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一章 外交斡旋(八)

雖然李三傑的迴應措詞十分嚴厲,但霍必瀾還是從中聽出了弦外之音。按照李三傑的回覆來理解,就海外華人其實並沒有攻佔上海的意圖,只要租界方面不要做得太過份,造成重大的衝突,海外華人就不會對上海租界用武。而從今天的遊行隊伍始終都保持比較剋制,也證明海外華人其實並不想和各國徹底鬧翻,而且也有和各國重新談判的意向。

明白了這一點,霍必讕也不禁大爲安心,至少上海基本是安全的,這樣一來自己的迴旋空間也就大多了,而且對方願意談判,那就再好也不過了,英國是從來都不怕談判的,因爲談判在本質上就是利益交換,而英國是這個時代的第一強國,自然是在絕大部份談判中都有足夠的籌碼,那怕是沒有籌碼,英國也會爲自己找出一些籌碼來,因此霍必瀾的頭腦中也飛快的運轉,現在的局勢自然是海外華人佔優,但英國仍然可以找出一些對自己有利的籌碼來,眼前就有一個,於是霍必瀾道:“李先生,我們對中國表達自己的訴求一向尊重,但你們在北京搜查各國公使館的行爲,是對國際準則的肆意踐踏,是對各國尊嚴的嚴重挑恤,我們希望貴方給各國一個明確的解釋。”

李三傑淡淡一笑,道:“領事先生,我今天來拜訪你,是希望和你討論關係到整個遠東局勢的大事,而不是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如果您一定要糾結這些細枝未節的事情,我想我們沒有辦法再談下去了。”

霍必瀾的臉上也頗爲尷尬,因爲自己出的招對方根本就不接,反而從自己意想不到的地方反擊過來,讓自己準備好的後手全都落空,而且自己最終還不得不跟着對方步調走,畢竟自己的最終目地可並不是糾結這些細枝未節的小事,而是真正要談大事,於是也只好道:“好吧,李先生,您這次打算和我談什麼?”

李三傑道:“先我要代表天津臨時政府向英國表示感謝,你們通過李鴻章李中堂向我們轉告俄軍將來南進的消息,這份人情我們是不會忘記的,不過這也說明我們和英國是有共同利益的,就是遏制俄國在遠東的擴張,我想如果俄軍攻破山海關,攻佔北京,也不符合英國的利益。”

霍必瀾道:“難到遏制俄國,不符合貴方的利益嗎?”

李三傑道:“所以我說我們有共同的利益啊,我們纔有合作的空間,英國是不方便和俄國正面對抗,因此我們肯定會出兵抵俄軍南進,但希望英國方面能夠提供給我們力所能及的幫助。”

霍必瀾也不禁心裡一鬆,總算是等到海外華人有求於自已了,這可真不容易啊,一定要讓海外華人做出一些讓步才行,當然從那些方面讓步,可以慢慢考慮,於是霍必瀾道:“當然可以,我們願意爲貴方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不知道貴方需要什麼樣的幫助?”

李三傑道:“我們會在上海購買一些戰爭需要的物資,另外也有可能會購買一些武器彈藥,購買的渠道和資金我們都會自己解決,只是希望英國方面能夠在運輸、流通渠道給予一些方便。”

霍必瀾怔了一怔,有些不敢相信道:“就這些嗎?”

李三傑點了點頭,道:“只有這些,當然如果有英國商人對我們的採購計劃有意向,我們願意給英國商人同等的機會,領事先生可以爲我們介紹幾個英國商人。”

霍必瀾也不禁苦笑了一聲海外華人的要求實在是太簡單了,嚴格來說幾乎都不算要求,因爲英國在上海雖然有廣大的勢力範圍,但真正有效控制的地區只限於租區內,而對租區以外的交易,英國可以用自己的影響力去幹擾,但卻無法強行阻止。而雖然租界控制了長江出海口,但只要是不走長江水道,英國同樣也無能爲力。而且各國領事館儘管都位於租界裡,但領事館只是外交機構,租界的行政管理卻由工部局負責,也就是說如果租界工部局不干涉海外華人的貿易和運輸,領事館也無權干涉。這樣霍必瀾怎麼向海外華人提條件呢?

但如果不提條件,霍必瀾又不甘心,因此想了一想,才道:“可以,這些條件我可以代表英國政府答應,但我們也希望貴方能夠答應我們幾個條件?”

李三傑斷然道:“在正式談判之前,我們是不會答應英國提出的任何條件,因爲抵抗俄軍南進,是爲了我們的共同利益,對英國來說這本身就是巨大的收益。”

霍必瀾覺得心裡有些堵得慌,因爲每一次交鋒自己都沒有佔到什麼便易,這種情況自己還從來沒有遇到過,也不覺有些惱火,道:“李先生,現在是你們需要我們英國的幫助,如果不想接受我們的條件,就算是我答應了你們,但在英國國內,恐怕也不會答應。”

李三傑道:“領事先生,我們不訪來設想一下,如果英國拒絕對我們提供幫助,由我們單獨對抗俄軍,如果我們擊敗了俄軍,那麼在下一步的談判中,英國打算拿什麼籌碼和我們討價還價;而如果我們被俄軍擊敗,俄軍進而佔領北京,控制中國北方,這樣的結果是否是英國所希望見到,如果英國不希望見到這樣的結果,那麼現在爲什麼一定要在這些微小的利益上糾結不休呢?”

霍必瀾聽了,也不禁無言以對,只好苦笑了一聲,道:“好吧,我不得不承認,您己經說服我了,而且我也會盡全力說服國內政府,全力支持貴方抵抗俄軍南進,但我想知道,如果貴方擊敗了俄軍,又打算怎麼辦?我需要有儘可能的理由來說服國內政府。”

李三傑心裡也不由得一陣欣喜,知道自己終於說服了霍必瀾,因此立刻道:“我們擊敗俄軍南進,只能算是完成了第一步,並不等於就遏制住了俄國在遠東的擴張,因爲俄軍現在仍然佔據着中國的東北,對遠東的局勢,依然是一個巨大的威脅,而且實話實說,以我們目前的實力,阻擋俄軍南進並不是難事,但要讓俄國退出中國東北,我們仍然還力不能及,因此要全面遏制俄國,還要我們的通力配合。”

霍必瀾也點了點頭,對李三傑的坦誠也十分滿意,如果李三傑說只要英國支持,海外華人就能將俄國趕出東北,霍必瀾雖然還是會向國內建議和海外華人合作,但也肯定有所保留。於是道:“那麼你們擊敗了俄軍南進之後,我們又怎麼配合遏制俄國呢?”

李三傑道:“擊敗俄軍之後,我們會馬上和清廷進行協商,仍然讓西太后和皇上回京主政,我們會將全部力量都撤出北京。不過我們會向清廷要求,將山東半島地區劃歸給我們作爲我們的勢力範圍。當然我們會和各國保持良好的關係和經貿合作,同時也歡迎各國到山東投資展,但任何交流都必須是在雙方平等的基礎上,各國和清廷簽定的任何條約、協議在山東是沒有效的,我們也不會尊守。”

霍必瀾點了點頭,海外華人的這個條件,英國政府應該是可以接受的,現在英國最擔心的是海外華人在北京完全立足,並以某種形式控制清廷,這樣以海外華人強大的軍事組織能力,加上清廷龐大的人口資源爲後盾,將會成爲各國的惡夢,而海外華人只要求佔據山東半島,雖然也成爲一股獨立勢力,但對各國的威脅也要小得多,一來是現在海外華人在事實上已經成爲中國的一股獨立勢力,而且他們己在山東半島立足,無論英國政府接不接受,都改變不了這個結果;二來英國雖然強租過威海衛,但那是爲了遏制俄國在遠東的擴張而設立的一個前沿居點,實際英國在山東的利益並不多,放棄了也沒有太大的損失,反到是徳國失去青島的損失更爲巨大;三來海外華人佔據了山東半島之後,就和俄國佔據的中國東北地區隔海對持,成爲阻當俄國南進擴張的前沿陣地,而英國正好可以退到幕後指揮,因此這個建議在目前來說,確實是對英國有利的結果。

李三傑接着道:“在擊敗俄軍之後,我們希望英國能夠馬上帶頭號招各國,和我們及清廷重新啓動談判,並且儘快達成協議,結束戰爭,恢復中國的和平,我們不會對各國提出過份的要求,但各國也不要對這次談判有其他的非份之想,賠款割地想都不要想,就是被我們佔領的租界地區也不可能再恢復,當然我們在戰俘的問題上,也不會對各國設置障礙,降低贖俘的費用,另外也會敦促清廷,確保以後各國使館的安全,杜絕任何暴力排外的行動。只有談判成功,徹底結束了中國的戰爭,這樣俄軍纔會失去了繼續留在中國東北的政治理由,然後我們、英國、還可以聯合清廷、甚致是日本,共同向俄國施壓,迫使俄國退出中國東北地區。”

第六五五章 遠東遠征軍(二)第一零五章 佈局海外(下)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三五零章 前往青島(三)第四二三章 停戰期(四)第四二二章 進攻北京(一)第五十一章 佔領大沽口(二)第三零九章 二進膠州(二)第三四四章 財政工作報告(一)第二八四章 協商(上)第二零四章 懲罰行動(上)第二一二章 青島攻略第四二九章 進攻北京(八)第六十四章 德國使團(四)第一七三章 南下上海(三)第五二五章 反圍剿(五)第四百章 談判破裂(一)第三四六章 財政工作報告(三)第二十六章 錦州告急(五)第七百章 求和(七)第四十五章 導彈與炮彈(下)第二零一章 作戰計劃第二八二章 旅順口作戰(二)第七二一章 歸國(一)第四二一章 停戰期(二)第四四三章 進京(十)第二八五章 年終會議(一)第三四八章 前往青島(一)第五十四章 上海新區(七)第二四八章 創業(一)第四四三章 進京(十)第一四六章 北倉之戰(五)第十五章 艦炮對決第五零六章 清廷招撫(三)第六十九章 德國使團(九)第二五零章 美國艦隊來訪(上)第二零五章 從軍(三)第五三五章 土地政策(三)第六零四章 東北戰事再起(二)第一九二章 登陸爪哇(四)第二四五章 第一家族(四)第五十八章 殲滅(三)第六十二章 大沽口會議(三)第三三一章 海歸(二)第二一八章 爪哇之戰(八)第二二一章 談判(三)第一二八章 電報(下)第六十五章 艦上見聞第一一四章 失蹤(下)第五二零章 叛逃事件(上)第二十八章 錦州告急(七)第一九三 訪問天津(五)第六七九章 大獲全勝(十)第二十六章 錦州告急(五)第三四零章 李鴻章來訪(十七)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三一五章 軍隊擴編計劃(三)第一一零章 接管天津(二)第四二一章 空降作戰(下)第三七六章 上海(四)第三二六章 李鴻章來訪(三)第五四零章 聯合軍演(五)第三十三章 聯軍的實力第一零八章 考查(五)第十八章 接管濟南(十一)第四七六章 山海關之戰(五)第一八二章 護僑行動(四)第三零七章 備戰(一)第二三四章 作戰計劃(二)第二三二章 總結(下)第四三四章 戰爭再啓(五)第六零七章 東北戰事再起(五)第五四三章 軍委完善第七三一章 決策(五)第五九六章 上海租界(八)第四四零章 遼陽之戰(二)第五一二章 清廷招撫(九)第六八二章 結束戰爭(三)第一五四章 回師第二八四章 協商(上)第一五二章 徳國之行(九)第三十章 清室回京(四)第四五零章 遼陽之戰(十二)第五九零章 農場巡視(五)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六)第二一三章 青島攻略(二)第四五七章 山海關(三)第六十二章 英日同盟(二)第六二零章 登陸日本(三)第四十二章 艦隊出發第七零一章 求和(八)第四三九章 遼陽之戰(一)第一四九章 進攻楊村(二)第一八六章 德國海軍戰略(四)第五八三章 青島密約(三)第三三三章 海歸(四)第一六一章 農業部的運作(二)第四六一章 圍殲日軍(五)第一七八章 南下上海(八)第三二零章 騎軍(四)
第六五五章 遠東遠征軍(二)第一零五章 佈局海外(下)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三五零章 前往青島(三)第四二三章 停戰期(四)第四二二章 進攻北京(一)第五十一章 佔領大沽口(二)第三零九章 二進膠州(二)第三四四章 財政工作報告(一)第二八四章 協商(上)第二零四章 懲罰行動(上)第二一二章 青島攻略第四二九章 進攻北京(八)第六十四章 德國使團(四)第一七三章 南下上海(三)第五二五章 反圍剿(五)第四百章 談判破裂(一)第三四六章 財政工作報告(三)第二十六章 錦州告急(五)第七百章 求和(七)第四十五章 導彈與炮彈(下)第二零一章 作戰計劃第二八二章 旅順口作戰(二)第七二一章 歸國(一)第四二一章 停戰期(二)第四四三章 進京(十)第二八五章 年終會議(一)第三四八章 前往青島(一)第五十四章 上海新區(七)第二四八章 創業(一)第四四三章 進京(十)第一四六章 北倉之戰(五)第十五章 艦炮對決第五零六章 清廷招撫(三)第六十九章 德國使團(九)第二五零章 美國艦隊來訪(上)第二零五章 從軍(三)第五三五章 土地政策(三)第六零四章 東北戰事再起(二)第一九二章 登陸爪哇(四)第二四五章 第一家族(四)第五十八章 殲滅(三)第六十二章 大沽口會議(三)第三三一章 海歸(二)第二一八章 爪哇之戰(八)第二二一章 談判(三)第一二八章 電報(下)第六十五章 艦上見聞第一一四章 失蹤(下)第五二零章 叛逃事件(上)第二十八章 錦州告急(七)第一九三 訪問天津(五)第六七九章 大獲全勝(十)第二十六章 錦州告急(五)第三四零章 李鴻章來訪(十七)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三一五章 軍隊擴編計劃(三)第一一零章 接管天津(二)第四二一章 空降作戰(下)第三七六章 上海(四)第三二六章 李鴻章來訪(三)第五四零章 聯合軍演(五)第三十三章 聯軍的實力第一零八章 考查(五)第十八章 接管濟南(十一)第四七六章 山海關之戰(五)第一八二章 護僑行動(四)第三零七章 備戰(一)第二三四章 作戰計劃(二)第二三二章 總結(下)第四三四章 戰爭再啓(五)第六零七章 東北戰事再起(五)第五四三章 軍委完善第七三一章 決策(五)第五九六章 上海租界(八)第四四零章 遼陽之戰(二)第五一二章 清廷招撫(九)第六八二章 結束戰爭(三)第一五四章 回師第二八四章 協商(上)第一五二章 徳國之行(九)第三十章 清室回京(四)第四五零章 遼陽之戰(十二)第五九零章 農場巡視(五)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六)第二一三章 青島攻略(二)第四五七章 山海關(三)第六十二章 英日同盟(二)第六二零章 登陸日本(三)第四十二章 艦隊出發第七零一章 求和(八)第四三九章 遼陽之戰(一)第一四九章 進攻楊村(二)第一八六章 德國海軍戰略(四)第五八三章 青島密約(三)第三三三章 海歸(四)第一六一章 農業部的運作(二)第四六一章 圍殲日軍(五)第一七八章 南下上海(八)第三二零章 騎軍(四)