊戰術,是肯定對我們不利,因此釆用橫隊戰術,充份發揮我們的軍艦航速快的優勢,以橫隊戰術快速插入敵軍的陣列,出奇制勝,打亂敵方的陣腳,纔有取勝的機會。在特拉法爾加海戰中,納爾遜也是逆潮流而動,將英國艦隊分成兩列縱隊,直插法西聯合艦隊的縱隊線列陣,結果打亂了法西聯合艦隊的陣腳,取得了以少勝多的輝煌勝利,如果那時納爾遜仍然死守教條,用縱隊線列戰術和法西聯合艦隊進行線列陣對轟,那麼納爾遜也不可能取得特拉法爾加海戰的勝利。”

舍爾聽得也是連連點頭,這個時候他對張威的戰術安排,臨場的指揮能力都己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了,其實關於戰術方面的原因,舍爾自己也能分析出個七七八八,但張威卻能把自己的戰術上升到理論的高度,還特拉法爾加海戰也扯出來證明自己的戰術理論。

特拉法爾加海戰當然是這個時代的每一個海軍軍官心目中的聖戰,這一次海戰和特拉法爾加海戰的意義和影響當然是根本不可同日而語的,特拉法爾加海戰是18世紀後期英法爭霸的一場關建性海戰,也是在一戰、二戰之前世界最重要的一次海戰,在這場海戰中法西聯合艦隊的失利,打破了拿破崙進攻英國本土的計劃,將拿破崙以武力征服英國的夢想完全擊碎,因此以後無論英國在陸地上失敗多少次,但其本土都是絕對的安全,可以重整旗鼓,捲土重來,也爲拿破崙後來的失敗埋下了伏筆,同時這海戰還確立了英國在此後一直到現在的海上霸權。

但這兩場海戰的進程和結果也確實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首先都是以少勝多,其次都是逆潮流而動,以公認的落後戰術對陣主流戰術並取得了勝利,因此張威把特拉法爾加海戰扯出來證明自己的戰術理論,也有一定的道理,加上他現在是勝利者的身份,也顯得更有說服力。

當然除了戰術之外,舍爾對張威的臨陣指揮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因爲兩艘軍艦的分分合合,進攻、撤退,打擊等指揮調度幾乎完美無缺,對戰機的把握恰到好處,這個時代的海戰,由於通訊計術的落後,軍艦之間的溝通十分困難,而,指揮官對戰場的整體把控能力也不足。縱隊線型戰術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更於指揮,反正旗艦在前面領路,後面的軍艦跟着前面的軍艦跑就行了。

不過海外華人的軍艦之間應該是有一套有效的聯絡方式,才使張威能夠指揮如臂,但這也不能否認張威的指揮調度能力。當然舍爾並不知道,海外華人其實是有空中的監控和指揮。

“老王,你聽這傢伙還真能吹啊,說得自己跟納爾遜轉世一樣,把咱們的功勞都佔爲己有了。”

“呵呵,忽悠老外嘛,對外這也是代表着我們華東政府的形像,我們現在還是見不得光的。”

原來指揮室的話音,在直升機上可以聽到,因此張威忽悠舍爾的那一番話,王新平和鄭宗明都聽到了,因此鄭宗明也禁不住的吐起槽來。

這時電臺是傳來了劉廣慶的聲音:“銀鷹,這裡是昆明艦。”

王新平立刻道:“昆明艦,銀鷹收到。”

劉廣慶道:“你們那邊的戰鬥已經結束了,你們立刻返回昆明艦,現在你們有新的任務。”

王新平道:“好,我們立刻返艦。”

通訊結束之後,王新平立刻操作直升機,返回昆明艦。

鄭宗明道:“老王,又有什麼新任務啊。”

王新平道:“我那知道,回去了再說。”

鄭宗明回頭看了一眼海面的戰場,道:“可惜沒放一顆*,其實1號艦逃跑,我們完全可以趕上去給你們一顆*,把敵軍全部殲滅了。”

王新平呵呵笑道:“省着點吧,我們的*也不多,不要在荷蘭人身上浪廢了,以後還有得是用上*的機會。而且這一場戰術己經證明了空中指揮的價值,我想這對我們推動發展研製固定翼飛機,有很大的作用。”

鄭宗明道:“對了,萊特兄弟第一次飛行是在那一年?我記得好像就是在這一二年吧。”

王新平道:“就是在今年,1903年12月17日。”

鄭宗明道:“如果我們研製固定翼飛機,可不可以把第一次飛行的記錄搶過來,這個時空裡的飛機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

王新平笑道:“搶過來又能怎麼樣,爭這種第一併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也證明不了什麼,還是腳踏實地的研製出真正能夠實用的固定翼飛機。”

兩人說着話的時候,飛回到昆明艦上空,平穩的降落在昆明艦的直升機平臺上。

兩人還沒有下機,艦上的地勤人員就立刻過來,缷下了直升機上掛載的*,還有幾個人擡來了一挺89式12.7毫米口徑重機槍和支架,看樣子是準備安裝到直升機上。

而劉廣慶直接來到駕駛室的門邊,王新平放下窗口的玻璃,劉廣慶遞給他一個u盤,道:“岸上有麻煩了,現在有一夥土著軍隊正在進攻農莊,聽說有好幾千人,陸軍己經派過去了一個連救援,但尚艦長擔心兵力不夠,又怕艦炮誤傷自己人,因此決定派你們去看看,到時候幫陸軍一臂之力,這是路線地圖。”

王新平接過u盤,插在接口上,將u盤是的數據導入直升機的系統中,用時打開機艙的側門,讓艦地勤人員安裝機槍。

劉廣慶又道:“儘量用機槍,機炮的炮彈不多,省着一點用。”

王新平拔出u盤,交給劉廣慶,道:“明白。”

這時側邊的機槍己經安裝好了,同時還上了4名士兵。然後王新平和鄭宗明發動直升機,離艦升空,向陸地的方向飛去。

第五八八章 隔空交手(四)第四七六章 山海關之戰(五)第四四九章 遼陽之戰(十一)第三三五章 李鴻章來訪(十二)第一二八章 分礦計劃(上)第一五三章 新農村建設(四)第四一三章 北京攻略(九)第四二五章 停戰期(六)第六七八章 大獲全勝(九)第一六二章 日本的訪問(五)第二十六章 錦州告急(五)第三二七章 奉天會戰(上)第二三一章 各方反應(五)第四六四章 武昌之行(五)第二九一章 情報機構(上)第三一三章 錦州(一)第六百章 濟南衆態(九)第七二一章 歸國(一)第三十六章 圈孑第二一八章 青島戰役(三)第五二零章 穆棱河之戰(十六)第五一二章 清廷招撫(九)第五十三章 艦隊匯合第六七五章 大獲全勝(六)第五九九章 濟南衆態(八)第二三九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二)第二一四章 爪哇之戰(四)第四六零章 圍殲日軍(四)第六二二章 登陸日本(四)第五七四章 交收東三省條約第四四零章 遼陽之戰(二)第三三三章 海歸(四)第五九六章 上海租界(八)第二一四章 奇襲庫倫(八)第七十四章 來訪者(二)第一章 最終協商第二七七章 五人會議(一)第一九四章 訪問英法(五)第二三六章 訪日艦隊(七)第一零九章 造艦(四)第四六六章 迎擊俄軍(三)第五四二章 未來計劃第六三六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八)第二九一章 漁人行動(三)第四九八章 各方態度(一)第七一八章 上海談判(五)第一四七章 上任(一)第一五九章 對日談判(四)第五九二章 濟南衆態(二)第五六三章 美國(六)第四五零章 外交斡旋(七)第五六九章 進駐縣城(二)第四零八章 旅順攻略(五)第九十三章 安置營(九)第一一八章 秋收行動(七)第五三二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三)第一一二章 接管天津(四)第二二二章 青島戰役(六)第一三四章 海軍假期(五)第三零六章 南線,北線(四)第四四六章 外交斡旋(三)第五十一章 佔領大沽口(二)第二二一章 談判(三)第一九七 日本的算盤第四七三章 外交爭鬥(二)第七十章 金融(一)第二一九章 清廷求和(二)第四六零章 武昌之行(一)第五三零章 調查報告(上)第三零三章 南線,北線(一)第二三四章 突破口(下)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六)第四七八章 外交爭鬥(七)第一六一章 農業部的運作(二)第一五二章 上任(六)第五七四章 談判(二)第二二九章 後續影響(四)第六十六章 艦上見聞(下)第五四七章 鎮南浦登陸(七)第四四二章 進京(九)第二五六章 公審大會第一零六章 考查(三)第五一一章 穆棱河之戰(七)第二十三章 錦州告急(二)第二八八章 全面展開(三)第四八八章 激烈博弈(二)第一三六章 外調(十)第六九六章 求和(三)第一一五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一)第二三三章 突破口第四二三章 進攻北京(二)第三一六章 軍隊擴編計劃(四)第四三一章 戰爭再啓(二)第三零四章 南線,北線(二)第五六一章 夜襲(二)第十九章 自沉第二零九章 奇襲威海衛(三)第一八三章 德國海軍戰略(一)第四九七章 襲取海參崴(六)
第五八八章 隔空交手(四)第四七六章 山海關之戰(五)第四四九章 遼陽之戰(十一)第三三五章 李鴻章來訪(十二)第一二八章 分礦計劃(上)第一五三章 新農村建設(四)第四一三章 北京攻略(九)第四二五章 停戰期(六)第六七八章 大獲全勝(九)第一六二章 日本的訪問(五)第二十六章 錦州告急(五)第三二七章 奉天會戰(上)第二三一章 各方反應(五)第四六四章 武昌之行(五)第二九一章 情報機構(上)第三一三章 錦州(一)第六百章 濟南衆態(九)第七二一章 歸國(一)第三十六章 圈孑第二一八章 青島戰役(三)第五二零章 穆棱河之戰(十六)第五一二章 清廷招撫(九)第五十三章 艦隊匯合第六七五章 大獲全勝(六)第五九九章 濟南衆態(八)第二三九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二)第二一四章 爪哇之戰(四)第四六零章 圍殲日軍(四)第六二二章 登陸日本(四)第五七四章 交收東三省條約第四四零章 遼陽之戰(二)第三三三章 海歸(四)第五九六章 上海租界(八)第二一四章 奇襲庫倫(八)第七十四章 來訪者(二)第一章 最終協商第二七七章 五人會議(一)第一九四章 訪問英法(五)第二三六章 訪日艦隊(七)第一零九章 造艦(四)第四六六章 迎擊俄軍(三)第五四二章 未來計劃第六三六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八)第二九一章 漁人行動(三)第四九八章 各方態度(一)第七一八章 上海談判(五)第一四七章 上任(一)第一五九章 對日談判(四)第五九二章 濟南衆態(二)第五六三章 美國(六)第四五零章 外交斡旋(七)第五六九章 進駐縣城(二)第四零八章 旅順攻略(五)第九十三章 安置營(九)第一一八章 秋收行動(七)第五三二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三)第一一二章 接管天津(四)第二二二章 青島戰役(六)第一三四章 海軍假期(五)第三零六章 南線,北線(四)第四四六章 外交斡旋(三)第五十一章 佔領大沽口(二)第二二一章 談判(三)第一九七 日本的算盤第四七三章 外交爭鬥(二)第七十章 金融(一)第二一九章 清廷求和(二)第四六零章 武昌之行(一)第五三零章 調查報告(上)第三零三章 南線,北線(一)第二三四章 突破口(下)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六)第四七八章 外交爭鬥(七)第一六一章 農業部的運作(二)第一五二章 上任(六)第五七四章 談判(二)第二二九章 後續影響(四)第六十六章 艦上見聞(下)第五四七章 鎮南浦登陸(七)第四四二章 進京(九)第二五六章 公審大會第一零六章 考查(三)第五一一章 穆棱河之戰(七)第二十三章 錦州告急(二)第二八八章 全面展開(三)第四八八章 激烈博弈(二)第一三六章 外調(十)第六九六章 求和(三)第一一五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一)第二三三章 突破口第四二三章 進攻北京(二)第三一六章 軍隊擴編計劃(四)第四三一章 戰爭再啓(二)第三零四章 南線,北線(二)第五六一章 夜襲(二)第十九章 自沉第二零九章 奇襲威海衛(三)第一八三章 德國海軍戰略(一)第四九七章 襲取海參崴(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